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天气实况 天气实况

中国气象局传真_中国气象局传真电话号码

tamoadmin 2024-10-20 人已围观

简介1.谁知道关于我国气象的趣事2.中国民用航空气象工作规则3.求相关防雷规范及防雷发展历程(含带年限、以及相关机构、检测机构、鉴定机构等)4.我国发射了哪些气象卫星5.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属二本院校吗?6.关于低碳经济的问题7.方案策划从事天气预报和业务管理工作,并从事气象科研工作。主持过华东五省市气象部门和南京气象学院、空军气象学院的雷达气象专家及33个天气雷达站的科技人员参加的国家气象局重点课题——

1.谁知道关于我国气象的趣事

2.中国民用航空气象工作规则

3.求相关防雷规范及防雷发展历程(含带年限、以及相关机构、检测机构、鉴定机构等)

4.我国发射了哪些气象卫星

5.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属二本院校吗?

6.关于低碳经济的问题

7.方案策划

中国气象局传真_中国气象局传真电话号码

从事天气预报和业务管理工作,并从事气象科研工作。主持过华东五省市气象部门和南京气象学院、空军气象学院的雷达气象专家及33个天气雷达站的科技人员参加的国家气象局重点课题——“运用天气雷达作强对流天气短时预报研究”,获“国家气象局科技进步三等奖”。主持完成了国家气象局交办的“二级传真广播天气图试验”和“雷达拼图试验”工作。但从1975年起,便把主要精力用于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近现代史方面。

谁知道关于我国气象的趣事

 时间不知不觉,我们后知后觉,辛苦的工作已经告一段落了,回顾这段时间的工作,相信你有很多感想吧,让我们对过去的工作做个梳理,再写一份工作总结。那么写工作总结真的很难吗?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气象局汛期的工作总结,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气象局汛期的工作总结1

 20xx年,我们认真按照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围绕县委、政府的工作目标,紧紧抓住本地历史气候特点,坚持“全年服务不放松,重大过程不放过”的原则,重点突出关键性、转折性、灾害性天气的预报服务,充分运用现代化手段,猛攻长、中期灾害性天气预报质量。全体气象职工敬业爱岗,汛期气象服务效益显著。

  一、积极搞好气象服务,大力提升部门形象

 按照上级主管部门要求,4月15日全面进入汛期状态,并成立了汛期气象服务工作领导小组和技术保障小组。坚持24小时业务值班和领导带班。全体业务服务人员爱岗敬业,求真务实,气象服务效益显著,最大限度地降低了灾害带来的损失。

 1、预报准确、及时、超前。去年8月我们整编20XX年《气象历书》时,广泛征求意见,反复会商讨论,科学的揭示了20XX年的主要天气特点是:“春季回暖早,但气温变化较大;汛期旱涝交替;秋季连阴雨明显”。在此基础上,准确的对外发布了年度、春播、汛期、初夏、盛夏、秋季等中长期天气预报,并依据生产季节和领导、群众的需要,先后发布了连晴适播、寒潮、降温、大风、暴雨、节假日、高考等气象专题预报;收集气象雨量哨雨情274次,气象电报和情报资料183份。发布了多期强降温、强降雨、大雾、大风、适播、连晴、雷雨、暴雨等天气消息,并通过短信平台、12121等方式将预报及时传递到各级领导和群众手中,准确的预报为领导决策提供了依据,为抗灾自救赢得了主动权。

 2、对策建议合理,切实可行。为了确保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首先,根据20XX年天气趋势,及时提出了预防气象灾害的“四防”对策建议:一是增温育苗防低温;二是多种途径防干旱;三是周密安排防风雹及连阴雨;四是注重安全防洪涝。

 其次,与水利、交通、国土、农业等部门资源共享、形成联动,有效的降低了灾害损失。

 3、全力搞好抗震气象服务。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8.0级地震后,我局迅速反应,立即成立了抗震救灾应急气象保障服务领导小组。在确保人员安全的前提下,开展好抗震气象服务,发布抗震气象保障专题预报七期。12日下午,县长张根生同志来我局视察工作,并询问了震后天气趋势,他说:“气象局反应迅速,工作有条不紊,气象服务主动及时”。

 4、努力增强气象服务针对性。为了解春耕生产情况,更好地搞好春季气象服务,汛前,组织业务技术人员深入西兴、元山等镇乡。通过认真的调查了解,摸清了当前我县农业生产现状,分析了制约农业生产的因素,并及时向县委、县政府汇报了情况;为我们有针对性的开展气象服务和增强服务的适用性,提供了依据。

  二、强化学习,严格纪律,努力提高基础业务质量

 一是认真按照上级主管提出的学习计划,定期组织学习,进一步提高了业务人员技术水平,为保证自动站的正常运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是多次派业务骨干对区域自动站进行维护,确保了资料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三是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严格工作纪律,端正了工作态度。

  三、领导重视,防灾措施落实得力

 一是按照县委、政府统一安排部署,局领导带领相关人员多次亲临易受洪灾的四个联系户家里,询问防洪准备情况,并为他们制定了洪水来临时的应对方案。居民孙靖对陈天云局长竖起大拇指说道:“气象局预报准确,服务周到,关心群众冷暖,好样的”。

 二是大力宣传。今年以来,县电视台和新闻中心,先后现场制作了五期预防气象灾害专题节目,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和重视。

气象局汛期的`工作总结2

  一、加强组织领导,及早部署

 4月16日,局领导及所有业务人员集中收看了中国气象局汛前动员电视电话会议。会后,我局认真落实汛前各项准备工作,成立了由局长任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组员的汛期气象服务领导小组,落实领导带班(值班)制度,局长对今年汛期工作进行了部署,要求所有业务人员思想上要高度重视,服务要有压力,要有责任心,严格实行24小时守班制度和信息报告制度。

 5月18日下午,市长带领防汛办、水利、经信委等部门领导到我局视察气象工作,并就全市的防汛抗旱、汛前准备等工作进行部署,要求各部门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思想上要高度重视,立足于防大汛、抗大灾,同时做好预防旱涝急转以及台风、高温、暴雨等极端灾害性天气的各项准备工作;二是应急预案要落实、到位,全市防汛工程5月底必须到位,没有到位的应急预案须按时到位;三是各部门责任要进一步落实,在强化防汛工作的同时还要注意城市防洪、暴雨积涝,要求气象部门要加强对天气的研判,及时向党委、政府汇报天气预测信息,当好政府参谋,并将天气预测信息及时传达到乡镇、企业,此外汛前防雷安全检查工作要到位,尤其是做好对化工企业的防雷安全检查工作;四是组织、保障工作要到位,此外还要注意园区、工矿企业的防汛及城镇防洪工作。

 由于政府及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为汛期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汛前认真检查,积极准备

 汛前,我局组织技术人员对办公设备、网络设备、自动气象站及所有中尺度站设备进行了拉网式检查,及时排除故障及隐患,确保气象资料、气象信息传输安全畅通,对业务用电设施进行了维护和更新,对应急气象服务进行了演练和总结。5月26日我局召开全体业务人员会议,对加强汛期气象服务工作进行认真动员,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强工作责任心;结合工作实际,组织气象台人员一起学习了值班制度、交接班制度、会商制度、签发制度;梳理规范了各类气象信息的发布方式、发布范围、发布渠道;加强气象预警信息发布管理与气象预警短信平台的建设,使各项工作责任落实到人,为做好今年汛期气象预报服务工作做好充分准备。

  三、认真做好气象服务各项工作

 1.预报预警

 今年汛期共发布预警信号36次,其中雷电**预警信号14次;雷电橙色预警信号5次;大雾**预警信号1次;大雾橙色预警信号1次;暴雨蓝色预警信号4次;暴雨**预警信号3次;暴雨橙色预警信号1次;高温**预警信号2次;高温橙色预警信号4次;台风**预警信号1次。由于目前雷达信息每6分钟更新一次,对准确预报强对流天气发挥了重要作用,自动站布设密度的增加,实时数据采集与共享,也大大提高了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的准确性。36次预警信号中,只有4次雷电**预警空报,1次暴雨橙色预警空报,其它均预报预警正确,准确率达86.1%。

 2.应急响应

 汛期中,我局全体人员始终以“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姿态,各司其职,抓住每一次重大天气过程,做好预报服务。根据天气形势分析和省、市局命令,今年共启动了6次应急响应,分别是6月16日15时42分暴雨Ⅳ级、6月27日10时30分暴雨Ⅲ级、7月9日15时40分台风Ⅳ级、7月10日14时55分台风Ⅱ级、7月31日20时高温Ⅳ级、8月9日11时30分暴雨Ⅲ级,应急响应期间,严格按照气象灾害应急响应工作流程开展工作,及时发布预警预报、提醒公众做好防范。

 3.公众服务

 汛期针对群众广泛关注的入梅日期、出梅日期、6月25—27日、8月23—24日的强降水天气、7月3日的突发性天气、7月10—11日9号台风“灿鸿”影响过程、8月9—11日13号台风“苏迪罗”影响过程,我局都及时将预报内容及预警信息通过微博、手机短信、电子显示屏、GPRS预警信息机、电子邮件、国突网等向市委、市政府、乡镇领导、气象灾害防御领导小组成员、防汛指挥部成员、气象信息员和相关单位负责人以及专业用户发布,建议各相关单位做好防范工作。除常规每天三次预报短信服务外,汛期增加发布各类预报预警服务短信36条,接收短信信息共计144000人次;发布微博402条;适时召开新闻发布会,汛期共接受电台、电视台、报社记者采访11次。

 4.决策服务

 汛期我局共向市委、市政府、市人大、市政协、市应急办、市防汛办、市农委、市安委办、市交运局、市公安局、市教育局、市民政局、市住建局等部门和单位发送“气象信息”服务10份,发布“重要天气报告”23份。内容包括:中长期预报,入梅、出梅天气预报,6月25—27日、7月3日、8月23—24日的强降水、7月10—11日9号台风“灿鸿”、8月9—11日13号台风“苏迪罗”影响过程预报及降水实况通报。在发送决策服务材料的同时,将天气实况用短信发送给市、乡(镇)政府主要领导,便于领导及时了解雨情及天气趋势,科学指导防灾救灾。

  四、亮点工作

 1.增加了短信发送频次及范围

 每次预测有突发性、转折性、灾害性天气,以及发布各类预警信号、通报灾害性天气实况,值班人员都在第一时间通过手机短信的形式向市委、市政府、乡镇领导、气象灾害防御领导小组成员、防汛指挥部成员、气象信息员和相关单位负责人以及专业用户等发布相关气象服务信息,比往年大大增加了短信发送频次及范围,减少了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

 2.政府主导,部门联动,服务效果显著

 6月25到27日我市普降暴雨到大暴雨,我局多次向市委、市政府及相关部门发布重要天气报告及暴雨雷电预警信号,通报降水实况及未来天气趋势。市防汛办根据我们的决策服务材料发布5期内部传真电报,通知各部门密切加强防汛排涝工作。市安委办6月25日发布《关于做好雷雨大风天气期间安全生产工作的紧急通知》,6月30日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我市汛期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市委、市政府召开两次防汛紧急会议,根据我局汇报的雨情和天气预测,部署全市防汛排涝工作,局长跟随市委、市政府领导实地检查指导全市排涝工作。

 7月10到11日我市受9号台风影响,我局先后发布台风警报、台风紧急警报、台风**预警信号以及4期有关台风的重要天气报告。7月10日上午安委会根据我局预报服务材料,向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各园区管委会及市各有关部门下发“关于做好台风期间安全生产工作的紧急通知”。市防汛办根据我们的决策服务材料发布5期内部传真电报,通知各部门做好今年9号台风“灿鸿”防御工作。

 8月9到11日受今年第13号台风“苏迪罗”和北方冷空气的共同影响,我市各乡镇雨量普遍达暴雨到大暴雨,瞬时极大风速普遍达6到8级。台风影响期间,我局多次向市委、市政府及相关部门发布重要天气报告及暴雨预警信号,通报台风最新位置、风雨影响实况及未来天气趋势。市防汛办根据我们的决策服务材料发布了1期内部传真电报,下发了防台风Ⅲ级应急响应的通知,要求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市防指各成员单位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监测预警,科学调度;以防为主,强化措施;以人为本,强化避险;统一指挥,强化配合”。

 由于政府主导,各相关部门联动,采取有效措施防灾减灾,降低了灾害造成的损失。

  五、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由于电台、电视台不是24小时都有直播节目,预警信号有时不能及时插播,这方面工作仍需与相关部门加强协调联系。

中国民用航空气象工作规则

海市蜃楼,天上?人间?

7月5日傍晚,素以神秘的“海市蜃楼”名闻天下的山东蓬莱又一次出现奇景,在大海上出现了清晰的“海市蜃楼”,一时间令人分不清是天上,还是人间。海边的万余人大饱了眼福。据说,傍晚出现海市蜃楼在当地的方志典籍中尚无记载。

蓬莱古称“登州”,登州海市自古就被各方人士关注。大家熟知的秦始皇遣徐福率童男童女三千入海,求的就是“蓬莱不老药”、“蓬莱神仙”,《史记·封禅书》中说:“其传在渤海中,去人不远,患且至,则船风引而去。盖尝有至者,诸仙人及不之药在焉,其物禽兽尽白,而黄金白银为宫阙。”汉武帝也多次巡游至蓬莱,也是为寻得一丝仙人之灵气,以求不老于人间。然而,毫无疑问,无论是帝王将相,还是寻常百姓,他们都是空手而归。神人仙境总是在他们不远万里地奔赴而来的时候而飘然飞逝。“未至,望之如云;及到,三神山反居水下;临之,风辄引去,终莫能至。”

虽如此,人们仍旧无法解释他们所见到的一切,因此,数百年间,无数文士骚客,登阁观览,或吟咏海市,或寻仙觅圣,使蓬莱名满天下。直到明代,一位唤陆容的人才在《菽园杂记》中对海市作了较为科学的解释:“所谓海市,大抵山川之气掩映日光而成。”

那么,这被人们追逐了千百年的“人间仙境”到底是怎样一回事呢?最近,记者走访了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研究员薛桁。

为了向记者解释清楚,薛研究员还特地画了一张示意图,他说,海市是一种大气光学现象,由于剧烈的温度梯度引起大气密度分布反常,光线在经过不同密度的空气层时发生的显著折射或全反射形成的结果。海市一般发生在海边、雪原、沙漠和极地地区,分上现蜃景、下现蜃景和侧现蜃景,有时因湍流活动强烈,还会出现复杂蜃景。

他说,夏天,在风平浪静的水面上,上层空气被晒得很热,密度小,贴近水面的空气受水流影响,温度较低,密度大,当上下两层空气的温度相差较大,密度上稀下密时,周围地平线上的岛屿、城镇、船只等景物反射出来的光线,通过上下折射或全反射,便可出现一个正立的映像。在陆地上,尤其是沙漠地区,因白天受灼热的阳光照射,地面强烈增温,贴近地面的空气热得快,地面热而高空冷,下面光向上折射,景物便呈倒置状态。如果两层密度不同的空气相平行时,也可出现侧现蜃景。由于空气层动荡不定,使景物显现时大时小,时断时续,忽隐忽现,给人一种神秘莫测、变幻多端的感觉。

现在我们可以自豪地对先人说,海市就在我们身边。它是生活中现实事物的一种真实的反映,是大自然对人类的一种美的馈赠,而决非所谓的神仙圣境。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海市也沾染了现代气息,海市之景早已由古人记载的“宫室、台观、城堞、人物、车马、冠盖”变为今天看到的鳞次栉比的城市建筑群、宽广的城区街道了。

据了解,海市在我国的青岛、杭州、泉州等地也曾出现过,但在蓬莱出现的频率相对高些。这是由蓬莱的独特的地理位置、水文条件和气候条件决定的。蓬莱地处渤海海峡南岬,与辽东半岛、朝鲜半岛等隔海相望,长山列岛横卧海峡之间,从而为海市的出现提供了不同距离的类型多样的反射景物。而这一地区每值大潮汐出现时,海峡中涌动的海流将底层海水连同低温带出水面,使海水表面温度大大低于海面空气温度,容易形成海面空气由下而上温度陡升、密度陡降的逆温现象。由于地理位置和水文条件是常备的,相对稳定,因此气候条件便显得更为重要。蓬莱市气象局孙衍晓局长向记者介绍了7月5日发生海市时的天气情况:5日最高气温为26摄氏度,最低气温是19.7摄氏度,全天观测能见度较好,相对湿度为80%,平均风力为2.8米/秒。他说,海市多出现在夏季或春夏之交,在近年蓬莱海市记录中,一般天气情况有以下几个特征:气温适中,晴或少云,北风一二级,海面能见度高,5日的天气情况基本符合以往出现的特征。

由于各种因素的不确定性,使蓬莱海市的出现飘忽不定,不可捉摸,更不好预测,许多慕名而来的游人看客都抱兴而来,弃兴而去。孙局长也遗憾地对记者说,当他接到朋友的告知,驱车前往时,天空中只剩下了雾腾腾的一长溜,而景象早已模糊难辨。至此,生于斯而长于斯的孙局长仍然无缘一睹海市的“芳容”。好在,山东电视台记者孙玉平用摄像机全程捕捉到了1988年6月17日发生的海市蜃楼,把那稍纵即逝的美景尽在掌握,得以与天下更多热爱自然、渴望寻求自然奥秘的人们共享。

冰 雹 趣 事

1987年3月15日,张槎某废品收购站来了一村夫,一副地上捡到宝的喜悦摸样,往磅秤放一物件要求交易。只见那“宝物”大小如茶煲、形状似卵石、晶莹透光若水晶,不知是什么东西。收购站职工眼带惊奇,脸露难色,向顾客解释无法收购,而顾客则坚持非卖不可。言语争持之间,“宝物”慢慢地越缩越小,直至完全消失,磅秤上只留下一滩无色无味的液体,买卖自然终止。此事一时在乡间邻里传为笑话。查证是日中午佛山郊区下了一场冰雹,直径普遍约3厘米,据此天气背景和“宝物”的特征及融化现象,因此推断那“宝物”应是罕见的大冰雹。历史上南海也曾发生过多次大冰雹灾害事件,南海县志有记载,如:“清朝顺治八年(1651年)二月,雨雹,大如牛斗,破屋毙畜。”

**的雨

在我国的兴安岭地区,每年5~6期间,会落下奇怪的"杏黄雨"。其实,那是松花粉染色的结果。因为这时期,正当松花盛开的季节,林海上空的**花粉和水气粘在一起,便成了"黄雨"。1870年2月14日,在杰尼斯也降过一场"杏黄雨"。化学家卡斯特拉那对此雨进行了化学分析,查明了它含水量6.5%,含氮的有机物达6.6%,含沙子和粘土65.5%,其他还含有氧化铁、碳酸钙等物质。实际上那次"杏黄雨",是龙卷风把地上的黄泥浆卷到天空,与雨水混合在一起降落的。

南 海 的 下 雪 天 气

南海市民如果打算赏雪,首先想到的就是去北方。在南海这块土地上,人们一般没有下雪的印象。南海市地处亚热带,气温较高,下雪的气象条件确实很难具备。但是,偶然有特别强的寒潮入侵,南海也会下雪。据南海县志记载,从宋朝算起,已经有13次的降雪,平均50多年下一次雪,最近一次下雪是1929年。请看南海县志几次记载得较为详细的雪情:

宋朝淳佑五年十二月(1246年初) 大雪三日,积盈尺余,炎方所未有也。

明朝永乐十三年(1415年)冬雪,梅枯。

明朝隆庆三年(1569年)十二月 西樵山大雪,林木皆冰,二日乃解。

清朝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冬大雪霜,树木全枯。

清朝道光十五年(1835年)十二月二十二日 大雪漫天如飞絮,积地四寸余。

清朝光绪三年(1877年)十一月二十九日夜 风雨雷电雪雹并至,鱼多冰。

清朝光绪十八年十一月十七、十八日(1893年初),大雪,平地积雪寸余。

民国18年(1929年)1月 入冬以来,天气奇暖,久不下雨。27日开始微雨不止,29日凌晨大吹北风,黎明转降微雪,天明之后,颇为寒冰。30日上午,仍降雪点,午后更寒,中央公园(在广州,当时南海县府驻广州)之梅花、红菊,铺满雪菲,均为艳白。31日晨,雪仍不已,寒度尤烈。查是晨盘福路已发现一年老乞丐冰路旁。

南海下雪实属罕见,但是并非不可能。气候的变化具有周期性,近年气温偏高,处于暖期,当冷期到来时,下雪的机会就增大,对此,人们应有所警惕。

梅 雨 的 罪 恶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和风吹绿野,梅雨洒芳田”。梅雨,年年岁岁,岁岁年年,滋润着广袤的江南沃野,给万物带来了勃勃生机。然而,梅雨带来的并不都是像上面所描绘的那样,是一幅有声有色的江南初夏风情画和江河欢腾、禾苗茁壮的喜人景象。那异常梅雨(如空梅或特长梅雨)则会给长江中下游地区带来深重的旱涝灾难。

梅雨,专指每年从初夏向盛夏过渡期间在我国长江中下游一带(包括韩国和日本南部)出现的连阴雨天气。正常情况下,梅雨期长约20—30天,6月中旬开始,7月中旬结束,雨量一般为200毫米—400毫米。

1954年我国长江流域遭遇特大洪水就是由特长梅雨造成的。这一年老天爷好像得了神经病,大脑失去了控制,终日里阴沉着脸,小雨、大雨、暴雨,淅淅沥沥、哗哗啦啦下个不停。这一年梅雨来得早,6月初就“入梅”了;走得也晚,一直到8月初才“出梅”。整整两个月,加上5月份的春雨,这段时间内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量超过了常年近一年的降水量,导致洪水泛滥成灾。整个汛期,武汉的江汉大堤出现险情21523起,平均不到10分钟便发生一起,武汉出现了历史最高水位29.73米。为了保卫武汉,3次开闸向荆江分洪区放水,合计分洪122.56亿立方米,使得上自枝江下至鄂城的长江两岸,上自襄阳下至汉口东西湖的汉江两岸,20余个分洪、蓄洪区无不饱和,甚至超饱和。因水灾,仅湖北、湖南、江西转移人口达600多万,京广铁路100天不能正常通车。

有些年份梅雨非常不明显,它像来去匆匆的过客,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停留十来天甚至几天,就急急忙忙北上了,而且在停留期间雨量也不大,难得有一二次大雨,这种情况称为“少梅”或“空梅”。它所造成的罪恶,又恰好与特长梅雨引发的涝灾相反,而是土地龟裂的旱灾。

1978年,梅雨期只有短短的7天便匆匆结束了,而且雨势又弱,以致古来的“烟雨江南”难见烟雨,晴空万里,烈日直射大地,高温、低湿酿成了20世纪罕见的特大干旱。两大“动脉”黄河和长江明显地出现“贫血”症状,直接影响着沿黄、沿江经济带。这两个经济带内的16个省区干旱面积达2.9亿亩。旱情波及华北,西北东部、东北和西南等地,从而使农业遭受重大损失,长江中下游沿岸农田苗700多万亩,鄂皖等省双季晚稻减少播种面积1000多万亩,山西秋粮作物旱300万亩。还使人畜用水成了问题,仅两湖,江西3省就有近200万人饮水有困难。

北京天气有利于奥运

北京位于欧亚大陆东部,西、北、东北三面环山,东南距渤海150公里,属于南温带湿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具有四季分明的特点。年平均降水量为565.1毫米。奥运会期间主要气象要素概况为:

(1)温度和湿度。根据资料统计(1990—1999年),奥运会期间,北京逐日平均气温为24.5~26.1℃,平均最高气温为30.8℃,平均最低温度为22.3℃,多年平均气温日较差达8.5℃。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持续时间短。湿度的日变化正好与温度的日变化相反,最高温度与最小湿度同步出现,最低温度与最大湿度出现时刻相近。这种温湿度配置,人体感觉舒适,宜于户外活动。

(2)降水。奥运会期间多为阵性降水。据统计,7月下旬至8月上旬的20天内,日降水量大于1毫米的降水日数仅为6天,降水持续时间较短,对室外比赛不会造成大的影响。而这种降水往往又为夏季的北京带来了凉爽的清新空气。

(3)风向和风速。北京的风向受地形影响十分明显。一般情况下,白天多为2~3级偏南风,夜晚为1~2级偏北风。奥运会期间,很少有大风出现。大于4级的风多伴随阵性降水出现,时间很短。

奥运会期间,北京地区天气条件良好,白天温度不太高,夜间凉爽,有利于休息。此期间北冰极少出现影响比赛的特殊天气。出现沙尘暴、龙卷风的概率为0,出现冰雹的概率只有0.3%,白天大雾的出现概率为1.6%,大风、暴雨出现的概率也很低,分别是2%和4%。可见,特殊天气对奥运会的影响可能是很小的,另外,据分析,奥运会期间北京地区逆温出现的概率属全年最低,大气自净能力是全年最强的。根据测定,这个时期的空气质量是全年最好的时期,有利于户外活动和体育比赛。

沙漠风情画——另眼透视不毛之地

新世纪伊始,“沙尘暴”一词频频见诸报端。众所周知,沙尘暴的主要源地乃是沙漠。说起沙漠,在人们的想象中,那是一片**的不毛之地,充满了暗淡、苍凉的气氛。

然而,世界上的沙漠并非是同一灰黄的色彩。有的在阳光照耀下,五彩纷呈,竟然成了一个游览区。

彩色沙漠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所在的亚利桑那州的沙漠,因其“染”上各种颜色,对游客很有吸引力,已开辟为沙漠公园。从表面上看,这个沙漠无沙,全为含有远古火山熔岩矿物质的沙石。由于当地气温变化极大,可从41℃急降到零下30℃,风化作用十分强烈,长年累月下来,一层层沙土晶化成矿质,且有紫、黄、红、绿、白、蓝等各种颜色,好象盛着宝石的巨盘,在阳光照耀下,辉煌灿烂,令人眼花缭乱。在热气蒸腾下,这些色泽又会凝聚成各种颜色的烟雾,熠熠发光,真是奇丽无比,令人赞叹不已。

白色沙漠美国新墨西哥州的路素罗盆地,有一片奇特的白沙漠。从空中俯瞰,四周几百公里除了少数几种顽强扎根于沙海里的植物外,展现了一个银白色的世界。更为有趣的是,这里的一些动物,如囊鼠、蜥蜴和几种昆虫,身体也变成了白色,以适应严酷的环境,这些“白衣天使”不时出没,使人觉得仿佛置身于童话世界之中。更为奇异的是,在朝阳或夕阳辉照下,大沙漠竟成了巨大的反射镜,将太阳光分解出红、橙、黄、绿、青、蓝、紫,宛如雨后彩虹一般。据说白色沙丘的起因,乃是一亿多年前的石膏质海床几经变幻,石膏矿被常年风化后,结晶成洁白的微小颗粒,从而为这片沙漠增添了这种浪漫的风情。

黑色沙漠前苏联中亚的卡拉库姆沙漠,一片棕黑色,无边无际,阴阴沉沉的。游客至此,往往会触发思古之幽情,或则感到有点不寒而栗。据考察,卡拉库姆沙漠的沙子是由这里黑色岩层经常年风化而成的。

红色沙漠澳大利亚辛普森沙漠是红色的,特别是在阳光的辉映下,天地难分,红彤彤浑成一片,显得异常壮丽。如果天降喜雨,小小的植物发芽开花,“万红丛中一点绿”,则更加增添异彩。这个沙漠变红的奥秘,原来是铁质矿物长期风化,使沙石包上了一层外衣———氧化铁。

不难看出,不论是彩色、红色沙漠,还是白色、黑色沙漠,它们和一般的**沙漠一样,都是由地面上的岩石经长期风化后而形成的,只是岩石的质地不一样而已,不过世界范围内主要还是**沙漠。尽管沙漠历来被文人墨客形容为万古寂的不毛之地,大自然留给人类的不幸之地。然而,在辽阔的沙漠地区,随风飞舞的沙粒堆积在地面上,形成各种各样的沙丘图案,远远看去,好似波浪起伏的大海,无边无际,但见蓝天和黄沙紧紧相接,而且这种图案不断在变换着,有的沙丘竟像金字塔,四条棱角,四个坡面上顶着一个刀尖般的塔峰。风“雕刻”出的种种图案令人遐想,不能不吸引人们去领略沙漠的这种变幻“风情”。这里则介绍一种沙漠“唱歌”风情。

响沙风情内蒙古的响沙湾已经成为名扬中外的旅游点。人们抓起一把金**的沙子,用力往下一摔,沙子竟发出“哇哇”的响声。人们顺着沙坡攀上沙丘顶部,从上向下滑下来,接着在沙山脚下传来了“嗡嗡”声,仿佛有人在拨弄琴弦似的。如果用双手不断拨动沙子下滑,但见沙子像流水那样往山脚下冲去,顿时传来“轰轰”巨响,好像有几架飞机盘旋天空时发出的声响。我国除了响沙湾外,还有甘肃敦煌的鸣沙山、宁夏中卫的响沙山、新疆巴里坤县的鸣沙山。世界上会唱歌的沙丘已发现有100多处。更离奇的是夏威夷群岛考爱岛西南岸有一片长800米,高18米的大沙丘,当人在沙丘上走动时,沙子会发出类似“汪汪”的狗叫声,把沙放在手掌中猛搓一下,也会发出同样的声音。其实,响沙是一种自然现象。据科学家推测,被雨水或海水浸湿的沙丘,在水的蒸发过程中,表面可能形成一层薄薄的空气膜,由于人体的运动使其产生了振动,沙土就跟着发出声响来。但是真正使沙丘发出声响的原因,还没有弄清楚。

解 读 中 暑 指 数

中暑,俗称发痧。它是夏季长时间在日光下曝晒,或在其它高温环境下工作,所发生的头昏、眼花、心慌等症状,严重的还可能引起体温升高、昏倒或痉挛。它是夏季内科急诊中常见病。主要发生在我国中、南部地区,尤以长江中下游地区为甚。随着气候变暖的加剧及城市建设的发展等,中暑疾病的发生有逐渐向我国北方大中城市发展的趋势。1997年盛夏高温天气里,华北、西北、东北各大中城市均出现不同程度中暑现象。

中暑是一种热致疾病,医疗部门将它分为三个等级:先兆中暑、轻症中暑和重症中暑。

先兆中暑:在高温作业场所劳动一定时间后,出现头疼头昏、口渴多汗、全身疲乏、心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体温一般正常或略偏高。

轻症中暑:除有先兆中暑症状加重外,出现面色潮红、大量出汗、脉搏快速等,体温升高到38℃以上。

重症中暑:有三种症状。(1)在高温环境中突然发病,体温高达40℃以上,开始大量出汗,继之“无汗”,并伴有皮肤干热及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2)主要有明显的肌痉挛伴有收缩痛,多对称性的发生在活动较多的四肢肌肉及腹肌上,时而发作、时而缓解,此时患者意识清楚,体温正常。(3)起病快,头疼头昏、多汗口渴、恶心呕吐、皮肤冷湿、血压下降、心律紊乱,轻度脱水,但体温不高。

中暑对人类生命有很大威胁,其中重症中暑的亡率较高。据江苏省气象台统计,1988、1994、1995及1998四年中南京市区中暑病人达1万之多,其中重症的近千人,重症中暑亡率分别为30.2%、7.8%、6.1%、10.7%,60岁以上老年人重症亡率占50%。

不难看出,中暑的发生与气温过高密切相关,在日最高气温达35℃或以上的高温天气里,中暑病人会明显增多。中暑还与空气湿度有关,如果湿度过大,即使气温不到35℃,也会有人中暑。江苏省气象台医疗气象研究课题组经研究,以在高温天气里三日滑动平均气温30℃和相对湿度73%为指标,规定了三个中暑指数等级,还具体计算出中暑天气条件指数。就南京而言,一般在6月下旬到9月份,即梅雨后期(或出梅)到秋老虎这段高温期间,江苏省气象台通过电台、报纸等媒体向广大市民发布中暑警示预报。此外,他们还积极开展专业气象服务,通过电话、传真、网络向厂矿、医院、急救中心传送中暑指数预报。人们据此可以做好防暑降温工作。特别是在连续三天高温后,所有人群都要倍加预防。对于不同人群,其预防方法各有所异:

1.老年及体弱者:首先减少外出,避免烈日下活动,其居住环境要通风,保证睡眠,饮用盐开水,吃易消化食物。

2.婴幼儿:其预防尤为重要,主要避免衣被过暖过厚,多进行耐寒锻炼。

3.产妇:要破除陈规陋习,科学坐月子,居室每日定时开门窗通风换气,产妇不要“捂”,要洗头洗澡清洁皮肤。

4.高温露天作业者:平时进行热习服锻炼,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和工作时间,改善工作条件,多饮盐开水、凉茶、绿豆汤。在工作场所备些人丹、清凉油、十滴水等防暑药品,如感觉出汗不畅,头晕目眩,心跳加速,即迅速结束劳动,转移到阴凉处休息。

以上人群若出现先兆、轻症中暑,要立即离开高温环境,到阴凉通风处静卧休息,服用解暑中药,如人丹、十滴水,在额头及人中处涂清凉油、风油精。最好到医院挂水治疗。若出现重症中暑,要马上采取物理降温,在大动脉处放置冰袋或冷湿毛巾,在25℃的水流中浸泡或冲洗,但心前区禁冲洗避免诱发心脏骤停,年老体弱者只宜用酒精擦洗。不论任何人群发生重症中暑症状,都立即送就近医院抢救,避免亡发生。

“红色幽灵”闹东海

5月9日起,浙江省台州市大陈岛以东海域暴发了大面积赤潮,此次赤潮北起东矶,南至洋矶岛,赤潮水体呈红褐色,呈弯带状连续分布,长约25海里,宽约6海里,总面积达500平方公里。椒江的一位船老大说:“我们船在洋矶东南15海里左右发现了大片牛栏水(赤潮),夜里,船开过时发出蓝光,很亮。”与赤潮同时发生的水母灾害给当地的海洋渔业也带来威胁。就在距离赤潮发生地不远的玉环县出现了大量水母。由于水母入侵,当地100多艘渔船不得不靠岸休渔,每家渔民的损失都在十几万元以上。

发生在我国近海的“赤潮”近年来屡见报端,赤潮究竟是什么,为什么会引起新闻媒介的如此关注?其实,赤潮主要发生在近海海域,是水域中一些浮游生物暴发性增殖或集聚引起水色变化的一种现象,赤潮并非都是红色,实际上是各种色潮的统称,不同的赤潮生物所引起的赤潮颜色并不相同。

赤潮如何影响渔业生产、海洋生态环境呢?近日笔者带着这些问题走访了台州渔政部门和水产部门。据台州市水产局资料统计,2000年6月10日,赤潮使台州市浅海养殖的鱼、虾、蟹、贝类发生大面积亡现象。台州路桥、温州苍南部分港湾的鱼类、蚶类等受损价值达1100多万元;三门虾病暴发造成损失500余万元;临海市高位池塘因无法纳水,给正常养殖生产带来困难……而今年不仅在台州,我国近海多处出现“红色幽灵”———赤潮,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台州渔业环境监测站陈志良介绍说:“赤潮生物活体在变异繁殖过程中,造成水体大面积缺氧,能使海洋生物窒息亡,其中有毒的藻类会排出毒素,毒海洋生物。另外,亡的赤潮生物沉入水底,腐烂后产生毒素并覆盖海底,能导致海底生物亡,船老大讲,在这样的水域里是捕不到鱼的,因为鱼虾差不多都光了。自台州海域发现赤潮以来,渔政部门进入战备状态,及时发布赤潮消息,避免了养殖业损失。”

台州水产局程岩雄指出,赤潮不可等闲视之,台州是浙江中部渔业发达地区,赤潮暴发对于渔业可能产生致命危害。事实上,每次赤潮的发生,都会不同程度地破坏海洋环境。出现赤潮的原因,是全世界海洋研究的一个难题。有关专家对赤潮展开深入研究,认为赤潮形成的原因和机制十分复杂,但普遍认为,赤潮生物存在和水体的富营养化是形成赤潮的基础。程岩雄说:“产生赤潮主要是由于海洋太富营养化了,随着台州工业发展,特别是沿河化工厂的增多,一些排放出的有机物随着污水、河流泥沙进入海洋,赤潮生物利用氮、磷、碳等营养元素,大量繁殖和积聚;而城市生活污水更可怕,不但排放量大,且氮、磷含量过高,是赤潮产生的主要‘元凶’。”谈及气象条件,程岩雄说,气象条件是赤潮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温度、湿度、气压、海水流也对赤潮有影响。赤潮发展、扩散与气象条件也息息相关。

那么气象条件与赤潮究竟有什么关联呢?台州气象部门工作人员对此作了仔细分析,由于赤潮发生的营养物质主要来源是大陆排放的有机物等,而有机物分解需要一定的气温条件,同时有机物等在向内海排放过程中与风向变化密切相关。台州5~7月份气温高于20℃,主导风向偏东风,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分解和向近海储积,因而是赤潮易发期。当然,赤潮的发生还与这一时段当时气象因素有关,据台州市洪家气象站的资料显示,去年和今年台州赤潮发生前的4月份,平均气温分别比常年偏高1.1℃和1.3℃,而降水分别比常年偏少41%和51%,进入5月,这两年降水仍明显偏少,可见两次赤潮发生前气象条件十分相似。由此推测,赤潮发生很可能与前期的气象条件有关,气温偏高、降水偏少可能是诱发台州赤潮的主要原因之一。从80年代以来,台州沿海发生几次较大赤潮时的气象条件也印证了这一点,1986年5月24日至26日,1990年5月上旬至中旬,2000年5月、2001年5月上中旬这四次赤潮暴发的共同气象原因,都是气温偏高或略偏高,降水明显减少。从全国来看,赤潮在不同海域有不同的频繁发生期,如南海是3月至5月和9月至11月,东海是5月至7月,渤海、黄海是7月至9月,显然,各海域赤潮发生时间与雨带位移的季节变化基本吻合,即与大气环流季节变化有关。

无庸讳言,做好天气监测、预报与赤潮的预报、防范、监控、治理工作是密不可分的。现在,许多人对赤潮这一海洋灾害觉得无法抗拒,对渔业养殖、海上捕捞等构成巨大威胁,人们谈“潮”色变。渔政部门有关人士认为,赤潮的污染源大致来自工业污染和生活污染,做好环境保护是治本措施,这是人类可以控制的。同时各有关部门相互协作,将对控制赤潮产生积极影响。

求相关防雷规范及防雷发展历程(含带年限、以及相关机构、检测机构、鉴定机构等)

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中国民用航空气象工作规则》是组织与实施民用航空气象工作的依据。民航各级领导、全体气象人员和使用部门均须遵照执行。凡民航气象的各种规范、细则、手册等均应符合本规则。第二条 民用航空气象工作的基本任务是搜集、整理、分析气象情报、资料,及时准确地提供飞行所需的气象情报,为保证飞行安全、正常和效率服务。第三条 民用航空气象服务工作,必须贯彻“保证安全第一,改善服务工作,争取飞行正常”的方针。在组织与实施气象服务中,应有高度的事业心、责任心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做到精心组织、精心观测、精心预报。第四条 民用航空气象业务工作,接受国家气象局的行业管理,应当立足现有条件,加强业务建设。有计划地补充、培养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加强与国内气象部门的联系,大力开展技术革新和科研活动,不断提高气象人员的技术素质;积极引进并开发应用国内外先进技术和装备,逐步实现民用航空气象预报方法客观化、气象观测自动化和气象情报传递现代化;根据国际、国内飞行需要,合理设置民航各级气象台、站,全面规划,明确分工,形成一个大、中、小相结合的气象服务体系。第五条 积极参加国际民用航空组织和世界气象组织以及国家之间的航空气象技术业务活动,加强国际间的航空气象信息交流,掌握国际航空气象发展动向,吸收采用国外航空气象服务的先进经验。技术研究成果和技术标准。第六条 民航各级气象部门,应当加强全面质量管理。建立技术考核制度、执照管理制度和质量检查制度。领导干部要经常深入基层进行检查指导,以身作则,并教育所属人员树立优良的职业道德,严谨的工作作风。执行规章制度,遵守劳动纪律,热爱本职工作,爱护仪器设备,刻苦钻研业务技术,不断提高航空气象服务质量,全心全意地为保障飞行安全服务。第二章 组织领导第七条 民航气象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

一、中国民用航空局(以下简称民航局)负责统筹管理全国的民用航空气象工作。规划全局的气象业务建设;颁发统一的规章制度;制定年度的工作计划;组织收集、研究、编译出版国内外有关航空气象技术文献、资料;组织业务技术经验交流;审报全局的气象仪器设备的更新和器材购置计划;组织大型、精密气象仪器和专用电子电器的设备安装、调试和验收;参与检查处理与气象有关的重大飞行事故;参加国际航空气象技术业务活动,承办有关国际航空气象业务和签订国际通航气象技术服务协议;督促检查气象服务和气象建设工作。

二、中国民用航空地区管理局(以下简称地区管理局)、飞行学院(以下简称院),负责管理所辖地区内的气象工作。制定本地区气象业务建设规划;组织本地区气象服务;拟定本地区气象工作年度计划和业务学习计划;组织检查所辖气象中心、台、站的工作质量和技术业务考核;参与调查和处理本地区范围内与气象有关的飞行事故;组织收集、整理、审核、上报本地区各气象台、站月总簿、年总簿;组织技术业务经验交流;制定本地区有关气象工作的补充规定;审报本地区气象器材、物资、仪器配备计划;组织气象仪器设备的安装验收、检查修理以及气象计量器具的检定工作;参与本地区内国际通航技术服务协议中有关气象条款的签订。

三、民航气象中心、台、站,负责组织与实施分管范围内的气象服务;进行气象仪器设备的计划申报和储存保管、检查维修;贯彻落实上级的工作、学习布置和颁发的规章制度;按时填报气象台、站历史沿革档案,月、年报表和每月工作情况;上报气象台、站观测月总簿、年总簿;编写本机场气候志,总结技术业务经验,提高服务质量。第八条 民航气象台、站的设置:

民航局设民航气象中心;

地区管理局或由民航局指定的地点设民航中心气象台;

机场设机场气象台或气象观测站;

导航点根据需要设气象观测站。第九条 民航气象中心负责:全国重要航空天气预报图,每日定时编制4次;特定等压面的高空风、高空气温预报图或特定等压面的网格点高空风、气温预报,每日定时编制2次;掌握国内、国际航线上重要飞行的气象情况;收集、转发、交换与国外飞行有关的气象情报;答复天气咨询。提供所绘制的预报图用传真手段进行播发。

我国发射了哪些气象卫星

防雷原理

防雷,是指通过组成拦截、疏导最后泄放入地的一体化系统方式以防止由直击雷或雷电电磁脉冲对建筑物本身或其内部设备造成损害的防护技术。

编辑本段

历史

本杰明·富兰克林1752年7月本杰明?富兰克林[1](Benjamin Franklin 1706—1790)著名的风筝实验及其后于1753年避雷针的公布揭开了人类对抗雷电的历史。1873年麦克斯韦[2](James Clerk Maxwell 1831--1879)发表的科学名著《电磁理论》系统、全面、完美的阐述了电磁场理论,之后伴随电磁理论的应用和普及,针对电磁脉冲的防护也正式纳入防雷范畴,直接雷防护和电磁脉冲防护构成雷电电磁脉冲防护整体并沿用至今。

而在我国,防雷行业和技术起步较晚,80年代末期才有第一家防雷企业诞生,2002年5月深圳第一届防雷技术论坛的召开标志着在我国,防雷行业正式步入成熟,本世纪初,我国先后颁布了两大防雷通用标准,GB 50057-199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2000年修订)和GB 50343-2004《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至此我国防雷技术发展成熟。

编辑本段

雷电防护系统

雷电防护系统图例雷电防护系统( lightning protection system(LPS))是指用以对某一空间进行雷电效应防护的整套装置,它由外部雷电防护系统和内部雷电防护系统两部分组成。

注:在特定的情况下,雷电防护系统可以仅由外部防雷装置或内部防雷装置组成。

目前雷电电磁脉冲防护技术即防雷技术已经发展成熟,国内各大防雷企业都能够实现从设计、产品提供到施工及售后服务的防雷一体化体系解决方案(防雷体系)。在一个完整的防雷体系按照功能的不同分为以下五个部分:

编辑本段

直击雷防护

(direct lightning protection (lightning))

直击雷防护是防止雷闪直接击在建筑物、构筑物、电气网络或电气装置上。直击雷防护技术主要是保护建筑物本身不受雷电损害,以及减弱雷击时巨大的雷电流沿着建筑物泄入大地的过程中对建筑物内部空间产生影响的防护技术,是防雷体系的第一部分。 防雷直击雷防护技术以避雷针、避雷带、避雷网、避雷线为主要,其中避雷针是最常见的直击雷防护装置。当雷云放电接近地面时它使地面电场发生畸变,在避雷针的顶端,形成局部电场强度集中的空间,以影响雷电先导放电的发展方向,引导雷电向避雷针放电,再通过接地引下线和接地装置将雷电流引入大地,从而使被保护物体免遭雷击。避雷针冠以“避雷”二字,仅仅是指其能使被保护物体避免雷害的意思,而其本身恰恰相反,是“引雷”上身。

目前,主要的避雷针包括常规避雷针,提前放电避雷针、主动优化避雷针,限流型避雷针和预防典型避雷针,世面上比较常用和比较出名的是河南万佳防雷公司生产的预放电避雷针WJZ系列避雷针,如WJZ2500-1C。

接地

(earth ;ground)

接地一 种有意或非有意的导电连接,由于这种连接,可使电路或电气设备接到大地或接到代替大地的、某种较大的导电体。注 :接地的目的是:(a)使连接到地的导体具有等于或近似于大地(或代替大地的导电体)的电位;(b)引导人地电流流入和流出大地(或代替大地的导电体)。

从定义上可以将接地分为:人工接地、自然界地;从工作性质上可分为接地保护(如防雷接地、防静电接地、设备接地、配点接地等)、工作接地(如电力设施的发、送、配电接地等工作接地还有不需要实际物理连接的电子线路逻辑地)两大类。

接地系系统是通过平衡包括阻值、结构、及相互之间配合等因素通过释放由直击雷击、雷电电磁脉冲、积累在设备上的静电、电力系统短路等状况带来的威胁及其他各类异常能量从而达到防护的目的。

目前,通用的接地系统主要包括铜包钢接地系统、长效高导活性离子接地系统等,而在接地单元与帝王链接工艺上通用热熔焊接施工工艺。

等电位连接

(equipotential bonding)

等电位连接是指将分开的装置、诸导电物体等用等电位连接导体或电涌保护器连接起来以减小雷电流在它们之间产生的电位差。

等电位连接原理是通过将正常情况下彼此独立的接地系统,通过等电位连接器自动导通系统之间的电位差,从而形成更大的联合接地系统,更有效地进行异常能量释放。

电磁屏蔽

(electromagnetic shielding)

电磁屏蔽是用导电材料减少交变电磁场向指定区域穿透的屏蔽。雷电电磁脉冲以雷击点为中心向周围传播,其影响范围可达2公里外甚至更远,而不仅仅局限于被雷击中的建筑物本身或其内部设 防雷工程流程图备。

电磁屏蔽技术主要包括空点电磁屏蔽技术和线路电磁屏蔽技术两部分

空间电磁屏蔽技术是通过分布在各个方位具有可靠的、连续电气连接的金属材料层来阻挡电磁波的侵入,通过将电磁能在屏蔽体上进行能量转换使此能转化为电能,再通过接地装置泄放入地。

线路电磁屏蔽技术是通过穿金属管(槽)敷设,并将连续的金属管(槽)两端可靠接地而形成屏蔽体以防止电磁脉冲对金属线路的电磁感应而生成过电压。线路电磁屏蔽技术除具有空间屏蔽功能外,还具有在线路引入过电压时产生反向电动势以抵消线路过电压的功能。

过电压保护

(over voltage protection)

过电压保护是指电源装置和所连接的设备为防止电源故障以至于产生过高的输出电压(包括开路电压)而施加的一种保护。

过电压保护实际上涉及多种系统的过电压保护,其中最主要的是电源系统过电压保护和通信系统过电压保护。

过电压保护技术主要是通过使用相关设备将电能分配到系统的各个用电设备当中,已最大限度的削减能量最大值,再通过对各用电设备的安全保护设备多级保护,达到能量释放、低残压保护的功能。而在实际应用当中,考虑到各种系统的特殊性,需要针对不同系统设计专门的过电压保护方案,已达到防护目的。

编辑本段

方法

自身安全防护

1、在两次雷击之间一分钟左右的间隙,应尽可能躲到能够防护的地方去。不具备上述 防雷工程流程图条件时,应立即双膝下蹲,向前弯曲,双手抱膝。

2、在野外也可以凭借较高大的树木防雷,但千万记住要离开树干、树叶至少两米的距离。依此类推,孤立的烟囱下、高大的金属物体旁、电线杆下都不宜逗留。此外,站在屋檐下也是不安全的,最好马上进入建筑物内。

3、雷雨中若手中持有金属雨伞、高尔夫球棍、斧头等物,一定要扔掉或让这些物体低于人体。还有一些所谓的绝缘体,像锄头等物,在雷雨天气中其实并不绝缘。

4、雷雨时,室内开灯应避免站立在灯头线下。

5、不宜使用淋浴器。因为水管与防雷接地相连,雷电流可通过水流传导而致人伤亡。

家用电器保护

1、有条件的情况下,应在电源入户处安装电源避雷器,并在有线电视天线、电话机、传真机、电脑MODEN调制解调器入口处、电缆接口处安装信号避雷器。但是安装时要有好的接地线,同时做好接地网。

2、每天收听气象预报,得知当天有雷暴时应在上班前将家用电器的电源插头、信号插头拔掉,并且出门时不要忘记关门窗,以防止滚球雷的侵入。

建筑物的保护

1、宜采用装设在建筑物上的避雷网(带)或避雷针或由其混合组成的接闪器。避雷网(带)应按本规范附录二的规定沿屋角、屋脊、屋檐和檐角等易受雷击的部位敷设,并应在整个屋面组成不大于10m×10m或12m×8m(网格密度按建筑物类别确定)的网格。所有避雷针应采用避雷带相互连接。

2、引下线不应少于两根,并应沿建筑物四周均匀或对称布置,其间距不应大于18m(引下线间距按建筑物类别确定)。当仅利用建筑物四周的钢柱或柱子钢筋作为引下线时,可按跨度设引下线,但引下线的平均间距不应大于18m。

3、每根引下线的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Ω。防直击雷接地宜和防雷电感应、电气设备、信息系统等接地共用同一接地装置,并宜与埋地金属管道相连;当不共用、不相连时,两者间在地中的距离应符合下列表达式的要求,但不应小于2m:

在共用接地装置与埋地金属管道相连的情况下,接地装置宜围绕建筑物敷设成环形接地体。

详见以下规范。

编辑本段

规范

GB 15599-1995 石油与石油设施雷电安全规范[3]

GB 50057-1994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附条文说明) (2000版)[4]

GB 50343-2004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附条文说明)

GB/T 21431-2008 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

GBJ 79-1985 工业企业通信接地设计规范

GA 267-2000 计算机信息系统 雷电电磁脉冲安全防护规范

JR/T 0026-2006 银行业计算机信息系统雷电防护技术规范

QX 2-2000 新一代天气雷达站防雷技术规范

QX 30-2004 自动气象站场室防雷技术规范

QX 3-2000 气象信息系统雷击电磁脉冲防护规范

QX 4-2000 气象台(站)防雷技术规范

YD 2011-1993 微波站防雷与接地设计规范(附条文说明)

YD 5068-1998 移动数据通信基站防雷与接地设计规范

YD/T 5098-2001 通信局(站)雷电过电压保护工程设计规范

GA173-2002 计算机信息系统防雷保安器

QX 10[1].1-2002_ 电涌保护器第1部分: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

编辑本段

相关标准

IEC 62305-1-2006 雷电防护

IEC/TR 61400-24-2002 风力涡轮机发电机系统。第24部分:避雷装置 IEC61400-24

IEC 60364-5-54-2002 建筑物的电气设施。第5-54部分:电气设备的选择和安装。接地措施、保护导体和保护跨接线 IEC60364-5-54

IEC 60099 避雷器

GB 15599-1995 石油与石油设施雷电安全规范

GB 50057-1994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附条文说明) (2000版)

GB 50343-2004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附条文说明)

GB/T 19271-2003 雷电电磁脉冲的防护

GB/T 19663-2005 雷电电磁脉冲的防护

GB/T 19663-2005 信息系统雷电防护术语

GB/T 19856-2005 雷电防护

GB/T 21431-2008 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

GB/T 21714-2008 雷电防护

GB/T 2900.12-2008 电工术语 避雷器、低压电涌保护器及元件

GB/T 7450-1987 电子设备雷击保护导则

GJB 5080-2004 军用通信设施雷电防护设计与使用要求

GJB 1210-1991 接地 搭接和屏蔽设计的实施

GJB 2269-1996 后方仓库防雷技术要求

防雷产品认证与产品检测机构:

1、北京雷电防护装置测试中心

2、上海雷电防护装置测试中心

3、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通信信号研究所

编辑本段

装置

防雷设备从类型上看大体可以分为:电源防雷器、电源保护 防雷器插座、天馈线保护器、信号防雷器、防雷测试工具、测量和控制系统防雷器、地极保护器。一套完整的防雷装置包括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装置。上述的针、线、网、带都只是接闪器,而避雷器是一种专门的防雷装置。接闪器、引下线、接地装置、电涌保护器及其他连接导体的总和。

接闪器

避雷针、避雷线、避雷网和避雷带都是接闪器,它们都是利用其高出被保护物的突出地位,把雷电引向自身,然后通过引下线和接地装置,把雷电流泄入大地,以此保护被保护物免受雷击。接闪器所用材料应能满足机械强度和耐腐蚀的要求,还应有足够的热稳定性,以能承受雷电流的热破坏作用。

避雷器

避雷器的作用是用来保护电力系统中各种电器设备免受雷电过电压、操作过电压、工频暂态过电压冲击而损坏的一个电器。避雷器的类型主要有保护间隙、阀型避雷器和氧化锌避雷器。保护间隙主要用于限制大气过电压,一般用于配电系统、线路和变电所进线段保护。阀型避雷器与氧化锌避雷器用于变电所和发电厂的保护,在500KV及以下系统主要用于限制大气过电压,在超高压系统中还将用来限制内过电压或作内过电压的后备保护

避雷器并联在被保护设备或设施上,正常时装置与地绝缘,当出现雷击过电压时,装置与地由绝缘变成导通,并击穿放电,将雷电流或过电压引入大地,起到保护作用。过电压终止后,避雷器迅速恢复不通状态,恢复正常工作。避雷器主要用来保护电力设备和电力线路,也用作防止高电压侵入室内的安全措施。避雷器有保护间隙、管型避雷器和阀型避雷器和氧化锌避雷器。

引下线

防雷装置的引下线应满足机械强度、耐腐蚀和热稳定的要求。

电源防雷器

电源防雷器是防止雷电和其他内部过电压侵入设 三相电源防雷器备造成损坏,从室外防雷与线路防雷相结合的综合防雷方案,介绍了外部避雷和内部避雷、保护区、防雷等电位连接等概念。分析了电源防雷工作原理。采用电源防雷能在最短时间内释放电路上因雷击感应而产生的大量脉冲能量短路泄放到大地,降低设备各接口间的电位差,从而保护电路上的设备。电源防雷器分为B、C、D三级。依据IEC(国际电工委员会)标准的分区防雷、多级保护的理论,B级防雷属于第一级防雷器,可应用于建筑物内的主配电柜上;C级属第二级防雷器,应用于建筑物的分路配电柜中;D级属第三级防雷器,应用于重要设备的前端,对设备进行精细保护。

正确安装电源防雷器,设备因雷击导致电源损坏的机会,可以减少到接近零,即可免除更换设备之费用,保障系统不间断连续运行。并可减少建筑物因雷击所引起的电源火警机会,确保人身及其他财产的安全。

信号防雷器

信号防雷器在产品的设计上,依据IEC 61644的要求 千兆网络防雷器,分为B、C、F三级。B级(Base protection)基本保护级(粗保护级),C级(Combination protection)综合保护级,F级(Medium&fine protection)中等&精细保护级。专业用于网络、通讯、光缆、广播、电视、监控、视频等设备的雷电保护设备。

视频防雷器

也称同轴电缆电涌保护器,阻抗有两种,一种是75欧姆,一种 视频防雷器组合图是50欧姆。其中50欧姆的用于有线电视的室外电缆传输保护,75欧姆的用于视频传输,比如闭路电视监控系统传输,俗称:视频防雷器。视频防雷器安装于视频传输线的两端(前后端),可以有效保护摄像机、球机、矩阵、数字录像机、监视器不受雷电的破坏。视频防雷器完整的内部结构一般可分为三部分:放电部分、稳流部分、稳压部分;性能好的视频防雷器里面还添加了可提高信号防雷器传输频率的电路,以减少因接口等处的损耗。

防雷接地装置

接地装置是防雷装置的重要组成部分。接地装置向大地泄放雷电流,限制防雷装置对地电压不致过高。除独立避雷针外,在接地电阻满足要求的前提下,防雷接地装置可以和其他接地装置共用。为所雷电流迅速导入大地以防雷止雷害为目的的接地叫做防雷接地。

防接地装置包括以下部分:

1、雷电接受装置:直接或间接接受雷电的金属杆(接闪器),如避雷针、避雷带(网)、架空地线及避雷器等。

2、接地线(引下线):雷电接受装置与接地装置连接用的金属导体。

3、接地装置:接地线和接地体的总和。

测量和控制装置

测量和控制装置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生产厂、建筑物管理、供暖系统、报警装置等。由于雷电或其他原因造成的过电压不仅会对控制系统造成危害,而且对昂贵的转换器、传感器也会造成危害。控制系统的故障通常会导致产品损失和对生产的影响。测量和控制单元通常比电源系统对浪涌过电压的反应更加敏感。

编辑本段

发展

由中国科学院研究员、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了通过消除雷击危险性,使保护目标不再遭受雷击的新一代避雷技术,称为“智能避雷技术” 。以原中国科学院空间中心电学组专家团队,经过十多年的潜心研究开发,从理论分析、模拟计算、实验测试、模型实验、工程实用化研究、外场实验等各个角度和方法的研究,都证明了这一技术的合理性和可行性。期间经多次大小各类专家会议的评审鉴定,得到充分肯定,被誉为“21世纪防雷事业的曙光” 。

2002年联合国发明协会评选全世界的发明创造。智能避雷技术获得金奖的同时,荣获我国唯一的一项特别金奖,被联合国国际专家组誉为“人类生存和保障的最佳发明” 。

通过了国家气象局测试中心的检测。通过了国军标要求的温度、震动、冲击、和电磁兼容的测试。列入了国家火炬计划。获得了环保认证。企业标准获得了质监局的登记备案。获得了中国专利证书。获得了美国专利证书。申报了国际专利,并申报了美、日、德、英、意、西班牙、俄等国专利。

智能避雷技术是目前为止国际上唯一可以把雷害拒之于门外,为现代化和信息化保驾护航的环保类新型避雷技术。它不仅能够弥补传统避雷方式不能保护信息装备的不足,而且由于其不靠接地,所以特别适用于高山雷达站等接地困难的场所,以及车辆、舰船、飞机、导弹等不能接地的移动目标。该项目的实施不仅对提高我国军队战斗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有望列入国际标准,成为继福兰克林之后的第二个通行防雷方法,实现人类避雷技术史上的革新。

编辑本段

提示

1、应该留在室内,并关好门窗;在室外工作的人应躲入建筑物内。

2、不宜使用无防雷措施或防雷措施不足的电视、音响等电器,不宜使用水龙头。

3、切勿接触天线、水管、铁丝网、金属门窗、建筑物外墙,远离电线等带电设备或其它类似金属装置。

4.、减少使用电话和手提电话。

5、切勿游泳或从事其它水上运动,不宜进行室外球类运动,离开水面以及其它空旷场地,寻找地方躲避。

6、切勿站立于山顶、楼顶上或其他接近导电性高的物体。

7、切勿处理开口容器盛载的易燃物品。

8、在旷野无法躲入有防雷建设的建筑物内时,应远离树木和桅杆。

9、在空旷场地不宜打伞,不宜把羽毛球、高尔夫球棍等扛在肩上。

10、不宜开摩托车、骑自行车。

11、在两次雷击之间一分钟左右的间隙,应尽可能躲到能够防护的地方去。不具备上述条件时,应立即双膝下蹲,向前弯曲,双手抱膝。

12、在野外也可以凭借较高大的树木防雷,但千万记住要离开树干、树叶至少两米的距离。依此类推,孤立的烟囱下、高大的金属物体旁、电线杆下都不宜逗留。此外,站在屋檐下也是不安全的,最好马上进入建筑物内。

13、雷雨中若手中持有金属雨伞、高尔夫球棍、斧头等物,一定要扔掉或让这些物体低于人体。还有一些所谓的绝缘体,像锄头等物,在雷雨天气中其实并不绝缘。

14、雷雨时,室内开灯应避免站立在灯头线下。

15、不宜使用淋浴器。因为水管与防雷接地相连,雷电流可通过水流传导而致人伤亡。

夏季预防雷击

当前,夏季多雷雨天气已经临近,预防雷击是我们人类的首要问题。几年来,被雷击或者被间接雷击而亡的人数在不断的增长,如何防止雷击问题是人们经常谈论的事情。在夏季,雷电分为两种危害,一种是直接雷击,另一种则是间接雷击。直击雷的危害程度远大于间接雷击,而直击雷是我们大家都知道的。间接雷击主要是由于雷雨云层电荷在放电时产生的强电磁场通过金属导线而感应出的数万伏超高电压放电。下面我们较详细的来阐述关于雷电的防护问题。

1,直击雷

关于直击雷的防护问题,在很多的专业教科书中已有所描述。唯一的方法就是构建防雷措施,在高大的建筑物上设立金属避雷入地导线,可将巨大的雷雨云层电荷释放掉。或者在人类居住的小区四周装有大型的避雷塔,以防止人类的生命财产不受到任何的伤害和损失。在雷雨天气,要尽量的远离那些高大的树木林区和没有避雷措施的建筑物,还有就是架空的高低压输电网络和通讯网络。在雷雨来临之际,最好的防雷击方法就是尽快的躲进屋里,并关好门窗以防球形雷进入。假如你是在野外遇到雷雨天时,首先你要观看一下你所处的地理位置,千万不要往高处去,尽快的进入到低洼地带,找一处能够避雨的地方躲藏起来以防雷击。

2,感应雷

对于感应雷来说,一般人了解的还不算太清楚,只有专业人士才知道感应雷电的潜在危害。什么是感应雷电呢?就是带电的雷雨云层在放电时产生瞬间强大的高脉冲电磁场,这种强磁场会在我们周围的金属导线中产生感应电荷。由于感应电荷的聚集,会在金属导线上形成较高的对地电位差,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高压电。大家可能知道高压输电网络的电位是多少吗?其大概的范围是在10千伏至数百千伏电位之间。请大家千万不要小看了感应雷击,这里的学问还是挺多的呢。现在我给大家说一段现实生活中的小故事;

在一次偶然的强雷电放电过程中,让我们了解到了由强雷电引起的瞬间强磁电转换过程。那是在1985年的夏季,有一住户的室外电视天线架设高度为6米左右,天线的高度不超过四周的近距离建筑物和树木的高度。根据目测,树木的高度为十米,建筑物的高度为8米,而积雨云层距地面电视天线的垂直高度为100米以上,距强雷电发生的有效距离为1000米。在雷雨天气,一般的平房住户,会将入室的电视天线和电视电源插头共同拔掉的。而被拔掉的天线接头距离电视机的接线端子为20公分左右,电视天线的馈线长度不超过20米,天线接收器为一般简易的民用振子天线。忽然,在一道闪光过后,巨大的雷声从相距300米左右的高空炸起,就听电视机的后面“啪”的一声!一道弧光闪过,近前一看,电视天线接头与电视机的各接线端子表面都有被高压电弧击伤过的痕迹。当时屋里所有的人都被这一突然的放电声吓了一跳,也都在庆幸着距离电视机较远,不然的话,后果不敢设想。按着20公分的距离来计算,一万伏高压电能击穿1公分距离的干燥空气介质,而20公分距离的空气介质其击穿电压应该在20万伏左右。由于当时是雷雨天气,屋里的空气湿度较大,击穿1公分空气介质的电压应该在7000伏左右,那么击穿20公分空气介质的电压也要在10万伏以上。上述的数据只是粗略的计算,但在双股20米长的金属导体上究竟能产生多高的磁感应电荷,我们还要进行下一步的研究性工作。

故事虽然讲完了,但我们预防雷电的具体措施还不够完备。通过上述的一段小故事,我们知道了感应雷间接性的危害。那么在雷雨季节,我们就要尽量的远离那些象高低压输电网络和架空带有金属导体的各种通讯网络以及各种通信发射塔的固定地埋牵引线。也包括无线电的接受天线等金属导线网络,千万要远离和不要用手去触摸它们下垂延伸线路的金属端头部分。在我们城区、农村的所有架空金属导电网络中,其延绵环绕于我们周围长达数十里或者数百里。在其上面所产生的雷电感应电荷数量是非常之高的。于瞬间并能够感应出电压高达数万伏,它会将与其连接的电器和电子设备瞬间摧毁。下面,我们用列表的方式来说明当雷雨来临之时应当注意到的几点问题。

1,远离高大的建筑物和树木,尽量的进入到低洼地带。

2,远离高低压输电网络。

3,远离输电网络的金属延伸固定装置(金属拉力线)。

4,远离所有的金属导线通讯网络。

5,远离各种通讯发射塔金属设施。

6,远离各种架空的金属建筑设施和存放于室内外的金属材料。

7,千万不要触摸室外延伸与室内的各种导体金属端头,并尽量的远离。

9,在行车过程中,尽量的不要走出车外。

10,遇到雷雨时,尽量放掉手中的金属物体,就连晾衣服的金属线绳也要注意,尽量的在雷雨到来之时将所晾晒的衣物收回屋内。

11,在雷雨来临前,断掉所有与室外连接的设备引线,最好的断接控制装置设于室外,千万不要触摸这些断点的金属部分。

有关雷雨季节的人身防护问题,我们已经基本上潦草的说了说。不论怎样,在雷雨季节保护好自己的生命安全是最重要的。大人一定要反复的告诫儿童,向他们讲解关于雷雨季节的防雷电知识。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属二本院校吗?

风云一号气象卫星

是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代准极地太阳同步轨道气象卫星。

其主要任务是获取国内外大气、云、陆地、海洋资料,进行有关数据收集,用于天气预报、气候预测、自然灾害和全球环境监测等。卫星可以向世界各地云图接收站发送实时的气象云图,还可以对海洋水色进行探测和对海温进行遥感研究;卫星上携带有空间粒子成分监测器,可对空间环境进行研究。

△1988年9月7日 FY-1A 发射成功

△1990年9月3日 FY-1B 发射成功

应用与特点:验证了卫星方案和采用的多项新技术。星载5通道可见光、红外扫描辐射计的性能和卫星的主要功能,与美国第三代极轨气象卫星相当,接近业务应用水平;卫星可见光通道图像质量良好,信噪比高于设计要求。

△1999年5月10日 FY—1C 发射成功

应用:每天定时两次向世界各地气象台站实时发送10个通道1.1 km甚高分辨率的数字量云图;记录存储全球国外地区4个通道4 km分辨率数字量云图,延时回放给我国地面站。

卫星由遥感(含空间粒子探测器)、图像传输、DCDS、天线、结构、热控制、电源、姿态控制、测控和星载计算机10个分系统组成。前4个分系统是卫星的有效载荷,后6个分系统是卫星平台服务分系统。

特点:①10通道扫描辐射计

卫星的主要探测器是两台互为备份的10通道扫描辐射计,其主要技术性能的在轨实测结果如表1、2所示。其中可见光和近红外通道定标精度达到10%的指标要求;红外辐射定标精度达到1K指标要求;空间分辨率HRPT图像优于1.1km, GDPT图像优于4km。

②空间粒子成分探测器

空间粒子成分探测器探测结果如表3所示。

③图像传输特性

高分辨率图像传输(CHRPT):频率1700MHz,码速率为l.3308Mb/s,全球任意地点可以实时接收。

延时图像传输(DPT):频率为1708 MHz,码速率为1.3308Mb/s,分为GDPT和LDPT两种。GDPT用于星上存储4个通道(通道1,2,4,5)、4 km分辨率均匀化的全球资料,星上可存储时间为300min的观测资料,当卫星过境时回放,每天可以获得一次全球资料。

④卫星姿态控制性能FY-1C星三轴稳定对地定向的姿控系统采用偏置动量轮加磁进动、章动控制和磁平稳卸载方案。三台红外地平仪是主要的姿态测量仪器,两台计算机构成姿控中央控制器。其在轨测试结果见表4。

⑤卫星寿命和云图资料可用率

卫星设计寿命为2年;寿命期内云图资料的可用率大于97.5%。

△2005年5月15日FY-1D 发射成功

特点:

第一,先进的静止轨道观测的技术。静止轨道距离地球有35800公里,在这么远的地方获得高清晰图象,技术上是有相当难度的。所以它的第一个技术特点就是星上的观测仪器,有5个通道,就是可以同时获取5张图。

第二,卫星总体设计技术。风云二号的图象质量是非常好的,为了保证高质量的图象,卫星设计做了大量的工作,包括星上怎么提供能源,怎么样控制好卫星的姿态,怎么样保证星上数据处理和下发等等。

第三,星地一体化实现了高精度的图象定位。一般网友对这个可能不是很了解,遥感卫星要实现对地球的图象精确定位是比较难的事情,尤其是静止轨道卫星,这么远,我们实现了图象定位准确度“像元级”。定位准的好处有:1.对发生灾害位置的估计就会减少误差。2.会使连续动画保持稳定。

第四,风云二号最大的亮点,就是我们做的定量应用比较有特色,有些应用技术也是国际同行公认的。在处理风云二号观测到的数据时形成了各种各样定量的产品,用这样一些观测数据可以反演出各种大气物理参数。比如风场、云参数、降水信息等。

第五,星地系统实现了稳定业务运行。气象卫星要求观测是连续的,卫星一旦停止工作,就会给天气预报、灾害监测造成严重影响。风云二号星地系统实现了一年365天、每天24小时连续运行。

风云二号气象卫星

是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颗地球静止轨道气象卫星。

风云二号卫星主要作用是获取白天可见光云图、昼夜红外云图和水气分布图,进行天气图传真广播,供国内外气象资料利用站接收利用,收集气象、水文和海洋等数据收集平台的气象监测数据,监测太阳活动和卫星所处轨道的空间环境,为卫星工程和空间环境科学研究提供监测数据。

承担为全球天气和气候观测的义务。

△试验星:风云二号A星于1997年6月10日发射成功,

风云二号B星于2000年6月25日发射成功

△业务星:云风二号C星2004年10月19日发射成功

云风二号D星200612月8日年发射成功。

风云二号E星计划于2009年发射

技术特色:

第一,先进的静止轨道观测的技术。静止轨道距离地球有35800公里,在这么远的地方获得高清晰图象,技术上是有相当难度的。所以它的第一个技术特点就是星上的观测仪器,有5个通道,就是可以同时获取5张图。

第二,卫星总体设计技术。风云二号的图象质量是非常好的,为了保证高质量的图象,卫星设计做了大量的工作,包括星上怎么提供能源,怎么样控制好卫星的姿态,怎么样保证星上数据处理和下发等等。

第三,星地一体化实现了高精度的图象定位。一般网友对这个可能不是很了解,遥感卫星要实现对地球的图象精确定位是比较难的事情,尤其是静止轨道卫星,这么远,我们实现了图象定位准确度“像元级”。定位准的好处有:1.对发生灾害位置的估计就会减少误差。2.会使连续动画保持稳定。

第四,风云二号最大的亮点,就是我们做的定量应用比较有特色,有些应用技术也是国际同行公认的。在处理风云二号观测到的数据时形成了各种各样定量的产品,用这样一些观测数据可以反演出各种大气物理参数。比如风场、云参数、降水信息等。

第五,星地系统实现了稳定业务运行。气象卫星要求观测是连续的,卫星一旦停止工作,就会给天气预报、灾害监测造成严重影响。风云二号星地系统实现了一年365天、每天24小时连续运行。

风云三号气象卫星

是我国第二代极轨气象卫星。为满足我国天气预报、气候预测和环境监测等方面的迫切需求。

特点:第一,将实现对大气的三维探测。因为卫星上携带有先进的微波探测仪器和红外垂直探测仪,不光可以了解云和大气的表面特性,而且可以了解大气温度湿度的垂直结构分布,这对天气预报特别是对数值预报有十分关键的作用。

第二,实现全球高分辨率观测。对全球气候和自然灾害监测有重要价值。风云三号卫星有很强的的星上存储能力,可以存储全球观测到的数据。同时,中国气象局已经和瑞典进行合作,在北极地区建立了数据接收业务,可以获取全球观测资料,并传输到北京。

第三,实现了全天候和全天时工作。风云三号卫星不受白天和黑夜的限制,也不受各种天气状况的影响,可以在各种条件下工作,提供24小时的观测服务。这对遥感科技工作而言,是一个福音。

应用:(1)为天气预报,特别是中期数值天气预报,提供全球的温、湿、云辐射等气象参数;

(2)监测大范围自然灾害和生态环境;

(3)研究全球环境变化,探索全球气候变化规律,并为气候诊断和预测提供所需的地球物理参数;

(4)为军事气象和航空,航海等专业气象服务,提供全球及地区的气象信息。

另,目前,我国的极轨气象卫星和静止气象卫星已经进入业务化,在轨运行的卫星分别是风云一号D星(2002年发射)和风云二号C星(2004年发射)。

关于低碳经济的问题

恩,是二本。以下 是详细信息 你自己看吧。 具体问题可以Q我 182095804

学校概况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源于1951年中国西南空军司令部在成都建立的气象干部训练大队,1954年改制为中央气象局成都气象干部学校,1956年改建为全日制中等专业学校,更名为中央气象局成都气象学校。1978年成都气象学校升格为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定名为成都气象学院。1981年学院成为首批学士学位授予权单位。2000年学院划转到四川省,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并更名为成都信息工程学院。2001年原隶属国家统计局的四川统计学校整体并入。2003年学院成为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2007年获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

学校举办本科教育30年来,积极适应我国气象事业发展和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已经建设成为一所特色鲜明、优势明显、以工为主的多学科应用型高等学校。

学校现有航空港、龙泉、人南、青羊四个校区,占地1800亩,校舍面积58.46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8.84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1065.09万元,图书164.59万册(含电子图书44.47万册),校园网设备先进建设水平高,运动场及体育设施完备功能齐全。

学校现有教职工1247人,专任教师960人,博士生导师5人,硕士生导师106人。现有教授、副教授287人,占师资总数的40.25%。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493人,占师资总数的69.14%。

学校拥有全国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专家1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9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4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8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8人;有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全国职工职业道德建设十佳标兵”称号获得者1人,四川省首届教学名师奖获得者1人。

学校现有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另有6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有46个本科专业,覆盖工、理、管、经、文、法等学科门类。学校下设17个学院,1个二级学院,1个独立学院,1个继续教育学院,现有各类在校生30000多人。学校现有2个省级重点建设学科;有4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有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4个省级特色专业,有16门省级精品课程;有1个四川省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四川省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近几年学校承担了27项教育部和四川省教改项目,近两届获13项四川省教学成果奖。

学校是信息产业部确定的“国家软件产业基地(成都)人才培训中心”,是“四川省信息工程本科人才培养基地”,是中国气象局的气象干部培训单位和国家统计局统计干部培训基地。2004年,学校成为全国第一所为二炮培养军队干部的一般普通高等学校。

学校注重科学研究,建立了23个科研机构,在新型气象雷达系统、中国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大气辐射与卫星遥感、天气动力学与东亚季风、环境系统分析和环境监测与评价等研究方向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在国内外产生了较大影响。近年来,科研经费逐年提高,2006年达到2504万元。2004-2006年期间,共承担科研项目425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9项、国家“973”项目(子项目)2项、其它国家级科技项目2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4项、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1项;获国家专利2项;获省(部)级科研奖励11项;发表学术论文1733篇,其中核心及以上期刊769篇,被SCI、EI、ISTP检索97篇,出版教材、著作116部,3部(套)教材列为国家级规划教材。

学校一贯重视学生课外科技活动,有力地促进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2004年以来,学生在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数学建模竞赛、“挑战杯”竞赛、英语竞赛等各类学科竞赛中荣获国家级奖励102项,省(部)级奖励145项。尤其在2005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获全国一等奖4项、二等奖6项,获一等奖数并列全国参赛高校第六名,位居一般高校第一名。

1978年以来,学校为国家培养了近2万名本科毕业生。他们主要分布在全国气象、IT、国防、民航、统计等部门和行业,许多已经成为骨干力量。据统计,目前全国省级以上气象台站的通信中心、防雷中心、雷达台站和卫星地面站等业务单位的技术骨干有70%是我校培养的。

学校围绕建设部分学科国内先进的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奋斗目标,确立了“育人为本、崇尚应用”的教育思想观念和“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的办学思路,提出了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形成了“以普通本科教育为主,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适度发展继续教育”的办学格局。当前,学校正抓住高等教育新一轮发展的历史性机遇,贯彻落实学校第七次党代会精神,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科学发展,为建设特色鲜明的教学研究型信息工程大学而努力奋斗!

地址:成都市西南航空港经济开发区学府路一段24号

邮编:610225

电话:028-85966502

传真:028-85966503

网址: style="font-size: 18px;font-weight: bold;border-left: 4px solid #a10d00;margin: 10px 0px 15px 0px;padding: 10px 0 10px 20px;background: #f1dada;">方案策划

“低碳”的历程

面对全球气候变化,急需世界各国协同减低或控制二氧化碳排放,1997年12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三次缔约方大会在日本京都召开。149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通过了旨在限制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以抑制全球变暖的《京都议定书》。《京都议定书》规定,到2010年,所有发达国家二氧化碳等6种温室气体的排放量,要比1990年减少5.2%。2001年,布什刚开始第一任期就宣布美国退出《京都议定书》,理由是议定书对美国经济发展带来过重负担。2007年3月,欧盟各成员国***一致同意,单方面承诺到2020年将欧盟温室气体排放量在1990年基础上至少减少20%。2012年之后如何进一步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即所谓“后京都”问题是在内罗毕举行的《京都议定书》第2次缔约方会议上的主要议题。2007年12月15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产生了“巴厘岛路线图”,“路线图”为2009年前应对气候变化谈判的关键议题确立了明确议程。

2005年2月16日,《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这是人类历史上首次以法规的形式限制温室气体排放。为了促进各国完成温室气体减排目标,议定书允许采取以下四种减排方式:

一、两个发达国家之间可以进行排放额度买卖的“排放权交易”,即难以完成削减任务的国家,可以花钱从超额完成任务的国家买进超出的额度。

二、以“净排放量”计算温室气体排放量,即从本国实际排放量中扣除森林所吸收的二氧化碳的数量。

三、可以采用绿色开发机制,促使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减排温室气体。

四、可以采用“集团方式”,即欧盟内部的许多国家可视为一个整体,采取有的国家削减、有的国家增加的方法,在总体上完成减排任务。

[编辑本段]低碳的内涵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低碳经济实质是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为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操作性诠释,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综合创新与实践,完全符合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发展思路,是实现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是不可逆转的划时代潮流,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全球性革命。著名低碳经济学家、原国家环保局副局长张坤民教授认为低碳经济是目前最可行的可量化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低碳经济几乎涵盖了所有的产业的领域。著名学者林辉称之为“第五次全球产业浪潮”,并首次把低碳内涵延展为:低碳社会、低碳经济、低碳生产、低碳消费、低碳生活、低碳城市、低碳社区、低碳家庭、低碳旅游、低碳文化、低碳哲学、低碳艺术、低碳音乐、低碳人生、低碳生存主义。

[编辑本段]低碳在海外

“低碳经济”最早见诸于政府文件是在2003年的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 。作为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先驱和资源并不丰富的岛国,英国充分意识到了能源安全和气候变化的威胁,它正从自给自足的能源供应走向主要依靠进口的时代,按目前的消费模式,预计2020年英国80%的能源都必须进口。同时,气候变化已经迫在眉睫。

前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尼古拉斯·斯特恩牵头做出的《斯特恩报告》指出,全球以每年GDP1%的投入,可以避免将来每年GDP5%—20%的损失,呼吁全球向低碳经济转型。

英国布朗首相于2007年11月阐述英国的主张是 ,努力维持全球温度升高不超过2℃。这就要求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在未来10-15年内达到峰值,到2050年则消减一半。为此,需要建立低碳排放的全球经济模式,确保未来20年全球22万亿美元的新能源投资,通过能源效率的提高和碳排放量的降低,应对全球变暖。

2007年7月,美国参议院提出了《低碳经济法案》,表明低碳经济的发展道路有望成为美国未来的重要战略选择。

德国则希望在2020年,国内的低碳产业要超过其汽车产业。

向低碳经济转型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

在此背景下,“碳足迹”、“低碳经济”、“低碳技术”、“低碳发展”、“低碳生活方式”、“低碳社会”、“低碳城市”、“低碳世界”等一系列新概念、新政策应运而生。而能源与经济以至价值观实行大变革的结果,可能将为逐步迈向生态文明走出一条新路,即,摈弃20世纪的传统增长模式,直接应用新世纪的创新技术,通过低碳经济模式与低碳生活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发展低碳经济已经成为全球共识,各国政府都极其重视发展低碳经济。

[编辑本段]低碳在中国

2006年底,科技部、中国气象局、发改委、国家环保总局等六部委联合发布了我国第一部《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

2007年4月,低碳经济和中国能源与环境政策研讨会在北京举行。

2007年8月,国家发改委发布《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可再生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例将从目前的7%大幅增加到2010年的10%和2020年的15% ;优先开发水力和风力作为可再生能源;为达到此目标,到2020年共需投资2万亿元;国家将出台各种税收和财政激励措施,包括补贴和税收减免,还将出台市场导向的优惠政策,包括设定可再生能源发电的较高售价。

2007年9月8日,亚太经合组织第十五次***非正式会议8日在澳大利亚悉尼召开,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席当天举行的第一阶段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提四项建议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其中提出:应该加强研发和推广节能技术、环保技术、低碳能源技术,并建议建立“亚太森林恢复与可持续管理网络”,共同促进亚太地区森林恢复和增长,增加碳汇,减缓气候变化。指出:中国将坚持科学发展观,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把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作为重要理念,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中国将把可持续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中的先导性、基础性作用,开展全民气候变化宣传教育,继续推动并参与国际合作。

同月,国家科学技术部部长在2007中国科协年会上呼吁大力发展低碳经济。

2008年1月17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驻华代表处首任主任夏堃堡先生在首届中国和谐城市论坛上指出“低碳经济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同月,清华大学低碳能源实验室日前在京成立。

同月,国家发改委和WWF(世界自然基金会)共同选定了上海和保定作为低碳城市发展项目试点,由国家发改委、建设部、科技部、环保总局、商务部等专家组成的项目技术顾问组也正式亮相。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长李俊峰表示,低碳发展是中国在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中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必然选择,也会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行动之一。

2008年3月,SEE与TCG举办“中国企业与低碳经济”论坛,让中国企业了解国际低碳经济发展的情况,探讨中国企业在低碳经济发展的作用。阿拉善SEE生态协会会长王石对此次会议致欢迎词,英国前首相布莱尔与会。

2008年4月,由众多专家、学者牵头,在各部门关注和关心下,中国低碳网 www.ditan360.com 成立。

同月,国合会(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首次圆桌会议在北京凯宾斯基饭店召开。

发展低碳经济,建设低碳社会已经成为我国的战略重点和全民教育重要方向。

[编辑本段]《如何低碳——家居篇》

低碳当道,家居变脸 从现在起,改改你的“电动依赖症”吧。多数人或许并不知道,电动电器会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消耗大量高含碳原材料以及石油,变相增加了二氧化碳的排放。

变!改走简约设计风 室内设计以自然通风、采光为原则,减少使用风扇、空调及电灯的几率。通常,在整个建筑的能量损失中,约50%是在门窗幕墙上的能量损失。中空玻璃不仅把热浪、寒潮挡在外面,隔绝噪音,降低能耗。纤维石膏板,是一种暖性材料,热收缩值小,保温隔热性能优越,且具有呼吸功能,能够调节室内空气湿度。自身小户型无论在节约建筑材料、节能节电、建造和使用成本等方面都优于大户型,碳排放量也明显小于大户型。

变!收纳本领秀出来 静下心来把杂乱无章的书房收拾一下吧。布艺和地毯统统都拿走,散落的杂志都收进柜子里去,开放式的书架里不要放太多的东西。只要记得简单就好,简约风会使你的房间在不知不觉中就变得凉爽惬意起来。

[编辑本段]《如何低碳——交通篇》

如果去8公里以外的地方,乘坐轨道交通可比乘汽车减少1700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开车出门购物的人,请有计划购物,尽可能一次购足。

开车族如果能做到以下几点,也可让驾驶变得更为“绿色”。

避免冷车启动、减少怠速时间、尽量避免突然加速、选择合适挡位、避免低挡跑高速、用黏度最低的润滑油、定期更换机油、高速驾驶时不要开窗、轮胎气压要适当。

购买低价格、低油耗、低污染,同时安全系数不断提高的小排量车。多步行或骑自行车,乘坐轻轨或者地铁。

网上购物减少交通出行。

[编辑本段]《如何低碳——办公篇》

多用电子邮件、MSN等即时通讯工具,少用打印机和传真机。

在午餐休息时和下班后关闭电脑及显示器,这样做除省电外还可以将这些电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三分之一。

办公室内种植一些净化空气的植物,如吊兰、非洲菊、无花观赏桦等主要可吸收甲醛,也能分解复印机、打印机排放出的苯,并能咽下尼古丁。

我们每天都会收到商家发来的广告宣传品,大多数人对这些垃圾广告的处理方式就是将它们丢进垃圾桶。要知道,为了节约成本,很少有商家会使用再生纸印制宣传单。 每天都有那么多木材制成的纸张白白地被当成垃圾一样扔掉,着实让人心疼。

[编辑本段]《如何低碳——旅游篇》

发展低碳旅游,培育低碳生活,应当成为新时期的重要战略。其中包括3个重点:

一是转变现有旅游模式,倡导公共交通和混合动力汽车、电动车、自行车等低碳或无碳方式,同时也丰富旅游生活,增加旅游项目。

二是扭转奢华之风,强化方便、舒适的功能性,提升文化的品牌性。

三是加强旅游智能化发展,提高运行效率,同时及时全面引进节能减排技术,降低碳消耗,最终形成全产业链的循环经济模式。

关于方案策划范文集锦五篇

 为了保障事情或工作顺利、圆满进行,常常需要预先制定方案,方案的内容多是上级对下级或涉及面比较大的工作,一般都用带“文件头”形式下发。制定方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方案策划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方案策划 篇1

 活动背景:在西方国家,每年的10月31日有一个“halloween”,词典解释为“theeve of all saints’ day”,中文译作万圣节之夜。这一夜是一年中最闹鬼的一夜,所以也叫鬼节。全球大部分人以古灵精怪的打扮,来庆祝万圣节的有理啊,在这一夜大狂欢。时间流逝,万圣节的意义逐渐起了变化,变得积极快乐起来,喜庆的意味成了主流。如今随着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万圣节也成为了中国人可以娱乐的一个节日。

 活动主题:狂欢之夜

 活动宗旨:弘扬世界优秀文化,活跃院校文化气息,激发当代大学生的激情!

 活动目的:举行该次活动,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文化知识,增强文化竞争意识,而且能够丰富校园生活,拉动同学之间的关系,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

 活动名称:万圣节晚会

 活动时间:20xx年10月31日晚上

 活动对象:模具1237班同学

 活动安排:前期放一段有关万圣节的视频,然后主持人进场宣读开场白。之后由同学带来节目表演:鬼话连篇(讲鬼故事)。中期玩游戏,①抢答问题,以宿舍为小组(每宿舍派一名代表抢答),答对得一分,打错扣一分,赢的一组可获得南瓜手机链。②吃南瓜饼比赛,分三桌,从现场随机征集观众参与游戏,三十秒计时,看哪一组吃的南瓜饼最多。上来参加的选手现场一杯现场制作的加醋加辣椒加芥末的混合液体。最后一名要喝掉这杯水。后期小品秀,学生扮演西方某一家庭过万圣节的情形,让同学们体验西方小资生活与中国的区别。最后主持人结束

 活动宣传:班委口头宣传,qq群,飞信宣传

 资金预算:南瓜手机链×6条= 南瓜饼×20个=

 气球包×1包= 彩纸× 张=

 彩带× 条=

 注意事项:①在台下游戏期间,同学们结束游戏后一定要尽快回位,以免拖延时间,耽误活动的正常开展。②活动结束后,各个宿舍要派人打扫教室,保持教室整洁。

方案策划 篇2

  一、筹备会组成

 顾问:朱善建 林锦屏 朱惠华 陈瑜

 组长:张发喜、肖楠

 副组长:王珊 温婧婧 檀旭燕 严光辉 王莲香

 组员:杨传福 廖佩章 王尚文 王玲 郑莺 肖文峰 陈林义 杜辉美

  二、活动方案

 1、目的:为喜迎新春,欢度元宵,构建“团结和协、健康向上”的企业氛围,通过举办联欢晚会,丰富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同时增进同中国农业银行福州市鼓山支行间的友谊,使两单位互利合作,在经济利益上得到共赢。

 2、主题:“浓情元宵,难忘今宵”

 3、时间:

 (1)采排时间:20xx年2月20日(正月十四) 中午12:30

 (2)正式演出时间:20xx年2月22日(正月十六) 晚6:30

 4、地点:福州海王福药公司多功能厅

 5、主持人:檀旭燕(海王福药)、肖楠(农行鼓山支行)

 6、活动流程:

 1、开场舞。

 2、主持人介绍到场嘉宾并宣布晚会开始致开场白。

 3、海王福药公司总经理徐燕和致词。

 4、具体文艺节目演出开始(节目过程穿插猜谜及游戏)。

 5、节目过程中穿插抽奖活动。

 6、节目初稿

 (1)舞蹈《印度舞》-----------------------------------------------------曾平负责

 (2)男生独唱《你在他乡还好吗》-------------------------------------黄晰负责

 (3)手语表演《爱》------------------------------------------------------王珊负责

 (4)舞蹈《you better not go home》-------------------------王珊负责

 (5)女生独唱《宁夏》---------------------------------------------------肖楠负责

 (6)抽取三等奖

 (7)吉他弹唱《我们这里还有鱼》-------------------------------------发喜负责

 (8)小品《招聘》---------------------------------------------------------文峰负责

 (9)拉丁舞《你我恰恰》------------------------------------------------婧婧负责

 (10)小合唱《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世怀负责

 (11)葫芦丝独奏《多情的八乌》--------------------------------------肖楠负责

 (12)抽取二等奖

 (13)话剧《唐伯虎点秋香》--------------------------------------------婧婧负责

 (14)男生独唱《曲目待定》-------------------------------------------肖楠负责

 (15)钢琴独奏《我的太阳》-------------------------------------------王玲负责

 (16)舞蹈《眉飞色舞》-------------------------------------------------文峰负责

 (17)抽取一等奖

 (18)《滑稽表演》-----------------------------------------------------王珊负责

 (19)男女合唱《曲目待定》-------------------------------------------陈林义负责

 (20)抽取特等奖

 (21)舞蹈《化蝶》------------------------------------------------------王珊负责

  三、经费预算

 1、舞台布置:300元;

 2、奖品及纪念品:3800元;

 3、舞蹈老师费用:500元;

 4、舞台化妆、演出服装、道具租借等:2500元;

 5、其它费用:200元;

 总计:9000 元;

  四、人员分工

 1、宣传方面:

 (1)网络宣传(张发喜负责);

 (2)声讯宣传(王世怀负责);

 (3)海报宣传(张发喜负责);

 2、舞美方面:

 (1)横幅内容“海王福药、农行鼓山支行元宵联欢晚会”(王玲负责);

 (2)背景变体美术字“浓情元宵、难忘今宵”(郑静辉负责);

 (3)盆花(小盆的)6盆(王珊负责);

 (4)寿带两条“欢度今宵”(林芬香、郑莺负责)

 (5)舞台布置(张发喜负责);

 3、音效控制方面:

 (1)灯光效果、音响效果(温婧婧、王珊负责);

 (2)夹麦(耳夹)请购2个(温婧婧负责);

 4、后勤保障(林芬香、郑莺负责);

 5、现场秩序维持(陈林义、杜辉美负责);

 6、抽奖券发放(杨传福、陈林义负责);

 7、后台人员(廖佩章、王尚文、王世怀、郑静辉);

 8、安全保卫工作(联系保卫科人员:杨虎明、林依光);

 9、奖项设置:

 特等奖:一名(600元/人)

 一等奖:三名(300元/人)

 二等奖:六名(200元/人)

 三等奖:十名(100元/人)

方案策划 篇3

  一、总体目标

 通过圣诞、元旦的策划活动,扩大餐厅的知名度,加强与商务客户的感情联系,引导周边地区居民的餐饮消费,从而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策划内容

 (一)、圣诞、元旦活动安排

 1、砸金蛋

 日期:20xx年1月1日--20xx年1月10日

 时间:中午12:00至13:00,晚上18:00至21:00

 活动地点:餐厅南大堂

 形式:

 (1)娱乐活动带动客房餐饮促销

 (二)元旦宣传安排

 电视台、广播、报纸、宣传单页、、市内LED宣传。

 1、媒体:《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联合资讯》、张家口广播电台、宣传单页、等。

 2、宣传方式:活动介绍,节目花絮,新闻跟踪采访报道、活动专题报道、活动录音报道、会场文字报道等。

 3、宣传时间:20xx年12月26日-20xx年1月10日

 4、宣传频率:

 (1)报纸:《张家口日报》公告一次,各项活动介绍一次。《张家口晚报》公告一次,新闻报道和现场刊登共计五次。(后续)《联合资讯》花絮及新闻报道三次,争取一个头版宣传。

 (2)张家口广播电台:以“圣诞化妆舞会”为主题,开辟宣传张家口国际大酒店节目,每天5次,每次20秒。

 (3)张家口国际大酒店网站、微信平台,播出相关新闻,总体情况介绍,并配合五幅以上宣传。

方案策划 篇4

  一:活动背景:

 三月的春风是温暖的,阳光是和煦的.。三月一个逐梦的花季,风华正茂的我们在烂漫的人生路上持续寻觅,寻觅我们生命的亮点。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可见一个好的起头对我们的生活是多么的重要。这次是以我们班为单位组织一次春游活动。现在是暖春的起头,在学习之余,我们有必要组织这样一次活动,丰富我们当代大学生的第二课堂,让我们的生活更加阳光灿烂。

  二:活动目标:

 1、我们特地在这个充溢幻想的春天,盛邀大家一起参加春游活动。这次春游,我们不仅仅是让想大家感受到春天的气味,更首要的是,盼望每个人都能自己动手,玩得开心,玩得尽兴,在活动中展现自我;

 2、为了丰厚大学生第二课堂和校园文化生活,加强班级成员之间的交流与友谊;

 3、展现当代大学生的风采,培植班级成员之间的团结协作能力和团队意识,使班级成员能够充沛认识到团结互助的意义,特举办本次春游活动。

 三:活动主题:

 领略自然风光,凝聚班级力量

 四:活动时间:

 20xx年3月31日(星期六)

 五:活动地点:

 ***

 六:策划主办方:

 ***班全体班委。

 七:经费预算:

 门票:***元每人(***人和辅导员)

 车费(租校车):***元

 食物+饮水:***元

 合计:***元

 八:当天活动安排:

 1)、 3月31日上午7:40全体人员在北大门集合,班委清点人数,人员到齐后统一乘坐校车前往落雁岛,注意确保各人员安全;

 2)、在前往景点的途中,宣传委员让同学们在车上交流分享曾经出游的经历活跃气氛。同时再次提醒同学们游玩时应该注意的事项;

 3)、抵达景区后在导游的带领下游览景区,同时参与景区的高空自行车、迷宫、射击、荡秋千、高空激流等活动项目;

 4)、中午11:00准备午餐,以组为单位进行自助烧烤;

 5)、下午1:30由团支书、宣传委员、组织委员来组织同学进行集体游戏活动;

 6)、下午3:00统一在景区门口集合,由生活委员清点人数,人员到齐后统一乘校车返校。

 九:注意事项:

 1)不在公共场地乱丢果皮纸屑,不攀折花木。租借的用品盼望大

 家警惕珍爱,毁坏由个人赔偿,在游玩过程中,注意看护好自己所携带的物品,避免丢失或者损坏;

 2)班委提醒同学们不要私自离队,一切行动听指挥。如有事情必须先向组长报告,手机保持开机,便于找人;

 3)自助烧烤时注意安全、卫生。不暴饮暴食,注意饮食卫生;

 4)全班成员分为6组,每组选出组长。游玩时,以组为单位活动,组长必须切实负责,如有紧急情况,必须及时向负责人报告;

 5)注意言行,作为湖北经济学院管理技术学院的学生,外出活动就代表着管院。严禁与人产生不必要的冲突;

 6)为了确保本次春游活动安全进行,须有两名党员随班同行,协助班委开展工作;

 7)关于本次活动的未尽事宜,班委将另行通知。

 十:应急及安全措施:

 1) 如果3月31日出现恶劣天气,不能如期正常出行,则活动延期;(视具体情况而定)

 2) 如果出发前出现有同学因身体不适或因事不能参加,对该同学进行合理安排,让其留校休息或由本人自行决定。(本次活动采取自愿参加原则)

 十一:后续事宜:

 1)、由宣传委员将活动照片和影像整理后放到QQ群共享上,供班级成员拷贝留念;

 2)、班委开会总结讨论总结此次活动的经验教训,提高本班组织能力,团结力,实践能力。

 十二:主要负责人****:

 班长:

 团支书:

 文体委员:

 宣传委员:

 组织委员:

 学习委员:

 生活委员:

 本次活动望各班委与各组长积极配合,同学积极参与。愿此次春游活动成为我们大学生活的美好回忆!

方案策划 篇5

 为更好对市委、市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决策气象服务工作,有效地组织、协调我局相关单位及时制作和提供决策气象服务产品,规范决策气象服务业务流程,确保决策气象服务质量,提高公共气象服务水平,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则

 1.决策气象服务是为党、政领导及相关决策部门制定经济发展规划、指挥生产、组织防灾减灾与合理开发利用资源、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以及军事与国防科学试验等方面科学决策所提供的气象信息服务。决策气象服务事关全局,责任重大,是公共气象服务中的重中之重。

 2.决策气象服务的对象是市委、市政府、及有关重要部门。

 3.决策气象服务的首要目标:在第一时间让政府获得正确、科学、有决策价值的气象信息。

 4.决策气象服务的主要任务:为防灾减灾、公共安全、可持续发展、公共突发事件应急、社会经济各行业、重大社会活动、重大工程建设提供服务。

 5.决策气象服务要适应防灾减灾、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支撑可持续发展的需求,落实“公共气象、安全气象、资源气象”的发展理念,不断提高科技含量,提高服务的主动性、及时性和针对性,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变滞后服务为超前服务。真正做到:想领导之所想,急领导之所急,做领导之所需。

 二、决策气象服务产品

 1.产品内容

 涵盖天气、气候、人工影响天气和雷电等业务产品。

 2.产品类型

 实况监测分析、天气预警预报、气候趋势预测预估、极端事件检测与影响评估、灾情与灾害分析、灾害风险与防御、可持续发展对策等。

 3.产品形式

 主要以《重要天气预警报告》、《重要气象信息专报》、《重要专题气象服务》、市气象局文件、专题材料等形式报送市委、市政府、部队等相关部门。目前用的是《重要天气报告》、《天气情况报告》。

 (1)《重要天气预警报告》:指在中、短期、短时时间范围内,全市大范围或区域性的灾害性、关键性、转折性天气的预报警报信息。

 (2)《重要气象信息专报》:灾害性天气过程实况与灾情上报,热带气旋编号,雷电信息,人影作业及效果评估等。

 (3)《重要专题气象服务》:综合重要气象信息,内容包括天气、气候、人工影响天气、雷电等监测、预报预测、预估评价及对策建议等信息,如:汛期气候预测、年度气候趋势预测、干旱趋势预测及对策建议等。

 (4)其他材料:向领导呈送和提交的会议材料和其他材料。

 4.产品上报

 决策气象服务产品上报分为相对固定时段上报和根据需要不定期上报两种。全年各时段固定上报的决策气象服务产品见表1。

 表1:全年各时段固定上报的决策气象服务产品

 三、决策气象服务流程

 决策气象服务产品以各业务单位为依托,气象服务中心负责进行监测、预报预测、评估产品的加工、包装。主要流程包括:

 任务启动——任务分解——素材提供——产品制作——产品签发——产品分发——信息反馈——研究开发。

 1.任务启动

 属于各业务单位规定业务范围内的决策气象服务,由各业务单位负责人负责启动决策气象服务流程。

 属于特殊或临时性的决策气象服务,如接到市委、市政府及相关部门向气象局提出的具体要求等决策气象服务任务由局领导负责启动决策气象服务流程。

 突发公共事件发生时,由气象局领导启动决策气象服务流程。

 2.任务分解

 属于各业务单位规定业务范围内的决策气象服务任务由各业务单位负责。属于特殊或临时性的决策气象服务任务由领导市局统一负责协调各相关业务单位配合气象服务中心完成。

 3.素材提供

 各业务单位按照分解的任务和《决策气象服务对前端产品的要求》(见附件)提供前端业务产品,由产品提供业务单位领导审核后,按时提供给气象服务中心。

 4.产品制作

 属于各业务单位规定业务范围内的决策气象服务产品由各业务单位制作。属于特殊或临时性的综合决策气象服务产品由各业务单位配合气象服务中心制作,按要求统一包装编号。

 5.产品签发

 属于各业务单位规定业务范围内的决策气象服务产品,由各业务单位报局领导签发。属于特殊或临时性的综合决策气象服务产品,由局领导审核签发。

 6.产品分发

 以传真形式分发(仅有文字和表格)的决策气象服务产品由气象服务中心统一分发。

 以书面形式分发(有彩色附图或照片)的决策气象服务产品一般情况下由局办公室通过公文交换分发,紧急或特殊情况下由市局办公室专送。

 7.信息反馈

 气象服务中心及各业务单位负责收集领导批示、决策效益评估、气象灾害分析评估等信息。并定期将每季度决策气象服务材料领导批示信息反馈给业务科。局办公室有收集到有关领导批示、决策效益评估、气象灾害分析评估等信息时应及时反馈给市局业务科和有关业务单位。

 8.研究开发

 通过分析反馈信息,改进决策气象服务流程,提高决策气象服务水平。

 四、决策气象服务有关业务单位职责

 决策气象服务需要充分发挥各业务单位的优势共同完成。气象服务中心、地面测报股、高空探测股、防雷办和避雷检测支中心是决策气象服务的业务责任单位单位。各相关单位职责具体如下:

 1.气象服务中心职责

 监视中期、短期及短时天气变化,制作中期及短期气候预测、气候影响评价产品以及重大(或异常)天气气候影响事件的评估报告;制作灾害性天气过程灾情评估报告;依据气候系统重大变化的监测信息,及时提出决策气象服务中有关气候方面的科学建议和相关的决策气象服务产品,完成局领导交办决策气象服务任务。

 2.防雷办和避雷检测支中心职责

 制作与雷电业务相关的决策气象服务产品,及时提出与雷电业务有关的决策气象服务建议;完成局领导、局有关职能科交办决策气象服务任务。

 3.地面测报股、高空探测股职责

 密切监视、监测天气变化,及时报告灾害性天气实况和决策气象服务需要提供的适时监测资料和建议;完成局领导、局有关职能科交办决策气象服务任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