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天气实况 天气实况
中国气候分区_中国气候分区区划图
tamoadmin 2024-07-28 人已围观
简介1.中国南方跟北方的气候的不同?2.中国地下水的水化学特征3.中国的南方北方,是以秦岭分界还是以长江分界?4.我国气候分界线5.中国有几个地理大区?我国可分为5个气候区,分别是:严寒、寒冷、夏热冬冷、夏热冬暖和温和气候。每个气候区都有各自的气候特点,建筑设计应当针对这些气候特点提出相应的设计策略。以下就对五大气候区中挑选的代表城市分别对其气候进行分析,并阐述当地气候适应性建筑实例。一、严寒地区代表
1.中国南方跟北方的气候的不同?
2.中国地下水的水化学特征
3.中国的南方北方,是以秦岭分界还是以长江分界?
4.我国气候分界线
5.中国有几个地理大区?
我国可分为5个气候区,分别是:严寒、寒冷、夏热冬冷、夏热冬暖和温和气候。每个气候区都有各自的气候特点,建筑设计应当针对这些气候特点提出相应的设计策略。以下就对五大气候区中挑选的代表城市分别对其气候进行分析,并阐述当地气候适应性建筑实例。
一、严寒地区代表城市——呼和浩特
1、呼和浩特气候特征
呼和浩特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图2.1.1)。东经110°46′--112°10′,北纬40°51′--41°8‘,地处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山脚下,全市总面积17,224平方公里。
呼和浩特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气候变化明显,差异较大,其特点: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暂炎热,春秋两季气候变化剧烈。年平均气温由北向南递增,北部大青山区仅在2℃左右,南部达到6.7℃。最冷月气温-12.7~16.1℃;最热月平均气温17-22.9℃。平均年较差为34.4-35.7℃,平均日较差为l3.5-13.7℃。极端气温最高38.5℃,最低-41.5℃。无霜期:北部山区为75天,低山丘陵区110天,南部平原区为113-134天:日照年均1 600小时。降水量:年平均降水量为335.2-534.6毫米,其地域分布是西南最少,年雨量仅350毫米;平原区在400毫米左右;大青山区在430-500毫米;最多是大青山乡一前响村,年均降水达到534.6毫米;其次是井乡,年均降水量为489.3毫米;最少是在南坪乡、黑城乡、新营镇一带,年均降水量仅为335.2-362.8毫米。
2、蒙古民居蒙古包
蒙古包自匈奴时代起就已出现,一直沿用至今。蒙古包外观呈圆形,顶为圆锥形,围墙为圆柱形,四周侧壁分成数块,每块高160厘米左右,用条木编围砌盖;游牧区多为游动式。
蒙古人用羊胃形容自己的毡包,因为十三世纪的蒙古包其形如此(图2.1.1)。蒙古包顶上圆中有尖,中间宽大浑圆,下面可以算作"准圆"这种形式特点,使草原上的沙暴和风雪,受到蒙古包的缓冲以后,会在它后面适当的距离,形成一个新月形的缓坡堆积下来。这是因为蒙古包没有菱角,光滑溜圆,呈流线型形状。包顶是拱形的,承受力最强(如桥梁之拱形)形成一个强固的整体。大风来了,承受巨大的反作用力。上面的沙子流走了,下面的沙子在后面堆积起来。搭盖坚固的蒙古包,可以经受冬春的十级大风。
蒙古包的搭建选址非常讲究。夏营盘的蒙古包搭建在平坦开阔 、高原凉爽之地,冬营盘则选择山前避风之处。这些适合气候特征的选址与蒙古包顶窗苫毡、底部围毡(哈雅布琪)的开闭相配合,使蒙古包在炎热的夏季通风凉爽、酷寒的冬季温暖祥和,仅 靠草原上少量的牛粪即可维持日常的能量消耗。蒙古包冬暖夏凉,还因为它球体的造型,通体发白,有较好的反光作用。其背面还可以开风窗,还可把围毡边撩起来。
蒙古包具有明显的自然地域和生活方式印记,它建设周期短、结构灵活、施工技术简单、建造速度快、结构整体性好,抗震耐久、保温隔热(词条“隔热”由行业大百科提供),所用材料均与环境友好。这些特点正好符合当代设计界不断追求的绿色设计理念。
二、寒冷地区代表城市——延安
1、延安气候特征
延安市位于陕北南半部,地处北纬35°21′~37°31′,东经107°41′~110°31′之间,属高原大陆性季风气候。境内梁峁沟谷纵横,地表支离破碎,起伏大,坡度陡。属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主要气象灾害有干旱、低温霜冻、冰雹、干热风、连阴雨。年平均气温9.9℃,年平均最高气温17.2℃,年平均最低气温4.3℃,最热月(7月)月平均气温23.1℃,最冷月(1月)月平均气温-5.5℃,极端最高气温38.3℃(2000年7月21日),极端最低气温-23.0℃(1991年12月28日)。
2、陕西黄土高原窑洞
位于黄河中游、属黄土高原丘陵的沟壑区的延安地区,无论是城镇或乡村,时至今日,窑洞仍是人们最主要的居住形式。窑洞一般高3米多,宽3米左右,最深的可达20米。洞口都朝阳,这样便于阳光照射。最简便的窑洞就是直接挖土形成的窑洞土窑洞;将土窑洞用石头加固,就成石窑洞了。
黄土高原上阳光充足,干旱少雨,木材缺乏,地形上沟壑纵横交错,而且黄土高原土质好,地下水位低。窑洞利用土层保温蓄热,改善室内热环境。也就是说、窑洞建筑的主要优点来自土壤的热工性质,厚重的土层所起的绝热作用使其温升很低,温度波动在土壤中仅有一定的深度,在此
深度以外就无波动影响。陕北的沿崖窑洞利用山地地形,效果更好。窑洞不仅有适合人、畜居住的冬暖夏凉条件,还是一个良好的天然冷藏库。
三、夏热冬冷地区代表城市——温州
1温州气候特点
温州市位于浙江省东南部,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盛行从大陆吹来的偏北风,气温较低,雨水较少,湿度蒸发较小。这里雨水充沛、空气湿润,且四季分明。夏季盛行从海洋吹来的偏南风,湿大雨多,气温较高。春季天气多变,时常阴雨连绵。秋季大气较稳定,常见"秋高气爽"天气。全年气候总特点是:温度适中,热量丰富;雨水充沛,夏季炎热;四季分明,季风显著;气候多样。温州常年平均气温在18℃左右,这是人类活动较为适宜的气候条件。根据温州气象台历年各月逐日逐时气温记录及人的冷热舒适要求,温暖舒适期(10-28℃)每年长达9个月,出现时数可达6500小时,占全年总时数的74%。全年>0℃活动积温约6500℃,无霜期275天,是全省热量最丰富的地区。
2江南民居
江南民居普遍的平面布局方式和北方的四合院大致相同,但是一般布置紧凑,院落占地面积较小,以适应当地人口密度(词条“密度”由行业大百科提供)较高,要求少占农田的特点。受南方气候的炎热潮湿特点对建筑的影响,江南民居居室墙壁高,开间大;前后门(词条“门”由行业大百科提供)贯通,便于通风换气(图2.3.1);为便于防潮,建二层楼房多,底层是砖结构,上层是木结构。江南民居也往往利用天井来组织门窗(词条“门窗”由行业大百科提供)设计,南墙尽量开窗或隔扇门,以引导南风入室;槛窗下的槛墙有的设有透空栏杆,以增加通风面积;支摘窗,上面可支起,下可摘除,都可以调节风量;推拉窗则可推可拉;还有中轴转窗可以成片开启,调节角度和开口大小,引导南风;特别是横批窗,冷空气从窗下部进入,从上部流出,形成热压通风。
江南民居还讲究风水(图2.3.2),“风水”主要是指古代人们选择建筑地点时,对气候、地质、地貌、生态、景观等各建筑环境因素的综合评判。现在看来也是适应当地气候的表现。
四、夏热冬暖地区——广州
1、广州气候特点
地处北温带与热带过渡区,横跨北回归线,年平均温度22℃,最热月(七月)平均气温28.5℃,最冷月(一月)平均气温13.3℃,极端最低温度0℃,最高温度39.1℃。南亚热带季风气侯,气候宜人,是全国年平均温差最小的大城市之一,具有温暖多雨、光热充足、夏季长、霜期短等特征。全年水热同期,雨量充沛,利于植物生长,为花团锦簇的“花城”广州提供了极好的条件。年均降雨量为1982.7毫米,平均相对湿度为68%。全年中,4至6月为雨季,8至9月天气炎热多台风,10至12月气温适中。
2、广州西关大屋
该区俗称"西关"。这一带有许多典型的传统旧屋,人称“西关古老大屋”。这些老屋过去多是豪门富商的住宅,高大明亮,装饰精美。大屋两侧各有一条青云巷,取平步青云之意,这种巷又称冷巷、火巷、水卷等,有通风、防火、排水、光、晒晾、交通、栽种花木等功能。
广州的高温天气时间长,从前没有电风扇和空调,西关大屋的设计十分周到。用整齐封闭的外墙(图2.4.1)以减少太阳辐射(词条“太阳辐射”由行业大百科提供),也能防火和保持私密性。建筑利用起伏的坡屋面、小庭院、天井、敞厅、青云巷、天窗、高侧窗、疏木条、各种通透的门窗来组织自然通风(如脚门、趟栊和大门),在炎炎夏日中显得格外阴凉。
五、温和地区——西双版纳
1、西双版纳气候特征
西双版纳位于云南的南端,属热带季风气候,日照充足,雨量充沛,一年内分干季和湿季,年平均气温在21℃。干季从11月至翌年4月,湿季从5月至10月。终年无霜雪。年雾日达108—146天。景洪地区极端最高气温达41.1℃,极端最低气温2.7℃,常年适于旅游观光。 西双版纳因地处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北部边缘气候类型为热带季风气候,山区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终年温暖、阳光充足、热量丰富、湿润多雨,具有“长夏无冬、一雨成秋”的特点。一年只分为雨季和旱季两季。雨季长达5个月(5月下旬——10月下旬),旱季则长达7个月之久(10月下旬——次年5月下旬)。雨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的80%以上。
2、西双版纳"干阑"
云南西双版纳属于亚热带气候,常年气温高,年降雨量大。居住于此的傣族居民为适应当地潮湿多雨的气候条件,就地取材,用竹木建造了干阑式住宅(图2.5.1),底层架空,四周无墙,只有几排柱子支承上面的重量,木或竹的楼面留缝,使较凉的空气从底层透人,改善微气候。底层一般用作厨房、畜圈和杂用,二楼储藏粮食。底层和第二层外墙不开窗,上两层为住房,向外开窗,内侧为廊,连通各间。设凉台,屋顶坡度较大,多用“歇山式”以利屋顶通风,飘檐较远,重檐的形式有利于遮阳、防雨。平面呈四方块,中央部分终日处于阴影区内,较 为阴凉,为族人议事、婚丧行礼及其他公共性活动用。
六、特例城市代表——武汉
1、武汉气候特征概述
武汉在海拔较低的长江流域河谷中(图1.1.1),根据中国建筑气候分区 (见图1.1.2),武汉属北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有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夏季酷热、冬季寒冷的特点。一般年均气温15.8℃-17.5℃,一年中,1月平均气温最低,0.4℃;7、8月平均气温最高,28.7℃。夏季极长达135天,因武汉地处北纬30度,夏季正午太阳高度可达38°,又地处内陆、距海洋远,地形如盆地故集热容易散热难,河湖多故夜晚水汽多,加上城市热岛效应和伏旱时副高控制,十分闷热,
是中国三大火炉之一,夏天普遍高于37℃,极端最高气温44.5℃。初夏梅雨季节雨量集中,年降水量为1100毫米。
武汉与所在的同气候分区的其他城市相比,存在较大的差异,而造成这种地域性差异的主要原因就是武汉独特的地理位置与地形、水文状况。武汉地处海拔较低的长江流域河谷中,河谷的地形特点尤如锅底,四周山地环抱,地面散热困难,使得蒸发的水气不易分散,使气温不断升高,又因地处在长江汉江两江交汇之处,气候与其他城市明显不同。
武汉活动积温为"5150℃,年无霜期240天,年日照总时数2000小时。初夏从每年的五月中旬开始,暑期进入盛夏,盛夏气温最高气温大部分时候在37-39,比有些城市要低,但是最低气温比较高,一般在29-30,为什么给人感觉闷热呢?武汉水系发达,经过白天的水气蒸发,导致空气湿度大,所以给人很不舒服闷热的感觉,一般到夏天在没有空调比较难入睡。到了九月,气温也可能达到38左右,但是最低气温不再很高,十月之后进入初秋,气温会逐渐下降,平均气温在20-25,天气干燥,有时候气温也会异常达到接近30或超过。从秋天步入冬天往往很快,只要有冷空气南下,气温下降十分厉害,超过10度的降温很常见,从12月底到来年2月是冬季,冬季的平均气温在一般在1-3度,天气好时可以有7-8度,但是有寒潮或雨雪时常常在0度以下,武汉大 部分家庭是没有安装暖气的,因此家中觉得比较阴冷。三月后进入初春,气温回升很快,最高气温可以到达20多度,但是低温还是比较低,三月到四月一定要小心倒春寒——常常一夜之间气温下降15到20,大雪纷飞。
2 、武汉气候适应性建筑
1)青城国际
青城国际项目(图1.2.1)位于青山之核——和平大道与建设三路交会处,总占地面积1.6万平米,总建筑面积6.5万平米,其中住宅建筑面积5.3万 平米,商业6400平米,青山区文化中心6000平米。
青城国际拥有良好的室内室外环境、36.4%的高绿化率,还配备高效能建筑设备(词条“设备”由行业大百科提供)和系统以及对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并有两大水系统规划设计和七大节水措施;优质的节能建材与典范的光通风户型;智能化与人性化的管理。
太阳能热水系统、雨水回用系统、外墙内保温系统、双层中空玻璃等七大低碳科技的运用,使青城国际建筑节能指标远超出国家规定的节能50%的标准,其减排、降耗等综合效益更是十分显著。
外墙内保温技术,冬季可提高室内温度6-10℃,夏季可降低室内温度6-8℃,不仅适应了武汉冬冷夏热的气候特征,降低了建筑能耗,更通过减少空调的使用而极大降低了有害气体的排放。双层中空玻璃和断桥隔热彩铝门窗这两种建筑材料,既可以有效降低能耗,又能够为房子保温、隔热、隔音(词条“隔音”由行业大百科提供)、降噪,提高居住品质。
2) 武汉火车站
武汉火车站位于武汉市青山地区杨春湖东侧容家下咀附近, 为一座新建的大型现代化高速火车站, 是正在建设的京港高速铁路的重要站点, 已于2009 年12 月投入运行。
武汉站整体用“千年鹤归造型”(图1.2.2), 凸显湖北特色。该造型寓意为充满灵性的千年黄鹤, 惊叹家乡变化翩然而归。建筑中部突出的60m 高大屋顶, 预示着武汉是湖北也是中部省份崛起的关键地点。九片屋檐同心排列, 又象征着武汉九省通衢的重要地理位置。正是在这翩翩起舞的九片屋檐上, 整
齐的排列着一排排太阳能硅晶(词条“硅晶”由行业大百科提供)板, 向火车站站体提供清洁的电能。
另外武汉火车站还用了地源热泵系统,冬天,从100米的地下取温度高于地面的地下水,形成交换,提高室内温度。夏天,取地下凉水为室内降温。
武汉站所用的这种地源热泵系统节能、环保,可再生能源利用效率显著。从典型项目测试的情况来看,地源热泵系统的能效比高于常规电制冷机组供冷+锅炉供热系统约20%-30%,高于风冷热泵系统约30%-40%,减少一次能源(化石能源)使用量50%-60%。夏季减少了冷却塔的飘水损失,减缓了城市热岛效应;冬季无燃烧过程,对终端用户来说无污染物的排放。地源热泵技术的推广应用,能够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并有效改善湖北武汉地区的能源结构。
中国南方跟北方的气候的不同?
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是以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为界。
一、季风区的释义
季风区是指受季风影响明显的地区,季节性风向变化对该地区的气候、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等产生显著影响。在我国,季风区主要指东部沿海地区,包括南方的长江流域和北方的黄河流域。
季风区的气候特点为夏季炎热潮湿,冬季寒冷干燥,四季分明。
二、非季风区的释义
在中国,受夏季风影响明显的地区称为季风区,相反,不受夏季风影响的地区称为非季风区。非季风区主要受海陆位置的影响,气候特点不同于季风区。
三、分界线的释义
分界线是指划分不同区域、范围或概念之间的界限。在地理、政治、科学等领域都有应用,表示某一事物或现象的变化、转折或分隔。简而言之,分界线是一种表达区别和过渡的方式。
分界线的作用
一、划分地理区域
分界线可以将地球表面的不同地理区域进行划分,东西半球分界线、南北半球分界线等。
二、气候分异
分界线往往代表着气候类型的变化,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同时也是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三、生态分区
分界线可以将生态系统进行划分,森林与草原的分界线、水域与陆地的分界线等。
四、利用
分界线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和利用地球,石油、天然气等矿产的分布分界线。
五、行政区划
分界线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国家的行政区划,我国各省份、市县之间的分界线。
六、人文差异
分界线也反映了不同文化、习俗、语言等人文差异,我国南北文化的分界线。
七、交通路线
分界线有时也与交通路线密切相关,铁路、公路、航线等。
中国地下水的水化学特征
一、气候地带不同
南方是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夏季普遍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干燥。
北方多属温带季风,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高温(由沿海向内陆湿度递减),冬季寒冷干燥。
二、气候特点不同
南方气候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雨热同期。 全年四季分明,天气多变,随着纬度的增高,冬、夏气温变幅相应增大,而降水逐渐减少。
北方气候特点:气候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雨热同期。 这里冬季不冷,1月平均温普遍在0℃以上,夏季较热,7月平均温一般为25℃左右,冬夏风向有明显变化,年降水量一般在1000毫米以上,主要集中在夏季,冬季较少。
秦岭—淮河一线,就是我们常说的中国南北地理分界线。此线南北,无论是自然条件、农业生产方式,还是地理风貌以及人民的生活习俗,都有不同。
温带季风气候 分布于秦岭——淮河以北地区,主要包括我国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和东北平原。亚热带季风气候 分布在我国秦岭——淮河以南地区,包括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四川盆地、云贵高原。
扩展资料:
南北分界线, 传统意义上南北方分界线,一月份0度等温线, 800mm等降水量线, 水田与旱地分布分界线,水稻与小麦种植分界线,?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湿润与半湿润的分界线,亚热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
南北方气候特点
秦淮以北的大部分地区,河湖冬季结冰,每当冬季来临,北风呼啸,大部分的树会落叶,不落叶的树叶多呈针状,叫做针叶树。由于北方地区年降水量较少,降水多集中在夏季,所以河流的水量不大,水位变化大,只有夏季才形成汛期,时间也比较短,河流的含沙量较大。
而在秦淮以南地区则正好相反,冬季不结冰,树木不落叶,一年四季常绿。河流的水量较大,水位变化不大,汛期时间长,河水含沙量较小。
南北方农业及风俗差异
从农业生产及人们生活习俗来看,秦淮南北的差异就更明显。北方耕地为旱地,主要作物为小麦和杂粮,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南方则主要是水田,农作物主要是水稻和甘蔗、茶叶等亚热带经济作物,一年两熟或三熟。人们平常所说的“北麦南稻,南船北马”是这种差异的真实写照。
秦岭—淮河一线经过甘、陕、豫、皖、苏等省,是中国中东部地区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其南北在气候、河流、植被、土壤、农业生产等方面,都有显著差异。
南方注重建设河网排蓄洪水,进行水土保持,暴雨不会淹,一百天不下雨不会干旱的旱涝保收农业,所以农业单位产量高,工农业生产都能够得到保障,经济能够可持续发展。
北方没有给水留出空间,容易发生自然灾害,暴雨容易淹,不下雨容易干旱,对工农业生产、城市供水造成了不稳定。
参考资料:
中国的南方北方,是以秦岭分界还是以长江分界?
朱琰
(浙江大学地球科学系,杭州玉泉,310012,中国)
中国位于世界上最大的陆地欧亚大陆的东部,陆地面积约960×104km2。东临世界上最大的海洋太平洋。从东往西,地势从滨海平原到丘陵高地,一直到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由于不同的地区具有不同的气候、地形地貌和地质特征,因此,整个国家具有较为复杂的区域水文地质结构和水文地质特征。
1 气候条件
1.1 概述
中国的气候受较强的季风影响,冬季西北风、夏季东南风为主。受季风的周期变化和地形的影响,总体上中国大部分地区四季分明。冬季,来自高纬度地区的北风寒冷干燥;夏季,来自低纬度海域的南风温暖湿润。由于地域广泛,跨越35°的纬度,地形复杂,中国的地区气候差异显著。季风造成各地降雨和气温的明显变化,可分为热带、温带和寒带,并且形成热带雨林、沙漠、寒潮、飓风和春雨等。
夏季3个月的降雨占全年降雨的60%以上。降雨量由东南沿海(1000~2000mm,最大8408mm台湾)逐渐向西北的100~200mm递减。新疆东部,欧亚大陆的中心,同时也是中国干旱地区的中心,年降雨量小于50mm。最小值在吐鲁番盆地的托克逊,仅3.9mm。
1.2 气候分区
以长江为界,中国南方为亚热带气候,终年多雨,夏季湿热漫长,冬季短暂。总体上,中国可以分为东北、华中、华南、西南、西藏、西部内陆和内蒙古7个气候分区。其特征如表1。
表1 中国大陆气候分区与特征
中国的大部分地区处于四季分明的温带,东南和华中地区温暖湿润,北方和东北地区相对干旱。许多地区夏季炎热多雨、湿度大,冬季干燥。在北方80%以上的降雨集中在夏季,而南方夏季降雨量只占年降雨量的40%。东南沿海7月至9月的雨季台风频繁。
2 水文地质特征
2.1 水文地质分区及其水文地质特征
地理上,中国可分为6个水文地质分区Ⅰ—东部大平原:Ⅰ1—松辽平原,Ⅰ2—黄淮海平原;Ⅱ—北部高原区:Ⅱ1—内蒙古高原,Ⅱ2—黄土高原;Ⅲ—西部内陆盆地:Ⅲ1—河西走廊、Ⅲ2—准格尔盆地、Ⅲ3—塔里木盆地,Ⅲ4—柴达木盆地;Ⅳ—东南和中南丘陵;V—西南岩溶丘陵;Ⅵ—青藏高原:Ⅵ1—冻土高原,Ⅵ2—高原山地。中部顺纬度方向分布的秦岭山脉可作为划分南北的天然界线,各地区截然不同的地理和地质条件形成各自的水文地质特征。
(1)北方地区:在北方,由东往西,分别为:
东部大平原,主要包括松辽平原、黄淮海平原等,广泛分布的大平原,包括辽阔的山麓平原,巨厚的第四纪砂砾石形成很好、很厚的含水层。平原主要是中生代或新生代的沉降盆地,分布巨厚的松散沉积物,为丰富的地下水提供了有利的储存条件。地下水主要接受降雨的垂直入渗补给。年降雨量小于800mm,并且由东往西递减。
往西气候变化为典型的内陆干旱区,但山麓平原由于受山区河流的入渗补给,因此含有大量的地下水。在贺兰山以东的半干旱的地区,年降雨量为200~500mm,在贺兰山以西的极端干旱的戈壁地区,年降雨量减少为小于100mm。
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是东部半湿润地区与西部干旱地区的过渡带。由于地质条件的限制,地下水缺乏,仅在一些断陷盆地,如关中平原、河套平原和银川平原分布丰富的地下水。
西部内陆盆地,主要由河西走廊、准格尔盆地、塔里木盆地和柴达木盆地组成,典型的干旱沙漠,地下水分布在广阔的山麓平原。
北方地下水的水化学特征较南方复杂得多。
(2)南方地区:在南方,基岩裸露,山地丘陵广泛分布,穿插小型的盆地,因此以地下水裂隙水为主。由东往西分别为:
东南和华中、华南丘陵,各类基岩广泛出露,以基岩裂隙水为主。
西南岩溶丘陵,碳酸盐岩广泛分布,岩溶水和地下暗河发育良好。碳酸盐岩主要为古生代和部分三叠纪的石灰岩,层厚,岩溶裂隙充分发育,降雨量的30%~70%渗入地下,集中在岩溶管道中,形成主要受构造条件控制的地下河系统。
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m。含水层主要为永冻层或具冰川成因,地下水完全受垂直分带控制。
中国南方年降雨量为1000~3000mm,河流湖泊密布,但部分中生代红层盆地和滨海平原严重缺水。在长江三角洲平原、江汉平原和成都平原等地的第四纪含水层中发现厚度大、地下水丰富的区域。
中国南方中生代和新生代的红层盆地广泛分布、丘陵起伏。普遍含钙质砂岩和钙质结核,形成承压含水层,常被作为小型企业的供水水源。
2.2 地下水的开发
随着城市人口的增长和工业的迅速发展,地下水在中国的工业和市政供水中的重要性日益增加。根据国土部的统计,中国有1243个地下水开水源地,以开量大小和地下水类型统计,见表2。
表2 中国地下水水源地类型统计
许多地区依赖于地下水。约有400个城市以地下水为供水水源,其中约60个城市以地下水供水为主,如石家庄、呼和浩特、沈阳、济南、海口、西安、西宁、银川、乌鲁木齐和拉萨等。在许多城市,如北京、天津、大连、哈尔滨、南京、杭州、南昌、青岛、郑州、武汉、广州、成都、贵阳、兰州、长春、上海等,地下水与地表水一起作为供水水源。因此,地下水的水化学特征和水质变化对于社会生产和人民身体健康非常重要。
3 地下水的化学性质
3.1 地下水水质分类
受赋存条件及形成机理控制,以及近代人类活动影响,地下水具有不同的水化学特征。
传统上,地下水水质的总体好坏是根据总溶解固体(TDS,原用矿化度)来判断,有淡水(<1g/L),微咸水(1~3g/L),咸水(3~10g/L)和卤水(>10g/L)之分。
一般来说,从山区到内陆盆地,地下水水质具有明显的水平分带性,上游山区至戈壁砾石带水质好,一般为淡水,矿化度小于1g/L,以潜水为主;下游细土平原带具多层结构,为潜水、潜水-承压水,水质一般也较好,矿化度一般小于1g/L,局部大于1g/L;而再向下游,水质越来越差,一般为微咸水、咸水甚至为卤水。滨海平原,由于浅部含水层卤水广泛分布,造成供水困难。淡水分布于深层承压含水层中,被大量开用于工农业和人民生活。在一些滨海平原和沿海城市,存在分隔的多层含水层,上部卤水含水层,深部淡水含水层。
从来源上看,地下水成分来源于大气圈、土壤和水-岩作用(风化),以及人类活动的污染,比如矿、地面清洗、农业、酸雨、生活和工业废水。
地下水缓慢的地下运移,使得化学组分的赋存时间远长于地表水。由于各地地表水水质的差异,很难用统一的单项指标来衡量地下水的水质及其变化。
一般地,可用一系列指标作为地下水水质评价参数(其中斜体字为基本参数,作为第一序列来考虑):
(1)盐度:Cl,SEC(specific electrical conductance),SO4,Br,TDS(total dissolved solids),Mg/Ca,delta18O,delta2H,F。
(2)酸度和氧化还原状况:pH,HCO3,Eh,DO,Fe,As。
(3)放射性:3H,36Cl,222Rn。
(4)农业污染:NO3,SO4,DOC(dissolved organic carbon),K/Na,P,杀虫剂、除草剂。
(5)矿业污染:SO4,pH,Fe,As,一些金属,F,Sr。
(6)城市污染:Cl,HCO3,DOC,B,石油,有机溶剂。
3.2 地下水水化学的区域性特征
受气候、地貌、水文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浅层地下水的水质由东南向北及西北逐渐变化。
自昆仑山-秦岭-淮河一线以南的湿润地带,大多数地区的地下水矿化度小于1.0g/L(滨海平原除外),而其中大部分地区是0.2~0.5g/L。水化学类型为重碳酸盐型。
此线以北的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地下水矿化度较复杂。
东部平原的浅层地下水主要表现盐化特征,由山前平原的淡水(矿化度小于1.0g/L),向滨海平原渐变为微咸水乃至咸水。东部的松辽平原中部、下辽河平原和黄淮海平原普遍大于1.0g/L,黄河古三角洲及江苏省滨海平原地下水矿化度由1.0g/L渐增至10.0g/L以上。
从内蒙古至西北干旱区,地下水矿化度普遍高于1.0g/L,由内陆盆地边缘向中部出现规律递变,即由溶滤作用的低矿化重碳酸盐型淡水,过渡为溶滤盐化作用成因的成分复杂的硫酸盐型咸水带,呈现水平分带的特点。在年降水量仅10~50mm的荒漠化地区,地下水矿化度高达5~30g/L,局部有盐沼出现。水化学类型的演变从山区向平原为重碳酸盐型→硫酸盐型→氯化物型逐渐过渡。
青藏高原的多年冻土区冻结层上的水,由于大气降水和冰雪融水补给,水质良好,多为重碳酸盐型,矿化度一般小于1.0g/L。冻结层之下的水,一般除第三纪砂岩外,水质良好。第四纪湖相沉积物中水的矿化度较高,多为咸水湖。
3.3 环境水文地球化学异常及其成因
在中国的地下水化学组分的区域性变化规律中,局部地区受自然环境、地质构造、岩性关系影响,形成某些成分的特殊分布,不利于人体健康,成为所谓的原生水文地质问题。
3.3.1 元素过剩
许多地区地下水中铁和氟离子含量过高。
北方由于土地盐碱化(大于17%的北方平原)卤水广泛分布。20世纪50年代,部分地区由于用黄河水大量灌溉,造成32万亩土地的次生盐碱化。目前,在使用黄河水漫灌的河套平原和银川平原,严重的土壤次生盐碱化依然存在。
青藏高原是富硼地区,岩石、土壤、温泉、盐湖的硼含量都十分高。
内蒙古巴丹吉林沙漠、腾格里沙漠、乌兰布和沙漠、新疆的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和藏北高原出现富砷(0.1~25mg/L)的潜水、湖水和矿泉水。
东北、华北、西北的油田地区,民用深井常富碘(0.300~1.920mg/L)。
元素过剩的成因可分为3类:
(1)蒸发浓缩型:东北西部平原、华北滨海平原、内蒙古高原、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柴达木盆地、藏北高原、关中盆地等地区,气候干燥,蒸发浓缩作用强烈,可溶性盐类在相对低洼的地区富集,造成土壤盐碱化,潜水矿化度增高,常出现咸水、苦水和肥水,水中一些与生命有关的元素,如Na、Mg、Ca、S( )、Cl、N( 和 )、I、F、Se、As、B等含量过剩。在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已发现的地方病有氟中毒、慢性砷中毒、慢性亚硝酸盐中毒、高碘性地方病甲状腺肿、硼肠炎、地方性腹泻(水中硫酸盐过剩所致)、天然性放射性疾病等。
(2)矿床和矿化地层型:由于地下水经过近地表的矿床和矿化地层风化壳后形成元素的富集或过剩。许多金属矿床,常常流行砷、汞、铜、氟、硫酸盐和放射性元素中毒地方病。或者某些矿泉毒性元素含量较高,污染了矿泉流经的地区。
(3)生物积累型:水土中有些元素(Hg、Se、T1)通过生物富集,可以引起中毒性地方病。
3.3.2 元素缺乏
元素缺乏的成因也可分为3类:
(1)湿润山地型:降水丰沛的山区,特别是基岩裸露的山区,十分有利于水迁移能力强的元素淋溶流失,因此,山区常缺碘,如大小兴安岭、长白山、燕山、太行山、祁连山、天山、阿尔泰山、昆仑山、喜马拉雅山、横断山、秦岭、云贵高原、大巴山、大别山、武夷山、南岭等山脉,皆是较严重缺碘的地区。在西北干旱地区和东南湿润地区之间过渡地带的山岳丘陵,形成一条东北-西南走向的低硒地带,在低硒带内,流行与硒缺乏有关的动物白肌病,人类克山病和大骨节病。
(2)沼泽泥炭型:沼泽泥炭发育地区,由于水土还原性,动植物残体的氧化分解作用弱,一些生命元素(I、Cu、Co、B、Se等)的迁移能力下降,有效态含量低,从而形成元素缺乏。
(3)沙土型:由于沙土有机含量低,水分和养分的保持能力差,所以一些生命元素(I、F、Zn、Mo、B、Cu、Se)容易流失。主要分布在沙漠边缘地区和山前冲洪积扇上部。
由于上述各种原因造成地下水中化学成分的过剩或缺乏,对饮用者的健康不利,因此需要我们调查和解决。
3.4 地下水开造成的水质变化
在含水层开使用过程中,由于水动力条件和天然化学平衡被破坏,地下水的成分会发生一定的变化,比如F,As的增加,对人体健康不利。潜水的水质变化也可以由滑坡、火灾和其他改变(增加或减少)地面渗透、岩石出露、土壤表层条件,影响地表水入渗的地表作用造成。在我国的具体表现有:
(1)地下水硬度持续升高。如北京地下水硬度由50年代的10~16(德国度),目前大于30(德国度),甚至局部40(德国度)。
(2)滨海地区海水入侵,Cl离子含量增加,水质恶化。
(3)上下含水层贯通,水质好的含水层受到污染。
3.5 地下水污染现状(2000年)及变化趋势(1996~2000年)
根据全国130个城市和地区2000年的地下水水质统计分析,全国地下水总体质量较好,但多数城市地下水仍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
(1)东北地区主要为地下水总硬度、矿化度、硝酸盐、亚硝酸盐、铁和锰超标;其次为硫酸盐和氯化物。自1996年至2000年,东北地区地下水水质总体上保持稳定或略有好转;在局部地段上有污染加重的趋势。其原因为城区内工业和人口较集中,工业及生活污染物排放量大,且排放形式不合理,在市区周围地区化肥农药的使用量过大,也直接或间接地造成地下水水质污染。黑龙江省受原生地质环境影响,地下水中铁和锰含量普遍偏高。
(2)华北地区地下水水质总体较差,长期超量开地下水改变了华北地区地下水水动力条件,打破了原有的水盐平衡;人类活动的加剧使地下水中的有害物质增多,造成了地下水总矿化度升高、浅层地下水污染、沿海地区海水入侵、氟碘离子升高等问题。因此,华北地区主要为总硬度、矿化度超标严重,特别是河北省的沧州市和廊坊市;其次为硫酸盐、硝酸盐、氯化物和氟化物;少数城市(如许昌市)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亦超标明显。1996年至2000年,内蒙古、北京和河北地下水水质基本稳定,超标组分和含量变化不大,山西省地下水水质波动变化明显,天津市地下水水质污染有加重的趋势。
(3)西北地区因人口密度及工农业发展水平的不同,主要城市和地区的地下水水质状况差异也较大。地下水受污染的城市主要有兰州、太原、西安、晋城、运城、铜川、呼和浩特、包头、银川,以浅层地下水污染严重。主要为总硬度、矿化度、硝酸盐和硫酸盐超标,其次为氯化物、氟化物、亚硝酸盐和氨氮,个别城市(西安市和汉中市)六价铬污染。新疆和宁夏主要城市的地下水水质较为稳定;而陕西省主要城市的地下水受工业和生活污染,水质恶化速率最快。兰州市三滩地区地下水酚检出率为74.5%,超标率为34.7%,氰检出率为76.13%。太原市农业污水灌溉面积2.89×104km2,其余工业、生活污水也大都排入汾河,使地下水污染严重。太原盆地浅层水轻污染区682km2,主要指标酚含量0.00167mg/L,重污染区150km2,砷、氰含量分别为0.0265mg/L和0.0169mg/L。
(4)华东地区主要为亚硝酸盐、氨氮、铁和锰超标,部分城市地下水呈酸性,pH值超标严重。由于原生地质环境的影响,地下水中铁、锰含量普遍较高,沿污染河段及城郊地区地下水“三氮”含量普遍较高。1996年至2000年,华东地区除山东省外地下水水质较为稳定。
(5)中南地区主要为亚硝酸盐、硝酸盐、氨氮、铁和锰;其次为总硬度、氟化物和pH值。铁和锰主要为原生环境引起的超标。近几年,河南省的三门峡、鹤壁等市因工业“三废”和生活垃圾不合理排放,致使地下水水质持续恶化。
(6)西南地区主要为总硬度、矿化度、亚硝酸盐、氨氮、铁和锰超标,其次为氟化物、硫酸盐、有机酚、耗氧量和pH值,污染元素主要呈点状分布,超标率较低。
(7)华南地区主要城市地下水污染元素主要有亚硝酸盐、氨氮、铁和锰,总硬度和硝酸盐。另外,部分城市地下水呈酸性,pH值超标严重。
综上所述,我国地下水污染有如下特点:
(1)从污染程度上看,北方城市污染普遍较南方城市重,污染元素多且超标率高。
(2)从超标成分看,“三氮”污染在全国均较突出,矿化度和总硬度超标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西北和西南地区,铁和锰超标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
(3)从变化趋势看,我国大多数城市地下水水质趋于稳定或略有减轻,部分城市和地区污染加重,应引起重视。
参考文献
[1]国土部地质环境监测中心年报,1996~2000.
[2]戎秋涛,翁焕新.环境地球化学.地质出版社,1998.
[3]Chen Mengxiong,Cai Zhuhuang.Groundwater resources and the related environ-hydrogeologic problems in China.Seismological Press,Beijing,2000.
我国气候分界线
以秦岭-淮河分界。
秦岭-淮河线(Qinling Mountains-Huaihe River Line,Qinling-Huaihe Line,简称秦淮线)是中国地理分区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地理分界线。
由于秦岭南北的温度、气候、地形均呈现差异性变化,因而秦岭-淮河一线成为了中国地理上最重要的南北分界线。
扩展资料
分界线:
1、气温: 1月份0℃等温线
2、日均温≥10℃积温4500℃等值线
3、气候带:暖温带和亚热带分界线
4、降水:年降水量800mm等降水量线
5、干湿地区: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
6、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分界线
7、农业:旱地农业与水田农业分界线
8、作物:水稻生产与小麦生产分界线
9、植物: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温带落叶阔叶林分界线
百度百科-秦岭—淮河一线
中国有几个地理大区?
用中国北方1951~1999年年降水量和年蒸发量资料,计算了干燥度指数 (D), 并据此将中国划分为干旱区 (D(0.20)、半干旱区(0.20~0.50)和湿润区 (D(0.50))。近50a中国干湿气候波动显著,区域差异大:50a波动幅度东北区为20~400 km,华北区为40~400 km,西北东部为30~350 km,西南区为40~370 km。以80年代为界,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包括80年代),西南区气候具有显著变湿趋势;西北东部稍变湿;华北区和东北区具有变干趋势,且华北区变干程度比东北区严重。进入90年代,西南区和西北东部气候有变干迹象,华北区西部气候的干旱程度有所增加,华北区东部有所减弱,东北区气候进一步变湿。半干旱区是湿润区与干旱区之间的过渡区,是中国季风的边缘地带,也是环境变化的敏感区。20世纪60~70年代中国 (北方)干湿气候存在一次突变,由较湿润变为干旱。50年来干湿气候界线呈现出整体移动和东西、南北相异波动的特征。当干湿气候界线同时向西或向北移动时,中国北方气候就变的相对湿润;当同时向东或向南移动时,北方气候就变的相对干旱;当干湿气候界线东西、南北相异移动时,北方气候的干旱程度就介于二者之间。
近50年来中国干湿气候界线的10年际波动 杨建平1, 丁永建1, 陈仁升1, 刘连友2 (1.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兰州 730000; 2. 北京师范大学与环境研究所, 北京 100875) 摘要:利用中国北方1951~1999年年降水量和年蒸发量资料,计算了干燥度指数 (D), 并据此将中国划分为干旱区 (D(0.20)、半干旱区(0.20~0.50)和湿润区 (D(0.50))。近50a中国干湿气候波动显著,区域差异大:50a波动幅度东北区为20~400 km,华北区为40~400 km,西北东部为30~350 km,西南区为40~370 km。以80年代为界,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包括80年代),西南区气候具有显著变湿趋势;西北东部稍变湿;华北区和东北区具有变干趋势,且华北区变干程度比东北区严重。进入90年代,西南区和西北东部气候有变干迹象,华北区西部气候的干旱程度有所增加,华北区东部有所减弱,东北区气候进一步变湿。半干旱区是湿润区与干旱区之间的过渡区,是中国季风的边缘地带,也是环境变化的敏感区。20世纪60~70年代中国 (北方)干湿气候存在一次突变,由较湿润变为干旱。50年来干湿气候界线呈现出整体移动和东西、南北相异波动的特征。当干湿气候界线同时向西或向北移动时,中国北方气候就变的相对湿润;当同时向东或向南移动时,北方气候就变的相对干旱;当干湿气候界线东西、南北相异移动时,北方气候的干旱程度就介于二者之间。关 键 词:中国; 干燥度指数; 干湿气候界线; 波动中图分类号:P467 1 引言全球气候变暖,这已是确定无疑的事实。在气候变暖的情况下,全球水循环以及水量、水的分布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有的地区在变湿,有的地区在变干。中国各地的干湿变化又如何呢?长期以来,中国的水量分布一直是北少南多,西少东多,北方地区由于其地理位置、距海远近不同等因素形成了干旱半干旱气候,气候的干湿变化对该地区工、农业生产以及人民生活具有巨大的影响,因此研究该地区干湿变化对气候变暖的响应具有重要而又深远的意义。干湿气候界线的波动能直观明了的反应某个地区气候的干湿变化。但有关中国干湿气候界线波动的研究并不很多,主要集中研究干旱半干旱分界线 (年降水量250 mm雨量线) 的波动情况。张兰生等[1]将年平均降水量介于250~450 mm等值线之间的地区称之为北方季风尾闾区,并认为年平均降水量250 mm等值线为北方季风尾闾区的西北界。他对鄂尔多斯地区全新世以来不同时期250 mm等降水线在空间的摆动进行了研究。认为在104、103、101年3种尺度下季风尾闾区的空间摆动幅度分别达到800 km、400 km、200 km。对干旱半干旱分界线 (年降水量250 mm等值线) 在丰枯年份和丰枯期空间摆动情况的研究表明,丰枯年份此界线的空间摆动幅度最大为110~130 km,在丰枯期的摆动幅度为30~80 km[2] 。 中国干湿气候界线波动的研究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然而这些研究主要集中于干旱半干旱分界线的波动情况,虽对中国北方农牧业发展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和揭示中国干旱半干旱气候变化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但是还很不全面,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3]。因此,本文用干燥度指数为干湿指标,结合中国的气候和地理状况,在10年际尺度上详细地研究中国干旱半干旱分界线、半干旱湿润分界线的波动情况。 2 资料与方法年平均降水量和年总蒸发量用的是国家气象局整编的1951~1999年中国北方分省 资料,由于有些站点缺测较多,有些站点迁移变动较大,故缺测较多和变动较大的站点舍弃不用,这样共有295个站,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河北、河南、山西、山东、陕西、宁夏、甘肃、青海、新疆、西藏14省区 (图1)。在所选的295个站中,有少数站点个别年份资料缺测,故在使用前首先进行了插补订正。由于中国大多数测站是在20世纪50年代建起来的,因此资料年份起点不一,鉴于分析结果的可靠性考虑,20世纪50年代资料凡是少于5年的,均不参加50年代干湿气候波动的分析。就资料年限而言,除西藏地区只有30年外,绝大多数站点为49年,少数站点为44年。在选择干湿指标时,考虑到实际应用情况,用干燥度指数作为干湿气候划分的标准。具体用的标准是17年联合国有关组织 (FAO,ESCO,WMO和UNEP等) 用的干燥指数,公式为: D = r / EPT(2-1) 式中: D为干燥度,r为年降水量,EPT为年总蒸发量, D <0.03为很干旱区;0.03~0.20为干旱区;0.20~0.50为半干旱区[4]。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以及近年来对干湿气候区划分的许多研究成果[5,6],将以上的划分标准作了一些调整 (表1)。以D = 0.50为半干旱湿润分界线,D = 0.20为干旱半干旱分界线。需要说明的是,干旱半干旱分界线与半干旱湿润分界线较其它气候区划图中的界线整体上稍偏南,这主要有以下2点原因:(1) 气候在变化,干旱半干旱气候区也在不断变化,尤其是近几十年来全球气候变暖,中国降水出现了南湿北干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干旱半干旱分界线的位置,甚至半干旱湿润分界线的位置肯定会发生变化。(2) 与本文选用的干湿指标有关。为了与世界接轨,选用了联合国有关组织绘制世界沙漠化图用的干燥指数,这也许在一定程度上会使干旱半干旱气候区范围有所扩大。 3 干湿气候界线与分布图2是中国1951~1999年干湿气候分布图,图上干燥度指数0.20、0.50等值线是50年来的平均位置,也是中国干湿气候的两条重要分界线,0.50等值线以南是湿润区,0.20~0.50之间是半干旱区,即阴影区,0.20等值线以西是干旱区。由图可见,中国湿润区、半干旱区与干旱区自南向西北成带状分布,半干旱区是湿润区向干旱区变化的过渡区。本文半干旱湿润分界线的划分与张庆云[4]利用湿润度指数划分的干湿气候分布基本一致,他以湿润度指数零线为界,将中国划分为湿润气候区与干燥气候区,分界线以北,包含干燥、半干燥和半湿润气候区,以南为湿润气候区。任福民[6]应用K—均值动态聚类做了中国160站1951~1992年的年降水分区,其结果是:从沈阳—大连—青岛—郑州—西安到德钦一线为中国干旱半干旱区与非干旱区的分界线,分界线以北是干旱半干旱区,以南则为非干旱区,该线正好与年降水700 mm等值线位置相同。由以上可知,不论是用降水单一指标,还是用降水蒸发比综合指标,所做出的半干旱湿润分界线均与本文的划分一致,说明本文划分结果是合理可信的。 4 干湿气候界线的10年际波动半干旱区是湿润区向干旱区变化的过渡区,是中国季风的边缘地带,也是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因此本文以此区为重点研究区域,通过对半干旱区50年干湿气候波动的分析来揭示中国北方近50年干湿气候界线的10年际变化情况。由于半干旱区纵跨20多个纬度,由南向北属于不同的气候带,东西横跨30多个经度,距海远近不同,因此为便于详细的研究,根据地理条件,将其划分为东北、华北、西北东部和西南4个区 (图2)。东北区为黑龙江、吉林和辽宁大部、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华北区包括河北、山东、山西、内蒙中断南部和河南北部;西北东部包括甘肃和陕西大部、宁夏部分地区和青海东北部;西南区包括西藏东部、青海西南、云南和四川西北部。在计算各区范围时,为简化计算难度,在以墨卡托投影绘制的中国地图上,选取 45oN、115oE、105oE,30oN经纬线分别为东北区、华北区、西北东部区和西南区计算的基准,在此基础上求各区干旱半干旱分界线与半干旱湿润分界线之间的距离,其中东北区和西南区为东西距离,华北区和西北东部为南北距离,以此距离大致的表示各区的范围 (表2)。各区是10年际干湿气候界线波动情况如下(图3): (1) 西南区 西南区20世纪80年代的范围最大,达1080 km,90年代最小为710 km,50~70年代介于中间。干旱半干旱分界线 (0.20等值线) 50年代偏东,60年代以后一直西移,80年代达到了其最西位置,90年代又显著偏东,且总体上达到了其50年来的最东位置。半干旱湿润分界线 (0.50等值线) 50年代偏东;60年代西移;70年代显著东移;80年代又西移;90年代又东移,但幅度不及50和70年代。50年代西南半干旱区范围大主要是由0.50等值线东移所致,表明此区50年代气候干旱;60年代此区范围缩小 (缩小了 160 km),这主要是由0.50等值线显著西移所致,表明60年代该区气候相对较湿;70年代该区范围在60年代的基础上扩大了120 km,引起这种扩大的原因是0.20等值线西移,而0.50等值线显著东移,表明该区70年代气候又干旱,但不及50年代;80年代该区范围达到最大,这种扩大主要是由0.20等值线显著西移所致,表明该区80年代气候相对湿润,且范围向西扩展;90年代该区范围最小 (710 km),这主要是由于0.20等值线显著东移所致,表明西南区90年代气候又较干旱。西南半干旱区50年来干湿气候界线波动幅度为40~370 km,气候的干与湿是波动变化的。50年代相对干旱;60年代相对湿润;70年代又干旱;80年代又较湿润,且范围向西扩展;90年代又较干旱。50年来该区气候的干湿变化具有显著的年代际特征。 (2) 西北东部区 西北东部区20世纪70年代范围最大,达550 km,80年代范围最小为200 km,50、60和90年代介于2者之间。在西北东部的河西地区,干旱半干旱分界线变化显著:50和60年代偏东南,且60年代比50年代偏东南幅度大,70~90年代偏西北,说明河西地区50年代较为湿润,60年代干旱,自70年代以来气候变的相对较湿,且湿润程度大于50年代。在河西地区之外的西北东部其余各地,0.20等值线变化不大。50a来该区半干旱湿润分界线波动显著,50年代偏南;60年代北移;70年代显著南移;80年代又显著北移;90年代又显著南移,但幅度不及70年代。西北东部50年代范围较大,主要是由0.50等值线南移所致,表明该区50年代气候干旱;60年代该区范围缩小,但幅度不是很大,为30 km,表明60年代仍较干旱;70年代该区范围显著扩大,比60年代大270 km,这种扩大主要是由0.50等值线显著南移所致,表明该区70年代气候很干旱;80年代该区范围缩小,比70年代小350 km,这主要是由0.50等值线显著北移所致,表明该区80年代气候相对湿润;90年代该区范围又扩大了110 km,这种扩大主要是由0.50等值线显著南移所致,表明该区气候90年代又较干旱。以上分析表明,西北东部半干旱区50年来波动幅度为30~350 km,经过20世纪50、60和70年代的气候干旱以后,进入80年代气候变的相对湿润,90年代又有变干的迹象。 (3) 华北区 华北区20世纪70年代范围最大为1070 km,90年代最小为670 km,50、60和80年代介于其间。自60年代以来,华北区干旱半干旱分界线一直南移,而半干旱湿润分界线的波动具有明显的地域性:115oE以西的华北地区 (华北区西部) 50和70年代偏南,且70年代偏南幅度大,60、80和90年代偏北,80年代偏北幅度大。115oE以东的华北地区 (华北区东部) 50~60年代偏北,70~80年代偏南,90年代又稍偏北。以上分析表明,华北区气候的干湿变化具有地域性,华北区西部50和70年代干旱,60、80和90年代较为湿润,但这种湿润只是相对于50和70年代的特干旱而言的,80年代的相对湿润使70年代的干旱程度有所减缓,而90年代又出现干旱程度增加的迹象;华北区东部50和60年代较为湿润,70年代以来逐渐变旱,80年代是50a来最旱的十年,90年代干旱程度有所减缓。以上分析表明,华北半干旱区50a来波动幅度为40~400 km,干旱半干旱分界线和半干旱湿润分界线各地变化大。50a来该区气候的干湿变化也具有显著的年代际特征。 (4) 东北区 东北半干旱区近50 a来的干湿变化是复杂的,0.20和0.50等值线的波动有以下5种情况:1) 50年代2界线同时西移,且2者之间距离较大为680 km;2) 60年代2界线同时东移,2者之间范围缩小了190 km;3) 70年代2界线又继续同时东移,湿润区、半干旱区范围缩小,干旱区范围显著扩大;4) 80年代2界线又同时西移,但幅度不及50年代;5) 90年代0.20等值线显著西移,且幅度远大于50年代,0.50等值线各地变化不一 (在45oN线上变化不大)。表明东北区50年代气候湿润;60年代较干旱;70年代最为干旱;80年代气候相对较湿;但湿润程度远不及50年代,90年代该区气候进一步变湿。气候的干湿变化同样具有显著的年代际特征。 5 结 论 (1) 近50a中国干湿气候界线波动显著,区域差异大: 50a波动幅度西南区为40~370 km, 西北东部为30~350 km,华北区为40~400 km,东北区为20~400 km。以80年代为界,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 (包括80年代),西南区气候具有显著变湿趋势;西北东部稍变湿;华北区和东北区具有变干趋势,且华北区变干程度比东北区严重。进入90年代,这种西南西北湿,华北东北干的状况发生了巨大变化,即西南区和西北东部气候有变干迹象,华北区西部气候的干旱程度有所增加,华北区东部气候的干旱程度有所减弱,东北区气候有变湿迹象。半干旱区是湿润区与干旱区之间的过渡区,是中国季风的边缘地带,也是环境变化的敏感区。 (2) 20世纪60~70年代中国北方干湿气候存在一次突变,由较湿润变为干旱,但各地干旱程度不同。 (3) 近50a中国北方干湿气候变化具有显著的年代际特征。西南区、西北东部 (除河西地区) 和华北区西部20世纪50s、70s和90s较干旱, 60s和80s较湿润。华北区东部50~60s较湿润,70s以来一直干旱,80s是近40a最干旱的十年, 90s以来干旱程度有所减缓。东北区50s、80s和90s较湿润,60~70s较干旱。 (4) 50a来干湿气候界线呈现出整体移动和东西、南北相异波动的特征。当干湿气候界线同时向西或者向北移动时,中国北方气候就变的相对湿润;当同时向东或者向南移动时,北方气候就变的相对干旱;当干湿气候界线东西、南北相异移动时,北方气候的干旱程度就介于2者之间。值得注意的是,河西地区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气候一直变湿。西南区、西北东部 (不包括河西地区) 和华北区从90年代以来又变干,这使的本来就缺水的西北东部和华北区雪上加霜。西南区是中国许多大河的发源地,该区气候的变干,会严重的影响整个流域的来水量。东北区气候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继续变湿,这也许是对全球气候变暖高纬地区降水增加的响应。
中 国的地理单元被划分为七大地理区,由北往南、由东往西排依次是:东北、华北、华中、华南、华东、西北、西南。
一、东北
东北地区总面积约为152万平方公里,包括了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或说东北四省区(包括内蒙古东部),简称“黑吉辽”。东北地区坐拥中 国最大的平原——东北平原,是中 国重要的粮食、大豆、畜牧业生产基 地,也是中 国重要的钢铁、机械、能源、化工基 地。
区域内著名景点有长白山、北戴河、松花湖、老虎滩、锡林郭勒草原、沈阳故宫等。
二、华北
华北地区总面积约为87万平方公里,包括了河北省、北 京市、天津市、山西省和内蒙古自 治区的部分地区(一般指内蒙古中偏东部分),简称“晋冀蒙京津”。华北地区主要为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其土壤皆为河流冲积黄 色旱作类型,是中 国小麦的主产区。
区域内著名景点有故宫、颐和园、五台山、平遥古城、云冈石窟、野三坡、白洋淀等。
三、华中
华中地区总面积约为56万平方公里,包括了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华中地区的区域中心城市为武汉,简称“豫湘鄂”。华中地区历 史文化厚重,矿产丰富,工业基础雄厚,水陆交通便利,是全国经济较发达的地区,中 国工 农业的心脏和交通中心。
区域内的著名景点有少林寺、龙门石窟、嵩山、黄鹤楼、神农架、张家界、衡山等。
四、华南
华南地区的总面积约为61.3万平方公里广东省(包括东沙群岛)、广西省、 海南省(包括南海诸岛)、 香 港和澳 门特区,也有包括福建一说,简称“琼粤桂港澳”。华南地区有着“插支筷子能发芽”的独特气候环境,并拼接着毗邻港澳和东南亚的区位优势,在经济社 会发展中独占鳌头。
区域内的著名景点有桂林山水、天涯海角、大三巴牌坊、珠玑古 巷、百里柳江、广州塔等。
五、华东
华东地区总面积约为79.83万平方公里,包括了山东省、江苏省、上 海市、浙江省、安徽省、江西省、福建省和台 湾省,简称“苏沪鲁赣浙皖闽台”共8个省市。华东地区是中 国省区市最多、综合技术水平最高、经济文化最发达地区,地区生产总值约占全国38.7%以上(数值不含台 湾省)。
区域内的著名景点有中山陵、上 海外滩、杭州西湖、庐山、鼓浪屿、黄山、趵突泉、台 北101、台 北故宫、日月潭、阿 里山等。
六、西北
西北地区的总面积为3О8.00О8万平方公里新 疆维 吾 尔自 治区、宁夏回 族自 治区 、青海省、陕西省 、甘肃省五省之地(简称“陕甘宁青新”)。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距海遥远,再加上高原、山地地形较高对湿 润气流的阻挡,导致本区降水稀少,气候干 旱,形成沙漠广袤和戈壁沙滩的景观。
区域内的著名景点有兵马俑、麦积山、莫高窟、青海湖、西夏陵、天山天池、赛里木湖等。
七、西南
西南地区的总面积为235.1万平方公里,包括了四川省、云南省、贵州省、重庆市、西 藏自 治区的大部以及陕西省南部(也有包括陕南秦岭地区),简称“渝贵滇川藏”。西南地区是中 国21世纪以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发展区域之一,也是中 国有色金属工业发展和战略储备的重要基 地。
区域内的著名景点有九寨-黄龙、稻城亚丁、丽江古城、崇圣寺三塔、三江并流、黄果树瀑布、长江三 峡、武陵山大裂谷、布达拉宫、大昭寺、甘丹寺、珠穆朗玛峰、雅鲁藏布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