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天气实况 天气实况
全球气候大会三大里程碑_全球气候变化大会
tamoadmin 2024-08-04 人已围观
简介1.结合巴黎气候大会,谈谈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相关行动2.第21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的会议议程3.怎样遏止全球范围内的气候恶化4.什么协定代表了全球绿色低碳转型的大方向?5.新材料作文还有“最佳立意”一说吗 20世纪70年代,世界上许多地区出现的极端天气,尤其是13年非洲萨赫勒地区大旱,导致数百万人失去生命。因此,14年联合国第六次大会因此要求世界气象组织对此展开气候变化研究。根据世界气象组织的研究
1.结合巴黎气候大会,谈谈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相关行动
2.第21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的会议议程
3.怎样遏止全球范围内的气候恶化
4.什么协定代表了全球绿色低碳转型的大方向?
5.新材料作文还有“最佳立意”一说吗
20世纪70年代,世界上许多地区出现的极端天气,尤其是13年非洲萨赫勒地区大旱,导致数百万人失去生命。因此,14年联合国第六次大会因此要求世界气象组织对此展开气候变化研究。
根据世界气象组织的研究结果,第29届执委会决定于19年召开“世界气候大会高级科技会议”,后来改为“世界气候大会———气候与人类专家会议”。 组委会认为,世界气候大会不仅是一次气象会议,而且还应召集专家审议气候对各种经济行为和其他人类活动的作用,故与会者将不仅仅限于气象学家,各个不同相关领域的专家都应该参加。 第一届世界气候催生了另一个在气候变化研究上颇负盛名的组织———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1990年在日内瓦举行的第二届气候大会通过了一项更具实质内容的《部长宣言》。《部长宣言》指出,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的大量生产活动致使温室气体不断积聚,下世纪全球气候变暖的速度将是前所未有的,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将因此受到严重威胁。
宣言还认为,控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保护全球气候是各国共同的责任。但是,作为温室气体主要排放源的西方工业国家对此尤其负有特殊责任,它们必须起带头作用,承诺取行动,降低其在全球温室气体净排放中的比重。 尽管人类开始意识到气候变化可能引发的灾难性后果始于上世纪70年代,不过,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变化中心研究员张称意介绍,“在应对气候变化的历史上,有两个里程碑的,1992年巴西里约热内卢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通过和2005《京都议定书》生效。”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是世界上第一个为全面控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给人类经济和社会带来不利影响的国际条约,也是国际社会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上进行国际合作的一个基本框架。
据统计,目前已有190多个国家批准了《公约》,这些国家被称为《公约》缔约方。19年12月,在日本京都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三次会议通过了旨在限制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以抑制全球变暖的《京都议定书》。2005年2月16日,《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这是人类历史上首次以法规的形式限制温室气体排放。截至2005年8月13日,全球已有142个国家和地区签署该议定书,其中包括30个工业化国家,批准国家的人口数量占全世界总人口的80%。 现今最大规模的气候变化大会是2007年12月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举行。由于2012年的临近,《京都议定书》第一承诺期即将到期。因此,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通过的“巴厘岛路线图”,启动了加强《公约》和《京都议定书》全面实施的谈判进程,致力于在2009年年底的哥本哈根大会上完成《京都议定书》第一承诺期2012年到期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新安排的谈判并签署有关协议。
结合巴黎气候大会,谈谈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相关行动
多哈会议的成果有限,说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相关努力面临重大困难,陷入自1988年国际社会启动气候变化相关谈判和应对程序以来的最低点。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希望大家喜欢!
篇一
《全球气候变化应对》
[内容提要]多哈会议的成果有限,说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相关努力面临重大困难,陷入自1988年国际社会启动气候变化相关谈判和应对程序以来的最低点。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在于,各国均将成本一收益平衡当做参与国际气候变化应对框架和机制的重要决策依据。其具体体现为碳排放覆盖率的参与度,这成为影响全球气候变化应对的关键因素。通过构建成本一收益平衡的理论模型,本文论证了全球气候变化应对框架和机制发展的双重均衡方程,指出当前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努力仍停留在相对稳定的低收入水平均衡状态上。很显然,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程序中,必然还存在一个可以带来高收入和高的高水平均衡点。国际社会目前面临的困难是,如何寻找和确定从低水平均衡点迈向高水平均衡点的临界点并实现突破,推动各国提高参与度,推动国际应对气候变化努力向高水平均衡点迈进。
[关键词]气候变化 成本—收益分析 国际框架 均衡点
[中图分类号]P4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568-201304-0042-15
自1988年国际社会在加拿大多伦多首次召开半官方的气候会议,到2012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应对框架的多哈会议COP18/CMP8,有关气候变化应对的国际谈判已走过25年历程。多伦多会议提出了应对气候变化的碳减排目标,即以1988年的排放水平为基准,到2005年全球减排20%,这一目标史称应对气候变化的“多伦多目标”。现在看起来,这一目标显然过于理想化。因为在2012年多哈会议最终通过的决议里已经找不到明确的全球碳减排目标,更多的则是“希望”、“理应”、“自愿”等字眼。这意味着,经过25年的努力,国际社会在应对气候变化和碳减排上的意愿和进展可谓是不进反退,尽管全球的碳排放水平已经远高于当年。因此,颇有必要对既有的具体应对策略特别是指导国际社会气候变化应对实践的理论加以总结和检讨。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必须了解各国参与全球气候变化应对框架和机制的决策依据。一般认为,气候变化应对框架的有效性根本上取决于各国的参与度,国际社会最终之所以能达成这样或那样的决议,也正是因为决议必须在最大程度上反映各国的参与度。因而,作为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里程碑,最初的《京都议定书》以下简称“议定书”才将其生效条件设定为55%的排放比例,也就是附件一国家名单中至少有足够占到全球排放总量55%的国家和地区加入该议定书,其规定的各项条款才能真正生效。
需要指出的是,决定各国参与度的,是各国对参与全球气候变化治理的成本—收益计算;换句话说,成本—收益计算是各国气候变化外交的决策基础。例如,美国参议院在讨论表决议定书时有过这样的阐述,“任何气候变化国际协议都必然会对国内经济产生系列的金融经济影响”。具体而言,所谓的“经济金融影响”实际上指的便是成本与收益,即加入气候变化的相关国际协议究竟会给美国带来怎样的收益,同时又增加怎样的成本。也就是说,美国唯有在明确了这样的成本一收益关系后才能做出是否加入议定书的判断和决策。对此,在美国国会一次有关气候变化的听证会上,与会参议员在回答为何美国仍没有加入气候变化国际协议的问题时解释,“因为美国还没有弄清楚国际气候变化协议对国内经济造成的各种影响”。
基于上述逻辑,本文将以成本—收益分析为切入点,分析缘何当前全球气候变化治理机制停滞不前,认为这一现状恰好是出于成本—收益考虑导致的各国参与全球气候变化的低水平均衡。基于对更高水平平衡存在的乐观判断,本文认为,国际社会需要进一步推动各国提高参与度,使国际应对气候变化努力向更高水平的均衡迈进。
一、全球气候变化应对框架的成本收益计算
国际学术界有关全球气候变化应对框架的成本—收益分析主要通过建立各种经济学模型进行测算,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方法是利用一般均衡的经济学分析方法,将一定时期内如到2055年或者2100年等的经济增长、能源利用、碳排放、气候变化模式、气候变化影响以及各种碳减排和气候变化适应政策等因素作为变数纳入到模型中,同时赋予各个变数以各种引数,然后计算出在不同排放及减排情景下的碳排放价格,以及由此产生的成本与收益。
以动态综合气候—经济模型DICE,Dynamic Integrated Climate-Economy Model的研究为例,笔者对在2009年12月国际社会就应对气候变化达成的《哥本哈根协议》进行了成本收益分析表1。在这一模型中,成本和收益的计算依据有三个:
一是在《哥本哈根协议》的气候变化应对路径下,全球及各国由于受气候变化影响而造成的直接净损失,净损失的含义其实已经包括了成本和收益两方面的因素;
二是在《哥本哈根协议》下,全球及各国设定的减排路径和政策给社会经济带来的减排支出成本,这个成本大小与《协议》的规定有着很大的关联,包括技术变迁、经济增长、社会都会受到减排过程的极大影响;
三是在《哥本哈根协议》下,根据作者通过同一模型模拟出来的碳排放价格包括碳税和碳排放权的交易,以及各国要达到各自碳排放配额范围所需购买的额外碳排放量,最终计算出一个全球及各国用于支付额外碳排放配额的成本。需要指出的是,由于各国在《哥本哈根协议》下的碳减排配额分配并不均匀,考虑到各国减排能力的差异,会出现“富余”和“不足”两种情况,因而这项成本对于一些国家为正,而对于另一些国家则为负。当然,从全球的角度来看,其总额为零。
按照这样的计算框架,威廉·诺德豪斯William D.Nordhaus得出的结论是《哥本哈根协议》下到2055年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直接总支出为16,470亿美元。这个支出水平究竟是高还是低呢?在稍早的同系列研究中,诺德豪斯通过同一模型对各种气候变化应对情景下的支出成本进行了核算。他根据性质的不同将总支出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是气候影响损失和减排成本,比较的结果是:从最优应对情景下的低成本,一直到不取任何措施以及设定过高减排或温度控制目标情景下的高成本;第二部分的支出来自碳排放配额的购买,其中碳排放价格决定了最终的购买支出,而不同气候变化应对情景意味着不同的碳排放价格。作者对此进行了排列,结果表明,气候变化应对的策略越激进,国际社会未来承担的碳排放价格就越高,这也就意味着不同国家为完成减排目标必须为购买额外的碳排放配额付出更高的成本。
值得注意的是,限于科学研究和社会经济发展上的极大不确定性,诺德豪斯及其他经济学家和气候变化研究小组,如 *** 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和斯特恩报告,对全球气候变化应对成本一收益的计算结果在数量上未必是完全精确的。但从不同情景的排列顺序来看,他们的结论在逻辑上是站得住脚的,即对应不同的气候变化应对和发展情景,国际社会将共同承担不同的成本和收益。那么从成本一收益的视角出发,我们如何进一步理解不同气候变化应对及发展情景的主要区别呢?是什么关键因素影响着全球气候变化应对框架的成本与收益?理解这些问题将有助于构建一个国际气候变化应对的经济学意义上的成本一收益模型。
二、碳排放价格、参与度与成本—收益分析
按照诺德豪斯和理查德·托尔等人有关气候变化经济影响的分析,应对气候变化的净成本影响主要有三个来源,即:气候变化的直接影响,碳减排程序的影响和碳排放价格的影响。对全球而言,前两种来源的影响总体上体现为正的净成本,而碳排放价格对净成本的影响在名义上是在各国间相互抵消后为零。但实际上,全球碳排放价格有两个源头:碳税和碳交易,如果全部的碳价格都以碳税的形式体现出来,均衡状态下碳排放价格应等同于碳减排的边际成本,从而意味着一国为本国配额之外的碳排放支付了成本。如果进而将气候变化对全球造成的损失影响纳入碳排放价格的计算范围,即完全而充分地将气候变化的外部影响内化到碳价格中,那么碳排放价格更可以成为衡量全球气候变化应对框架成本收益的指标。就此而言,在不同全球性气候变化应对框架的路径下,会产生高低不等的各种碳价格,也就体现了全球为这些不同的气候变化应对框架所支付的净成本水平。
如果赋予碳价格以新的含义,即把气候变化影响和碳减排支出都折算为碳排放价格,然后将碳排放价格作为衡量全球性气候变化应对框架成本一收益的标志性指标,则可对以往在一般均衡基础上所得出的成本收益比较结果进行重新组合和排列。以诺德豪斯在其研究中设定的15种气候变化应对情景为例,在给定时期内且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可对15种情景加以重新排列图1。这个新的排列说明,如果仅从时间序列的角度来看,不管国际社会取何种减排策略和路径,都会从初期的最低点然后慢慢上升。但如果取横截面的比较,不同情景间的区别就一目了然,根据前面的分析,碳排放价格的区别实则也代表了各种气候变化应对机制在成本收益上的区别。
从图1可以得出一个基本结论,即气候变化应对机制导致碳排放价格越高,其成本也就越高。如相对议定书的应对机制,能将全球气温上升控制在2~C范围内的应对机制明显成本更高;同时,相对于不包括美国碳排放的议定书而言,能够覆盖美国碳排放的议定书的成本就更高。
如果进一步比较导致碳排放价格的各种应对情景,可以发现,各种应对情景间最大的差异在于各国的参与度不同,或者说是对全球碳排放的覆盖度不同。因此可以认为,参与度是决定碳排放价格及应对机制的成本一收益水平的重要因素。
无论是议定书的应对机制,还是设定2℃的升温限制,其本质都是全球碳排放的覆盖面大小的问题。从绝对意义上讲,应对机制的覆盖度越高,则碳排放价格会越高,尽管从应对的结果看也会越有效。但问题在于,在国际社会中,应对机制的覆盖范围并非取决于碳排放价格或者应对有效性,而取决于各国对应对机制的认同度,具体表现为参与度。可依据官方表态将参与度分为三类:参与、不参与和有条件参与。以各国对议定书的态度为例,美国属于有条件参与,欧盟属于参与,中印等发展中国家属于不参与。又以《哥本哈根协议》为例,中印也都加入了有条件参与阵营。需要指出的是,从非官方角度衡量的参与度相对更为复杂,因为市场、部门或地区的参与度与官方表态未必一致,导致实际的参与度发生变化,而市场最终形成的碳排放价格反映的正是实际参与度。这样,可将图1中的纵轴换成“参与度”,进而用不同的方法观察15种不同应对机制和情景间的区别,从最低的参与度到最高的参与度,决定了具有不同特性的应对机制和情景。
将参与度与应对机制的上述关系应用到全球气候变化应对机制的实践中,并从1988年国际社会开启气候变化应对机制的谈判到2012年多哈气候大会落幕期间选取几个重要节点,便可发现,基于碳排放覆盖率的各国气候变化实际参与度的差异以及变化,决定了应对机制和目标的变化起伏图2。
在图2中,尽管控制2℃升温的应对情景要求较高的参与度接近100%,并被《哥本哈根协议》所确认。但该目标并没有被具体落实,在《哥本哈根协议》中体现为碳排放覆盖率的全球参与度非但没有提高,反而因为减排机制而有所下降。因此,从1988年至今,全球气候变化应对机制的参与度一直在递减。同一时期,国际市场的碳价格也在持续下滑,进一步说明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和碳减排的总体意愿呈减弱趋势,印证了基于成本一收益衡量方法的气候变化应对机制在不同阶段对净成本水平评估的演变过程。
三、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框架的成本—收益模型
本节将对气候变化应对的成本—收益模型加以考察。在下文所应用的函式中,Cost指应对气候变化的总成本,Benefit指应对气候变化的总收益,Y指应对气候变化的总产出或水平,mitment指各国在不同时期i的参与度或碳减排承诺水平,ert指各期的贴现程度。
一成本函式:Cost=∑fmitmentiert;
在技术进步、气候变化趋势、经济发展等因素都给定的情况下,国际社会开展气候变化应对合作的成本现值,下同取决于各国的参与度或承诺程度。既有研究表明,随着各国参与度的提高,国际社会将在参与度较低时参与初期付出更大的增量成本,但在参与度较高时参与后期成本上升趋缓。换句话说,成本函式的曲线将是递增和凸起的,即先快后慢,即图3中的成本曲线。最终,如果全球各国全部参与到合作框架中,那么成本将被固定在某个最高点上,不会无限增加。这是因为,一旦在全球建立有效合作机制控制碳排放,将全球温度的变化控制在一个可承载的范围,那么碳排放价格便不会再继续提高如图3,应对成本也就会趋于停滞。
二收益函式:Benefit=∑fmitmentiert;
同样的,在其他条件给定的情况下,国际社会开展气候变化应对合作的收益也取决于各国的参与度。根据相关研究和上述分析,参与度的提高会给全球带来更多的收益。当然,收益曲线的特征有别于成本曲线。首先,在参与度较低时初期,因为“漏出”效应的存在,提高合作水平带来的全球收益增长速度较慢;一旦合作水平达到特定水平,随着“漏出”效应显著下降,全球碳排放相关政策的有效性也会显著提高,如碳税、碳交易等。此时,全球将从合作中获得更大的好处,并出现快速的增长;这意味着,收益曲线总体将呈现出先慢后快的递增性图3中收益曲线。
收益曲线的第二个重要特征在于:在初期,由于各国参与度较低,相应国际框架的收益水平将低于成本水平,甚至在某些极端情况下收益为负。但随各国参与深入,收益曲线会以更快的速度攀升,在达到特定参与水平后将超过成本曲线。这个参与水平也就是一个均衡的参与度。
收益函式还有第三个特征,即在参与度进一步提升后,收益的增长速度极有可能出现下滑,即增长速度放慢并逐渐向成本曲线靠拢图4中收益曲线,这会使收益曲线出现变化如图4。这样便会改变成本一收益曲线间的关系,出现了两个均衡点。可把第一个均衡点Q1称之为低水平的参与均衡,第二个均衡点Q2则称之为高水平的参与均衡。
三均衡条件
第一,当成本曲线高于收益曲线时,称之为“参与不足”Under-mitment,此时全球将为之付出净成本,从而推动参与度的继续提高,一直到两者相等为止;
第二,当成本曲线低于收益曲线时,称之为“参与过度”Over-mitment,此时全球将从更高的应对参与水平中获得净收益。尽管如此,但参与度不会继续提高,而是向反方向发展即出现下滑,一直到净收益为零时。这主要是因为,当参与度过高时,一方面气候变化应对部门的净收益增加本身会削弱各国在此领域的继续投入及参与积极性,凸显其他部门投入的短缺和气候变化应对部门的投入过度;另一方面,尽管全球的总收益继续增加,但在地区分布上,收益的分配显然是不均匀的,因此也会形成和增加进一步提高参与度获得更多净收益的各种政治经济障碍。
第三,两个均衡水平的比较。根据上述分析,对全球气候变化应对的收益曲线进行模拟,则会出现先凹后凸的结果。相对于固定的成本曲线,这导致了一低一高两种均衡水平。在均衡条件都成立的情况下,两个均衡水平都可以帮助国际社会实现“参与度”的优化。也就是说,在这两个参与度水平上,至少在气候变化应对部门内部都足以形成相对稳定的状态。但显然,低水平参与度上的均衡尽管实现了部门的稳定,它对全球总产出和总的益处则低于高水平参与度。
四双均衡条件:Y=∑fmitmentiert
由第三点讨论而来的,需要引入第四个条件,即考虑了两部门产出的一般均衡条件。如果将各国气候变化应对参与度纳入到整体考虑,参与度会通过影响气候变化应对部门的内部成本一收益均衡,继而影响其他部门的成本一收益均衡,最终作用于总体水平。在目前的科学认知水平和发展阶段上,气候变化应对的参与度对经济增长总现值存在递增影响。但以一般均衡的现有分析为基础,有理由相信,气候变化应对参与度并非始终增加经济总,因为在参与度高于特定水平后,无论气候变化应对部门内部的净如何变化都会反作用于经济总体,从而导致既有成本一收益关系逆转,如图5所示。
这样,两个均衡的参与度便产生了不同的影响,低水平的均衡参与度带来较低的产出水平,高水平的均衡参与度带来较高的产出水平。从产出水平的角度来看,前者属于低收入均衡,并非理想结果,而后者则可以带来更优的。全球气候变化应对的发展历程其实就是一个既寻求成本一收益均衡,同时又实现更高产出水平的过程。总体而言,当前的国际气候变化应对框架更加接近于低收入的均衡状态,即各国在自身成本收益核算的基础上,“自由地”确定各自的参与度,先是通过2012年的多哈气候大会进行了初步确认,然后到2015年在进行反馈和总结,届时形成新的国际应对框架,进一步强化和固定气候变化部门内部的均衡。
从全球角度看,这一均衡并非最优。如图5所示,如果参与度提高,总体产出和水平也将更高。问题在于,一旦低收入的参与度均衡状态在确立后迅速得到强化甚至被固定,那么打破这一均衡、推动参与度提高并实现更优化的产出和水平将很困难。有两种可能局面将推动实现这一突破。
第一,外部条件变化,如气候变化程度加剧、国际社会对应对气候变化的偏好增加、各国 *** 对气候变化应对的认同提高及技术进步等,都会同步提高气候变化应对不同参与度上的成本或降低收益,从而推动成本曲线上移或使收益曲线下移,迫使最优的均衡参与度向右延伸。这种情况相对于外部条件发生变化后,气候变化应对部门的估值水平有所提高,从而增加了各种投入的相对价值,使参与气候变化应对程序可带来更低的机会成本和更高的总产出和。
第二,也存在内生机制推动参与度提高的可能,最主要的是参与国/地区/部门带来的示范效应。在现实世界中,各国/地区/部门对于气候变化应对的参与呈现极不均匀的状态,有的出于自发,有的则仅仅跟随。这样,参与度本身存在着微小变动的可能:主要出于各种内生原因和激励因素,参与度会不断提高,这一提高本身会带来收益和成本,而一旦参与者从中获得净收益,就有可能对其他未加入者形成示范效应,进而吸引更多的参与者。当然,如前所述,考虑到均衡条件,由示范效应导致的更高参与度所形成的额外净收益在最初阶段未必会推动参与度继续提高,反而可能使参与度下滑回落至均衡水平。但这里面存在一个“临界点”,即在某些关键性的国家/地区/部门加入到气候变化应对程序,或执行了某些标志性的减排政策后,参与度的提高便难以逆转,从而加速向下一个均衡点即高收入均衡水平汇聚,并在这个均衡点上逐步稳定下来。
基于参与度边际产出递减规律,产出函式有一个重要的定,即100%的参与度未必导致产出最大化。正如IPCC的第四次评估报告所指出的,国际社会面临多种可供选择的排放及减排情景,从“一切照旧”Business as usual到最为积极的应对情景,其排序正好是从最低的参与度>=0,到最高的参与度<100%。实际上,最终选择既不是最低也不会是最高的参与度。这证明,从无论是从成本收益,还是从产出角度来看,最低和最高的参与度都不现实。低水平参与的弊端在于无法实现部门内均衡,但高水平参与度的最大弊端则在于“过度参与”下全球在气候变化领域的过高投入会导致配置的扭曲,体现在收入曲线上就是,在一定点后,收入水平会随着参与度的进一步提高而下降。因此,从收入和的角度看,无论是低水平还是高水平的均衡,全球气候变化应对的参与度都不会越过某个界限,即图5的S点。
四、模型的应用
以上理论模型分析对当前国际社会的气候变化应对实践有着两方面的重要解释意义。一方面,国际社会在气候变化应对框架上的发展路径将受以下两种情况约束:其一,沿着本部门内部的净收益曲线移动,随着世界各国参与度的提高,国际减排应对框架的净收益会出现相应的变化图6,基于双均衡的存在,因此该曲线将呈现出倒U型的形状,与横轴参与度有两个交点Q1,Q2,意味着可能的参与度也仅会维持在这两点之间;其二,由于实现均衡的需要,Q1和Q2仍然是稳定后最有可能出现的参与度选择结果。因此,以参与度高低来衡量的气候变化应对框架将围绕这两个点出现波动。同时,在内部和外部条件的作用下,可以在两点间进行过渡。也就是说,最后参与度的选择范围将限制在Q1和Q2两点间。
另一方面,上述约束条件也符合当前各国在应对气候变化上的现实选择。第一,各国/地区/部门都不同程度地参与到气候变化应对框架中,最终必将在全球范围内体现为一个适度而均衡的参与水平Q1<=Q<=Q2,这也较好地解释了某些碳排放大国即便没有正式加入相关的国际气候变化应对和减排框架,但也通过自愿减排的形式在实际意义上参与到全球的气候变化应对程序中。这一方面是来自于这些国家/地区/部门基于自身成本一收益基础上的内生减排需要,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其他国家/地区应对气候变化和减排的带动。
第二,近25年来国际社会在气候变化应对上进展缓慢甚至有所倒退这一事实说明,从一般均衡角度来看,尽管参与度提高有利于增加产出,但应对程度还取决于部门内部的成本收益均衡。在关键的临界点没有突破前,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还较难跳出低收入的均衡参与水平。这样,各国显现出各种积极或消极的政策波动也就在情理之中。
第三,国际社会要走出当前的气候变化应对困境,跳出低水平均衡,就必须探索和研究影响参与度的临界物及其临界水平。可能的临界物包括:更加准确的气候变化科学研究和认知,更加巨大的气候灾难,更加系统的社会动员,更加有效而可行的政策工具,等等。当然,要想找到这一临界物及临界水平,全球还需通过更多的试错来验证。
结束语
如果以各国的参与度衡量全球气候变化应对框架的进展,多哈会议成果有限这一事实说明,气候变化应对的相关努力几乎陷入停顿,达到了自1988年国际社会开始进行谈判和框架设计以来的最低点。尽管如此,本文利用成本一收益关系的分析表明,这一低点或许正好实现了参与度决定下的均衡状态。只不过,这是一个仅可以带来低收入和低的低水平均衡点。而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程序中,必然还存在一个可以带来高收入和高的高水平均衡,即通过较高的参与度应对气候变化有效地实现碳减排,同时又可以获得较好的效率即产出。全球气候变化应对框架唯有找到相应的临界点并实现突破,才能确保跳出低水平均衡状态,达到高水平均衡状态。
第21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的会议议程
应对气候变化同样孕育着新的发展机遇,节能环保、新能源等产业已经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当前,中国节能环保产业年产值超过3.6万亿元人民币,创造就业岗位近3000万个。据测算,实现2030年左右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的目标,需要超过40万亿人民币的总投资,将形成产业规模23万亿元,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超过16%。随着低碳转型、绿色创新的不断推进,中国的发展方式将发生深刻的变化。
气候变化是一个全球性问题,只有通过全球合作才能有效应对。人们期待,各国在气候变化巴黎大会上能够凝聚共识,共同构建一个更加有效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人们同样期待,气候变化巴黎大会能成为全球气候治理进程中的里程碑,开辟出全球绿色发展的新道路,推动世界可持续发展进程。
怎样遏止全球范围内的气候恶化
2015年11月30日至12月11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一次缔约方会议将在法国巴黎举行。此次大会的首要目标是,在《公约》框架下达成一项“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并适用于各方的”全球减排新协议。新协议将在一定程度上确定,2020年《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结束后国际社会如何分担应对气候变化的责任。据了解,本次会议的核心是抑制或控制碳排放,旨在完成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大会提出的目标——达成一项抑制全球气候变暖的协定,确保地球升温不超过工业革命前2摄氏度。
2015年12月5日,第二十一届联合国气候大会终于交出了第一份答卷:在经过一周的反复讨论和协商之后,法国外交部长、大会洛朗?法比尤斯收到了来自195个代表团签署的一份长达48页的协议草案。不过,各方都在这份草案中规避了敏感问题。
2015年12月12日晚19点26分,在延期超过24小时的巴黎气候变化大会最后一次全会上,大会、法国外长法比尤斯举起带有大会标志的绿色小锤,宣告里程碑式的《巴黎协定》诞生,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进程迈出重要一步。
什么协定代表了全球绿色低碳转型的大方向?
怎样遏止全球范围内的气候恶化,
是国际社会面临的最严峻挑战。早在1992年5月,联合国间谈判委员会已经就气候变化问题达成公约——《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国每年召开一
次气候大会。迄今为止,气候大会已经举办了21届,但除了第3届气候大会达成了《京都议定书》和第13届气候大会通过了“巴厘路线图”之外,成果寥寥无
几。而近年来最被人们寄以厚望的2009年第15届哥本哈根气候大会,虽然达成了《哥本哈根议定书》,但协议却无约束力。此后,国际社会始终未能打破气候
“僵局”。
巴黎气候大会堪称史上最高规格气候大会,被视为“拯救人类的最后一次机会”,旨在实现哥本哈根气候大会提出的目标——尽快达成一项新协议,来接替将于
2020年到期的《京都议定书》。各国在气候大会上激烈博弈,本届巴黎气候大会仍是如此。气候议题牵动各国切身利益,由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196个缔约方发展阶段不一、经济模式各异、受气候变化的影响程度不同,诉求和关切千差万别,要达成一致意见,任务艰巨,尤其是在责任分担上面,矛盾更难
调和。
所幸,在历经13天马拉松式的艰苦谈判之后,巴黎当地时间12日晚7时26分,巴黎气候变化大会、法国外交部长法比尤斯一锤定音,里程碑式的《巴
黎协定》终于诞生。据报道,《巴黎协定》英文版共计31页,具体条款29项,包括没有法律约束力的“决定”和有法律约束力的“协议”两个部分,内容涵盖长
期目标、减排目标、资金补偿、技术援助、透明度审查、损失评估等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因素。
新材料作文还有“最佳立意”一说吗
《巴黎协定》代表了全球绿色低碳转型的大方向。
《巴黎协定》(The Paris Agreement),是由全世界178个缔约方共同签署的气候变化协定,是对2020年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作出的统一安排。
《巴黎协定》的长期目标是将全球平均气温较前工业化时期上升幅度控制在2摄氏度以内,并努力将温度上升幅度限制在1.5摄氏度以内 。
《巴黎协定》于2015年12月12日在第21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巴黎气候大会)上通过,于2016年4月22日在美国纽约联合国大厦签署。
制定意义
《巴黎协定》是继1992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19年《京都议定书》之后,人类历史上应对气候变化的第三个里程碑式的国际法律文本,形成2020年后的全球气候治理格局。
《巴黎协定》获得了所有缔约方的一致认可,充分体现了联合国框架下各方的诉求,是一个非常平衡的协定。协议体现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同时根据各自的国情和能力自主行动,取非侵入、非对抗模式的平价机制,是一份让所有缔约国达成共识且都能参与的协议,有助于国际间(双边、多边机制)的合作和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意识的培养。
新材料作文“分橙子”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两个孩子得到一个橙子,他们争来争去。最终达成协议,一个孩子负责切橙子,另一个可以先选择切好的橙子。他们按照商定好的办法各自取得一半橙子,高高兴兴地拿回家去了。一个孩子回家后,把半个橙子的皮剥掉扔了,把果肉榨成果汁喝。另一个孩子回到家,把果肉挖出扔了,把皮留下来磨碎,将其混在面粉里烤蛋糕吃。
上述文字,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或感悟?请根据你的联想或感悟写一篇文章,不少于800字。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思路点拨
这是一个新材料作文试题,材料选自2009年11月24日《中国教育报》第六版的“他山之石”栏目,原题是《分橙子的管理哲学》。内容是两个孩子为一个橙子争来争去,经过协商达成平分的协议,结果却没有得到最理想的结局,没有达到最好的效果。这个故事的中心含义是:充分有效的沟通,是使事物价值得到最大利用的前提;而缺乏有效的沟通,就会造成事物价值的浪费。分橙子之前,两个人对自己的需要是很清楚的,一个要橙子皮,一个要橙子肉,他们的目标也是非常明确的;切分橙子的过程中,两个人也有一定的合作协商——但最终却没能实现利益的最大化——各自得到自己想要东西的全部,而是只得到了自己想要东西的一半,另一半给白白浪费掉了。问题的关键是,两个人的需要正好处于互补状态,实现各自利益最大化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应该的。可是,这么顺情顺理的事情为什么没能办成而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呢?原因就在于双方在合作的过程中没能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如说,双方都能把自己的需要告诉对方,结果肯定是皆大欢喜。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将这次作文的最佳立意定为:合作中要有充分有效的沟通交流。
切入角度多种多样。着眼于材料的前提,可以表述为“充分的沟通是合作的前提”;着眼于材料道德结果,可以表述为“在沟通的基础上各取所需”“事前充分沟通,才能实现更好的合作”“沟通、交流、双赢”“要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就必须进行有效的沟通”;着眼于材料中橙子的切分,可以表述为“看似公平的分配不一定能实现人或物的最大价值(最大利益)”“不能盲目追求形式上的公平”“不能只求公平,不求实效”;着眼于两个小孩的协商,可以表述为着“民主协商不一定都能达到最好的效果”“缺乏充分的交流,常常不能使问题得到最完满的解决”;着眼于两个小孩的争执,可以表述为“盲目的相争常常会使人看不到问题的实质”;着眼于材料中两个小孩的综合行为方式,可以表述为“向对方大声说出自己的想法”等等——只要能够与沟通交流相联系,立意指向合作交流,均可视为一类。
这个作文题目审题难度很大。从整体看,没有明显的倾向性;从字里行间寻找倾向性,得到的反而是陷阱:“争来争去”给人一种印象,不应该为一些小事盲目竞争;“达成协议”“高高兴兴”显示结果还好,橙子切分双方满意;“榨成果汁喝”“烤蛋糕吃”给人的感觉也相当惬意,显示的是一种合作共赢的愉悦。这种情况,在近年的高考里边是不常见的。
材料选取也有一定的难度,学生习用的名人典故之类大多不太适用,只有那些关注现实、思考人生的考生,才会从日常生活中披沙拣金,找到合适的习作素材,而那些习惯于无病呻吟的写手考生肯定感到一筹莫展。
评卷手记
1.审题问题。由于材料的中心意义比较隐蔽,考生在审题立意上所犯的错误真是五花八门。比较多的情况是,只谈合作(目标、方向)不谈沟通,或者是文中也谈到了沟通交流,但是文章的重心在于合作(目标、方向)。例如“合作则利,相争则弊”“合作共赢”“精诚合作”等;或者只谈目标的重要性,如“目标比方法更重要”“目标不明确,即使方法得当也不能取得最好的效果”等。这些都只归入了二类卷。
还有一些主题虽然也与材料相关,但是明显地偏离了题目材料的含义,如一味赞美民主协商,或者说公平就好,凡事双方高兴就好;或者说“和谐比什么都重要”,或者谈选择,谈价值,谈环保,谈物尽其用,这些都不错,与材料也有关系,但与题目材料的中心意义距离太远。
2.表达问题。评卷过程中,我们会发现,即使一些作文审题准确,立意正确,但得分也并不是很高。这主要是表达的问题,如:
①整体规划不周,文章形制不足。有的作文有很好的立意,但没有写完,甚至只完成了一半。
②思维不畅,表达磕磕绊绊。这种作文,大多从卷面上的涂涂抹抹即可看出。
③满篇大白话,语言缺乏文。全篇文章,在阅卷老师目光的快速“扫描”中,很难发现有好的修辞、好的句式、准确而含义丰富的成语,彰显一定的文化底蕴的文句的引用。
④能力有限,生造硬拽。比如一篇编号29277的作文,命名也是《选择》,我们撇开它的立意不谈,只看这样的句子,你就能发现作者行“文”上的力不从心:“选择是一杆天平,称出评分秋色;选择是一枝寒梅,香出豆蔻年华;选择是一缕清风,吹拂浮躁心灵”。可以说,这位考生是有着较强的“美文”意识的,但功力太差,只能将这样的蹩脚的不伦不类的比喻硬安在文章中。正如劣质的粉搽在脸上,让人看了心里疙疙瘩瘩,很不是滋味。好的句子一般来说都是“信手拈来”的,而达到“信”的境界,就需要多背诵、多仿写、多揣摩、多领悟,平时不练考试时搬硬套生拉硬拽是无济于事的。
⑤立意加材料,缺少分析论证,难以产生较强的说服力;立意虽准确,但所用材料却不能论证观点,逻辑上犯“推不出”的错误。“特征”方面,不是“深刻”“丰富”“有文”“有创新”,而是就事论事式的肤浅,缺乏情感润泽的干瘪。得分不高,自在情理之中。
⑥选用自己不擅长的文体写作。几首诗歌,还有一些半文半白、不文不白的文章,由于水平有限,驾驭上不能得心应手,让人看了不舒服,因此得分都不高。
⑦有些文章,很有文,能从中看出作者驾驭文字的能力,彰显了作者较丰富的文化底蕴,但行文主旨与材料含义有较大出入。不能不让阅卷老师疑惑,这样高的文字功力,审题上怎么会犯低级错误?是不是考前背诵的范文,宿构的套作?是否太缺少应变能力?
另外,还有一些其他方面的失分原因,比如卷面不整洁、写错别字等,有些错别字纯粹是考生马虎不认真造成的笔下失误,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再次,我们告诫学生,形成认真的习惯,避免无谓的丢分。
佳作展评Ⅰ
平等不等于公平
佚名
在小学老师给大家分过糖后,你是否会想,他手里的苹果味比我这桃子的好?在中学老师发给读物后,你是否会想,他手里的科技书比我这书好?在单位分过米油后,你是否会想,他手里的米我更需要?
或许,生活中你有太多太多类似的问题。就像两个孩子分橙子,在一人分得一半后,一个孩子却只取肉,一个孩子却只取皮,剩下的都浪费了。在他们以为一人一半平等地分过之后应该是公平的,其实,并不尽然。有时候,平等不等于公平。在分糖分书时,可能两个人彼此看着对方手里的东西,都在想:我更需要他手里那个。可是,为什么不在分物之前,彼此相互沟通讨论后,再作出相应的决定呢?虽然两个人彼此都认为这样分是平等的,可是彼此并没有取得自己需要的全部,所以并不公平。
这些事情,虽然人们在精神上都得到了充分的“公平待遇”,物质上的量也都平等,但是物质上的质却不尽公平。这是缺乏沟通、管理不完善的表现。在做生意时,商人都追求利益的最大化,这个大并不是指得到的最大,而是最大限度地满足个人的需求。因此,交易前总会多次地商讨沟通以赚取最大利益,彼此互相交换,这才是真正的公平,物尽其用。行政亦如此,分配人员时,并不是把最高学历分配到最重要的位置,而是在妥善的人才管理下,专业对口,使得人才最优化,这才是真正的公平,人尽其才。为了使平等等于公平,在作出决定前,我们应做好充分的准备面良好的沟通,精细的调研,完善的管理,使物尽其用,人尽其才,平等待人,公平处事。现如今,部分紧缺,部分地区物质缺乏,我们更应该让平等等于公平,使得以充分利用,不浪费一丝。在社会中,使政治利益、经济利益、文化利益等公平而合理的分配,人利平等,分配合理,司法公正。让人们真正感受到,和国家为大家创造的平等而公平的环境,民主管理,公平分配。
希望在下次分橙子时,他能拿到想要的全部果肉,他也能拿到想要的全部果皮。
模拟评阅这篇文章看似平实却有着丰富的内容,思维严密,并且在入题与收尾上有着鲜明的特点。
在内容方面,作者从“公平”的角度入手,不仅谈到了每个人都经历过的中小学生活,还结合材料分析的生活小事,甚至引申到社会政治领域,如做生意中的讨价还价,有行政上的人员分配,有社会的配置,还有权利平等司法公正等等,可以说,文章的材料取自社会的方方面面,可谓丰富多彩。这样,不但容易让文章贴近现实关注社会,还非常容易由浅入深,升华深化主题。所以此项得分20分。
在表达方面,这篇文章语言平实,但是平实的背后却是严密的思维。而在行文结构上,文章在开头没有直接写出自己的观点,而是用了一系列疑问句,委婉地引起了读者的思考,这种开头的方式更易于赢得读者的信赖,并且很容易就把文章由具体引向一般。在引起了读者的思考后,作者就放手尽情挥洒,从各个方面各个角度去论证沟通的好处,到最后收尾时,用了仅仅一句话,就让驰骋开来的文笔立马又归于材料,戛然而止,绝不拖泥带水,令人怕按叫绝!因此此项得分为19分。
在发展等级方面,这篇文章立意高远,内容丰富,论证充分、深刻而富有说服力。此项得分20分。
美中不足的是,文章第三段内容过于繁杂,可以分为几个小段来分别阐述,可谓瑕不掩瑜。
综合以上亮点与不足,根据评分细则,评分如下:内容20分+表达19分+发展20分=59分。
佳作展评Ⅱ
不要在争执中迷失自己
佚名
有时,我们总把自己眼前的得失看得太重,使我们反而忘记了自己本来的方向。有时,我们为了一点利益就争得不可开交,反而让我们失去了更多。有时,我们就像那两个为了一个橙子而争夺的孩子,因为争执,使自己失去了一半的果皮或是果肉。
当我们再遇到像文中的那两个小孩的情况时,为什么不能静下心来谈一谈。当静心地谈过后,我们便可以各取所需了。
日前闭幕的哥本哈根全球气候大会上,各方的讨论十分热烈。然而,最终却未能达成各方满意的协议,这次对人类至关重要的大会规模空前,最终竟没有丝毫的实质性突破。
而各方僵持不下、争论不休的原因就在于大家都不想失去自己的利益。发达国家不愿为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与技术,发展中国家也不愿关闭自己的污染严重的工厂。
然而,如果大家都可以静下心来去思考,其实我们完全可以做法各取所需。发达国家渴望更好的气候环境,发展中国家又急需资金与技术,倘使双方不再争执,明确自己真正需要的,这次大会,本来会成为人类历史上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会的。
大到全世界,小到你我每一个人。爱因斯坦与玻尔在历史上曾有过一次关于量子力学的著名论辩。然而,这次长达数月的激烈论战最终却是双方不欢而散,两人也因此交恶,学术上再鲜有往来。而百年后的今天,当我们再看那一次世纪论战的时候,发现当时双方的观点其实都有问题,但又都有一定正确性。
如果百年之前的两人可以尽弃前嫌,静下心来不再去争执,为共同的科学理想去努力,或许会成为科学史上的一段佳话的。
不仅是那些大师与伟人,我们平常的普通人也一样。
不必再与父母为一些家庭琐事而争吵,不要再与同事为谁干的多干的少而计较,何苦再与同学因一道题的解法而争执不休。
当我们把那些争执放下时,当我们彼此了解了对方与自己的真正想法及真正所需时,我们就可以得到那或许本不可得到的另一半的“果肉”。
模拟评阅这是一篇夹叙夹议的记叙文,优点非常明显——现实性强,思路清晰,衔接自然。
在内容方面,本文从材料中得到论点后,将目光转向刚刚结束不久的哥本哈根大会,关注现实贴近现实,让读者感觉文章所论的道理离我们并不远,很有现实意义。然后又用了爱因斯坦和玻尔的例子来说明不能放下争执沟通交流的害处,这个例子并不为很多人所知,也显出了一些新意。此项得分为18分。
在表达方面,语言流畅,衔接过渡方面也做得不错,“大到全世界,小到你我每一个人”“不仅是那些大师与伟人,我们平常的普通人也一样”,这些过渡段落使得文章在衔接转换时非常自然,非常有利于文章内容的层层推进,也利于论证过程逐层深入。此项得分为19分。
在发展等级方面,文章除了内容丰富、结合材料紧密等优势以外,还有最大的亮点——现实性强,思路清晰,过渡分明。此项得分为19分。
不过,文章的不足之处也较明显。将哥本哈根会议失败的原因简单归结为缺乏沟通交流上有些勉强,爱因斯坦与波尔的争执靠简单的沟通交流也未必能解决,也就是说材料并不是能完全证明论点的,显然是作者在选择素材时欠考虑而导致的。
综合以上亮点与不足,根据评分细则,评分如下:内容18分+表达19分+发展19分=56分。
疯狂链接
一篇文章,虽然不是处处流光溢彩,但也不乏亮点,个别段落甚至是光鲜异常。现将阅卷过程中发现的精彩片段摘录出来,和各位读者共享。
1.南方雪灾如何?我们坚挺着;地震灾情又如何?我们携手着;三聚氰胺又如何?我们自省着;甲流肆虐又如何?我们内治着重视沟通交流的中国早已不是100多年前的那个夜郎自大、固步自封的中国了。
经过沟通,我们团结了;经过沟通,我们坚强了;经过沟通,我们殷实了;经过沟通,我们完备了。(郑州中学,刘润东)
——虽然方向上未能尽如人意,观点材料也难免油水之嫌,但是能够句句不离“沟通”这么一个关键词,就再也不用担心阅卷老师误判了。
2.当花朵在黎明前摇去最后一滴露珠时,它托悲戚的空气青青告诉我们要冷静思考,细心协商。
当朝阳挣脱夜的怀抱抹去最后一颗残星,它让阳光告诉我们要明白对方想要什么,自己想得到什么。
当微风拂过黑夜的琴弦,琴音回荡在空气里告诉我们,经过沟通协商,可以达到最优化配置。
每一位在历史的长河边看尽花开花落的智者都心里明白,即使我们不能心照不宣,也同样可以坐下来慢慢协商,或许可以两全其美。(郑州中学,梁雨楦)
——这是一篇文章的开头部分,特点是,段落并列,短促有力;语言优美,修辞叠用;“协商”“沟通”,关键词每段都有。开头这样光彩照人,即使后面多有瑕疵,也会不同程度地被遮掩。
3.失去与得到,便在一念之间。就像那两个小孩,为了一个橙子而争吵,达成协议之后,自以为已经得到了自己所要的,实际上,他们都只得到了自己所要东西的一半,而另一半却毫无意义地浪费掉了,如他们都能够敞开心扉,沟通交流,他们都会得到自己所要东西的全部,也就避免了无谓的浪费。(郑州中学,赵婷)
——分析到位,令人折服。材料是我们作文立意的本,只有深入地分析材料,才有可能得出符合材料实际意义的结论,才有可能做到立意最佳。材料是最好的例证,有的同学总是将材料束之高阁而另行寻觅,殊不知,那才是典型的舍近求远。
4.人们已经习惯了用自己的思维去推测他人,一事当前,自己会怎么做,也推测别人也会这么做。但是各人情况千差万别,以己度人,往往误判。每到此时,沟通就显得分外重要了。
可是社会还是缺乏沟通。身居闹市的人们,原来住在一个大杂院,虽然吵吵闹闹,感觉还算不错;现在,大家搬进了高楼新房,住了很长时间,还不知道对门邻居姓甚名谁,即使楼道相遇,也是形同陌路。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可现在,社会发展了,交通方便了,沟通渠道更加丰富了,人们之间的沟通反而实现了老子小国寡民的设想,只隔一道楼板,老不相往来。(郑州中学,袁芳)
——深挖根源,结合现实,既深刻,又亲切。
上一篇:禹州天气15天_禹州禹州天气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