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天气预报 天气预报

永兴县天气预报_永兴县天气预报7天

tamoadmin 2024-06-13 人已围观

简介1.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属于哪个市2.我想要一份“滑坡和泥石流灾害”的调查报告,下面是材料。学校的地理竞赛题,自由发挥,<1500字3.亲历者回忆1946年国民政府收复南沙群岛的始末4.绵阳五凤山在哪里5.气象灾害暑假去西安旅游的旅游攻略刚从西安回来不知当讲不当讲7月、8月、9月想要去西安的姐妹:去西安前真的被小红书上的各种攻略和吐槽看得眼花缭乱,不得不说看了大部分攻略后更加迷茫,有些说能做、有些说

1.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属于哪个市

2.我想要一份“滑坡和泥石流灾害”的调查报告,下面是材料。学校的地理竞赛题,自由发挥,<1500字

3.亲历者回忆1946年国民政府收复南沙群岛的始末

4.绵阳五凤山在哪里

5.气象灾害

永兴县天气预报_永兴县天气预报7天

暑假去西安旅游的旅游攻略

刚从西安回来不知当讲不当讲

7月、8月、9月想要去西安的姐妹:

去西安前真的被小红书上的各种攻略和吐槽看得眼花缭乱,不得不说看了大部分攻略后更加迷茫,有些说能做、有些说不能,尤其是交通住宿和景区方面的内容。于是我特意咨询了作为本地人的老土著,做出了这份攻略,真心想帮大家提前排排雷!

如果你怕来西安会踩坑,可以先保存下来虽然不能说能100%避坑,但避免80-90%的麻烦还是可以的

怎么到西安

飞机:咸阳国际机场

机场大巴:到市区一般30-40分钟一趟,客满即发。21:00后请选乘守航夜宵1号线。

地铁:机场机线北客站一地铁4号线行政中心一地铁2号线到钟楼火车/高铁:

西安站:地铁2号线直达钟楼

西安南站公交725路再转地铁2号线。(建议直接打车)西安北站:地铁1号线转2号线直达钟楼。

西安市内交通

地铁:ZFB领取西安电子地铁卡扫码乘车。

运营时间:6:00-2300,按里程计价,票价一般2-8元

公交:ZFB领取长安通电子卡扫码乘车,时间慢,建议多点耐心

打车:不要坐黑车,坐正规出租车以及网约车

自驾:zui好不要选择自驾:地铁覆盖率很高,自驾易堵车,旺季期间车位不好找。

兴西安天气情况

7月天气:33°C~21·C,可以穿裙子这些,但是注意早晚温差8月天气:35°C~25°C,8月和7月相差不是很大,注意防晒9月天气:33°C~22°C,相比于9月凉爽些,晚上带上薄外套穿搭建议

小清新穿浅色、浅色条纹或格子、小碎花文艺:纯色棉麻,白的、蓝色、黄等衣服性感显主体:穿红色、**、粉色、吊带裙

西安行前准备

证件:身份证、学生证(景点有优惠)、少量现金电器:充电器、相机、手机、充电宝药品:感冒药、肠胃药、驱蚊水鞋子:带双平底鞋,适合走路的鞋

日用品:护肤品(水乳)、卸妆水、洗面奶、防晒霜等、一次性毛巾牙膏等洗护用品

其他:口罩、晴雨伞、墨镜、帽子

车票:一定要提前买好来回的车票,特别是旅游旺季,车票非常不好买到,而且要是邻近日期再买票会贵很多

天气:出发前看好天气预报,多备几件不同的衣服,西安的天气变化多端,一定要注意不要感冒

出门:出门前一定要检查好门窗、水电、天然气、倒好垃圾

兴西安住宿区域

钟楼鼓楼一带:第一次来西安的人都会选择的区域,离钟楼、鼓楼近,可以随时去打卡钟楼和鼓楼,不仅交通方便,周边美食也多吃吃喝喝也非常方便。

永宁门附近:离钟楼和回民街只有一站的距离,出行方便这里大多数都是比较老的酒店,环境比较一般

小寨大雁塔附近:这里附近的景点比较多离大堂不夜城和大唐芙蓉园比较近,夜景很美出行方便,这里的环境也很好

赛格购物中心:也是非常值得选择的住宿区域,附近的商城最多美食和民宿多,交通也方便

线路规划

Day1:各地一到达西安(晚上可自行前往永兴坊小吃街

Day2:游玩大雁塔广场一慈恩寺/大雁塔-“世界第八大奇迹秦始皇兵马俑]兵马俑一大唐不夜城

Day3:西安城墙/明城墙一中国有名的五岳之一华山

Day4:大秦仿文创馆一华清宫一钟鼓楼广场一回民街一西安送站

Tips:第一次来玩建议报一个当地团,精华景点都玩到,类似上面4天的行程1300元左右,有导游全程解说能更了解文化历史的同时玩的生动有趣!交通住宿都不用自己操心呀,跟着玩就是了可以s信我了解一下哦~

美食攻略

羊肉泡馍:羊肉泡馍最有趣的就是要自己掰馍,越小块越好吃!肉夹馍:西安肉夹馍有三种一是回民街肉夹馍,牛羊肉馅的:是腊汁肉夹馍,肥瘦相间的猪肉馅;三是老潼关肉夹馍,猪肉馅的,外面的馍是素的,还可以夹青椒陕菜:葫芦鸡、沙拉脆皮茄子都非常不错!

胡辣汤:本地人喜欢吃的早餐,和馍搭配一绝!早上不喜欢吃肉的朋友可以选择素的

面食:西安面食种类非常多,油泼面、岐山臊子面、御面、裤带面等等都非常不错

酿皮:西安酿皮非常有名,来的朋友一定要尝尝

西安旅游注意事项

12、景区附近的特产都比较贵,直接到超市里买就可以了,便宜还可以邮寄到家

13、无论你是坐飞机或者高铁,刚到西安的时候,站外的黑车一定不要坐哦,外地人容易被坑

14、防晒一定要做好,晴天紫外线比较强,晒后修复比如芦荟胶补水面膜包要带

15、秦始皇兵马俑和华清官离市中心比较远,可以选择一天打卡上午兵马俑,下午华清池,晚上还可以去看表演

16、陕西历史博物馆是免费的门票,一定要提前2-3天预约。注意周一是闭馆,不要周一跑去,里面不能带自拍杆和三脚架17、《长恨歌》初次观看建议去a区或者b区,稍微贵-点但是体验感好超多

18、去华山一定要带上身份证,华山的佳游玩时间是春夏季,一般选择西峰上,北峰下!

19、西安美食品类那可真的多!比如羊肉泡馍、肉夹馍、陕菜烧烤,面食,砂锅米线等等

20、大唐芙蓉园夜景非常漂亮,行程可以和大唐不夜城安排在一起,挨着很近,换上唐装非常有代感,也是需要提前2-3天预约的,里面很大,安排的时间可以长一点。

21、大唐不夜城要晚上才好玩,换上唐装感受大唐盛世的繁华,里面有很多表演,可以提前看下个人喜欢的表演人物表演时间,如不倒翁**姐演出时间等。

22、西安城墙可以傍晚去,可以看到夕阳西下,从永宁门上去,6点左右永宁门还有表演。城墙很长,走路比较累,建议租骑自行车,西安城墙租自行车是要收拥金的,出门可以难备些现金在身上备用。

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属于哪个市

马上就是中秋节了,小伙伴们,中秋节你们计划好了去哪里游玩了吗?准备去西安游玩的小伙伴们可以先看看西安中秋节的天气,还有中秋节期间,西安的一些热门景点有哪些。

2019西安中秋节天气

9月13日,星期五:多云20~30℃,东风3级

9月14日,星期六:晴22~31℃,东风3级

9月15日,星期日:晴20~30℃,西南风2级

数据预测,节前市区车流量将大幅增加,可能出现较长时间、较大范围车辆缓行;节日期间,市区交通整体较为平稳,商圈、周边景区道路可能出现短时压车。

西安旅游景点

节前两日迎来出行高峰

结合历史大数据,我们预测节前两个工作日午后开始,市区将出现持续高峰,可能出现长时间、大范围车辆缓行。特别是限行结束后,还将出现夜间小高峰,持续约2小时。

西安市一、二环,南北中轴线城区部分,市区主次干道均将迎来交通高峰,多处可能出现停车难问题。

市区热门景点:回坊(尤为突出)、南门、钟鼓楼广场、省历史博物馆、大兴善寺、永兴坊、大唐西市、大雁塔、大唐芙蓉园、曲江海洋馆、小雁塔、大明宫、汉城湖、世园会。

近郊热门景点:兵马俑(尤为突出)、环山旅游路、昆明池、袁家村、马嵬驿、茯茶小镇、白鹿仓、白鹿原影视城、秦岭野生动物园、乐华欢乐世界等热门景点周边道路易造成交通拥堵。

结合去年数据,兵马俑、华清池、钟楼、大雁塔、南城墙、大唐芙蓉园、小雁塔等周边道路指数较高,大数据预判,这些区域的停车难问题会比较突出,在假期10时、18时为进、出景区高峰时间点,市区通往景区道路可能出现短时缓行。

我想要一份“滑坡和泥石流灾害”的调查报告,下面是材料。学校的地理竞赛题,自由发挥,<1500字

属于: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

历史沿革

宜兴简称宜。古称荆邑,春秋时属吴。秦置阳羡县,属会稽郡。东汉顺帝四年(公元129年)改属吴郡。晋惠帝永兴元年(公元304年),以表周_(周处之子)三兴义兵之功,设义兴郡,辖阳羡,国山,临津,永世,平陵,义乡六县。隋废郡,改为义兴县,属常州。

宋太平兴国元年(公元976年)避讳,取“义者宜也”之义改名宜兴县,仍属常州。元初升宜兴府,元贞元年(1295年)立宜兴州,属常州路。明复称宜兴县,属常州府。清雍正三年(1725年),分置宜兴、荆溪二县,1912年省荆溪县入宜兴县。1914—1927年属苏常道。

1949年属苏南行署区常州专区,1953年1月26日属江苏省苏州专区,1956年2月17日属镇江专区,1967年3月改称镇江地区,1983年3月起属无锡市,1988年1月撤销宜兴县,设宜兴市(县级市)。

至2007年10月,全市辖1个国家级环保科技工业园、2个省级开发区、14个镇、4个街道办事处,有246个行政村、87个社区居委。总面积2038.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41万公顷,山林4万公顷,总人口1062363人。宜兴文臣武将代不绝书。现全市有高级知识分子1369人,宜兴籍两院院士23人,分布在全国各地的高级知识分子逾万,“教授之乡”美誉驰名中外。

自然地理

宜兴市位于北纬31°07’--31°37’-,东经119°31--120°03’。地处江苏省南端,苏、宁、杭三角中心。东濒太湖,东南邻浙江长兴,西南界安徽广德,西接溧阳,西北毗连金坛,北面与武进相傍,_湖镶嵌其间。全市总面积2038.7平方公里。年末耕地99.14万亩。地势南高北低。南部为丘陵山区,北部为平原区;东部为太湖渎区,西部为低洼圩区。

龙池山位于宜兴城西南35公里的茗岭乡境内,为江苏省森林自然保护区。山海拔488米,年平均气温15.7℃,森林覆盖率达95%,总面积1800多亩。因属中亚热带北缘,常绿宽叶带生长茂盛,珍稀濒铖植物众多,故有“天然植物王国”和“绿色氧吧”之称。

以“稀、奇、古、怪”著称的龙池山自然风景区是苏南地区独一无二的风水宝地。“稀”指的是区内众多的珍稀树种和植物;“奇”指的是山顶有池,池中有学名蝾螈的小龙;“古”指的是山上有曾闻名于世的-八大寺之一的澄光寺;“怪”指的是摄人魂魄、横空壁光的“白云寺”和可预报天气构成荆溪古十景之一的“龙池晓云”等其他鬼斧神工的神秘巨石。

宜兴市境内河流密布、纵横交叉,灌溉、运输方便。有河道215条,总长1058公里,总面积19.49万亩。其中主干河14条,5公里以上的68条。荡20多个,水域面积73.43亩。有水库20座,总库容1.26亿立方米。天然水质较好,矿化度为100-200毫克/升,属很低矿化度水;总矿化度小于1.5毫克当量/升,属很软水;酸碱度值为6.5-7,属中性水。

宜兴市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全年温暖湿润。热量条件好,年平均气温15.7oC夏季最热月平均气温28.3oC。年平均无霜期2401多天,生长期可达250天左右,积温5418oC,日照较足,7-8月日照时数最多。农作物一年可2-3熟。降水丰沛,全年有雨,年平均雨日136.6天,年平均降水量1177毫米,春夏雨水集中。地面水、地下水丰富。

经济概况

国民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初步测算,2008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GDP)跃上600亿元新台阶,按可比价计算蛟桥河步行街比上年增长13.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1.5亿元,比上年增长3.7%;第二产业增加值350.5亿元,比上年增长12.7%;第三产业增加值228亿元,比上年增长15.4%。按户籍人口计算,全市人均GDP达56386元,比上年增长13.5%,按年末人民币汇率折算,人均GDP突破8000美元,达到8250美元。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市人均GDP达48100元,比上年增长13.6%,按年末人民币汇率折算,人均GDP突破7000美元,达到7038美元。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蝉联全国第七名。

产业基础

目前,宜兴已形成了以环保设备、电线电缆、精细化工、陶瓷、冶金、化纤织造、服装服饰为主的产业集群,以及包括机电、宜兴环科园CBD轻工、新材料、新能源等行业门类齐全、布局合理、协作配套能力较强的工业体系,培育了鹏鹞环保、远东线缆、灵谷尿素、虎皇油漆、银鱼餐具等一批在国内外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名牌产品。2005年,全市实现工业总产值904亿元,产品销售收入850亿元,工业增加值208亿元,利税总额70亿元,宜兴工业正在向新型化、集约化、国际化和规模化方向发展。

环保机械产业:宜兴是驰名全国的“环保之乡”,全市拥有环保企业1000多家(全国百强环保企业14家,江苏省百强环保企业40家), 2005年实现工业销售收入83亿元,已成为以水处理设备为主,包括声、气、固、仪、配件六大类200多个系列2000多个环保产品的生产基地,已形成集研发、设计、制造、工程、服务于一体的环保工业体系。

电线电缆产业:宜兴的电线电缆产业呈蓬勃发展的态势,现有企业418家,官林的(产量占全国的15%,拥有5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业,9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3家国家免检企业, ”家省级名牌企业,6个中国驰名商标,3个国家免检产品,1个中国名牌产品,15个省级名牌产品,25个无锡市名牌产品)。2005年实现工业销售收入132亿元。产品主要有电力电缆、通信电缆和电气装备用电线电缆等,并有与之相配套的一大批铜材、电缆料加工企业,已构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

精细化工产业:宜兴有精细化工企业650多家,2005年实现工业销售收入达145亿元。产品涉及化工领域11大类上千个品种,一批特色产品已具一定规模和知名度,如印染助剂、橡塑助剂、表面活性剂、纺织助剂、皮面助剂、水处理药剂等特色助剂成为全国知名产品。其中橡塑发泡剂、塑料抗氧剂、纺丝油剂、醇胺系列、环氧树脂等属于国内技术领先产品,产品供不应求;醇酸树脂、丙乙烯树脂、-树脂、脲醛树脂等合成树脂的产量和质量在全国均名列第一;民用油漆涂料的年产量超过10万吨,占全国8%,是全国闻名的“油漆之乡”。

陶瓷产业:宜兴已有7000多年的制陶历史,现有陶瓷企业近千家,2005年实现工业销售收入达60亿元。产品主要有日用陶瓷、建筑陶瓷、艺术陶瓷、工业陶瓷及紫砂陶瓷五大类2000多种产品,其中无铅釉下彩餐具、耐磨耐腐的工业陶瓷、美术陶瓷、纳米陶瓷材料、陶瓷机械、紫砂工艺品等在国内外市场占有较高份额。

纺织服装产业:纺织服装是宜兴的传统产业,现有纺织企业932家,经过近几年的技术改造和结构调整,正焕发蓬勃生机,2005年实现工业销售收入101亿元,已形成了化纤、棉纺织、毛纺织、亚麻纺织、丝绸、色织、针织、印染、后整理、服装、非织造织物、纺机等门类比较齐全的产业体系。

冶金产业:宜兴冶金行业已进入高速发展期,已有冶金企业980余家,2005年完成销售收入175亿元,形成了由钢铁、有色、耐火、稀土四大板块组成的冶金工业体系。

2021年4月,宜兴市在2021全国城市传播热度排行榜(县级市)中位居第21。

2021年4月,宜兴市上榜2021中国特色美食百佳县市榜第43名。

2021年3月,宜兴市上榜2021中国放心食品百佳县市榜第86名。

2021年3月,宜兴市上榜2021中国县域网络购买力百强榜第42名。

2021年1月,《小康》杂志社推出2021中国春季休闲百佳县市榜单,宜兴市位列第22位。

2021年1月,宜兴市上榜“2020年度中国社会治理百佳示范县市”,位列第80名。

2021年1月,2020年中国效率“百高县”名单出炉,宜兴市排名第20。

2021年1月,宜兴市上榜2020年度中国营商环境百佳示范县市榜第16名。

2020年12月,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第二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名单,宜兴市榜上有名。

2020年12月,2020年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县市名单发布,宜兴市名列第62。

2020年12月,江苏省交通运输厅发布第二批江苏省农村物流示范县名单,宜兴市入选。

2020年11月,2020中国县域旅游综合竞争力百强县市名单揭晓,宜兴市榜上有名。

2020年11月,中央文明办公布第六届复查确认保留荣誉称号的全国文明城市名单,宜兴市入选。

2020年11月,“2020中国乡村振兴百佳示范县市”榜单新鲜出炉,宜兴市位列第25名。

2020年10月,宜兴市荣获2020年全国双拥模范城(县)称号。

2020年10月,生态环境部授予宜兴市第四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称号。

2020年9月,阿里研究院发布《2020年淘宝村百强县》,宜兴市上榜,排名第71位。

2020年9月,2020中国综合生活质量百佳县市榜单发布,宜兴市排位第34名。

2020年7月,2019全国县域经济百强榜出炉,宜兴市位列第8名。

2020年7月,2020中国县域智慧城市百强榜出炉,宜兴市位列第24名。

2020年6月,宜兴市列入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苏南片区)。

2020年1月,农业农村部认定宜兴市为全国第四批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市、区)。

2020年,宜兴市上榜2020中国最具幸福感百佳县市,名列第17位。

2020年,宜兴市入选2019中国县域旅游竞争力百强县市,代表景点为宜兴竹海、善卷洞。

2019年11月,宜兴市被命名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

2019年10月,宜兴市入选2019年度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县市,位列第16名。

2019年10月,宜兴市入选2019年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县市,位列第7名。

2017年11月,宜兴市上榜第五届全国文明城市名单和复查确认继续保留荣誉称号的往届全国文明城市名单。

2015年3月,宜兴市获得第三批全国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先进单位殊荣。

亲历者回忆1946年国民政府收复南沙群岛的始末

 腾冲县位于横断山南段偏西部位,属印度洋水系伊洛瓦底江上游源头区。2004年7月17—19日,大盈江支流槟榔江上游腾冲县的猴桥、中和及龙川江上游明光、固东、界头等地遭受特大暴雨袭击,仅7月17—18日就降雨159.6mm,7月19日前后发生大面积滑坡、泥石流灾害,造成严重人员伤亡和巨大财产损失,引起了党中央、国务院和云南党政领导及社会各界高度重视[1]。7.19灾害期间,腾冲县有21个乡镇不同程度受灾,其中中北部的猴桥、明光、滇滩、固东、界头、曲石和中和7个乡镇的42个村委会、316个村民小组受灾较为严重(图1),共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36×108元[1]。这次灾害中,全县死亡7人,失踪2人,受伤4人,因灾伤病420人,成灾人口1.76×105人,需要紧急转移安置灾民及危险地区群众3426人;倒塌损毁房屋5138间,损失存粮3.00×105kg,死亡牲畜2530头(只);农作物受灾4373hm2,成灾2755hm2,绝收1232hm2,冲毁埋没田地387hm2;林木、苗木损毁严重,10多个林业加工企业受灾停产;92条县乡、乡村公路受灾,毁坏公路150km、桥梁涵洞130座,通往中缅猴桥口岸的公路全线中断;火山、热海、和顺、北海等旅游景区交通中断;损坏堤防18处,堤防决口8处,损坏护岸147处,毁坏人畜饮水工程50处,损毁大小沟渠154条、长125km,损坏小水电站5座,造成龙江2级、3级电站停机;破坏通讯线路100km、输电线路20km,18所中小学校受灾,校舍、围墙等垮塌严重,所幸的是学生们正在暑假之中,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1 灾害类型及成因1.1 灾害类型及分布通过实地调查勘测,认为腾冲7.19灾害主要为滑坡和泥石流灾害,在其形成的前期伴有边坡坍塌和崩塌,后期伴有高含砂山洪和洪水灾害。其中滑坡泥石流主要集中分布在腾冲县中北部槟榔江上游猴桥镇的永兴村、箐口村、东村、上街村等7村(因灾死亡5人)、中和乡新岐、高田、大村(死亡1人)和龙川江干流及支流明光河流域的明光乡(死亡1人)、滇滩镇(失踪2人)和固东镇;零星分布于界头乡和曲石乡等山区,而高含砂山洪及洪水主要分布于槟榔江和明光河沿岸的平坝区(图1)。1.2 灾害的发育背景在行政区划上,腾冲县隶属云南省保山市,处于保山市、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交接部位,西北部与缅甸为邻。全县面积5845km2,人口6.10×105人,有汉、回、傣、佤、景颇、傈僳、德昂、阿昌等民族[2]。该县地处高黎贡山西坡,地形呈高山峡谷和山间断陷盆地、高原夷平面相间的态势,地势北高南低;境内最高点为位于东北角的高黎贡山大垴子峰,海拔3780.9m;最低点位于南部腾冲、龙陵和梁河3县交界处的速庆江边,海拔930m,相对高差2850.9m。腾冲是西南丝绸古道上的最后一站,以火山地热景观闻名于世,地震活动十分活跃;流经县内的主要河流有大盈江及其支流槟榔江、瑞里江上游龙川江等3条河流,流向大致南北向,均属伊洛瓦底江水系。县内属北亚热带高原季风海洋性气候,具有干湿季分明,气候温和,冬春旱、夏秋涝的特点。县城位于云贵高原夷平面上的腾越镇,海拔1600m,年平均气温14.9℃,年平均降水量为1478.5mm,雨季降水占年降水量的85%,降雨的分带性较明显,单点性暴雨多[3]。1.3 灾害的主要成因腾冲7.19滑坡泥石流灾害均发生在森林植被覆盖度极高的中北部地区,其中短历时、高雨强的特大暴雨是灾害的主要外部激发因素,强烈的断裂活动、新构造运动和强风化的花岗岩松散层是其形成的内在因素,高山峡谷区内巨大的高差、高陡斜坡和大比降沟谷为其形成提供了优越的势能条件,加之6—7月份较大的前期降雨使岩土体长期浸泡、饱水,最终导致山体成片滑坡、坍塌,形成滑坡泥石流灾害,而人类某些不合理的开发及建设活动,如开采矿石、兴修水电、乱采乱伐、毁林种田等则加剧了灾害的危害程度和损失。1.3.1 暴雨因素 受西伸的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和印度洋季风低压的共同影响,从7月17—19日,云南西部的怒江地区、保山市和德宏州的泸水、福贡、腾冲和盈江等地出现较大范围的强降雨过程,其中腾冲和盈江地区降雨强度最大。据腾冲县气象局的降雨观测资料[1],2004年1—7月降水量较历年同期偏多126.1mm,至7月19日全县出现中到大雨以上的天气过程达11次,7月7日以来全县范围出现连续的阴雨天气,期间总降水量195.1mm,有5d的日降雨量达到20mm以上,其中11日、19日的降水分别为28.0mm和39.5mm;而从17日20时—20日08时县城降雨达81mm。县城北部的降水中心7月17—18日共降雨159.6mm。据当地70~80岁的老人回忆,1903年发生100a一遇的暴雨,但自1946年以后从未发生过这样大的暴雨,故在降雨频率上可将7月17—18日的暴雨视为60a一遇。据腾冲县腾龙桥水文站观测资料,该次暴雨形成的龙川江洪水洪峰流量为建站以来最大,达1660m3/s,属50a不遇的特大洪水。该次暴雨具明显的垂直分带性,即暴雨主要发生在海拔2000m以上中高山区,猴桥的年降雨量达3000mm以上,而滑坡泥石流灾害亦多发生在海拔2000m以上的中高山区。腾冲县猴桥、滇滩、明光一带与盈江县、盏西是该次暴雨的中心,其灾害也最为严重,充分反映了滑坡泥石流与降雨的分布一致性。腾冲县天然植被覆.

度较高,在1950年为59%,由于大量砍伐天然林,在1990年减小到38%,水土流失较为严重。但在中北部地区,植被覆盖度远高于县境其它地方,植被虽保护较好,仍然形成了严重的滑坡泥石流灾害。因此,特大暴雨是该次灾害形成的根本原因。据调查,7月18日9时30分,明光乡中塘村加谷山发生滑坡,死亡1人;7月19日0时猴桥镇永兴村发生泥石流,死亡1人;凌晨1时30分,槟榔江四级电站的4名勘测人员在猴桥镇上街村遭遇泥石流,全部遇难;7月19日下午猴桥镇永兴村芭蕉岭发生滑坡,造成1名小学教师死亡。该次暴雨形成的山洪和洪水造成的桥梁倒塌和洪水淹没还造成3人死亡。由此可见,灾害集中发生在7月18日夜—19日凌晨,以19日为多,故将这次灾害命名为7.19腾冲滑坡泥石流灾害。1.3.2 地形因素(1)高差。腾冲县多属中山和高山区,以中山为主。本次灾害严重的中北部地区,海拔最高为县境内最高点。位于东北角的高黎贡山海拔3780.9m的大垴子峰,一般山岭海拔在2000~3000m,河谷和沟谷海拔在1000~1500m,岭谷高差1000~1500m,最大高差达2780.9m,势能条件十分优越。同时,上述地区位于大垴子山西坡和大娘山(3323.3m)南坡,受高山的阻挡,南来的暖湿气流沿迎风坡上升,在中高山地带形成主要的降雨集中带,为灾害的发生提供了激发动力[3]。(2)山坡坡度和沟床比降。研究区属典型的中高山深切峡谷区,但同我国其它典型滑坡泥石流地区相比,区内山坡坡度相对较缓。据初步统计,除个别山岭坡度>40°外,绝大多数山坡坡度在30°~35°间,发生滑坡的永兴村和高田山坡坡度在35°左右。槟榔江上游、明光河上游的河床比降均在10%以上,而发生沟谷泥石流的猴桥、明光、固东、高田和热海等地的沟床比降在20%以上,坡面泥石流坡度在30°左右。具备滑坡泥石流发育和运动的基本地形条件。(3)水系结构。此次灾害主要发生在腾冲县大盈江支流槟榔江上游流域和龙川江干支流。2条河水系发达,支沟众多,呈叶脉状分布于河流两岸,沟谷和河谷均呈典型的V字型,受两岸泥石流扇形地堆积物及部分峡口堵塞,部分河段形成山间盆地和U型谷地。由于崩塌、滑坡和泥石流发育,河床上漂砾、巨石鳞次栉比,跌宕起伏,淤积十分严重[4]。1.3.3 地质及构造 腾冲地区位于泸水—瑞丽断裂以西,邻近印度和欧亚板块接合部位,属冈底斯—念青唐古拉褶皱系的伯舒拉岭—高黎贡山褶皱带南部。以发育的断裂构造、年青的活动火山、强烈的地热显著和地震活动而闻名[3]。区内大部为混合岩化的岩石和花岗岩所占据,残留的上古界浅变质岩零星分布于酸性侵入体之间,新生界上第三系、第四系沿龙川江、大盈江和槟榔江沿岸分布,中—基性火山岩覆盖大部分地区。受断裂活动、地震活动、地热活动影响,区内地层十分破碎松散,极易遭受风化,为滑坡泥石流的发育提供了充分的物质基础。调查结果表明,最薄风化层为10m,最厚超过100m,7.19灾害的绝大多数滑坡泥石流,如猴桥镇永兴村泥石流、上街村泥石流、芭蕉岭滑坡和中和乡高田村滑坡等均沿风化层发育。研究区新构造运动十分强烈,具体表现为地震活动强烈频繁,温泉广泛出露,山地隆升,盆地下陷,为滑坡泥石流的发育提供了充分的物质基础和能量条件[4]。2 滑坡泥石流灾害特征2.1 暴发突然,成灾迅速引起腾冲7.19滑坡泥石流山洪灾害的7月17—19日暴雨发生突然,暴雨强度大、持续时间长,降雨集中于北部山区一线,加之暴雨发生于深夜,又有较大先期降雨,山高坡陡,坡长和沟道较短,故成灾迅速,难以防范和躲避。2.2 形成灾害链,灾害由山区向山间平原延伸此次灾害由特大暴雨激发,其成灾过程是:首先在沟谷上游和山坡上形成崩塌、滑坡和坡面泥石流;滑坡、崩塌在坡面径流冲蚀下,部分直接转化为坡面泥石流,部分和坡面泥石流一起堆积在坡脚和沟道中,为山洪冲蚀形成沟谷泥石流;泥石流出沟后与主流洪水形成高含砂洪水,并挟带大量漂木和石块向河流下游运动。因此,该次灾害从暴雨—滑坡—泥石流—山洪—漂木流—高含砂洪水,构成了一个灾害链,灾害由山岭扩展到坡脚,由山区逐渐延伸扩展到平坝区,亦由山村扩大到乡镇。2.3 危害范围集中,区域性明显由于此次暴雨范围较为集中,局地性强,故灾害和危害仅发生在腾冲县城西北7个乡镇和毗邻的盈江的3个乡镇,其中以猴桥镇永兴村、箐口村、东村、上街村等7村,中和乡高田、大村和明光乡、滇滩镇和固东镇受灾最重,而对东部和南部的其它乡镇造成的损失相对较轻。2.4 灾害数量大、规模小,个别破坏力强,伤亡及财产损失惨重  野外调查发现,暴雨在腾冲北部地区造成滑坡泥石流达数千余处,构成威胁、造成危害的有100余.

多数规模较小,滑坡体积和泥石流堆积物大都在数十至数百立方米,且绝大多数位于居民点和农田以外,故未造成严重灾害。但成灾的几处滑坡泥石流规模较大,大都在数1000m3,而高田滑坡体积达2.00×105m3,由于规模大,滑动后破坏力极强,对公路、村庄造成严重威胁。2.5 暴发频率低据当地老人讲,在1946年的7—8月间,猴桥和毗邻的一带也曾发生严重的暴雨滑坡泥石流灾害,许多村庄都是那次灾害后从山上搬迁下来的;1952年猴桥乡小水井附近曾发生大规模滑坡,造成7人死亡;1975年前后及此后的年灾害较为严重,但规模和灾害损失远不及2004年的7.19灾害;从1946年至今的58a间从未见过这么大的暴雨。由此可见,7.19泥石流灾害的暴发频率可视为60a一遇,暴发频率极低,为历史罕见。3 滑坡泥石流灾害发展趋势预测2001年前全县共发现滑坡、泥石流、不稳定边坡、崩塌和矿山采空区地质灾害点302个[3]。1999年后降水明显偏多,其后热海等地滑坡泥石流活动强烈,地质灾害趋于活跃,给当地村镇、旅游设施和乡城带来严重威胁。自2004年7月以来的连续暴雨在腾冲又引发了滑坡、泥石流数千处,造成灾害和形成危害的灾害点达100余处,有25处严重威胁1000余户、5000余人生命和财产的安全,对乡镇、县城、农田、灌渠、公路等造成了严重危害。这次灾害受暴雨中心的控制,均发生在以前灾害较为轻微的中北部地区,而原来地质灾害较为严重的南部龙川江中下游地区在此次并未发生严重灾害。这说明在地质条件、地形条件、固体物质条件等都具备的情况下暴雨成为滑坡泥石流灾害最主要的激发因素。7.19灾害发生后,除了上述7个乡镇直接引发了地质灾害造成严重损失外,同时也造成大量潜在的滑坡、崩塌,破坏了森林植被,使坡面支离破碎,斜坡大量失稳,形成许多临空面和拉张裂缝,许多规模巨大的老滑坡相继复活。该次发生灾害的地区又是当地的一个暴雨中心,暴雨十分频繁,一旦发生特大暴雨,将诱发一系列地质灾害,并形成灾害链。调查表明,7.19灾害的发生,拉开了腾冲县区新一轮地质灾害活动的帷幕。除了这一次灾害的发生区以外,在其余地区也诱发了新的灾害险情。例如大量滑坡处于蠕滑阶段,个别已处于滑动前的临界状态,泥石流松散固体物质储量丰富。因此,未来在灾害性暴雨或地震等外部因素激发下,滑坡泥石流灾害将逐步趋于活跃,它对人类生命财产和山地环境的危害亦将进一步加剧,灾害造成的损失亦将进一步扩大,防灾和减灾形势十分严峻。4 目前的应急减灾措施4.1 严密排查灾害隐患,及时转移严重隐患区人员和财产目前,除了加强对已发灾害和已有灾害隐患点的救灾、安置和动态监测外,应广泛发动群众和广大地质灾害监测报警人员、专业人员对各乡、村等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排查,查明灾害的分布现状、危害范围和程度、发展趋势,掌握灾害的整体情况。对暂时无法实施防治工程的严重隐患点,及时转移群众和财产,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5]。4.2 制定突发灾害的应急预案7.19灾害的发生,为政府和各级主管部门敲响了警钟。针对严峻的地质灾害情势,应成立灾害应急领导小组,制定突发地质灾害的应急预案,对灾害发生前人员的逃逸路线,安置场所和灾害发生后救灾抢险、经费筹集、人员疏散、交通保障、物资运输、灾民安置、卫生防疫、通讯传输等制定周密稳妥的计划。一旦发生灾害,应按照制定的应急方案执行,确保万无一失,井井有条。4.3 及时向群众宣传普及地质灾害基本知识目前必须将地质灾害基本知识,特别是如何判别地质灾害发生的征兆及发生灾害后逃逸、避灾、救护和选择暂居地、安居地等知识宣传普及给广大的群众。群策群力,集思广益,充分发挥和调动群众防灾救灾的能动性,最大程度的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充分贯彻“以人为本”的减灾宗旨。4.4 加强灾害点的监测、预警和预报7.19灾害发生前,腾冲县国土部门和气象部门合作做出了灾情预报,根据监测预报,及时撤离了许多灾害危险区内的群众,避免了更大的灾害损失,监测预报、报警工作在减灾防灾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应该在汛期继续加强对潜在威胁大、危及群众生命财产的滑坡泥石流灾害点的监测,结合气象预报和灾害活动的各种迹象进行预测和预报。4.5 做好灾民安置区的紧急灾害评估  7.19灾害后,灾区重建和移民安置是摆在灾区干部群众面前最紧迫的问题。对拟将安置灾民的地点,应做好地质灾害调查和危险度的紧急评价工作,尽量避免在灾害隐患区建设。在调查中发现,有个别村民已在不安全的高陡边坡上兴建新居。因此,国土和乡村干部应加强灾民新建住房的监督工作,在修建施工边道、恢复被毁公路、水渠、开垦农田等时,严禁乱挖乱填。4.6 修建应急减灾工程,提高防灾和抗灾能力对目前已处于蠕滑期和临界状态的滑坡,应及时堵填裂缝、同时将周边和坡面汇水引出滑坡体以外,防止水体渗入坡体;对滑坡体上的水田,应减少灌水量,防止水体下渗;对过陡的边坡和危岩、危树适当削坡和清除[4]。对危及村镇的泥石流和山洪,应修建铅丝石笼导流堤和干砌挡墙等临时性拦排工程,防止泥石流洪水外溢泛滥。同时,清除河道和沟道狭谷段、涵洞、桥梁淤积物和阻碍行洪的建筑物,疏浚河道、沟道。5 防灾减灾措施5.1 开展山地灾害详查和活动性评估7.19灾害发生后,腾冲县又新增了数以千计的灾害点,灾害的数量、分布区域和活动状况发生了变化。因此,应尽快开展新一轮的地质灾害详查工作,查清灾害的活动规律、危害程度及未来发展趋势,为今后灾害区划、危险度评价、监测和防治提供依据。5.2 山地灾害的危险性分析和分区危险性分区是对灾害的区域性预测,可为地方城乡建设、公路、水利、农田规划和灾害防治提供指导性意见[6]。在区域地质灾害详查的基础上,根据灾害的影响因素(分布密度、高差、坡度、岩性、构造、地震、暴雨、森林植被等)和危险区的严重程度进行分级、分区对未来开展灾民安置、危险区居民搬迁和防灾减灾极为重要。5.3 系统开展山地灾害治理工作对于严重威胁到城镇、厂矿、重要水利电力设施和较大的居民点的灾害点,应尽快开展灾害防治项目的规划建议、可行性研究和立项工作,分期分批按照轻重缓急,实施工程治理。此外,加强灾害区森林植被的恢复和保护,搞好水土保持,对减少滑坡泥石流山洪灾害的发生、减轻灾害程度,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6]。5.4 建立山地灾害预测预报和预警系统由于地质灾害点多面广,且多处于偏远的山区,目前的气象、水文站点和灾害监测站点无法满足测报的需求。因此,应尽快建立地质灾害监测和预报系统,如利用遥测雨量计和气象雷达,对雨量进行实时监测,利用GPS监测滑坡位移变形等。5.5 加强部门协作,搭建灾害防御平台滑坡泥石流山洪灾害的监测、预报和防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既涉及到国土资源部门,亦涉及到行政管理、水保、水利、水文、气象、地震和救灾等多个部门。因此,应由主管领导协调各个部门,共同搭建山地灾害防御平台,达到资源共享,信息互通,提高山地灾害的整体防御能力。

绵阳五凤山在哪里

亲历者回忆了1946年国民政府收复南沙群岛的全部经过。

抗战胜利后,我参加了1946年冬收复南沙群岛的工作,是收复南沙群岛的历史见证者。这件事发生在42年前,李阳疯狂背古诗。以下是我对南沙群岛的了解和1946年参加南沙群岛光复的亲身经历。

中国南海最南端的岛屿。

南沙群岛,原名团沙群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北接西沙群岛,南接婆罗洲,东临菲律宾,西接中南半岛。其中,太平岛北距玉林港550海里,东距马尼拉487海里,西南距新加坡830海里,西距西贡486海里。南沙群岛是南海航线的关键点,是中国所属的南海所有岛屿中最南端、分布最广、面积最大、包括岛屿数量最多的一个。

水族馆里有丰富的水产品。

南沙群岛地区水产品丰富,包括鱼、虾、海参、海龟、贝类、海藻等。品种多,产量大。据玉林港老渔民介绍,每年2月至4月的渔季,中国广东、广西的渔民到南沙群岛捕鱼3个月,可以覆盖他们一年的生活费。那里的乌龟也很多,很容易抓到,尤其是在农历接近太阳的夜晚。很多乌龟游到海边,比较容易抓到。只要翻个身,站稳了,就不会再走了,等着被收拾。1946年,我在太平岛海滩的沙子里挖出了很多龟蛋。在锚地,海水清澈,海底的白沙和珊瑚为衬托。你可以在30米深的海底看到各种各样的鱼、海藻和珊瑚。就像参观水族馆一样,很美。南沙群岛和西沙群岛之间的区域也有很多鱼。

取之不尽的鸟粪天然肥料

南沙群岛的海鸥不计其数,太平岛全岛覆盖着一层厚度为0。51。0米。鸟粪是一种极好的肥料。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一家鸟粪公司曾在太平岛铺设轻轨连接水泥码头,并经常派船运送鸟粪。是的,这个面积只有0。43平方公里的小太平岛,他们愿意做出这样规模的投资,可想而知那里鸟粪的经济价值。中业岛还盛产鸟粪。

含有海底石油

据说南沙群岛地区也有丰富的海底矿产资源。菲律宾曾与美国合作在中国南沙群岛东北勘探石油。虽然没有公布结果,但消息显示储量相当可观,已做好进一步勘探开发的准备。近年来,越南在南沙地区也有活动,除了领土扩张外,可能与石油掠夺有关。为此,我国政府发表了一项声明。根据国外的一系列数据和专家的估计,南沙群岛的石油储量非常可观。

南海是两洋航运的门户。

南沙群岛位于中国南海东部,处于太平洋和印度洋、亚洲大陆和澳大利亚大陆航运交通的十字路口。许多航线穿过中南半岛和南沙群岛之间的海上航道。比如在太平岛或中业岛设置强大的无线电台和雷达监测站,可以控制船只的活动。南沙群岛是中国防御南海的前哨,在战争中占据着特别重要的战略地位。

重要气象观测站

它是中国南海最南端的岛屿,距离玉林港约550海里。岛礁遍布南海南部。南海东部和南部的气象变化复杂,尤其是夏季。每年,有2030个台风在菲律宾生成,并继续向西北方向移动,构成了巨大的威胁

大量的历史事实和无数的证据,以及国内外许多资料记载表明,我国人民是南海诸岛最早的发现者和开拓者。在宋代绘制的海图上,称之为千里长沙,千里石塘;《皇清各直省分图》绘制于清乾隆二十年;《大清一统天下图》,画于嘉庆二十二年,都是画南海的岛屿。

20世纪30年代以后,南海诸岛先后被英、法、日帝国主义占领。根据《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1945年8月14日敌人投降后,台湾省和南海诸岛全部归还中国。

收复南沙群岛的历程

接受任务,制定航行计划。

1946年7月,泰康号、太平号、永定号、永胜号、永顺号、永泰号、永宁号、永兴号8艘舰艇从美国起航回国进行小修。我国政府组织收复南沙、西沙群岛舰队,以当时被认为装备最新的太平舰为旗舰,率领中野、永兴、等舰执行收复任务。海军上校林遵被任命为舰队司令。麦船长指派我与戴希玉领航员、林参谋一起研究拟定航行计划,并命令我于1946年12月底前完成接收任务。

当时我是太平舰的少校和副舰长。自1934年以来,我在海关航标船和测量船工作多年。我对沿海航标和航道有了很好的了解,也有了一些在大风暴中运送人员和物资到上海岛的经验。但南沙群岛的航行资料和航行法律,无论中外航线指南,都没有阐述,只说是危险地带。所以,当我从指挥官和机长手中接过这个飞行员责任的时候,我思绪万千。于是我搜索资料,从上海海关海事处找到了一张1910年法国出版的南沙群岛旧海图。但是海图的比例尺很小,水深很稀疏,不适合航海。从这张图上我们知道,南沙群岛的岛礁和浅滩大部分是由珊瑚礁组成的,大部分是泻湖周围的水下环礁。整个地区没有灯塔,也没有任何航标。太平岛是最大的岛,面积不到0。5平方公里,高度只有3。三米。能见度好的时候,只能在78海里内看到岛屿。在与天水相连的浩瀚南海中寻找,犹如大海捞针。太平岛四周都是珊瑚礁。要登上这座岛屿,你必须穿过珊瑚表面,探索深水航道。不管你能不能找到这个渠道,我还是缺乏相关信息。但当时我抱着一个坚定的信念:人定胜天。如果法国人和日本人能登上太平岛,我们当然会登上,更何况我们的祖先曾经去过!我将克服一切困难,完成收复祖国领土的光荣任务。

我仔细研究了南沙群岛的情况和周围的水深,以及南海的气候、风向、海流和海浪,分析了过去大部分沉船都在南沙群岛东北部的原因。根据当时的东北风季节,南海海流主要流向西南,认为由西向东接近太平岛,有利于控制速度搜索太平岛,寻找珊瑚礁之间的通道。于是决定从玉林港出发,先向南行驶,到了越南海岸的瓦雷拉角外,再向东行驶到太平岛。虽然它会航行更多的英里,但找到这个岛是安全的。

另一方面,上海至玉林港所经过海域的气象、潮流、航标、雷区等都要进一步研究。当时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不久,中国沿海的大部分灯塔和浮标还没有恢复。一些雷场没有彻底调查和清扫,海上经常出现漂浮的地雷。与此同时,海上安全也很混乱,而且

1946年10月29日,太平等4艘舰艇从上海吴淞口出发。沿途通过信号灯、横幅或无线电话指挥和相互沟通。打开雷达,加强了望,利用岸标,有时利用天体,经常勘察船位,做好海图工作,同时搜索海面标记,注意来往船只动态,随时做好战斗准备。平均速度是10节。11月2日到达虎门,接待专员和工作人员登船。11月6日从虎门起航,11月8日抵达玉林港,在此进行补给,并与玉林、三亚海军商讨无线电联络方案。

据悉,日本在占领三亚和玉林期间,均设置了沿海电台,并在三亚港设置了机场、潜艇基地和庞大的远程电台,以指挥日本在南海和南太平洋的海军和空军。然而,日本投降后,国民党接收方非但没有好好利用或妥善保管战利品,反而将大部分设备、机器、仪器等拆散,变卖零部件中饱私囊。我亲眼看到三亚市场上放了很多大型的无线电真空管,当金鱼缸卖。接收了大量贵重的军事设施、通讯设备、交通工具,除了少数留作官员个人使用外,全部变成了废品。玉林港只有一个很小的海军电台,勉强能联系到我们的舰队。

在玉林港期间,我们也从当地的老渔民那里了解了南沙和西沙群岛。据了解,这两个岛屿的捕鱼季节是在4月。春季风力一般在4.5级以下;冬季强风多,东北强风可达7级。5月以后,夏秋雨季多台风。西沙群岛的锚地不是很差,但南沙群岛根本没有避风锚地。底料要么是砾石,要么是沙子,要么是珊瑚,所以容易抛锚。由于该海域冬季天气恶劣,实际上选择11月和12月接收南沙群岛是不合适的。更何况当时战争中受损的南海气象站至今未恢复,天气预报不准,海上天气难以掌握,中途没有避风锚地。其中的艰辛可想而知。但是,国民党政府的决定和命令是不能改变的,收复南沙群岛关系到国家在世界上的威望。我们必须尽力克服困难,争取在期限内完成任务。

太平等4艘船于11月中下旬两次驶出玉林港。大约三个小时后,他们遇到大风大浪,中冶和中建两艘大型登陆舰翻滚到30度。他们的迎风面积特别大,眼看就有翻船的危险,全舰队4艘船被迫返回玉林港避风。

屏幕上的一个亮点到达太平岛。

1946年12月9日,天气晴朗,东北风3级。上午8点,第三次从玉林港起航。在港口外设定真实航向179,驶向越南东海岸。根据当前风向、风力、预计流向和当前速度,骆驼罗盘导航航向为177,通过雷达确定船舶位置。出港后,永兴舰和钟健舰分头出航,收复西沙群岛。太平和中野继续以平均10节的速度向南航行。12月10日,在越南瓦雷拉角外通过地标确定了该船的确切位置,随后直指南沙群岛太平岛。因为估计的风压比较准确,所以船位基本一直保持在航线上。12月12日上午,海水变成深绿色,志坚已进入约1000米的浅水区,离珊瑚区不远。于是水手们被派到桅顶加强了望,搜寻较浅的水色,降低速度,启动回声测深仪,不断记录水深读数,注意其变化。

10点左右,正前方的地平线上出现了一条短短的黑线,然后渐渐看到了岸边的形状。雷达屏幕上显示一个光点,用经纬度天文观测、水深和海图标绘图像进行验证。断定这是太平岛。半个小时后,在驶过一个深约40米的珊瑚平台后,海水突然变成了淡绿色。然后把船速降低到极慢的速度,把船位换到岛岸线的位置,用雷达测出600米的距离和30米的水深,马上倒车,11点钟在太平岛西南岸外抛锚。这个锚地是用砾石和沙子建成的,海水非常清澈。锚链被甩出海底后,都可以看清楚。抛锚后,鸣笛吸引岛上人们的注意。然后放下摩托艇和救生划艇,开始登陆。

爬南沙群岛

我带着水兵和陆战队员分别乘摩托艇和救生艇登陆,向离岸50米左右推进。水太浅,所以我们涉水下船上岸。首先,我们搜索了岸边的堡垒,但没有发现任何人,所以我们在顶部升起了国旗。向北搜索两间水泥房,只找到几顶钢盔,破破烂烂的军装和日军留下的皮鞋。并推倒了日军竖起的石碑。沿着西南海岸搜索,发现南岸西侧有一个残破的小码头,从这里向东铺设轻轨。这条铁路和码头被日本海鸟粪公司用来掠夺海鸟粪。南码头浅滩有一条人工小通道,长约300米,宽5米,深35米。为了方便以后人们登陆,码头上挂了一面旗作为登陆点的标志。岛上还有一个广播电台,西端有一个发电厂和几栋房子,都是混凝土的。在东端还有一个小堡垒。

今后,建筑材料、机械、仪器和施工人员将陆续由中冶船舶运上岸。那一天,司令员、麦队长、钟野队长、副队长、戴希玉、林和我在岛上举行了光复仪式,并竖立了一个高约一米的水泥钢板碑,上面刻着太平岛三个大字。广东省政府专员麦主持了恢复仪式。先后被法国和日本帝国主义侵占的南沙群岛,从此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岛屿观察

在建设期间,我对全岛进行了多次详细的考察,看到东西长约1km,南北宽约0mm。5公里,面积约0。5平方公里,高约10英尺,热带植物高约34米。四周都是珊瑚礁,西南角外的礁石最窄,宽约150米。岛上覆盖着白色的鸟粪。一个故事讲的是0。5米,鸟粪里藏着无数的海鸥蛋,沙滩上也有很多海龟蛋。所有建筑都是水泥结构,估计是为了防台风和风暴潮而设计的。窗户很小,大部分都破了。有1口水井和4个储水罐。东部和南部海岸有一些不完整的防波堤。上面有一条大约0高的线。周围是6米的水泥围堰。经检测,该井水质仍可饮用。立即安装手泵。如其他电厂、电台、气象站、宿舍等。应根据其优先级进行修理或更换。当时有海军陆战队的一个排,气象学家,无线电操作员,修理工,医务工作者等。共约60人。一批武器、医疗器械和药品、生活用品和足够半年的燃料、消耗材料、粮食、副食品、罐头食品等。也被落下了。

返回基地

由于南京海军总指挥部命令太平舰前往玉林、三亚、秀英等港口执行其他任务,于12月15日离开太平岛北上,12月25日驶入广州港白天鹅塘锚地。这一次,从上海出发航行约3000海里后,它安全成功地完成了所有任务

本文作者何炳才同志是收复南沙群岛的历史见证者之一。当时他是护航驱逐舰太平号的副舰长。这篇文章描述了他对南沙群岛的所知所见以及当年的亲身经历。

气象灾害

四川绵阳五凤花海在五凤山国际花艺博览园,位置在四川省绵阳市涪城区永兴镇绵西村2组

进入需要买票,70周岁以上的老年和身高1.2米以下的儿童免票。

走进花博园仿佛进了花的海洋,树的故乡,鸟的天堂。看,这里有白色的茉莉花、**的雏菊花、红色的玫瑰花、各种颜色的月季花、粉色的蔷薇爬满了围栏、红色的海棠花、漂李灶亮的蝴蝶在鲜花丛中翩翩起舞,勤劳的小蜜蜂在花丛中忙碌的采着花蜜,高高的桉树显得挺拔而有力。

满园鲜花竞相绽放,姹紫嫣红,争奇斗艳,这样的盛景在这里就能看到。

置身在这片花海,入目花朵盛开,微风徐徐吹过,鼻尖传来阵阵幽香,让人不由得沉醉在这里。

赏花注意事项:

1、赏花前最好提前查看目的地的天气预报,备足衣物,着装以轻便暖和为主。

2、如果要带老人或儿童出行,考虑到体力问题,最好不要选择爬山。

3、对于昆虫或者花粉过敏的人,不要去花丛茂密的地方。

4、春天昆虫开始活跃,尤其是花丛中,所以尽量不要喷香水,也不要携带甜食和含糖量高的饮料,喷一些防止蚊虫叮咬的喷剂。

5、注意防晒抗敏,穿长袖长裤,涂抹防晒霜,最好不要随便在山林或草丛中躺卧。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绵阳市

湖南省绝大部分属中亚热带,冷暖空气在境内剧烈交接,天气复杂多变,一年四季都有发生灾害的可能。春季、秋季低温、冰冻、洪涝,以及干旱灾害频繁发生,危害很大。据统计,从1988~1997年间,全省因气象灾害每年平均损失约153.77亿元,其中1996年达508亿元,气象灾害所造成的损失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0.2%,占农业生产总值的20.5%。

10.1.1 干旱

(一)干旱特点

湖南干旱四季均有,出现频繁,危害最大的是夏秋干旱,其中又以秋旱为甚。由于气候、地形、土壤、水利、耕作制度和抗旱能力等不同,造成了明显的地区差异。以湘中丘陵地区最为严重,包括隆回、邵阳、邵东、衡阳、湘乡、双峰、涟源、新化、新邵、宁乡、长沙、望城等县,以此为中心,向四周递减,旱情比较少见的是湘东南和湘西南山地。

从干旱出现次数和频率来看,以衡阳、邵阳、长沙等湘水资水沿岸的河谷盆地最高,小旱以上的频率达80%~85%,即十年中只有1~2年不旱,大旱频率30%~50%,即2~3年有一大旱。洞庭湖区的岳阳、常德等地干旱频率也较高,略次于湘中地区,但因湖区水源充足,灌溉条件好,不容易造成灾害。湘西和湘东南山地出现频率较少,小旱以上频率为50%~60%,大旱以上频率在15%以下,一般旱情轻。此外,各地干旱出现有显著差别,有旱、无旱或轻重干旱往往交替出现。

我们对全省不同县份无雨日数和几种作物气候产量(斤/亩)进行统计分析,将无雨日数40~60天以上定为干旱年,60~80天定为大旱年,80天以上定为特大干旱年。我省干旱年、大旱年、特大旱年的频数分布,均以东南较大,西北较小,在湘西一带3~4年一遇,湘东的长沙、衡阳、岳阳,及湘南零陵及湘西南角的通道,大约3年2遇,郴州是两年半一遇。三年左右一遇的是雪峰山东延部分的益阳,安化、新化等地。

大旱级以上旱年频数最大的有两个区,一个是衡阳盆地和祁阳、零陵丘陵洼地,大旱中心在衡阳,另一个区为洞庭湖平原,大旱中心在岳阳,然后分别向四周减小。雪峰山以西、罗霄山、南岭等山地基本上没有大旱,个别地区大旱10~20年一遇。

据降水距平百分率ΔR=(Rmax-Rmin)/R×100%),按-20<ΔR<-10为偏旱年、ΔR≤-20为干旱年的标准划分(天气预报业务评定办法),对1951~1995年桑植、沅陵、常德、岳阳、芷江、邵阳、长沙、衡阳、零陵和郴州10个站平均降水量的距平百分率进行了统计。其结果为20世纪50年代的9年中,1年干旱,60年代3年干旱,70年代3年偏干旱,80年代2年为偏干旱。

(二)干旱遥感调查

用作物缺水系数法和土壤热惯量法对干旱情况进行气象卫星遥感调查。通过对我省卫星遥感资料(1998年、1992年)和全省各地气象资料及灾情资料进行分析,确定不同等级干旱所对应遥感统计值划分阈值,然后转换成相应干旱等级值,再根据各地相应降水距平百分率,进行综合评判,并对全省干旱灾害遥感数值分布图进行补充、订正。

由于热惯量法原则上只对裸露土壤适用,在有覆盖的情况下,植被会改变土壤的热传导性质。为了在高植被覆盖区对作物的旱灾进行遥感监测,采用“供水指数法”(Vegetation Supply Index)。当作物遇到干旱时,作物供水不足,一方面作物的生长受到影响,卫星遥感的植被指数将降低,另一方面作物的冠层温度将升高。这是由于干旱造成的作物供水不足,作物没有足够的水供给叶子表面的蒸发,被迫关闭一部分气孔,致使植被冠层温度升高。我们定义的植被供水指数VSWI为:

湖南省国土资源遥感综合调查

CH 1、CH 2是 NOAA卫星或 FY-1卫星第一、第二通道的反照率,Ts 是 NOAA卫星或FY-1卫星遥感到的作物冠层温度。

我们选用1998年10月15日14∶30的NOAA卫星遥感进行分析:

(1)对卫星遥感进行几何校正;

(2)使用信息提取技术提取我省卫星遥感数据;

(3)对水体与非水体进行区分,将NDVI<0.1的象素点判定为水体,此点无旱情;

(4)确定水体后,NDVI的值域为0.00103~0.6111,VSWI的值域为0.00001~0.01109;

(5)将VSWI乘以900,取整,值域变为0~9;

(6)用9减去VSWI,值为0~2的判定为基本无旱情,3~4的为轻度旱情,5~6的为中度旱情,6以上的为重度旱情。

将分析的结果进行综合评判,将评判的结果进行0.618优选法,对湖南省干旱灾害进行分区。

湘中重旱区:主要为衡阳、株洲、湘潭、长沙等地,大多为丘陵、盆地,降水量大多在1300 mm以下,是我省少雨中心之一,其4~9 月的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差为负值,土壤结构较差,人口密集,人类活动多,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近年虽然植被得到一定恢复,但很多土地“保水”、“保土”能力仍然很差,极易发生干旱,一般干旱年出现频率43.3%,大旱年出现频率10%,特大旱年也达3.3%。本区长沙县、望城、浏阳、株洲、湘潭、韶山、湘乡、衡山、衡东部分丘陵近年森林植被恢复好,加上水利设施兴建较多,干旱有所缓解,因此该区内有许多地方为中、轻、甚至基本无旱区。

湘南重、中旱区:邵阳市附近数县,零陵大部分县,郴州部分县,其中邵阳、祁阳、新邵、隆回等县,大多年降水量在1300 mm以下,干旱出现频率也较高。其中邵阳秋旱的一般干旱出现频率16.2%,大旱年16.7%,夏秋连旱出现的年份频率居全省最高,达13.3%,大旱年份、特大旱年份分别达3.3%。

零陵数县1998年降水总量较历史偏少5成以上,突破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历史最低值,仅占全年降水量10%~20%,形成夏、秋、冬季连旱。由于气温较高,水分亏缺较大,导致晚稻和旱粮大幅度减产,库、塘、河干涸,多次出现森林火警、火灾。

由于该地区土壤多为白云岩风化而成的,土层不厚,保水、保土能力差,加上该区人口密集,人类对植被破坏也较重,如该区邵东、邵阳、隆回,祁阳等水利设施较少的地方,不但干旱严重,甚至人蓄饮水都较困难,遥感图上反映为重旱区,其他地方为中旱区。

湘北轻旱、基本无旱区:岳阳、常德、益阳一带是洞庭湖区,但降水量相对偏少,岳阳降水量1300 mm,华容为1200 mm,大多数县份年降水量在1300 mm以下,是全省降水量较少的地区之一,降水时间分配也不均匀。岳阳夏季出现干旱年份达23.3%,常德也达10%。秋旱频率更高,岳阳秋季出现干旱年份达23.3%,常德为30%。大旱年岳阳达6.7%,而常德达10%,属气候干旱。但由于客水较多,平均年入湖水量达3000亿m3,在有一定数量的提灌设施的地方,气候干旱引起灾情将会很轻。因此只在远离溪河、水利设施较差的丘岗地区,田土会因旱引起一些损失,这在遥感图上也有反映。

湘东山地轻旱区:主要是在平江、浏阳、醴陵、攸县、茶陵的东部和炎陵县,年降水量在1300~1400 mm以上,随着海拔的升高,降水量还有所增加。但降水时空分布均匀,加上山地多由以花岗岩为母岩形成的土壤,在森林和植被破坏较重的地方,干旱时有发生,尤其天水田和旱土发生干旱机会更多,因此在遥感图上也有星星点点的反映。一些水利设施或灌溉条件较好地区基本无旱。

湘西南轻旱区:主要是怀化市和娄底市、邵阳市的雪峰山各县。年降水量由西向东而减少,怀化降水量1444 mm,而东部年降水量只1170 mm。雪峰山迎风坡降水较多,降水随着海拔的升高还有所增加(以中部降水量最大)。武冈、城步、泸溪、辰溪、麻阳、溆浦、新晃等县丘岗地区,夏秋干旱仍然很严重。溆浦夏旱年频率达3.7%,秋旱年频率达40.7%,夏秋连旱大旱年达7.4%,特大旱年达3.7%。由于该区山地森林资源较丰富,大部分地区受干旱危害很轻,仅开发过量的一些丘岗、天水田受干旱危害较重。在卫星遥感图上一些地方反映基本无旱。

南岭轻旱、基本无旱区:主要为桂东、汝城、郴州、宜章、蓝山、宁远、道县、江永等山区和江华县,大部年降水量在1400 mm左右,道县、蓝山、江华、桂东,汝城为全省5个多雨中心之一。该地降水基本上能满足作物需要,降水的年际差异虽然很大,但80%的年份降水量仍在1000 mm以上,一般不对农林作物构成干旱危害。由于该地区有一些岩溶山地,一些地方过度开发,仍然有夏秋干旱发生,尤其是一些天水田或水利设施较差的田土,受害也不轻,因此在遥感图上也有反映。

湘西北中、重旱区:包括湘西自治州、张家界市以及安化县,岩溶普遍,干旱危害仍然很严重。春季降水(3~4月份)较少,对春种作物造成一定危害;7~8月份降水虽然较多,但水分渗漏严重,加上土层薄,土壤保水性差,因此山地田土极易受旱。该区森林破坏严重,造成大量水土流失,因此在遥感解译图上山地和田土的干旱等级仍然很高。

10.1.2 低温冷害

(一)低温冷害特征

主要是春季低温冷害(包含3~4月低温,以及5月低温),秋季低温(主要是指寒露风),还有冬季的低温和冰冻。寒露风是晚稻生产中的主要气象灾害,寒露风危害晚稻的气象因子是低温,不同品种的抗害能力不一样。

1997年9月12~13日强冷空气自北向南入侵我省,日均气温由27℃~28℃降至22℃以下,13~19日全省各地相继出现连续3天及以上日平均温≤20℃的寒露风天气。长沙连续三天及以上日平均气温≤20℃寒露风出现在9月14日,按时间排居历史第二位。这次寒露风持续16天,其间最低日平均气温16.2℃,日最低气温12℃,平江县达9.5℃,长沙市24小时降温13.8℃,48小时降温14.9℃。长沙11 天无日照,9月中旬、下旬日照时数仅为49小时,比常年偏少46.5%。全省有5万亩晚稻,其中杂交稻85%左右,早中迟熟品种比例为1∶5∶4,湘北中熟多,湘南迟熟多,杂交稻以V46、V64为当家品种,常规稻以湘晚籼1号、余赤为当家品种。自北向南有70%~80%的晚稻在寒露风出现前齐穗,20%~30%在寒露风到来后抽穗,受害严重。

(二)低温冷害遥感调查

我们选取发生在1997年9月的一次涉及面广、强度大的寒露风作为典型个例进行遥感分析。

(1)亮温与地表温度:利用星载辐射计测量大气窗区辐射可用来探测地表特征,因此,我们可以根据陆地表面的红外辐射特性及其强度差异来分析热状态的变化规律。

绝对黑体的光谱辐射强度服从普朗克(Plank)定律:

湖南省国土资源遥感综合调查

式中,c1、c2为波尔兹曼常数,λ为波长,T为绝对温度。

当辐射体为黑体(如果在任何波长λ,有光谱比辐射率,则此物体为绝对黑体)时,这个温度就是物体的温度,否则,它就是物体的等效应黑体辐射温度,或简称亮温(亮度温度)。

假定地表面红外窗区通道的比辐射率为1,即可由卫星测得的辐射能量(计数值经过定标处理)用上述公式得到地表温度。

虽然地表比辐射率是随地物不同有所变化的,也并不完全为1,即不能把地面亮温简单作为地表温度来处理,但我们可以利用地表亮温的变化来定性地反映同一地物的地表温度变化或差异。

(2)通道选取:在辐射波段中,红外辐射(0.76~1000 μm)与温度的关系相当密切,因此,人们也称之为热辐射或温度辐射。其中,3.5~5.0 μm是遥感所用的主要红外窗区之一,对应气象卫星的AVHRR探测仪为第3通道,但此波段的地面反射太阳辐射和地球本身的热辐射在能量上大致相当,而8~14 μm是遥感中最常用的红外窗区,对应AVHRR为第4、5通道。由于地表温度通常为200~300 K,其自身的辐射能量大部分集中在8~12μm红外波段,处于地气系统热辐射极大值位置上,因此,我们选用第4通道作为冷害监测的基本通道。

(3)图像处理

定位处理:根据卫星轨道根数和扫描点的观测时间,计算出该时刻的瞬时轨道参数。由卫星姿态、扫描角和瞬时轨道参数计算卫星瞬时视场所对应的地面观测点的地理经纬度。

投影变换:对遥感图像作兰勃特投影变换。

几何校正:卫星原始图像会因多种原因引起几何位置上的变化,产生行列的不均匀,象元大小不等、形状不规则等多种畸变。畸变的图像给解释分析、位置配准造成困难,因此必须对原始图像进行几何校正。其方法是:在卫星扫描图像及电子地图上选取河道的拐点和内湖等特征点作为控制点,根据两者的差异,用内插法进行地理位置的校正。

利用可见光和红外窗区通道测值进行云检测:AVHRR探测仪在第1、2和4、5通道的灵敏度较高(反射率为0.5%时,信噪比大于3,通道4的噪声温度≤0.1K),因而在范围不大的相邻视场内,观测结果相差应是很小的。利用这一特点可以排除那些受云影响的观测数据。判式如下:

湖南省国土资源遥感综合调查

其中,i为通道序号,Cmax,i和Cmin,i分别为数据阵(即m×n个象元的观测数据)中的最高和最低值,C为阈值。当判别是满足时,即认为这些观测数据有受云覆盖的影响,应予剔除。

遥感图像的数字处理:对第4通道云区以外的象元值进行拉伸处理,根据其值域由小到大配以由冷到暖的调色板,且设置云区为显眼的天蓝色,再配上水红色的水系图及省界图。

(4)低温冷害遥感图像分析:从图上看出:湘西及怀化属较冷的区域,洞庭湖区次之,常德、岳阳地区较暖。在上述三大冷暖区中,又存在一些小片的不同地域。如在湘西、怀化冷区中以溆浦的溆水流域,麻阳的辰水、锦江流域,吉首的沱江流域,花垣的花垣河下游,保靖的里耶-隆头沿河等地却要相对暖些。又如常德、岳阳暖区中以慈利的县城东部、澧县的县城北部,岳阳的铁山水库南、北两侧等地要相对冷些。

城镇明显比周围农村要暖些,从图中可明显看出长沙、湘潭、株洲、常德、益阳,以及南县、桃江、宁乡、沅陵等市县城区的突出暖色斑块。

使用常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计算自1997年9月13日至9月21日寒露风冷害强度指数,标于图中:从图中看出湘西、湘南普遍偏冷,湘中、湘北偏暖,洞庭湖区比常德、岳阳地区略偏冷,其大致趋势是基本一致的,但其测值受站点数目的限制,无法反映出更细致的分布特征。对于测站稀少的区域,特别是地形及不规则地区,则无法描述其变化规律。

10.1.3 洪涝灾害

(一)洪涝特征

洪涝灾害包括山洪、江河湖泊泛滥、内涝和内渍。史料中“*雨连旬”、“江湖水溢”、“大水灌城”、“尽成泽国”等记述比比皆是。洪涝灾害对人民的生产、生活的危害十分严重。据统计,1950年至1998年全省洪涝受灾面积累计达30348万亩,年平均619万亩,成灾面积累计13784万亩,年平均280万亩。特别是近十年来,国民经济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空间也在不断扩展,河流两岸和湖泊四周的平原地带越来越成为人口聚居的集结地和政治、经济及文化的中心。因此,同样的洪水,遭受灾害的人口及经济损失有越来越大的趋势。

(1)洪涝发生的频次。据史料分析,湖南省在近3000年的历史中,共有洪涝记载613年,其中全省性洪涝占18.1%,大范围的洪涝占20.4%,部分地区洪涝占61%。

(2)洪涝的地域分布。洪涝的成因主要是降水强度大及连续降水所致,因而洪涝的地域分布与暴雨的地域分布基本一致。以安化为中心的雪峰山端,以道县为中心的都庞岭与萌诸岭之间,以浏阳、平江为中心的幕阜山、连云山西部谷地是3个多暴雨区。慈利、沅陵、安化、张家界、岳阳、常德、浏阳、通道等地大暴雨出现机会较多,易遭洪涝。湖区及四水下游多渍涝。当四水上中游洪水汇注入洞庭湖而渲泄不及时,湖区亦易遭洪涝,此时若遇长江洪水倒灌,极易形成南北顶托之势,洪涝灾害将更为严重。

(3)洪涝的季节性。根据气象部门的统计资料,无论是全省性洪涝或区域性洪涝,均以夏季最多,冬季少见,春夏连涝频率亦不低。湘中、湘南春涝频率高于湘北、湘西;湘西秋涝频率高于湘中;湘西冬涝比其它地区要多。洪涝灾害与雨季开始迟早和大气环流及雨不定期的自南向北推移密切相关,雨季往往是3月下旬至4月上、中旬,自南而北先后开始,因而常年4月洪涝灾害主要发生在湘南,以永州、江永出现机率最大。5月洪涝普遍增多,永州、通道、长沙、芷工、邵阳、安化等地尤为突出。6月湘、资、沅、澧四水中下游及洞庭湖防汛进入紧张时期。7月洪涝主要出现在桑植、沅陵、芷江、通道一带的湘西北和湘南山地。8月湘东南由于易受台风影响而出现洪涝灾害,其他各地则较少出现,但有的年份台风挺进湘中、湘北,大气环流发生变异,亦可酿成洪涝灾害。

(4)洪涝的年际变化。据史料分析,在公元1400年以前,湖南省大范围严重洪涝年有明显的34年和110年准周期;在1401~1990年间,则有11、34、57、110和186年等较明显的周期振动。

此外,由于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形成湖南省旱涝同年的特点。即在同一年中同一地点先涝后旱,或先旱后涝,但以先涝后旱居多。据史料记载,在公元1201~1990年间,旱涝同年占年数24%,而先涝后旱者又占旱涝同年的76.3%,先旱后涝占23.7%。旱涝同年的地域分布有南旱北涝、南涝北旱、南北都旱涝三类。南旱北涝占47%,南涝北旱占27.4%,南北都旱涝的占25.2%。

(二)洪涝灾害等级分区评价

为了综合评价全省山丘区及洞庭湖区的洪涝灾害等级程度,我们以全省1∶50万的TM影像图的地形地貌解译为基本依据,并考虑气候特征、水系发育程度、土地类型、地质条件等综合因素,将全省划分为29个洪涝评价单元进行评价。

1∶50万TM卫片(TM4、TM7、TM3)单元解译标志如下:

水体:TM卫片表现为蓝色;

滩地:表现为桔红色或棕褐色(无纹理结构);

平原农田:表现为桔红色(块状分布);

岗地:粉白色;

丘陵:黄绿色;

低山:桔**(有山脉纹理构造),海拔在200~300 m;

中低山:桔红色(有山脉纹理构造),海拔300~400 m;

中山:深桔红色(有山脉纹理结构),海拔400~500 m;

中高山:黑绿色(有山脉纹理结构),海拔在500 m以上。

(1)评价因子的确定

形成洪涝的因子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因子有气候方面的多年平均降雨量、暴雨日数、海拔高度等,它们对洪涝的形成起主导作用,其次为地貌类型、水系发育程度、水土流失状况、植被发育程度等,这些因子对洪涝有一定的影响。洪涝评价因子选取如下:

多年平均降雨量(QY);

暴雨日数(QD);

海拔高度(HG)∶从TM图像中读取;

地貌类型:从TM图像上获取;

水系发育程度:从TM图像上获取;

水土流失状况:从TM图像上获取;

植被发育程度:从TM图像上获取;

(2)评价模型

湖南省国土资源遥感综合调查

式中:Wi——第i个因子在所计算的评价单元中占的权重;

gi——第i个因子的得分值;

G——所计算的评价单元灾害程度的得分值。

根据评价结果及等级划分标准,进行数字统计集合,划分各地洪涝等级如下:

极度重灾区:洞庭湖区,包括华容、澧县、安乡县、常德市、汉寿、沅江。这些地区的洪涝灾害极为严重,基本上无山丘区的山洪灾。

重灾区:洞庭湖边缘的丘陵区,包括临澧县、桃源县、临湘市、桃江县、岳阳县、湘阴县、望城县,这些地区既有山丘区的山洪灾,也有湖区的洪涝灾害。而浏阳市、永顺县、桑植、张家界市、溆浦县、麻阳县、泸溪县、沅陵县、炎陵、汝城等县(市)的局部地区是山洪灾的重发地。

中度灾区:包括宁乡县、长沙市、长沙县、平江县、株洲、醴陵、怀化、芷江、冷水江市、新化县、祁阳县、东安县、永州市、耒阳市、郴州市、新邵县、邵阳县、邵阳市、邵东县、隆回县、洞口县、武冈县。

轻度灾区:包括涟源市、双峰市、娄底市、邵阳、新邵、隆回、新晃县、会同县、靖州自治县、耒阳、常宁、永兴。

(三)1998年洞庭湖地区特大洪涝灾害遥感调查

1998年湖南省湘、资、沅、澧四水及洞庭湖区相继发生特大暴雨洪水,形成了我省自1954年以来的最大洪水。我们利用NOAA气象卫星、雷达及TM卫星的实时监测图像及调查,分析调查水情和灾情的变化情况。

(1)雨情调查:1998年全省平均降雨量1632.8mm,较正常年份偏多12.8%,其中湘中北地区7次受暴雨袭击。全省发生了四次大的暴雨过程,其中最大1小时降雨量达105 mm,400 mm以上降水量笼罩面积达3.5万km2,日最大降水量为300.7 mm。

1998年雨情特点表现为:一是雨季提前;二是暴雨强度大;三是暴雨频繁且接连发生,几次大的降雨过程集中在6月中旬、7月下旬和8月中旬,且每次暴雨持续时间在三天以上;四是暴雨中心较稳定,多次重复在湘江、资水中下游、澧水流域和沅水的酉水,导致这些地区多次发生严重的洪水灾害。

(2)水情调查:根据NOAA卫星监测所获得的图像分析,5月25日,洞庭湖区的主河道已无法分辨,湖面较枯水期有所增长,湖面水域已增至1890 km2,同时城陵矶下游长江干流江面明显增宽。6月中下旬,湘、资、沅水及洞庭湖区出现第二次集中降雨,洪水大量汇入洞庭湖,导致湖水水位逐步升高,从6月19日NOAA探测图可以看见,洞庭湖水面进一步扩大,湖面水面增至2039 km2。第三次,7月初湘、资、沅水流域洪水刚刚入湖,长江流域上游降大到暴雨,长江洪水倒灌进一步抬高了洞庭湖水位,使洞庭湖城陵矶出现第一个洪峰,水位近34.52 m。第四次,7月20日至26日,澧水、沅水中下游连降大暴雨,相继再次发生大洪水,与此同时,长江洪水入湖量大增,澧水、沅水下游洪水相互夹击,洞庭湖水位迅速上涨,洪峰水位35.48 m。根据7月28日NOAA卫星传送的图像显示,长江干流城陵矶处洪水范围增大,顶托严重,湖区淹没范围扩展至新墙、汨罗、湘阴等地,安乡被淹,湖区湖水面积已达2443 km2。第五次7月29日至8月1日,洪峰水位35.53 m,超过历年最高水位0.22 m,8月1日NOAA卫星传送图像显示,洞庭湖湖水面积增至2542 km2,淹没范围进一步扩大。第六次,8月15日至17日,长江干流宜昌出现最大一次洪峰,洪峰流量63600 m3/s,正好与澧水、沅水洪水相遇,使城陵矶水位于8月20日达1998年最高值35.94 m,超1954年水位1.39 m。8月22日NOAA卫星探测图像清楚显示,长江干流城陵矶至枝城段严重淹没,江河水面扩展,牌州湾及螺山卡口以上滞水严重,洪水排泄不畅,洞庭湖出水受阻,淹没范围增至石门、长沙、桃源一带,同时湖北荆江,湖南安乡、津市、澧县全线被淹。洞庭湖湖水面积达到2664 km2。

通过调查分析,1998年的水情特点表现为一是入湖流量大,洪峰次数多,由于“四水”和长江洪水源源不断地倾灌洞庭湖,致使洞庭湖出现巨大超额洪水;二是洪水组合恶劣,长江连续出现的8次洪峰与湘、资、沅、澧四水和洞庭湖区间洪水多次遭遇,使城陵矶连续出现5次洪峰;三是长江干流螺山卡口排洪功能的衰减,使长江洪水顶托严重,受长江洪水顶托的影响,洞庭湖区高危水位持续时间达两个多月。

(3)灾情:根据1998年7月31日洞庭湖区星载雷达数据(SAR)与美国陆地资源卫星(TM)图像叠合处理结果,进行洪涝淹没面积遥感调查。通过计算,1998年7月31日,洞庭湖区洪涝淹没总面积376.21万亩,受灾涉及18个县(市),其中城镇建设用地4.81万亩,农村居民点10.29万亩,水田234.92万亩,旱地19.05万亩,林地13.52万亩,草地0.09万亩,其他用地95.53万亩。经统计,受灾人口2879.9万人,死亡616人,倒塌房屋688600间,直接经济损失达329亿元。

经图像分析,本地区超过10万亩以上淹没面积的市(县)有沅江、安乡、湘阴、汉寿、澧县、南县、常德市辖区、华容、岳阳县、岳阳市辖区、益阳县等11个市(县)。其中沅江、安乡、湘阴、澧县、汉寿等五个县(市)灾情特别严重。安乡、澧县、津市、常德市辖区、汉寿县等地以溃坝、溃堤为主,其中7个万亩垸溃决被淹。其它市(县)则是以内涝积水为主的洪涝灾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