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天气预报 天气预报
海洋气象对海洋温盐的影响是什么现象_海洋气象对海洋温盐的影响是什么
tamoadmin 2024-08-22 人已围观
简介1.大海是什么样子的2.如果地球上海洋的水都是淡水,世界会发生什么变化?3.海洋科普知识4.北冰洋盐度比南冰洋高是为什么?及两大洋的介绍是什么?因为地球海洋面积(约为3.6亿平方公里)远远大于陆地面积,故有人将地球称为一个“大水球”。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分别占地球海洋总面积的46%、24%和20%。重要的边缘海多分布于北半球,它们部分为大陆或岛屿包围。最大的是北冰洋及其近海、欧洲的地中海、加勒比
1.大海是什么样子的
2.如果地球上海洋的水都是淡水,世界会发生什么变化?
3.海洋科普知识
4.北冰洋盐度比南冰洋高是为什么?及两大洋的介绍是什么?
因为地球海洋面积(约为3.6亿平方公里)远远大于陆地面积,故有人将地球称为一个“大水球”。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分别占地球海洋总面积的46%、24%和20%。重要的边缘海多分布于北半球,它们部分为大陆或岛屿包围。最大的是北冰洋及其近海、欧洲的地中海、加勒比海及红海其附近水域、白令海、鄂霍次克海、黄海、东海和日本海。
海水温度是反映海水冷热状况的一个物理量。世界海洋的水温变化一般在-2℃-30℃之间,其中年平均水温超过20℃的区域占整个海洋面积的一半以上。海水温度有日、月、年、多年等周期性变化和不规则的变化,它主要取决于海洋热收支状况及其时间变化。一般来说,影响海洋表层水温的因素有潮汐、太阳辐射、沿岸地形、气象、洋流等。经直接观测表明:海水温度日变化很小,变化水深范围从0-30米处,而年变化可到达水深350米左右处。在水深350米左右处,有一个恒温层。但随深度增加,水温逐渐下降(每深1000米,约下降1℃-2℃),在水深3000-4000米处,温度达到2℃-1℃。海水温度是海洋水文状况中最重要的因子之一,常作为研究水团性质,描述水团运动的基本指标。研究海水温度的时间分布及变化规律,不仅是海洋学的重要内容,而且对气象学、航海学、捕捞业和水声等学科也很重要。
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当地时间2013年4月26日公布的海洋生态调查报告称,2012年美国东北大陆架的海洋表面温度(SST)创造了150年来的新高。其高于往年春夏两季的平均温度,且有逐渐升高的趋势,达到了14摄氏度,超过了1951年的数据,而过去三十年的SST通常低于12.4摄氏度。 洋,是海洋的中心部分,是海洋的主体。世界大洋的总面积,约占海洋面积的89%。大洋的水深,一般在3000米以上,最深处可达1万多米。大洋离陆地遥远,不受陆地的影响。它的水温和盐度的变化不大。每个大洋都有自己独特的洋流和潮汐系统。大洋的水色蔚蓝,透明度很大,水中的杂质很少。世界共有4个,即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北冰洋。
南冰洋(Southern Ocean),也叫“南极海”、“南大洋”,是世界第五个被确定的大洋,是世界上唯一完全环绕地球却没有被大陆分割的大洋。南冰洋是围绕南极洲的海洋,是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南部的海域,以前一直认为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一直延伸到南极洲,南冰洋的水域被视为南极海,但因为海洋学上发现南冰洋有重要的不同洋流,于是国际水文地理组织于2000年确定其为一个独立的大洋,成为五大洋中的第四大洋。但在学术界依旧有人认为依据大洋应有其对应的中洋脊。
海,在洋的边缘,是大洋的附属部分。海的面积约占海洋的11%,海的水深比较浅,平均深度从几米到2-3千米。海临近大陆,受大陆、河流、气候和季节的影响,海水的温度、盐度、颜色和透明度,都受陆地影响,有明显的变化。夏季,海水变暖,冬季水温降低;有的海域,海水还要结冰。在大河入海的地方,或多雨的季节,海水会变淡。由于受陆地影响,河流夹带着泥沙入海,近岸海水混浊不清,海水的透明度差。海没有自己独立的潮汐与海流。海可以分为边缘海、内陆海和地中海。边缘海既是海洋的边缘,又是临近大陆前沿;这类海与大洋联系广泛,一般由一群海岛把它与大洋分开。中国的东海、南海就是太平洋的边缘海。内陆海,即位于大陆内部的海,如欧洲的波罗的海等。地中海是几个大陆之间的海,水深一般比内陆海深些。世界主要的大海接近50个。太平洋最多,大西洋为次之,印度洋和北冰洋差不多,南冰洋最少。
大海是什么样子的
地球上海洋运动的能量始于大约1.5亿公里之外,在那里我们的太阳向我们的星球发射太阳能和辐射。阳光突破地球大气层,与空气接触,第一次能量转移开始。
当阳光照射到地球大气中的空气分子时,由于密度降低,它导致热空气上升。上升的空气为更冷、密度更大的空气留下空间来填补空隙;冷空气(风)运动。波浪就是这样形成的。
正如阳光把能量传给空气,导致温度变化一样,风也把同样的能量传给水。当风吹向水面时,由于摩擦的自然结果,它会产生小波纹。这些小波纹被放大了,它们以小圆圈的形式一个接一个地滚动,水以波峰的形式循环下来。
当你站在海滩上时,可能看起来波浪正向你移动,这表明大量的水被风移动。事实上,这不是真的;能量通过水传递,但是水本身通常停留在相同的地方。波浪和波峰的这种周期性解释了波浪拍打海岸的规律。
现在我们明白了波是如何形成和延续的,重要的是要明白并非所有的波都是生来平等的。波浪取决于三个主要因素--风速、风力时间和风力距离。
风速:风速会影响波浪的大小;风越快,波浪就越大,因为更多的波纹会在彼此之间循环往复。
风力时间:如果风逆着水移动更长时间,那么波浪会更大。
风力距离:风逆着波浪传播的距离也会增加波浪的大小。
这三个变量决定了风驱动波浪的强度和形状,但是波浪也可以由其他一些自然因素引起。
风暴潮:当恶劣天气来袭时,它会产生大面积的低压,这可能导致强风和不可预测的风。当这种情况发生在远离陆地的深水上时,海浪会更大、更剧烈,甚至更长。较小的波浪会结合成较大的波浪,当它们靠近海岸时,强度会增加。这些会造成巨大的破坏,这就是飓风和台风如此危险的原因,不仅仅是因为风对建筑物的影响,还因为风对海浪的影响,海浪会冲进海滨城镇,造成毁灭性的后果。
海啸:水下更大的自然扰动,如地震或火山爆发,会导致巨大的波浪,使整个城市被夷为平地。当大量的水突然被转移时(也许是因为它沉入海底的裂缝),产生的波浪可以收集能量,以超过每小时644公里的速度穿越海洋,随之而来的是毁灭。
巨浪:尽管有些水手认为它们只不过是城市传说,但有足够多的关于巨浪的报道表明它们对水手的安全构成了真正的威胁。巨浪似乎不知从哪里冒出来,据报道有时高达30多米。它们经常发生在远离海岸的深水风暴中,据信是由不同的海浪相互撞击并统一改变它们的力量而引起的。
水流不同于波浪吗?
许多人站在河里或海里,感觉到一股强大的水流,就像一股力量拉着或推着身体。这些人可能会认为水流参与了波浪的形成。虽然波浪不会移动大量的水(在大多数情况下),而仅仅是能量,但水流正好相反。水流是大量水的逐渐移动,通常是由北极水域和温带地区之间的温差引起的。随着冷而重的水下沉,温水会充满空间,形成某种传送系统。
“全球传送”中的水大约需要1000年才能完成一个循环,但是这种水流运动与波浪几乎没有关系。这些水流倾向于以一致的速度在波浪下面移动,而不管上面吹的风如何。
海洋每时每刻都不平静,海水不停地流动,称之为洋流。
引发洋流主要因素有如下三点:
1.潮汐力
当引力源对物体产生力的作用时,由于物体上各点到引力源距离不等 所以受到引力大小不同 从而产生引力差,对物体产生撕扯效果,这种引力差就是潮汐力。
地球海洋潮汐的产生主要是由于月球引力的作用。由于地球海洋的潮汐作用力与地球自转的方向相反,地球的自转总是受到一个极其微弱的作用力在给地球自转“刹车”,长期积累下来,有充分的证据表明,地球的自转周期越来越慢,一天的时间极其缓慢地增长,大约几年增加1秒。因为潮汐力的能量来源于地月之间的引力,所以地月引力不断地损耗,导致的结果不光是地球自转越来越慢,而且月球离地球越来越远。
第二,季风力
季风的形成,主要受太阳辐射引起。昼夜温差大,白天和黑夜与周边地区温度相差大,导致气压差大,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强。
事实上我们全球洋流的形成是以太阳辐射为动力的,这个动力促成了大气的运动,而大气的运动又促成了海水的运动,当大气运动越强烈,自然海水运动也就越强烈了。
事实在高考当中,关于这个关系的考查也是有的.如2004年的地理高考试题中,英军渡海为什么选择在夏季,如果这个关系明确了,答题自然轻松。总结下思路,大致如下:温差--->气压差---->水平气压梯度力(风力)---->洋流 当温差大导致气压差大,气压差大导致风力强劲,风力强劲导致洋流强劲。
第三,海水表层与底层的温差变化也有可能导致洋流。只不过,这点的根本能量来源与第二点相同,都是来源于太阳辐射。
海洋的运动,也就是洋流的能量来源主要是以上三点。
古人说,“无风不起浪”,主要就是上述中所说的第二点。
但是,真的是无风不起浪吗?
事实上,印度洋,太平洋等各大海洋中,无风不起浪的现象随处可见。这种现象主要与潮汐力密切相关。
我们首先要先知道大海是怎么动的。
大海运动的方式有几种:潮汐、波浪、海流、海啸。这三种运动方式所受到的力的作用是不一样的。
1、潮汐
潮汐是万有引力的作用下形成的。潮汐是星球间万有引力作用在海洋上的表现。对地球产生万有引力最明显的星球是月球和太阳,所以,太阳和月亮的引力是产生潮汐最主要的力的来源。由于月球距离地球更近,所以,月球引潮力会更大。大海的潮汐涨落主要受月球影响。
2、波浪
波浪是受风的影响所形成的。当风吹过海面,因摩擦力的作用,会对表层海水产生力的作用。风力越大,产生的波浪就越大。当大风与潮汐相叠加的时候,还会出现所谓的风暴潮。
3、海流
海流形成的原因很多,一是海水在长期定向风的作用下形成的海水沿固定方向和位置的流动。其和波浪成因不同之处就在于风的性质不同。形成海浪的风是不定风。形成洋流的风是定向风。当然,其中还有地转偏向力、陆地轮廓的影响。第二种原因是海水的温盐变化。因为海水的密度分布直接受温度盐度的支配,密度又决定了海洋压力场的结构,等压面与等势面不一致,从而引起海流的形成。我们称之为密度流,就是海水从密度高的地方流向密度低 的地方。三是补偿流:由另一海域的海水流来补充海水流失而形成的海流。有水平补偿流和铅直补偿流。
4、海啸就是由海底地震、火山爆发、海底滑坡或气象变化产生的破坏性海浪,海啸的波速高达每小时700~800千米,在几小时内就能横过大洋,波长可达数百公里,可以传播几千公里而能量损失很小。当海啸到达海岸浅水地带时,波长减短而波高急剧增高,可达数十米,形成含有巨大能量的"水墙"。呼啸的海浪冰墙每隔数分钟或数十分钟就重复一次,摧毁堤岸,淹没陆地,夺走生命财产,破坏力极大。全球有记载的破坏性海啸大约有260次左右,平均大约六、七年发生一次。发生在环太平洋地区的地震海啸就占了约80%。而日本列岛及附近海域的地震又占太平洋地震海啸的60%左右,日本是全球发生地震海啸并且受害最深的国家。
大海每时每刻都不平静,是什么能量导致海水永动不息?这个课题组半疯说,小时候学过和去从书报与天文知识中获得见解,是人们观察大海每时每刻都不平静的原因先是对月亮引力对潮夕产生的牵引所导致海水永动不息之一的存在认识,后观察南北极冰山融化的淡水入海产生浓度差洋流合成冷循环热交替所导致海水永动不息之二的原因,使大海每时每刻都都保持永不平静了的存在于自然的存在。所以,半疯用说灰色心说经解,1人类要保护自然的气候与洋流的正常循环往复,就是在保护气候所带给大陆内地的雨水和人类 社会 的生存与发展。2当南北极限的冰山融尽水平面上升止洋流断时,地壳压力增大→因地球自转板块出差极致命→就产大量的火山爆发的恶心循环往复,人类还能活吗?再加上气候值变成栘端天气,雨水要没不下旱荒一片,一下几千毫米变成大洪水一片→洗城洗地表的存在于半疯说过去计算…。祝人类 社会 发展有理知明智有一项课心说全智慧得概念基于人与自然和谐共存活的发展存在!
宇宙的任何一个角落都不可能独立存在,都将通过空间发生千丝万缕的联系。往宏观方向说,因为宇宙是动荡不安的,所以一切物质都在运动,只是运动的方式、快慢和剧烈程度不同,如果不以人的感觉去衡量它,宇宙只是永恒的运动罢了。往微观方向说,地球的重力场(含月球、太阳及其他天体的影响)极其在地核产生的热量,地球元素的核衰变能,太阳的辐射能,以及地球诞生时存储的热能,均造成了海洋的永动不息。
多种因素:温差、海水含盐浓度差异,月球引力,风吹,地球自转运动等导致海水不停地流动。热能、引力能、风动能,盐离子流动能……
主要是月球的引力。
热,风,潮汐,含盐量,洋流等等。重要的是风,上下温差和潮汐
海也是有生命的、海水平静了,一切都结束了。
我心动。大海动。我心静。海浪平
如果地球上海洋的水都是淡水,世界会发生什么变化?
大海是一望无际的,陆地的尽头就是大海,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地球上海洋总面积约为3.6亿平方千米,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1%,平均水深约3795米。海洋中含有十三亿五千多万立方千米的水,约占地球上总水量的%,而可用于人类饮用只占2%。
地球四个主要的大洋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大部分以陆地和海底地形线为界。当今人类已探索的海底只有5%,还有95%大海的海底是未知的。
海水温度是反映海水冷热状况的一个物理量。世界海洋的水温变化一般在-2℃-30℃之间,其中年平均水温超过20℃的区域占整个海洋面积的一半以上。海水温度有日、月、年、多年等周期性变化和不规则的变化,它主要取决于海洋热收支状况及其时间变化。
一般来说,影响海洋表层水温的因素有潮汐、太阳辐射、沿岸地形、气象、洋流等。经直接观测表明:海水温度日变化很小,变化水深范围从0-30米处,而年变化可到达水深350米左右处。
海洋科普知识
这个提问的同学,可能来自一个干旱的地区,或者,日常生活的水费实在太贵,才有这样的设想。
不过这个想法,幸好不是事实的真相,因为这除了能稍稍缓解一下大家的钱包以外,对人类来讲,可能根本不是一件好事。
冰河期的突如其来我们先来看看,稍稍多一些淡水的情况。
根据地理学家的研究,有证据表明,在600万年以前,曾经发生过这样一次地质事故,科学界称之为——“墨西拿盐度危机”。
大陆板块移动阻塞了直布罗陀海峡,造成了进入地中海的水减少,在蒸发量不变的情况下,地中海差点干涸。被蒸发的水汽以淡雨的形式落在别的海里,稍稍降低了那些海的盐度。注意,并不是全球的海水变成了淡水,只是海水的盐度恰好稀释到了,能使更大区域结冰的程度。
从而造成了冰区的扩大,又把更多的太阳能量反弹回到大气层之外,从而 使得地球进入了冰河期 。
至于冰河期,对广大的生物群体来说,意味着什么,同学们应该比较清楚吧。
海洋是地球表面活动的真正动力源泉实际上,气象学家现在,绝大部分会把海洋和大气看成是单一体系,只要这些体系稍稍变化,就可能给生物圈带来难以承受的后果。
同学们应该记住,水是非常善于储存和传递热量,比你想象中的还要多得多的大量热量。
举个简单的例子,墨西哥湾暖流每天送到欧洲的热量,就相当于全世界10年的煤产量。
海水不是一个均匀的整体。各地海水的温度、盐度、深度、密度等帮都存在差异,对海水传递热量的方式有着巨大的影响,进而又影响到气候。 地球上热盘传递的主要载体是所谓的热盐对流 。通常这个过程进行得非常的缓慢,海水从北大西洋流到太平洋中部要花1500年时间,但正是由于它运送的热量,才塑造出当前地球的整体气候。
如果,海洋里面都是淡水,这些都将消失,地球将没有四季,一切都将死气沉沉 。
大海还是地球保持舒适温度的保障大海在漫长的时间里面,吸收了大量的碳,并把碳藏到安全的地方,保证了地球温度的适宜。
现在太阳燃烧的旺度,要比太阳系形成之初强了大约25%,因此,地球本来会比现在热得多。但是地球并没有受到这个灾难性结果的影响,我们奇迹般的躲过了这样的灾难。
科学家研究表明,当空气里以二氧化碳形式存在的碳随着雨水落下的时候,无数万亿个小小的海洋生物,很多同学们甚至根本叫不出名字,例如:孔虫、球石、钙质藻等等,这些小小的海洋生物将其捕捉,并利用它(与别的东西一起)来制造自己小小的壳。它们把谭关在自己的壳里,死后沉入海底,被压缩成了灰岩。从而 避免了这种危险的温室气体重回大气层。保持了地球温度的稳定 。
如果 失去海洋,那么这一切将不复存在。地球将变得炽热无比,大部分生命将不复存在 。
结语至于生命早期的孕育,就是在浩瀚的大海中,而地球的海洋在38亿年前,海洋的规模就已经和现在差不多了。
人类就是地球生物演化的一部分,本身就是源自海洋,如果只有淡水,根本就不会存在人类 。
所以,淡水虽好,也不能取代海洋哦。
如果地球上海洋的水都是淡水,世界会发生什么变化?
我们先来分析这个题目的隐身含义,意思是如果海水都是淡水,这将意味着地球不是硅酸盐为主要成分的星球,因为毕竟地球上的水循环都将会以不同的方式溶解土壤里的矿物质,且世界上已知的100多种元素中,80%可以在海水中找到。如果海水变为淡水,也就是海水中不含盐了,世界将发生一系列深刻的变化,其中包括但不仅限于以下几个大类。
一、不利因素:
1、我们都知道,在人们的日常生活生产中都离不开“盐”,如人们的一日三餐基本上都离不开盐,而在工业上盐是化学工业的最基本原料之一, 被称为"化学工业之母"。如果海水变成了淡水,人们获取盐的方式将失去提取海盐这种重要的方式,而仅靠内陆的井盐、矿盐等很难满足当前的供需关系,盐有可能升级为战略储备物资之一。
2、海洋中的生物将会发生灭顶之灾。我们都知道,海水是咸的,在海洋中生存了规模庞大的生物群体,它们是随着地球的不断发展经过亿万年逐渐演化而来,已经深深的习惯了海洋的环境。如果海水变为了淡水,这些生物群体中绝大部分会因为海洋环境的改变而死去、灭绝,只有少数一部分在含盐量较低的大陆架浅海区域的生物可能会适应淡水环境而存活,人类喜爱的食物——海鲜将成为紧俏品,吃货眼中的地图将彻底改变。
3、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国际间的贸易往来日益频繁,而海上运输是国际贸易中最主要的运输方式,占据了国际贸易总量中的2/3以上,由于海水的密度取决于温度、盐度和压力,它的平均密度为1.02 1.07之间,其密度比水略大一些,如果海水中的盐度变为零,那么基于海水特性所设计出的船舶则需要重新被定义和改装。
4、由于海水密度降低,使得海水比重减小,由于引起潮汐的引力不变,因此潮汐对于近海的影响可能会变大,一部分沿海海拔较低的地区可能会受到影响。
二、有利因素
1、人类可直接利用的水源将不局限于江河、湖泊以及地下水,相比而言水将不再缺乏,热带沙漠气候的阿拉伯半岛各国等不再出现“水比油贵”的现象,海水不需要淡化即可直接利用。
2、沿海滩涂将不再是“一毛不拔”,随之而来的是变成水草遍布的可耕种之地,人类也不需要搞海水稻试验了,人类粮食总量会有所提高。
如果地球上海洋的水 都是淡水,世界会发生什么变化?
如果要准确回答这个问题,我认为必须弄懂下面几个问题。
1) 海洋的水是怎么来的?
大家都知道,地球的年龄到现在已经有45亿多年,而最初开始形成的时候,几乎没有水份或者拥有很少水份,通过45亿年的日积月累,外加含有水份的陨石队落地球,造成地球水份的不断增加,而水是液态物质,通过云变成雨降落到地面上,再经过地球上的地沟地槽(即通称的江河溪流)流到地球最低处而形成了大海。由于水经过地面的流淌冲刷,并顺便把大量的地面矿物质带到大海里,形成了地面上绝大多数的矿物质,大海的海水里都拥有。由于几十亿年的海水蒸发及大自然的污染,水的浓度越来越高,已至于变成了现在的咸海水。
2)海水的结构成份是什么?
海水里含有大量的盐份及矿物质钠,镁等,还有用于发电用的铀矿。还有由于海水压水而形成的海底可燃冰。再有就是通过亿万年的生物进化而能适应海水生存的大量动植物。它们可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很好的食物琏。由于近二百多年来的工业革命,许多工业生产用的原料,燃料,肥料,医药,发电能源等等,都必须从海水中提炼制取,可以说海洋(海水)是人类生存生活的宝库。
3)海水变淡后对人类的利和弊?
地球陆地上由于地球变暖,加上淡水只占地球水份的百分比很低(只有百分之十几),大片的非洲大陆,中东一带及我国的大西北一带,由于缺少水份(谈水)的温润,已造成很大范围的沙漠化,给人类生存空间造成了很恶劣的影响,如果海水变淡水,无疑会带来很大好处。比如供给人类饮水,农业灌汰,缘化环境,工业用水等。但如果海水淡化后,几乎供给人类吃物琏的能够适应海水(咸水)生存的动植物几乎荡然无存,而海洋中含有陆地上能存在的及不能存在的(海底冰)等工业原料,也会消失始尽。另是咸水与淡水对于吸收地球空间的热能是否一样,是否有积极作用,都是值得研究的。纵上所论,本人觉得如果海洋咸水变淡水,对于人类来说,必定是弊大于利。
4)海水是否能变成淡水?
由于海洋的面积比陆地还大,加上地球气温变热,北冰洋,各国的冰山冰川不断加速溶化,流入大海的水量越来越多,如果单靠区区人类来进行净化,那叫做愚不可及,根本就不可能实现,现在人类如要净化海水来饮用,在中东地区代价是比石油还贵呢。如果认为自然海洋突然逆转,靠自然规律自行变化成淡水,那可就是痴人作梦吧,纯粹是自其欺人吧了。
朋友们,我们的国家正在为全面复兴中华伟业而努力奋斗,希望你们少提些或者不要提与建设国家不着边际的问题吧。海洋上的咸水变成淡水根本就是一道科学命题,难道不是吗?!!!
以上所论,如有错误,请能者加以指教。如有得罪之处,敬请原谅。
如果地球上海水都是淡水,世界发生什么变化?这可是脑洞大开呀。如果地球上都是淡水的话,对于依赖淡水生存的地球生物来说,那可是一件极大的好事。
我们知道地球的陆地上是十分缺水的(当然指淡水),地球的表面面积虽然有百分之七十一被水所覆盖,似乎水是非常丰富的,但是,这只是一个相,因为在这巨量的水中,%都是咸涩的海水,而淡水仅占整个水的不足3%。可以想见,地球上的淡水是多么的宝贵。看一看那茫茫的沙漠,荒凉的戈壁,想一想那些干旱燥热几乎不下雨的土地,就明白,水有时真是贵如黄金。
如果地球上的海水都变为淡水,那就太好了,对于极其需要淡水的人类来说,那可真是一件很美妙的事。为此,我们人类可以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开河建渠,抽取巨量的海水以改造沙漠戈壁,让**的沙漠变绿,让干燥的土地变为万顷良田,想一想那样的光景,岂不美哉,岂不壮哉。
不过,不要高兴得太早,有的梦想变为现实的时候,可能结果并不能如愿以偿。如果地球上所有的海水都变为淡水的话,有个事实可以肯定,就是整个地球的环境将因此改变。
首先,整个海洋的生态系统将被摧毁,海洋生物链也将断裂,所有的海洋生物将就此而灭绝。当然,若是面对这样的结果,我们就不想有海鲜可食用了,也没有海盐可以供应人类,地球上的盐储量将大大减少,生活也少了许多滋味。
其次,海水是具有灭菌功能的。海水中含有较高盐分,而盐是能够净化海水,杀死分解水中的有害微生物的。一旦海水变成了淡水,海水的这一功能就将丧失,海洋就会像湖泊一样,滋长大量水藻及各类水生植物,天长日久,蓝蓝的海洋将会变成绿色的海洋,各类水生植物像充塞湖泊沼泽一样充满大海。自此,尉蓝清透的海水,就永远跟我们诀别了。
最后,日积月累,若干年以后,大量腐败的水生植物沉积在海中,大量滋生的细菌充斥着大海。腐败物和细菌的相互作用,将会让大海变臭,可能吹来的海风都是臭哄哄的。臭哄哄也就罢了,可怕的是,大量的腐败物会产生甲烷,而大量的细菌又会加速腐败物的生成,这就造成了一个恶性的循环,甲烷在不断产生。
甲烷与二氧化碳一样,会造成温室效应。广阔的大海若都在制造甲烷,那个结果就定是灾难级的了。气温上升,全球的冰川冰山融化,海平面升高,陆地缩小。对陆地生物来说,陆地小一点还可忍受,但是空气中的甲烷含量急巨升高就是灾难了。因为甲烷对地球生物是有绝对毒害的,大量生成的甲烷不仅让地球变热,摧毁整个地球生态系统,更可怕的是,它可能会灭绝所有地球生物,包括我们人类。
所以,还是让大海依然尉蓝,海水依旧富含盐分才是最好,因为所有的地球生物,无论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都受益于大海。有时候脑洞大开并不一定是好事,脑洞大开了,鲜血就流出来了。
如果海水变成淡水了,世界将会发生战乱纷争,互不相容让。(淡)水火,水火相克,互不相容。
地球表面三分之二是海洋,变成淡水后各种鱼类因电解质紊乱,意识模糊,最后肾衰竭死亡。藻类、浮游类依赖光和作用的生物,不久会枯萎,相拥在一起死亡。海岸边光秃秃的了,红树林及岸边的耐盐碱类植物集体“自焚”,消失在世界的尽头。大陆架上所有生物尽毁,死亡后腐烂,引发海水变质,污染整个大气层,有可能演变成一场可怕的瘟疫……
我们人类蜗居在陆地上,有矿井盐供给,可以避免一场灾难,沙漠因为能提炼精盐可能变为宝藏,储盐丰富的国家有可能一夜暴富,盐 变成 世界 最贵的,柴达木盆地价值重估,变成了新版的聚宝盆。
海洋变成淡水后,蒸发旺盛,世界气候发生改变,世界雨极喜马拉雅山脉南坡降水疯狂,孟加拉国和印度淹没于印度洋中。长江、黄河可接受的水汽输送更多,可能会引发河水暴涨,洪水滔天,青藏高原冰川发育,雪线下移, 由于 水汽动力足,春风能度玉门关,伸入到新疆腹地,为此我们不再为喜马拉雅山开口子争论,也不用为修红旗河发愁,新疆沙漠变绿州,真正成为我们国家后方的大花园。
南北极冰盖范围扩大,延伸到澳大利亚家门口,北极气旋因变冷稳定,从此不在南下冻死人,欧州许多港口冰冻,航道受阻,我国秦皇岛港冰封,冬季有近一个月不能通航,冬季渤海将成为我国最大的溜冰场。
我们的家乡南部晒盐厂,碱厂倒闭,沿海化工业尽数停产,沿海养殖业失去了机会……
淡水类的生物突飞猛进的发展,淡水鱼乘机占领海洋,偌大的海洋由它们来主宰,河边杨柳趁此移居海边,陆地与海洋生物达到统一。
由此看来,海水变成了淡水,对地球来说是一场深重的灾难,当一种地理事物发生改变时,引发整个地球环境连锁反应,我们应重视起来,保护好地球,保护好我们的家园,请多多珍爱我们的地球吧。
海洋中有多少盐?如果平铺到1.49亿平方公里的陆地上,大约有140米厚。
言归正传,海洋如果全是淡水,对海洋生态是个短暂的灾难,对陆地生物,尤其是人类则是无限大的利好。
首先全球沿海宜居区剧增,甚至离海洋几百公里的内陆也会挤满人口,比如中国东部沿海海岸线如果有5000公里,则可能产生100万平方公里的宜居区,仅仅这个区域内,无限的淡水,加点先进的农业 科技 ,养活10亿人口都要绰绰有余。
有水就有工农业,就有城市,就有文明,沿海大城市将飞速增加,1000万人口的都市增长到几百个都不是问题。
淡水生物会逐渐占领海洋,尤其是淡水藻类,亚洲鲤鱼,喜欢吃海货的人要倒霉,喜欢吃淡水鱼的将有无限的鱼虾可吃。
至于有人说食盐,生活中的食盐多数是内陆盐湖产,海盐质量差杂质多,多不用于食用,至于内陆有多少盐?仅青海就有1000亿吨储量,足够中国人吃10000年。
地球上的水是非常丰富的,几乎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但是人类所需要的淡水仅占水总量的2.7%,并且大部分淡水都被冻结在冰川之中,实际上人类可以利用的淡水很少很少。
为了解决淡水紧缺问题,许多沿海国家都在大力发展海水淡化技术,例如新加坡、沙特、阿联酋、以色列等国在这方面已经去了不俗的成绩。
(海水淡化工厂)
不过海水淡化需要耗费大量能源,并且经过淡化的超浓度废水对周边海洋的环境也产生了许多不利影响,这些问题都是限制海水淡化发展的瓶颈。
对此人们都有一个很美好的愿望,希望大海能够变成淡水,那么困扰人类的水问题就不复存在。
但是如果大海真的变成淡水,对地球的生物而言却绝非好事。
首先咸水的冰点是低于淡水的,也就是说淡水更容易结冰,举个例子,在寒冷的冬天黄河是很容易结冰,但同纬度的青岛和烟台就不会结冰。
如果全世界的海水都变成淡水,那么冬季海洋结冰的面积就会更大,而海洋结冰会反射更多的阳光和热量,导致全球低温降低,甚至引发冰河期,这对地球上的生命而言是不折不扣的大灾难。
(一旦进入冰河时代,大部分生物都会灭亡,人类文明也会遭受重创)
除了会引发全球降温以外,如果海洋全部变成淡水,那么海洋的流动性将会减弱,大海将变成一潭死水。
海洋与河流一样都是在不断流动的,称之为洋流,而海水密度的不同是造成海洋流动的原因之一。
事实上地球各地海水的密度是不一样的,例如地中海的含盐量就高于大西洋,因此地中海的密度也是高于大西洋。
由于海水密度的不同,两片海域形成密度流,地中海的高密度海水从下层进入大西洋,大西洋的低密度海水从上层进入地中海,这种交换会促进热量和养分的互换,繁荣海洋,也对陆地气候产生有利影响。
试想如果都是变成淡水,海水流动性将会变差,海洋无法向陆地输送足够的热烈和降水,陆地将变成一片荒芜。
(海水温度和密度是构成洋流主要推动力)
总的来说,海水变淡水对地球生态是非常不利的,甚至造成灾难性的后果。若想解决淡水不足的问题,我们还是应该从节约和保护淡水着手。
如果地球上的海洋中的水都是淡水,世界会怎么样?我觉得要是那样的话,地球上就不会有生命的存在了。为什么这么认为呢?先问个问题吧!地球上的海洋的海水是咸的,海水为什么是咸的呢?
海水咸而苦涩,对于那些海难中生还的人漂泊在大海上,面对大量的海水却不能喝一口。这是有多么的绝望。海水是咸的,这是因为海水中含有含有大量的矿物质,其中含量最多的是氯化钠,大约占到了90%左右,其次是氯化镁、硫酸镁、碳酸镁等矿物质。海洋的平均盐度达到了3.5‰。因此海水又咸又苦。海水中几乎含有了地球上所有的矿物质元素。
图示:海洋
如果地球上的海洋干涸了,剩下的盐分会在海底形成大约60米厚的盐层。如果将这些盐分全部铺到陆地上的话,就会使陆地高度增加153米。可想而知,海洋中含有多少盐分。
海洋中的这些矿物质盐分是从哪里来的呢?科学家认为,海洋中的盐分主要来自三部分。 地球岩石风化的产物。 海底火山喷发出的可溶性物质溶解到了海水中。 陆地上的河流溶解了陆地上的盐分并最终输送到了海洋中。
总之,地球上大量的矿物质元素流到了海洋当中并越积越多,海水最终变成了咸水。知道了海水为什么是咸的,又了解了海水中的盐分是从哪里来的? 我们就知道如果地球上的海洋都是淡水,世界会发生什么变化了?如果海洋的水全是淡水,地球上将不会有生命的存在。
图示:海洋中的盐分
这是为什么?我们知道地球上之所以能够产生生命,那是因为地球上具备了产生生命的基本条件。 水、来自太阳的能量和组成生命的丰富的物质元素 。如果地球上的海洋的水是淡水只能说明一个问题,地球是一个物质元素十分匮乏的星球。海洋形成了几十亿年都没有溶解多少矿物质,还是淡水,可见地球物是多么的贫瘠!生命从何而来呢?正因为地球早期的海洋已经溶解了大量的矿物质元素,生命才开始在地球的海洋中产生。时至今日,海洋中丰富的矿物质元素也孕育了丰富多彩的海洋生物。
图示:原始海洋
所以说,我觉得地球上的海水如果是淡水的话,生命就不会出现,也就没有我们人类什么事了。我这个观点,大家认同吗?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说点别的。
淡水与咸水的区别?在地球上,水根据含盐量的不同,又分为咸水和淡水。海水以及咸水湖中的水都是咸水。咸水湖是指含盐量在1%以上的湖泊,比如位于我国境内的青海湖就是著名的咸水湖。
而冰川、自然界中的降水、流动的湖泊、大江大河中的水,它们一般都是淡水。陆地上的淡水其实也含盐,我们所说的淡水是含盐量低于0.1%的水。湖水若是没有大量外界淡水的补充,在蒸发作用下,湖水中盐的质量分数逐渐提高,日积月累也会变成咸水湖。
地球上的水中%都是咸水,而淡水只有3%。
海洋中的水究竟是如何来的?
地球的年龄大约45亿年,地球诞生之初是没有海洋的,应该含有少量的水,不过这些水都是以气态形式存在的,直到地球表面逐渐冷却,水才形成了液态。
目前主流观点认为海洋中的水来自于彗星。早期的太阳系充满了危险,刚刚诞生的地球经常受到各种地外小天体的撞击,恰好慧星上含有大量的冰,当彗星撞击地球时就将大量的水释放在了地球上形成了海洋,并且地球也拥有适宜的环境能使水保持液态。
大量证据表明火星上曾经也有充沛的水,还存在河流湖泊,只是火星的引力太小,经过数亿年的时间,水分都蒸发并散失到太空中去了。可怜的火星也只拥有稀薄的大气层。
海水中的盐是哪儿来的?地球表面70%都被海洋所覆盖,海洋中的水都是咸水,大约含有3.5%的盐,这其中90%都是氯化钠。海洋中不同区域的含盐量也是不一样的。
可以推测,地球上刚出现海洋那会应该是淡水,或者说海水中的含盐量非常低。地球表层含有盐类矿物,海水中的盐就来自于含盐类矿物在水中的溶解。陆地上也有矿物盐,这些盐在降水的作用下通过河流最终汇聚到了海洋中。经过数亿年的时间,海水中的盐分逐渐提升。
只不过地球上拥有生命,生命对海水中含盐量的平衡起到了重要作用。无机盐本来也是生命所必需的。若没有生物固定这些无机盐,海洋中的含盐量一定会高很多。
好了,下面进入正题。
如果全球海洋中的海水都变为淡水,世界会产生什么变化?上面已经说了海水中的盐是怎么来的,如果海水中大量的盐消失了,意味着地球表层也会有大量的盐消失。
主要会对世界产生以下几种影响:
1,海洋中的生物已经适应了高盐度的环境,如果海水突然变为淡水,海洋中将会发生生物大灭绝,这将是地球有史以来的第6次生物大灭绝。由于海产品大幅度减少,我们将很难吃得起海鲜。
2,由于地球上的盐大量减少,工业用盐以及食用盐都会变成紧俏货,盐的价格将会大幅度上涨。目前作为人类生活必需品的食盐主要是用海水哂出来的。
3,由于海水变为淡水,海水的平均密度将会变低,地球上的气候也将会发生改变。特别是海水的盐度的降低会使海水的冰点上升,有可能使地球再次进入冰河时期。
在此之前,由于海洋中的海水含有较高的盐分,且不同纬度下海水的温度也不相同,会造成不同区域的海水密度差异较大。一般来说高温、低盐的浅层海水密度较小。目前各地区的海水密度在1.02~1.07之间。
4,海水变为淡水也有一定的益处。比如沿海湿地可以种粮食了,袁隆平也不用再搞海水稻了;地球上的几亿人口再也不用为淡水发愁了,地球上可供人类利用的淡水将会变得非常多。
结语综上所述,海水变淡水,有利又有弊,综合来说还是弊大于利。如果海水变为淡水,将会产生全球性的气候和生态灾难。
淡水虽好,可不要贪杯哟!大家怎么看?欢迎点评。
北冰洋盐度比南冰洋高是为什么?及两大洋的介绍是什么?
海洋(SEA)是地球上最广阔的水体的总称,海洋的中心部分称作洋,边缘部分称作海,彼此沟通组成统一的水体。?
地球表面被各大陆地分隔为彼此相通的广大水域称为海洋,其总面积约为3.6亿平方公里,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1%,平均水深约3795米。海洋中含有十三亿五千多万立方千米的水,约占地球上总水量的%,而可用于人类饮用只占2%。
扩展资料:
一、洋流分布:
各大洋洋流的分布和流动的方向虽然很复杂,但还是有规律可循的。
(1)在赤道至南北纬40°或60°之间,形成一低纬度环流,其流向在北半球呈顺时针方向,南半球成逆时针方向。每个环流的西部都是暖流,东部都是属于寒流。
(2)在北纬40°或60°以北形成一高纬环流。其环流方向为逆时针方向,环流西部为寒流,东部为暖流。
(3)赤道以北的北印度洋,因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属季风洋流。冬季吹东北季风,表层海水向西流,洋流呈反时针方向流动;夏季吹西南季风,表层海水向东流,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4)东西方向流动的洋流,除南半球的西风漂流外,都具暖流性质。?
洋流对大陆沿岸气候有很大影响,寒流经过的地区对气候有降温、减湿的影响;而暖流则对沿途气候有增温、增湿的作用。
(5)目前已查明,世界大洋表面有三个隆起区域:澳大利亚东北部,隆起区域高76米;北大西洋隆起区域高68米;阿非利加东南部,隆起区域高48米.
(6)世界大洋三个较大凹陷区域:印度洋(印度半岛以南),凹陷深度为112米;加勒比海,凹陷深度为64米;加利福尼亚以西,凹陷深度为56米。此外,在巴西沿海和佛得角群岛附近区域,也有隆起和凹陷15米左右的几个区域。
二、海洋形成原因:
海里的水总是依照有规律的明确形式流动,循环不息,称为洋流。其中比较有名的是墨西哥湾流,最狭窄处也宽达50里,流动时速可达4公里每小时,沿北美洲海岸北上,横过北大西洋,调节北欧的气候。北太平洋海流是一道类似的暖流,从热带流向北流,提高北美洲西岸的气温。
盛行风是使海流运动不息的主要力量。海水密度不同,也是海流成因之一。冷水的密度比暖水高,因此冷水下沉,暖水上升。基于同样原理,两极附近的冷水也下沉,在海面以下向赤道流去。抵达赤道时,这股水流便上升,代替随着表面海流流向两极的暖水。
岛屿与大陆的海岸,对海流也有影响,不是使海流转向,就是把海流分成支流。不过一般来说,主要的海流都是沿着各个海洋盆地四周环流的。由于地球自转影响,北半球的海流以顺时针方向流动,南半球的流动方向则相反。
百度百科-海洋
北冰洋的海水盐度比南极洲海域要高,这是因为北冰洋的冰由水冻成,在其冰冻时把盐分留在了周围的水中,导致海水盐分增高。在南极洲,大陆上聚集的冰主要由雪构成,当然也有一些冰由海水冻成。这些极地海洋的盐度在夏季发生改变,这是因为受到淡水和径流的共同影响。这些注入海洋的淡水来自融化的冰、从河流注人的水以及季节性的超量降雨。北冰洋有常年不化的冰盖,占总面积的2/3左右,最厚处达30米,一般也有二三米,成为北半球的“冷气库”。北冰洋冰的覆盖面积以3月份最大,占北冰洋总面积的87%;即使在覆盖面积最小的9月份,也占北冰洋总面积的1/2以上。冰雪不仅覆盖大洋面,也覆盖了大洋上的岛屿。其余海面上分布有自东向西漂流的冰山和浮冰,冰山以巴伦支海北部和格陵兰岛西岸最多。巨大的冰山常常向南漂进大西洋,对北大西洋航线的航运威胁较大。北冰洋沿岸地区则多为永冻土带,永冻层厚达数百米。仅巴伦支海地区受暧流影响常年不封冻。冰山和冰岛构成了北冰洋最为壮观的景色。冰山主要分布在各个边缘海,冰山的厚度从十几米到100米不等,最厚可达1300多米。冰山面积有大有小,形状各异。冰岛则是冰山的特殊变形,一般面积较大,有的可以达到600-700平方千米,厚30-35米,露出水面10-20米。冰岛漂流的速度很慢,远远看去,就像一座固定的岛屿,有的能经受住好多架重型飞机。因而,各国把考察站建在浮冰和冰岛上。这种浮冰考察站但用来研究北冰洋的海洋地质、地貌、水系、气象和海洋,而且也可以用于军事目的,例如为潜艇导航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