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天气预报 天气预报
农业小气候观测方案_农田小气候观测站
tamoadmin 2024-08-28 人已围观
简介1.小气候的解释小气候的解释是什么2.农业气象学的研究内容有哪些3.什么是营造农田防护林?4.小气候的结构小气候的结构是什么5.气象物候的所有知识6.气候与各种事物的关系7.农业气象学与气象学的根本区别在什么地方因下垫面性质不同,或人类和生物的活动所造成的小范围内的气候。在一个地区的每一块地方(如农田、温室、仓库、车间、庭院等)都要受到该地区气候条件的影响,同时因下垫面性质不同、热状况各异,又有人
1.小气候的解释小气候的解释是什么
2.农业气象学的研究内容有哪些
3.什么是营造农田防护林?
4.小气候的结构小气候的结构是什么
5.气象物候的所有知识
6.气候与各种事物的关系
7.农业气象学与气象学的根本区别在什么地方
因下垫面性质不同,或人类和生物的活动所造成的小范围内的气候。在一个地区的每一块地方(如农田、温室、仓库、车间、庭院等)都要受到该地区气候条件的影响,同时因下垫面性质不同、热状况各异,又有人的活动等,就会形成小范围特有的气候状况,小气候中的温度、湿度、光照、通风等条件,直接影响作物的生长,人类的工作环境,家庭的生活情趣等。可通过一定的技术措施加以改善。
与大范围气候相比较,小气候有五大特点:
1,范围小,主要在2米以下,水平方向可以从几毫米到几十公里,因此,常规气象站网的观测不能反映小气候差异。对小气候研究必须专门设置测点密度大,观测次数多,仪器精度高的小气候考察。
2,差别大,无论铅直方向或水平方向气象要素的差异都很大,例如:在靠近地面的贴地层内,温度在铅直方向递减率往往比上层大2~3个量级。
3,变化快,在小气候范围内,温度、湿度或风速随时间的变化都比大气候快,具有脉动性。例如:M. N. 戈尔兹曼曾在5厘米高度上,25分钟内测得温度最大变幅为7.1℃。
4,越接近下垫面,温度、湿度、风速的日变化越大,例如:夏日地表温度日变化可达40℃,而2米高处只有10℃。
5,小气候规律较稳定。只要形成小气候的下垫面物理性质不变,它的小气候差异也就不变。因此,可从短期考察了解某种小气候特点。
由于小气候影响的范围正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空间,研究小气候具有很大实用意义。我们还可以利用小气候知识为人类服务,例如:城市中合理植树种花,绿化庭院,可以使城市居民住宅区或工厂区的小气候条件得到改善,减少空气污染。
小气候的解释小气候的解释是什么
由下垫面条件影响而形成与大范围气候不同的贴地层和土壤上层的气候,称为小气候。根据下垫面类别的不同,可分为农田小气候,森林小气候,湖泊小气候等等。与大范围气候相比较,小气候有五大特点:
1)范围小,铅直方向大概在100米以内,主要在2米以下,水平方向可以从几毫米到几十公里,因此,常规气象站网的观测不能反映小气候差异。对小气候研究必须专门设置测点密度大,观测次数多,仪器精度高的小气候考察。
2)差别大,无论铅直方向或水平方向气象要素的差异都很大,例如:在靠近地面的贴地层内,温度在铅直方向递减率往往比上层大2~3个量级。
3)变化快,在小气候范围内,温度、湿度或风速随时间的变化都比大气候快,具有脉动性。例如:M. N.
戈尔兹曼曾在5厘米高度上,25分钟内测得温度最大变幅为7.1℃。
4)日变化剧烈,越接近下垫面,温度、湿度、风速的日变化越大,例如:夏日地表温度日变化可达40℃,而2米高处只有10℃。
5)小气候规律较稳定。只要形成小气候的下垫面物理性质不变,它的小气候差异也就不变。因此,可从短期考察了解某种小气候特点。
由于小气候影响的范围正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空间,研究小气候具有很大实用意义。我们还可以利用小气候知识为人类服务,例如:城市中合理植树种花,绿化庭院,改善城市下垫面状况,可以使城市居民住宅区或工厂区的小气候条件得到改善,减少空气污染。
农业气象学的研究内容有哪些
小气候的词语解释是:小气候xiǎoqìhòu。1. 一个给定的地点或场所,其大小从极细小的裂缝到很大的地区的局地气候。2. 也比喻小范围内的情势。
小气候的词语解释是:小气候xiǎoqìhòu。1. 一个给定的地点或场所,其大小从极细小的裂缝到很大的地区的局地气候。2. 也比喻小范围内的情势。注音是:ㄒ一ㄠˇㄑ一_ㄏㄡ_。结构是:小(独体结构)气(独体结构)候(左右结构)。拼音是:xiǎoqìhòu。
小气候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引证解释点此查看详细内容
⒈由于地表面性质的不均一或人类与生物的活动所造成的小范围内的特殊气候。可取一定的措施加以改善。引黄宗英《大雁情·她》:“它(指杨树)树种繁多,宜旱宜涝,抗风固沙。它能渐渐改变小气候,能快快献出好木材。”⒉比喻一定范围内的特殊环境、条件等。引《人民日报》1986.11.27:“北京市将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敞开大门,通向世界,并要努力创造一个适合外商投资的‘小气候’,欢迎海外人士前来合作。”
二、网络解释
小气候小气候是指由于下垫面结构和性质不同,造成热量和水分收支差异,从而在小范围内形成一种与大气候不同特点的气候,统称小气候。在一个地区的每一块地方(如农田、温室、仓库、车间、庭院等)都要受到该地区气候条件的影响,同时因下垫面性质不同、热状况各异,又有人的活动等,就会形成小范围特有的气候状况,小气候中的温度、湿度、光照、通风等条件,直接影响作物的生长,人类的工作环境,家庭的生活情趣等。可通过一定的技术措施加以改善。
关于小气候的成语
小小不言小恩小惠小家子气小打小闹狗续候冠
关于小气候的词语
鸡鸣候旦伫候佳音积薪候燎不成气候小气鬼承颜候色恭候台光狗续候冠
关于小气候的造句
1、对果树苗圃遇到霜冻时,应重点保护树体,在增施肥料、增强树体抗寒能力的基础上,关键是霜冻来临前,用灌跑马水改良苗圃小气候。
2、以纯胶林、胶茶人工林及旷地为对照,分析了人工雨林的小气候效应。
3、记者在开远市大庄乡壹佳益种植有限公司“智慧农业”蔬菜种植基地现场看到,基地一角的大庄高原特色农业小气候观测站正在运转。
4、对于同样的违法行为,或枉或纵,或入或出,任意刑赏,威福由己,以为这样做可以更好地“把握全局”,营造有利于己的“小气候”。
5、近日,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气象局堪址建设全市设施农业基地多要素农业小气候观测站。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小气候的详细信息
什么是营造农田防护林?
农业气象学是研究农业生产与气象条件之间相互关系及其规律的科学。农业科学的基础学科之一,气象学科中应用气象学的重要分支。农业气象学研究的目的在于围绕农业的发展与现代化,不断认识和解决生产中的气象问题,提出促进农业生产的最优气象条件和措施。
农业气象学的研究领域
现代农业气象学的主要研究领域有:作物气象、畜牧气象、林业气象、病虫害气象、农业气候、农田小气候和小气候改良、农业气象预报、农业气象观测和仪器等。
作物气象
作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同气象条件有密切的关系,农作物光合作用和生长发育的全部能量来自太阳辐射。光对植物的作用有三个方面,即光合作用、光周期效应和向光性效应。不同波长的辐射对植物有不同的影响。太阳光谱中决定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是0.38~0.71微米波段的可见光,称之为光合有效辐射,光合有效辐射一般占总辐射的45~53%。
温度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有两种效应:一方面温度增高时光化学过程加快而使总光合作用强度增加,另一方面温度增高时呼吸消耗增加。因此净光合产物在初期随温度增加而增加,而当超过最适温度以后,净光合产物则随温度增加而减少。
作物气象指标是反映作物生长发育或受害同气象条件关系的量值,它是评价气象条件的农业意义、开展农业气象预报和进行农业气候区划的客观标尺,因此研究和确定作物的气象指标是农业气象学的基础工作之一。作物气象指标主要为温度指标和水分指标,对于某些感光性强的作物,还应有光照指标。
温度指标是指作物生长发育的下限温度、最适温度、最高温度、致死温度和积温等。积温是作物生长发育阶段内逐日温度的总和,它是衡量农作物生长发育过程的一种标尺。农作物通过某一发育阶段或完成全部生长发育过程所需的积温为一个相对固定值。
水分指标是反映农田水分状况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的指标,常用土壤湿度和蒸散量来表示。一般划分为过干、适宜、过湿三个等级,大多数早地作物的适宜水分指标为土壤相对湿度60~80%%。水分亏缺对产量影响十分明显,根据土壤水分的多寡影响作物生长和产量的程度,可确定作物早害或湿害的指标。
蒸散量是由作物叶面蒸腾和土壤表面蒸发造成的农田水分损失量。它是决定农田水分状况,作物光合作用和生长状况的重要因素。土面完全被植物覆盖和土壤充分湿润时的蒸散量称为可能蒸散。实际蒸散量是可能蒸散、土壤含水量和植被覆盖状况的函数。
研究同一个农业气候区域内,由于地形不同而形成局地的气候差异以及对农业的影响,也是农业气候的一个重要内容,这称为农业地形气候学。其研究方法一般是对典型的地形进行短时间的气象观测,并用物理模型进行计算或数理统计分析,确定地形影响气候条件的规律及其农业意义。
此外应用生态学的方法,根据自然景观、指示植物、自然物候等的差异推断不同地形的农业气候条件,也是农业地形气候学的一种常用的研究方法。
农田小气候和小气候改良
小气候是指由于地形、下垫面特征或其他因子引起的小范围的气象过程或气候特征。由于耕作措施和农作物群体动态变化的影响,改变了农田活动面状况和物理特性,导致辐射平衡和热量平衡各分量的变化,从而形成不同类型的独特的农田小气候。而农田小气候又反过来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发育进程和产量形成。
小气候改良包括温室、阳畦、塑料大棚、塑料薄膜地面覆盖、风障、农田防护林、蒸发抑制和土面增温剂等。
温室气候是温室内的微气象过程和微气候特征,它是一种人工调节的小气候。由于玻璃对于入射的短波辐射的透过率大于向外的长波辐射的透过率,使得温室具有白天高温的特征。此外温室的结构、方位、屋面坡度、屋脊高跨比,以及使用的透光材料均对温室内的光照度和温度的分布及其变化有显著影响。
除了上述人工调节小气候的措施外,由于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完全由人工控制光、温等气象条件的人工气候室或植物生长箱已在农业研究中使用。在蔬菜和珍贵植物栽培方面,也已出现了人工调节气温湿度和二氧化碳浓度,并用无土栽培技术的自动化的植物生产工厂。
畜牧气象
农业气象的一个重要方面。主要研究气象条件与畜牧业生产之间的关系及其变化规律,包括气象条件对畜禽生育、引种、疾病防治、放牧和舍饲、牧草生长以及畜禽产品的储藏、运输、保鲜的影响等。畜牧气象的研究还可为制订畜牧气候区划提供依据。
林业气象
农业气象学的一个分支。研究森林与气象条件间的相互关系。温度、水分、风等气象因子对森林的组成和分布有重要的影响:热带植被主要是热带雨林,寒温带植被主要是落叶松;在中国,年降水量大于400毫米的地区才有森林;风力直接制约着森林的蒸腾。反之,森林对大气也具有多重影响。它能调节气温、涵养水源、净化空气、改善局地小气候等
病虫害气象
从本质上说气象、气候条件是影响到防治的。例如天气条件特别适合病虫害发生,病虫害严重了,需要的不仅是预防性防治,甚至需要认真防治,可能防治几次;如果天气、气候条件不太有利于病虫害的发生,可能防治一次或者两次,也许还不取人为措施防治也没有问题。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天气、气候条件影响到病虫害防治的次数、时间和方法。
农业气候
农业气候是指与农业生产和农作物生长发育密切有关的气候条件。包括光、热、水分等作物生长发育不可缺少的因子;也包括旱、涝、霜冻、大风等不利气候条件。这些条件不仅影响农业生产的地理分布,也影响农作物产量的高低和质量的优劣。
小气候的结构小气候的结构是什么
营造农田防护林,就是利用森林的生态防护功能,改善农事活动的生态环境,以保证农业的稳产、高产。
农田防护林的防护作用主要是通过林带的防风作用来改善农田小气候,防风沙的作用显著。它通过降低风速和改变气流的涡动性质,从而改变了气流结构和降低了气流功能。据观测,林带的有效防护距离通常只有15~30倍树高。降低风速的范围,一般在林带的背风面最远可达树高50倍距离;在迎风面最远可达树高的10倍。
林带的防风作用大小决定于气流经过林带的方向和动力特征,不同结构的林带防风作用大小和防护性质是有差异的。林带结构一般分为3种类型。通风结构的林带防风距离最远;疏透结构次之;最差的是紧密结构的林带。
由于林带降低了风速,从而改善了林带间的农田小气候,调节了气温,增加了空气湿度,减少蒸发量,这样便提高了水分在植物体内的有效生理作用和对于热灾害的抵抗力。
同时,由于林带背风面风速变小,随风飘来的有机质土粒降落下来,使林带庇护范围内耕作层土壤物理黏粒增多,改良了土壤质地。据测定在树高5~20倍处,物理粘粒增加59%~79%,有机质含量提高15%~36%,农作物的生长发育情况明显地好于空旷区。
由于取营造农田防护林和水土保持林相结合的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以及乔灌木相结合的防治措施,很好地保持了水土,固定了基本因块,扩大了耕地面积,产生了良好的治理效果。
农田防护林的各种有益作用,综合反映在粮食增产上,它不仅能保证农业稳产丰产,还可以生产木材,增加收入。各地还通过修枝、打杈,解决了部分烧柴问题。
气象物候的所有知识
小气候的结构是:小(独体结构)气(独体结构)候(左右结构)。
小气候的结构是:小(独体结构)气(独体结构)候(左右结构)。拼音是:xiǎoqìhòu。注音是:ㄒ一ㄠˇㄑ一_ㄏㄡ_。
小气候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点此查看详细内容
小气候xiǎoqìhòu。1. 一个给定的地点或场所,其大小从极细小的裂缝到很大的地区的局地气候。2. 也比喻小范围内的情势。
二、引证解释
⒈由于地表面性质的不均一或人类与生物的活动所造成的小范围内的特殊气候。可取一定的措施加以改善。引黄宗英《大雁情·她》:“它(指杨树)树种繁多,宜旱宜涝,抗风固沙。它能渐渐改变小气候,能快快献出好木材。”⒉比喻一定范围内的特殊环境、条件等。引《人民日报》1986.11.27:“北京市将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敞开大门,通向世界,并要努力创造一个适合外商投资的‘小气候’,欢迎海外人士前来合作。”
三、网络解释
小气候小气候是指由于下垫面结构和性质不同,造成热量和水分收支差异,从而在小范围内形成一种与大气候不同特点的气候,统称小气候。在一个地区的每一块地方(如农田、温室、仓库、车间、庭院等)都要受到该地区气候条件的影响,同时因下垫面性质不同、热状况各异,又有人的活动等,就会形成小范围特有的气候状况,小气候中的温度、湿度、光照、通风等条件,直接影响作物的生长,人类的工作环境,家庭的生活情趣等。可通过一定的技术措施加以改善。
关于小气候的成语
狗续候冠小打小闹小小不言小家子气小恩小惠
关于小气候的词语
积薪候燎伫候佳音承颜候色恭候台光不成气候狗续候冠小气鬼鸡鸣候旦
关于小气候的造句
1、山的支脉上似乎有它自己的小气候,是很冷的那种。
2、记者在开远市大庄乡壹佳益种植有限公司“智慧农业”蔬菜种植基地现场看到,基地一角的大庄高原特色农业小气候观测站正在运转。
3、对果树苗圃遇到霜冻时,应重点保护树体,在增施肥料、增强树体抗寒能力的基础上,关键是霜冻来临前,用灌跑马水改良苗圃小气候。
4、贵州还可充分利用山地气候和森林小气候的优势,发展疗养旅游,把潜在的旅游气候转化为旅游优势。
5、以不同方式进入土壤中的水全与作物的种类、冠层结构、种植密度,以及喷灌系统和喷灌时的农田小气候等因素有关。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小气候的详细信息
气候与各种事物的关系
物候学
研究物候现象与环境条件(主要是气候)年周期变化间相互关系的科学,是气候学、农业气象学和生态学之间的边缘学科。物候现象包括:①各种植物的发芽、展叶、开花、结实、叶变色、落叶等;②候鸟、昆虫的飞来、初鸣、终鸣、离去、冬眠等;③一些水文气象现象,如初霜、终霜、结冰、消融、初雪、终雪等。3000年前中国已出现物候历《夏小正》。《诗经》中“豳风·七月”篇,即有“四月秀葽”、“五月鸣蜩”、“六月莎鸡振羽”、“十月蟋蟀入我床下”等各月物候描述。其后《吕氏春秋·十二纪》、《淮南子·时则训》、《礼记·月令》等书中,都有大量的物候内容。《逸周书·时训解》所载七十二候,是物候历编制的一个进步,至北魏,被载入国家历法。元代王桢制成“授时指掌活法之图”,太平天国天历中还有“萌芽月令”。中国古农书、古医书中也有丰富的物候知识。竺可桢为中国现代物候学的开创者和推动者。在他的倡导下,于1934~1940年和1962年至今两次组织全国性物候观测网。《物候学》及《中国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为其在物候学方面的代表作。中国的物候学研究已取得的重要成果有:①建立全国物候观测网。现有的观测网于1962年建立,由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领导,约有60个观测点,并规定全国共同观测46种动植物(木本植物33种、草本植物2种、动物11种),资料以年报形式出版。近年国家气象局系统也进行自然物候和作物物候观测,以农业物候观测较有特色;②出版物候学著作,推动了物候学的研究和物候知识的普及;③将物候学应用于农业和气候学研究。在农业方面:编制自然历;指示和预报季节的早晚;作为指示播种和除草的指标;掌握放蜂放牧的季节;预报虫害的发生期;进行作物品种的生态分类;估计植物品种的种植季节和推广范围。在气候方面:用物候方法作小区域和山区的气候调查;研究历史时期气候变迁;用物候划分季节。在林业方面:据其掌握种和造林季节。在地理学方面:用物候和植物作为自然区划或农业气候区划的指标或指标。联邦德国、美、苏、日等国也很重视物候的观测和研究,如联邦德国现有2700个观测点,60年代初建立了“欧洲国际物候观测园网”。近年发展趋势和特点是:①由偏重于农业气象研究发展为偏重于生态研究;②观测精度有所提高,观测植物的物种都选用相同的无性系;③把新技术,如计算机制图、遥感技术等用于观测和研究
有关物候学的资料
物候学是研究自然界植物和动物的季节性现象同环境的周期性变化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它主要通过观测和记录一年中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迁徙繁殖和环境的变化等,比较其时空分布的差异,探索动植物发育和活动过程的周期性规律,及其对周围环境条件的依赖关系,进而了解气候的变化规律,及其对动植物的影响。它是介于生物学和气象学之间的边缘学科。
环境对动植物生长和发育的影响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但是,用仪器只能记录当时的环境条件的某些个别因素,而物候现象却是过去和现在各种环境因素的综合反映。因此,物候现象可以作为环境因素影响的指标,也可以用来评价环境因素对于动植物影响的总体效果。
中国最早的物候记载,见于公元前一千年以前的《诗经·幽风·七月》,其后的《夏小正》、《吕氏春秋·十二纪》、《淮南子·时则训》和《札记·月令》等,则已经按月记载全年的物候历了。而《逸周书·时训解》更把全年分为七十二候,记有每候五天的物候,成为更加完善的物候历,北魏时曾附属于历书。
在西汉,著名的农学著作《汜胜之书》有以物候为指标来确定耕种时期的记载,如“杏始华荣,辄耕轻土弱土;望杏花落,复耕。”至南末,浙江金华(婺州)人吕祖谦记载了南宋淳熙七年和八年(1180、1181)金华的物候,有腊梅、桃、李、梅、杏、紫荆、海棠、兰、竹、豆蓼、芙蓉、莲、菊、蜀葵和萱草等24种植物开花结果的日期,春莺初到和秋虫初鸣的时间,是世界上最早的实际观测的物候记录。
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所载的近2000种药物中,有着极为丰富的植物物候资料,此书的第四十八、四十九两卷记述了候鸟布谷鸟和杜鹃的地域分布、鸣声、音节和出现时间等,是鸟类物候的翔实记载。19世纪中叶,太平天国颁发的《天历》,其中《萌芽月令》就是以物候指导农时的月历。
在欧洲,古希腊的雅典人就已经编制了农用物候历。英国马香子孙五代,则从1736年起到20世纪40年代止,对植物、候鸟和昆虫等27种动植物进行了长期观测和记录。这是欧洲年代最长的物候记录。18世纪中叶,瑞典植物学家林奈所著《植物学哲学》一书,概述了物候学的任务,物候的观测和分析方法,并组织了有18个点的观测网。他是欧洲物候学的主要倡导者之一。
在德国,植物学家霍夫曼从19世纪90年代起建立了一个物候观测网。他选择34种植物作为中欧物候观测的对象,亲自观测了40年。其后,又由其学生伊内接替。在美国,森林昆虫学家霍普金斯于1918年提出了北美温带地区物候现象陆空间分布的生物气候定律。
在中国,现代物候学研究的奠基者是竺可桢。他在 1934年组织建立的物候观测网,是中国现代物候观测的开端。在他的领导下,1962年,又组织建立了全国性的物候观测网,进行系统的物候学研究。为了统一物候观测标准,19年又出版了《中国物候观测方法》,并逐年汇编出版《中国动植物物候观测年报》。
20世纪50年代以来,由于各国物候观测网的扩大,物候资料更加丰富了。更由于遥感技术和电子计算机等的应用,使物候学的研究在规律的探索和应用方面都得到了更大的发展。
物候学的基本研究方法是平行观测法,即同时观测生物物候现象和气象因子的变化,以研究其互相关系。主要是定点观测生物物候现象的周年变化;按照统一的观测方法组织物候观测网,对物候现象同时进行观测;在短期内(3~5天)使用汽车等交通工具进行小地区的物候观测;通过地球卫星照片来分析农作物和植被的物候变化;通过试验来研究物候期受气候等因子影响时的生理机制。
各种生物物候现象的出现日期,虽然每年随气候条件变化而变,但在同一气候区内,如果不受局地小气候的影响,其先后顺序每年保持不变。在不同的气候区域内,由于生物品种和气候条件的组合发生变化,物候现象的顺序就会改变。物候现象的顺序性是编制自然历和预报农时的基础。
由于气候分布的地带性和非地带性,物候现象随纬度、经度和高度的变化具有推移性的特点。如1918年霍普金斯提出的生物气候定律:在其它因素相同的条件下,北美温带地区,每向北移纬度1°向东移经度5°,或上升约122米,植物的阶段发育在春天和初夏将各延期四天;在晚夏和秋天则各提前四天等等。
物候学研究已成为生态系统的分析和管理的一个方面,在物候区划、农作物的合理配置、山区垂直分布带土地的合理利用、防止环境污染和三废利用等方面,正进行着大量的物候学研究工作。除对物候现象作宏观研究外,已经开始对植物器官内部形态的变化进行观察研究。在研究气象条件对生物物候影响方面,已开始利用人工气候室进行实验研究,及建立气象条件和生物物候变化的数学模式等研究。
气候与民居的关系
气候与交通的关系
气候与植物的关系
气候与民族服饰的关系
1北方的居民的家有10.5%是平顶、有5.3%的是单斜顶、还有81.6%的是脊居中、他们的房子都是用砖结构成的。他们的房顶为什麽是脊居中?他们的房子为什麽是用砖结构成的?具我们的调查得出:在北方一到夏天雨水就很集中,很大。建成脊居中的房子使水不会在房顶上积攒起来。同时还可以灌溉农作物,这样既防止了“雨水穿房”也灌溉农作物,这不是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吗?用砖砌成的房屋,冬天气候寒冷,砖砌的墙可以保温,夏天隔热。并且当地的农民的窗户全是向南的,这样光好,冬天还可以起到保温的作用,这一点不必说你也想得出。
北方的院子是长方形的我想应该是为了储蓄粮食吧!现在的农村的卫生间也搬到了院内,这样既卫生,也可以积肥,还可以节省时间。
2起雾下雪冰雹等严重恶劣天气会影响交通
3农业主要是在自然条件下进行的生产活动,光、热,水、气的某种组合对某项生产有利,形成有效的农业自然;另一种不同的组合可能就会对农业生产有害,构成农业自然灾害。农业气象学的基本任务就在于研究这些农业自然和农业自然灾害的时空分布规律,为农业的区划和规划、作物的合理布局、人工调节小气候和农作物的栽培管理等服务;另外还要开展农业气象预报和情报服务,对农业生产提供咨询和建议,以合理利用气候,战胜不利气象因素,取适当的农业措施,促进农业丰产,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人类从、集过渡到种植业以后,便逐步积累气象条件对农业生产影响的知识。中国早在春秋时代已知用土圭测日影的办法定季节,有了春分、秋分、夏至、冬至四个节气。在《诗经·幽风·七月》中已经有“八月剥枣,十月获稻”的物候记载。西汉初的《淮南子·天文训》一书中已有二十四节气的全部名称。
《逸周书·时训解》中将一年分为七十二候,每个节气为三候,每候五天,各有一相应的物候现象。这是中国最早形成的结合天文、气象、物候知识指导农事活动的历法,这可看作古代农业气象学的萌芽。温度表的发明并用于气象学和生物学研究之后,开始了植物生长发育与气象条件定量关系的观察研究。随着气象观测网的建立,逐步开展了气候与农业关系的研究。
一方面,农业气象学作为生态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定量观测、研究植物或动物的生长发育与环境气象因子的关系而发展起来。如1735年著名的列氏温度表创始人列奥米尔发现,可用积温来衡量植物的生长速度,这一学说至今仍是农业气象学的一个重要基础理论;另一方面,农业气象学又是作为地理气候学的一个重要分支而发展起来。如:俄国的沃耶伊科夫、奥地利的苏潘、德国的柯本、中国的竺可桢等人,对植被、动物、土壤与气候的关系以及地区分布进行了研究,为农业气候学和农业物候学的发展开辟了道路。但是农业气象学形成一门完整的独立的学科,并进行系统的研究则只是20世纪30~40年代以后的事小气候是指由于地形、下垫面特征或其他因子引起的小范围的气象过程或气候特征。由于耕作措施和农作物群体动态变化的影响,改变了农田活动面状况和物理特性,导致辐射平衡和热量平衡各分量的变化,从而形成不同类型的独特的农田小气候。而农田小气候又反过来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发育进程和产量形成。
小气候改良包括温室、阳畦、塑料大棚、塑料薄膜地面覆盖、风障、农田防护林、蒸发抑制和土面增温剂等。
温室气候是温室内的微气象过程和微气候特征,它是一种人工调节的小气候。由于玻璃对于入射的短波辐射的透过率大于向外的长波辐射的透过率,使得温室具有白天高温的特征。此外温室的结构、方位、屋面坡度、屋脊高跨比,以及使用的透光材料均对温室内的光照度和温度的分布及其变化有显著影响。
除了上述人工调节小气候的措施外,近年来由于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完全由人工控制光、温等气象条件的人工气候室或植物生长箱已在农业研究中使用。在蔬菜和珍贵植物栽培方面,也已出现了人工调节气温湿度和二氧化碳浓度,并用无土栽培技术的自动化的植物生产工厂。
4在气候炎热的地方呢,当地人的服装自然就简便凉爽,而气候寒冷自然衣服就穿的多了,比较一下南极考察队员和非洲人的服装就明白了
农业气象学与气象学的根本区别在什么地方
1北方的居民的家有10.5%是平顶、有5.3%的是单斜顶、还有81.6%的是脊居中、他们的房子都是用砖结构成的。他们的房顶为什麽是脊居中?他们的房子为什麽是用砖结构成的?具我们的调查得出:在北方一到夏天雨水就很集中,很大。建成脊居中的房子使水不会在房顶上积攒起来。同时还可以灌溉农作物,这样既防止了“雨水穿房”也灌溉农作物,这不是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吗?用砖砌成的房屋,冬天气候寒冷,砖砌的墙可以保温,夏天隔热。并且当地的农民的窗户全是向南的,这样光好,冬天还可以起到保温的作用,这一点不必说你也想得出。
北方的院子是长方形的我想应该是为了储蓄粮食吧!现在的农村的卫生间也搬到了院内,这样既卫生,也可以积肥,还可以节省时间。
2起雾下雪冰雹等严重恶劣天气会影响交通
3农业主要是在自然条件下进行的生产活动,光、热,水、气的某种组合对某项生产有利,形成有效的农业自然;另一种不同的组合可能就会对农业生产有害,构成农业自然灾害。农业气象学的基本任务就在于研究这些农业自然和农业自然灾害的时空分布规律,为农业的区划和规划、作物的合理布局、人工调节小气候和农作物的栽培管理等服务;另外还要开展农业气象预报和情报服务,对农业生产提供咨询和建议,以合理利用气候,战胜不利气象因素,取适当的农业措施,促进农业丰产,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人类从、集过渡到种植业以后,便逐步积累气象条件对农业生产影响的知识。中国早在春秋时代已知用土圭测日影的办法定季节,有了春分、秋分、夏至、冬至四个节气。在《诗经·幽风·七月》中已经有“八月剥枣,十月获稻”的物候记载。西汉初的《淮南子·天文训》一书中已有二十四节气的全部名称。
《逸周书·时训解》中将一年分为七十二候,每个节气为三候,每候五天,各有一相应的物候现象。这是中国最早形成的结合天文、气象、物候知识指导农事活动的历法,这可看作古代农业气象学的萌芽。温度表的发明并用于气象学和生物学研究之后,开始了植物生长发育与气象条件定量关系的观察研究。随着气象观测网的建立,逐步开展了气候与农业关系的研究。
一方面,农业气象学作为生态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定量观测、研究植物或动物的生长发育与环境气象因子的关系而发展起来。如1735年著名的列氏温度表创始人列奥米尔发现,可用积温来衡量植物的生长速度,这一学说至今仍是农业气象学的一个重要基础理论;另一方面,农业气象学又是作为地理气候学的一个重要分支而发展起来。如:俄国的沃耶伊科夫、奥地利的苏潘、德国的柯本、中国的竺可桢等人,对植被、动物、土壤与气候的关系以及地区分布进行了研究,为农业气候学和农业物候学的发展开辟了道路。但是农业气象学形成一门完整的独立的学科,并进行系统的研究则只是20世纪30~40年代以后的事小气候是指由于地形、下垫面特征或其他因子引起的小范围的气象过程或气候特征。由于耕作措施和农作物群体动态变化的影响,改变了农田活动面状况和物理特性,导致辐射平衡和热量平衡各分量的变化,从而形成不同类型的独特的农田小气候。而农田小气候又反过来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发育进程和产量形成。
小气候改良包括温室、阳畦、塑料大棚、塑料薄膜地面覆盖、风障、农田防护林、蒸发抑制和土面增温剂等。
温室气候是温室内的微气象过程和微气候特征,它是一种人工调节的小气候。由于玻璃对于入射的短波辐射的透过率大于向外的长波辐射的透过率,使得温室具有白天高温的特征。此外温室的结构、方位、屋面坡度、屋脊高跨比,以及使用的透光材料均对温室内的光照度和温度的分布及其变化有显著影响。
除了上述人工调节小气候的措施外,近年来由于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完全由人工控制光、温等气象条件的人工气候室或植物生长箱已在农业研究中使用。在蔬菜和珍贵植物栽培方面,也已出现了人工调节气温湿度和二氧化碳浓度,并用无土栽培技术的自动化的植物生产工厂。
4在气候炎热的地方呢,当地人的服装自然就简便凉爽,而气候寒冷自然衣服就穿的多了,比较一下南极考察队员和非洲人的服装就明白了
(1)研究对象不同。农业气象学是研究农业生产对象和过程与气象条件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利用、创造有利并抗避不利气象条件为目的,为农业的高产、优质、低消耗而服务的一门边缘学科。气象学是把大气当做研究的客体,从定性和定量两方面来说明大气特征的学科,集中研究大气的天气情况和变化规律和对天气的预报。
(2)基本任务不同。农业气象学的基本任务就在于研究这些农业自然和农业自然灾害的时空分布规律,为农业的区划和规划、作物的合理布局、人工调节小气候和农作物的栽培管理等服务;另外还要开展农业气象预报和情报服务,对农业生产提供咨询和建议,以合理利用气候。气象学研究的任务是观测和研究各种各样的大气现象,大气层与下垫面之间的相互作用及人类活动所产生的气象效应。科学地解释这些现象,作用和效应,阐明它们的发生和演变规律。根据所认识的规律分析,诊断和预测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天气。气候,为国民经济和人们的日常生活服务。从理论和实践上探索和模拟认为的天气过程、人为气候环境,为人工影响天气,气候提供科学依据。
(3)研究领域不同。现代农业气象学的主要研究领域有:作物气象、畜牧气象、林业气象、病虫害气象、农业气候、农田小气候和小气候改良、农业气象预报、农业气象观测和仪器等。气象学的研究领域是:研究探讨大气特性和状态,如大气的组成、范围、结构、温度、湿度、压强和密度等;研究导致大气现象发生,发展的能量来源,性质及其转化;研究大气现象的本质,从而能解释大气现象,寻求控制其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规律;探讨如何应用这些规律,通过一定的措施,为预测和改善大气环境服务(如人工影响天气、人工降水、消雾、防雹等),使之能更适合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的需要。
农业气象学是气象学的一个分支。
下一篇:遂溪天气预报_遂溪天气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