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天气资讯 天气资讯
农业小气候_农业小气候的观测方法
tamoadmin 2024-08-22 人已围观
简介1.农业气象学的研究内容2.地方性气候的特点及所属位置在哪里?3.如何改善农田小气候以使农作物更好的生长发育4.农田小气候的物理学基础畜禽舍小气候名词解释:畜舍内气象要素的综合状况。除受大气候影响外,主要由畜舍结构、畜禽种类、生产条件和饲养密度等因素决定。畜舍小气候对畜禽的生理机能、健康状况和饲料转化率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可使畜禽生产力有10~30%的波动。构成畜舍小气候的气象要素主要有温度、湿度
1.农业气象学的研究内容
2.地方性气候的特点及所属位置在哪里?
3.如何改善农田小气候以使农作物更好的生长发育
4.农田小气候的物理学基础
畜禽舍小气候名词解释:畜舍内气象要素的综合状况。除受大气候影响外,主要由畜舍结构、畜禽种类、生产条件和饲养密度等因素决定。
畜舍小气候对畜禽的生理机能、健康状况和饲料转化率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可使畜禽生产力有10~30%的波动。构成畜舍小气候的气象要素主要有温度、湿度、气流和光照等。
通风技术研究进展:
我国的养牛场大多散放或拴系饲养,且已向高大型方向发展,通风问题不大。猪、鸡舍的建筑形式和通风方式则多种多样,建筑形式大致可分为密闭式、开放式和有窗式。通风方式可分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机械通风又分正压通风、负压通风、零压通风3种方式。
从气流组织方向又可分横向通风和纵向通风。有利通风的畜舍结构我国尤其是南方高温高湿地区出现几类畜舍,其结构有利于舍内通风。
全式通风屋脊:
适用于高温高湿地区 , 屋顶中部设置一全长式通风屋脊,舍内加热气体由屋脊排出,无气流死角,通风效果好。
透气屋顶:
适用于高温高湿地区鸡舍,用不隔热且易散热的材料作屋面 (如镀锌瓦楞铁皮),白天太阳照射,近屋面空气加热,热压产生通风;夜间屋面不蓄热而向外散热,使鸡舍变凉。该结构的鸡舍无围护,且笼底高出地面1m。
侧壁通风带:
港台、两广地区鸡舍无围护结构,用塑料编护布调节等压区,加强空气在舍内上下流动。
全墙式大百叶窗式通风带:
有利夏季遮光和通风。北京农业大学的节能鸡舍,5m 处有侧壁护板,上下方有金属丝围护,有利通风又可防鸟兽,并有双层塑料织布卷帘调节开启程度,夏季可形成两条通风带。
通风方式:
分横向通风和纵向通风。相比之下,纵向通风效果较好,舍内气流分布均匀,流速大,空气新鲜,消除氨气滞留死角,避免相邻鸡舍的对吹对吸。
横向通风的3种形式:
1. 正压通风 可以加热,冷却,过滤,但管理费用高。另外夏季风机不全开时,易导致舍内环境不平衡。
2. 负压通风 国内密闭鸡舍多使用负压通风,气流组织方式为上进下排。缺点是叶片易积灰,且对粪便管理要求较高。
3 零压通风 是一种联合式通风方式,包括机械的通风和排风,有利于风机功率发挥,但投资较大。所有横向通风都必须缩短窗间距以减少气流死角。
农业气象学的研究内容
农田二氧化碳的状况,决定于农田湍流交换强度、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和土壤释放二氧化碳数量 3方面的因素。作物层内二氧化碳浓度在叶面积密度最大层次附近为最低。在白天,农田二氧化碳由作物层上部向下和由地面向上输送。
农田技术措施小气候效应
在自然条件下,小气候适合植物生长发育要求时植物长势良好,枝叶茂盛;但群体结构郁闭度也随之增大,达到一定限度后,通风透光和温湿度条件急剧恶化,植物生长发育受到抑制,病虫害随之滋生流行,常造成群体衰退、死亡。这种现象完全依赖 SPA系统的内部调节和适应过程。农田中作物群体的生育状况则除自然条件外,同时还受农业技术措施的影响,通过调节农田SPA系统中的某些环节,可以促进或延缓其中的物质交换和能量转化,从而改变由一定的大气候条件和作物群体所形成的农田小气候,改善作物生育环境。农田技术措施多种多样,所产生的小气候效应也因之而异。
地方性气候的特点及所属位置在哪里?
按农业生产对象,可分为作物气象、畜牧气象、森林气象、渔业气象、蚕业气象、养蜂气象等。由于这些分支的建立与发展有先有后,与气象关系的密切程度也各有不同,当前它们并不处在同一水平上。按农业气象学原理和应用的研究重点,还可分为农业气象学基本原理、农业气候、农业气象预报、农业小气候、农业气象观测试验等。
在具体实践中,农业气象研究工作大致有下列几方面:
①鉴定农业生产的对象和过程对气象条件的要求和反应,以及它们对气象条件的反馈作用,从而提出农业生产中的气象问题及其对策。
②研究、制订农业气候区划,为发展农林牧副渔各业、改革种植制度、引进优良品种以及实施重大农业技术改革等提供气象学依据。其中,农业地形气候的研究对开发山区、发展多种经营,水土保持,保护和改善生态平衡尤其具有重要意义。
③进行农业气象灾害规律及其防御措施的研究。主要是观测受害症状和受害时期,确定受害指标,探讨受害机制,分析灾害规律,发布灾害预报,研究防御措施的气象效应等。
④农业气象预报和农业气象情报。包括农用天气预报、产量预报、农田土壤水分预报等。其中,在应用遥感技术和电子计算机网络的基础上,与观测资料传输相结合,进行数值模拟并逐步建立农业气象服务自动化体系,已成为农业气象为农业服务的主要形式之一。
⑤农业小气候的研究。直接影响农业生产的实际上是生产对象所处的小气候环境,大气候的变化通过小气候环境才能影响农业生产对象的生长发育及其产量,农业小气候的利用、调节和改造,是农业气象研究工作中的一项长期的重要任务。
⑥进行农业气象观测仪器与试验研究方法的研究,以不断提高农业气象服务工作的质量和试验研究的水平。
如何改善农田小气候以使农作物更好的生长发育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是我国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游庐山看到的情景:山下四月份,花朵已经凋谢,而山上寺庙里的桃花才刚刚盛开。这种同一大范围内的不同气候状况,平原和山区的显著差异,就是地方性气候,也叫“小气候”。
小气候——地方性气候
形成小气候的原因,有地表面性质不同造成的,也有人类、生物活动的因素。这种气候在垂直地面向上的延伸范围可达100~200米。在水平方向上,包括:①处于微空间的微气候,如地面、植株、蜂房等;②处于小空间的小气候,如草地、坡地、街道、农田、厂区、车间、洞穴等;③还有从几千米到几十千米的局地气候,如林区、峡谷、沼泽、海岸、城市、山区、小岛等等。
谚语“一山有四季”,说明小气候特征在山区表现特别明显。有人曾在6月份从四川北部阿坝出发下山,当他经过海拔3600米的地方时,那里的山沟里还有冰雪;再下山走到海拔2700米的米亚诺地方,那里小麦已经返青;再往下到海拔1500米处时,地里的小麦将近黄熟了;而在海拔1360米的茂汶县,小麦已开镰收割;当晚间到达海拔780米的川西平原上的灌县时,小麦已收割完毕了。这个人在一天之中,竟经过了从播种到收割的四季。
地方性气候虽然主要由局地自然条件或人为条件所决定,但也受大范围的天气和气候条件的影响。掌握小气候的特点,改善小气候环境,做到因地制宜,这对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农田小气候的物理学基础
《我喜爱的杨树》
我喜欢村外稻田边那成排的杨树,那就是农田防护林。
防护林是以防御自然灾害、维护基础设施、保护生产、改善环境和维持生态平衡等为主要目的的森林群落,是我国林种分类中的一个主要林种。
由天然林和人工林分所组成的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森林植物群体在其生长、形成过程中进行着物质的转换和能量的循环,其间除了建造森林生物量自身,并为人类提供具有经济价值的木材和副产品外,又以其与环境因素间的依存关系,对环境因素,如土壤、气候、水文、生物等产生着深刻的多方面的有利影响,对区域生态系统的平衡起着重要作用。
防护林分为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防风固沙林、农田牧场防护林、护路林、护岸林等。
稻田边的杨树林就是农田防护林。农田防护林是防护林体系的主要林种之一,是指将一定宽度、结构、走向、间距的林带栽植在农田田块四周,通过林带对气流、温度、水分、土壤等环境因子的影响,来改善农田小气候,创造有利于农作物生长发育的环境,以保证农业生产稳产、高产,并能对人民生活提供多种效益的一种人工林。
我衷心呼吁大家爱护农田防护林。
农田辐射输送和湍流交换两者因地、因时、因天气条件和大气物理状况而发生的变化,是导致农田热量平衡各分量相应改变,从而引起农田小气候变化的基本原因。参与农田辐射输送的有太阳辐射和大气辐射的各种辐射形式,在输送过程中不同形式的辐射收支差额,构成农田辐射平衡,相应地决定了农田热量平衡,并影响到农田中的空气温度与湿度、土壤温度与湿度,以及二氧化碳浓度等多种农业气象要素的量值。农田湍流交换的起因是热力和动力共同作用的结果。一般在晴天的白昼,是热力因素起主导作用,而在夜间和冷季有大风的阴天,则动力因素的作用占首位。农田中的湍流交换,不仅与大气湍流有密切关系,更与作物层中的温度和风的分布息息相关,而其中涡旋体的大小、形状、强度还决定于作物群体结构的特点。它对作物层中热量、水汽、二氧化碳等的输送,起决定性作用。不同的湍流结构,可形成作物层中温度、湿度(见空气湿度、土壤湿度)、二氧化碳(见二氧化碳与农业)等分布的特殊性。此外,湍流交换对农田微粒如花粉、孢子和污染物质等的输送也有重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