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天气资讯 天气资讯

叶城天气年降水_叶城天气年降水量多少

tamoadmin 2024-09-08 人已围观

简介1.2010年喀什重大天气气候对棉花杏树影响的评估:喀什气候2.西藏阿里地区噶尔县人口密度大吗3.怎么在新疆找到外贸工作。4.乔戈里峰的高度和位置5.有谁知道新疆8月的天气乔戈里峰 世界第二高峰,海拔8611米,“乔戈里”是塔吉克语,意为“高大雄伟”,它是喀喇昆仑山脉的主峰,国外又称K2峰,它位于喀喇昆仑山脉的中段,东经7630′,北纬3554′,其西北—东南山脊为主脊线,同时也是中国与巴基斯坦的

1.2010年喀什重大天气气候对棉花杏树影响的评估:喀什气候

2.西藏阿里地区噶尔县人口密度大吗

3.怎么在新疆找到外贸工作。

4.乔戈里峰的高度和位置

5.有谁知道新疆8月的天气

叶城天气年降水_叶城天气年降水量多少

乔戈里峰

世界第二高峰,海拔8611米,“乔戈里”是塔吉克语,意为“高大雄伟”,它是喀喇昆仑山脉的主峰,国外又称K2峰,它位于喀喇昆仑山脉的中段,东经76°30′,北纬35°54′,其西北—东南山脊为主脊线,同时也是中国与巴基斯坦的国境线。峰顶呈金字塔形,冰崖壁立,山势险峻,在陡峭的坡壁上显现出雪崩溜槽的痕迹,可以想象其雪崩的频繁。峰的北侧如同刀削斧劈,平均坡度在45°以上,而垂直高差竟达4700米,是地球上垂直高差最大的山峰,而乔戈里峰的北侧,是长达44公里的大冰川(音苏盖提冰川)。1954年7月31日,意大利的两名登山运动员登顶成功。

乔戈里”,塔吉克语,意为“高大雄伟”。乔戈里峰海拔86ll米,它是喀喇昆仑山脉的主峰,也是世界上第二高峰,国外又称K2峰。乔戈里峰位于东经76.5°,北纬35.9°,座落在喀喇昆仑山的中段。属中国的一侧,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叶城县境内。喀喇昆仑山脉绵延数干公里,呈西北一东南走向,一般海拔在6000米以上。山脉上高峰密集,包括乔戈里峰在内,这里紧密相连地排列着4座8000米以上的世界级著名高峰:乔戈里峰东侧为布洛阿特峰,海拔8051米;依次还有加舒尔布鲁木山,海拔8080米;加舒尔布鲁木I峰,海拔8028米。世界上l4座8000米以上的高峰,在这里就占了近三分之一 。7000米以上的高峰有20多座,北侧的斯克洋坎力峰,海拔7545米,西侧的斯潘德峰,海拔7385米;往下还有峰,海拔7295米。因此,这里就成了世界登山家们瞩目的第二个登山中心。乔戈里山峰主要有6条山脊,西北一东南山脊为喀喇昆仑山脉主脊线,同时也是中国、巴基斯坦的国境线。其它还有北山脊、西山脊、西北山脊、西南山脊。峰额呈金字塔形,冰崖壁立,山势险峻。在陡峭的坡壁上布满了雪崩的溜槽痕迹。山峰顶部是一个由北向南微微升起的冰坡,面积较大。北侧如同刀削斧劈,平均坡度达45°以上。从北侧大本营到顶峰,垂直高差竞达4700米,是世界上8000 米以上高峰垂直高差最大的山峰。北侧的冰川叫乔戈里冰川,地形复杂多变。冰川表面破碎,明暗冰裂缝纵横交错。冰川西侧山谷为陡峭岩壁,滚石、冰崩、雪崩频繁。乔戈里峰两侧,就是长达44公里的音苏盖提冰川。乔戈里峰地区不仅地形险恶,而且气候也十分恶劣。每年5月至9月,西南季风送来暖湿的气流,化雨而降,是本地区的雨季。9月中旬以后至翌年4月中旬,强劲的西风凛冽而至,带来严酷的寒冬。峰顶的最低气 温可达—50℃,最大风速可达25米/秒以上,是登山的气候禁区。在5月一 9月间,由于升温融雪和降水,往往造成河谷水位猛涨,进山困难,因此,登山活动的最佳时机应安排在5月一6月初进山,其时河水虽涨,但不太严重;7月一9月,山顶气温稍高,好天气持续时间较长,是登顶的好时间。

乔戈里峰进山路线是我国目前开放山峰中最长的路线。从南疆重镇叶城乘汽车沿新藏公路到麻扎,再沿简易公路行25公里到达麻扎达拉。从这里开始步行6天,行程90公里方能到达乔戈里峰登山大本营(海拔3924米的音红滩)。这段路要翻过海拔4800米的阿格勒达坟进入克勒青河谷,要避免7、8月克勒青河河水的暴涨,此时人畜均无法通过。

1902年,英国登山队首次攀登乔戈里峰以失败告终。以后的50多年里,人类多次尝试也未成功。直到1954年7月31日,意大利登山队的日勒·拉切捷利和闷·康比奥氏2人,从巴基斯坦一例沿东南山脊才开创首次登顶的纪录,费时将近l00天。

16年和17年,中国登山协会曾两次组队进入乔戈里峰北侧进行路线侦察。 1982年8月4日,日本山岳协会乔戈里峰登山队首次从北 坡沿北山脊登顶。之后,又有意大利、日本横滨山岳协会登山队、美国登山队等,先后从中国一侧成功地征服了乔戈里峰。

2010年喀什重大天气气候对棉花杏树影响的评估:喀什气候

地貌是构造、气候及人工作用等内外营力综合作用的结果,同时,它又引起大气热量、水分的区域特别是垂直变化,并对岩石和地表沉积物的性质以及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分布与运动有直接关系,因此,它被认为是影响陆路交通最显著的自然因素,是对道路作自然条件评价的核心。公路直接暴露于大自然中,是一个穿过不同地理区域的土、石及沥青结构物。公路建成后便成为一种新的人工地貌类型,并不断遭受来自自然环境的影响和自然灾害的破坏。新疆地域辽阔,有“三山两盆”,地形复杂,类型多样,山地、平原、沙漠及其次级地貌类型对公路建设和运营管理造成的难度是十分明显的,现代地貌过程如流水、风力、冻融和重力等强烈,由它们引起的崩塌、滑坡、山洪泥石流、雪崩、风沙灾害可阻碍或中断交通运输,对公路建设影响较大。

一、区域地貌结构与公路分布的关系

新疆山地与盆地之间以深大断裂构成截然分界线,形成不同的地貌单元。地貌单元对公路分布有控制作用。受上述公路建设的地貌条件的影响,区域公路分布表现为:①公路在山麓平原连续跨沟。由于山麓平原为绿洲城镇分布的主要地区,也是公路建设的重点区域,路网密度较大。312国道经过吐鲁番盆地北缘与准噶尔盆地南缘,314,315国道分别沿塔里木盆地北缘和南缘延伸,受山区河流汇流盆地的影响,公路需连续跨沟并设置桥涵,因此,常受山洪泥石流危害。②公路翻山越岭。天山分隔准噶尔盆地与塔里木盆地,独(山子)—库(车)公路、乌(鲁木齐)—焉(耆)公路、哈(密)—巴(里坤)公路等翻越天山,国道314,219翻越昆仑山分别连通巴基斯坦和西藏,经过众多沟谷、冻土带和冰达坂,时常遭受崩塌、滑坡、山洪泥石流、冻害、风吹雪、雪崩等危害。③公路穿越沙漠。216国道穿越古尔班特沙漠,轮(台)—民(丰)公路横穿塔克拉玛干沙漠(图9-1)。由于沙漠区植物较稀疏或贫乏,存在路面积沙等风沙危害。④新疆公路交通里程长,线路迂回,干线比重大。受地貌及水源条件的限制,绿洲型城镇分散,城镇之间公路里程长,乌鲁木齐至各地(州)市的平均距离为742km,县之间距离为112.3km,乡之间距离为35km。全疆公路长约3.28×104km,扣除荒无人烟的沙漠戈壁44.1km2,公路密度也仅2.69km/100km2。

二、地貌类型对公路交通建设的影响

新疆公路建设的地貌条件复杂,公路工程地貌类型多样(图9-2)。在公路工程建设中,山岭、丘陵、平原、沙漠等地貌形态类型对公路线路走向、工程造价等均有较大影响,而地貌外力作用类型与各种道路病害形成又有密切关系,如山岭区的线路迂回曲折及工程造价很高,且易出现滑坡、崩塌等道路病害,平原区公路线路平直及造价较低,山麓地带存在山洪泥石流灾害等。

图9-1 新疆地貌结构与公路分布

(一)平原

平原分布在盆地、河谷内,主要由河流、溪沟水流携带物堆积作用,与湖泊湖积作用形成。包括沼泽、湖积平原、冲积平原、洪积平原、干燥剥蚀平原、冰水平原等。地形平坦,坡度一般小于3°,起伏度在0~20m之间,便于公路勘测设计及施工;砂、砾石丰富,戈壁地方可就地取材,但冲积平原土质松软且缺少砾石材料;绿洲地带地下水位较高,易造成路基松软和翻浆;部分地区有盐渍化危害;黄土状土分布区路基易发生湿陷;部分地区缺水,风沙大,沙漠边缘地带,公路面易积沙阻碍交通,叶城、于田、若羌等地春秋季节沙尘天气较多,对公路交通有一定影响;跨河、沟的路桥,易受山洪泥石流危害。扇缘及洼地多黏土物质,盐渍化强烈,公路路基易受影响。由古、新近纪泥岩物质组成的平原,黏粒含量高且含盐碱,遇水软化泥泞。冬季路面积雪,常阻碍交通畅通。阿拉山口等风口地区,春、秋季节大风对交通有不良影响。夏季山洪泥石流灾害时有发生,会阻碍交通。

(二)沙漠

主要位于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由风蚀风积作用形成。包括沙地、沙堆、沙丘、沙山等类型。沙丘形态复杂,有新月形、蜂窝状、鱼鳞状、梁窝状沙丘,树枝状、羽状沙垄,链状、星状沙山等。据沙丘植被覆盖度状况又可分为固定、半固定沙丘与流动沙丘等。沙漠地形起伏0~50m不等,最大可达200m。沙丘起伏不平,沙土松散,缺少砂、砾石筑路材料,对筑路有不良影响;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以固定、半固定沙丘为主,植被覆盖度较低,生态脆弱,易发生流沙堆积于路面,影响交通。塔克拉玛干沙漠以流动沙丘为主,库木塔格沙漠为流动沙漠,植物稀少或缺乏,沙丘移动较快,流沙常堆积路面阻碍交通;每年春秋季节沙尘天气较多,对公路交通有一定影响。

图9-2 新疆公路工程地貌类型

(三)丘陵

主要见于准噶尔盆地东部和天山东部地区,海拔一般在700~2000m之间。据起伏度(R)划分为:①微丘,包括低丘(R<100m)与中丘(R=100~200m);②重丘(R>200m)。这里气候干旱,缺水,以干燥剥蚀为主。丘陵由基岩构成,岩体裸露,坡面碎屑物遍布;沟谷、洼地内堆积有第四纪松散砂砾石层,生长有麻黄、梭梭、猪毛菜等荒漠植被,泉水出露地方有芦苇、柽柳等植物。丘陵地形起伏5~200m,丘间洼地地形略有起伏,修筑公路挖填方量较大;丘陵基岩坚硬,为筑路优良建材,丘间洼地的松散沉积物有盐渍化之害。存在碎落、风沙危害,干沟有山洪泥石流偶发。由于干旱缺水,筑路、养护和运输管理难度均较大。

(四)山地

指阿尔泰山、天山、昆仑山及准噶尔西部山地等,海拔>1000m,起伏>100m的山地。据地貌外力作用性质不同,可分为:①低山,见于阿尔泰山[海拔(H)为1000~1500m]、天山(H<1700m)、昆仑山(H<3000m)及准噶尔西部山地(H<2900m),以干燥、半干燥剥蚀作用为主,山峰、陡坡基岩裸露,植被稀少,缓坡和有黄土覆盖地带生长有以蒿类为主的植物。地形起伏20~1200m不等。修筑公路挖填方量很大;黄土区有湿陷问题;山间盆地平原地形较平坦,组成物质以砂、砾石为主,便于筑路,局部地下水位高,沼泽和盐碱对公路路基有不利影响;昆仑山部分坡面有风成粉砂土,因疏松多孔易湿陷;陡坡地段易发生崩塌、碎落;夏季易发生山洪泥石流阻碍或中断交通。②中山,主要分布于阿尔泰山(H=1500~2400m)、天山(H=1700~3000m)、昆仑山(H=3000~4000m)地带,有森林草原,以流水侵蚀作用为主。山高坡陡,河谷深切,地形起伏大,修筑公路的地形条件很差;道路边坡不稳定,易发生滑坡、崩塌;黄土分布区存在湿陷问题;夏季滑坡、崩塌重力地貌灾害较多,冬季则风吹雪、雪崩常阻碍交通,大多封山不通。③高山,主要分布于阿尔泰山(H>2400m)、天山(H>3000m)、昆仑山(H>4000m)山区,山峰、陡坡基岩裸露,缓坡、平地生长高寒草甸,以寒冻作用为主。海拔高,寒冷缺氧,筑路条件差,交通困难;山区的冻融作用对路基稳定有影响,夏季融冻泥流、翻浆等对公路交通不利;冬季则风吹雪、雪崩常阻碍交通畅通。冬季封山期较长。

三、地貌过程引起的公路病害

古、新近纪至更新世以来,由于印度板块持续向北俯冲,山脉迅速抬升并向盆地推覆,形成新疆“三山两盆”的地貌格局。区内新构造运动活跃,山区发生强烈地震,昆仑山火山喷发,近30年北天山主脊隆起速率大于10mm/a。由于山盆高低悬殊,现代地貌过程自盆地中心往周边高山依次是风蚀风积→流水堆积→干燥剥蚀→流水侵蚀→冰缘冰川寒冻作用,其中风力、流水、冻融及重力作用对公路的影响较大,主要是引起风沙、山洪泥石流、滑坡、崩塌等公路病害。近代人为活动,如修筑水库引起河流下游水源减少导致植物枯死,风力作用加剧,过度砍伐森林、乱挖药材、过度放牧等引起水土流失加剧,致使公路沙害、山洪泥石流灾害发生。

地貌过程对公路建设影响较大,引起的公路病害类型较多(表9-1)。其中主要的有:①滑坡:主要见于天山西段伊犁地区、奎屯河流域等地,这里岩体破碎,黄土广布,降水较多,如则克台至尼勒克公路中段,黄土深厚,受人工挖甘草影响与2002年4月29日至5月10日连续降雨的作用,发生大型滑坡,滑坡体沿沟展布长达5km,致使公路交通中段(相片52)。2003年7月19日,312国道果子沟K4757-K4758路段因暴雨引发3处滑坡阻断交通。②崩塌:在山区公路随处可见,危害较大。如吐(鲁番)—乌(鲁木齐)—大(黄山)高速公路在白杨沟段,公路边基岩破碎,存在崩塌危险,不得不取网护边坡措施。19年7月15日,314国道甘沟段5号桥一侧山体崩塌,阻断交通7h。2003年7月中旬,“吐乌大”高速公路因降水引发塌方而被迫关闭近12h。③山洪泥石流:在阿尔泰山、天山、昆仑山-阿尔金山及山麓平原地区广泛发生,主要由高温冰雪融水和暴雨洪水形成。阿拉沟、独库公路、巴伦台至和静公路段、疏附至布伦口公路段、天山北坡阜康三工河及水磨沟河等,为山洪泥石流灾害多发区,每年春、夏均有灾害发生,常出现阻碍或中段交通现象(相片53)。如1996年洪水中断公路111条次,毁坏公路633km;1998年洪水中断公路53条次,冲毁公路桥、涵241座,毁坏公路329km。2003年7月13~15日,乌鲁木齐一带持续降雨,发生山洪泥石流冲坏103省道K33km,K34km,K69~73km等多处公路,卡车被泥石流掩埋,上百辆车受阻;314国道K164~165km处道路被山洪泥石流冲断,南疆线路交通中断。2004年2月17日,精河县因气温升高和8h连续降雨突发泥石流,312国道7处路段被冲毁,交通中断16h,受阻客货车达800余辆。2005年7月2日,由于突降暴雨引发洪水,315国道K2743+500至K2744+000之间洪水冲毁路基长度为850m,宽为1.5m,深为1.6m;同日,国道315线K2901-K2902段近600m路段遭洪水袭击,洪水漫过路面,部分路肩、边坡被冲毁,60余辆过往车辆和400多名旅客受阻。2010年6月10日,新疆塔里木盆地降大雨,局部地区引发洪水灾害,致使莎车县与英吉沙县之间的国道315线K2810~2812km处,洪水漫过公路,200多辆汽车受阻;6月23日,民丰县境内315国道且末方向K2122km处发生山区融雪性洪水,冲毁路段处宽近50m、沟深达10m左右,共造成上千车辆滞留;同日,民丰县境内沙漠公路557km处也被洪水冲毁;7月6日,距塔什库尔干县城150km处的路段因山洪引发泥石流,造成两处30多米的路基被损毁,200多名过往司机和中外游客受阻。④风沙:春、秋季节,气候干燥,大风日数多,加之新疆境内及境外如哈萨克斯坦土地地表裸露,大风风蚀吹扬大量沙粒物质形成沙尘暴,影响司机视线,对交通安全产生不良影响;沙漠绿洲地带及横穿沙漠的公路,因风积作用,流沙堆积路面阻碍交通,如218国道塔河下游路段,315线塔里木盆地南缘路段、准噶尔盆地克拉玛依东部沙漠公路等路面积沙地点常见,公路交通不畅(相片57,58)。⑤翻浆:主要见于绿洲地下水位较高地带,于春季融雪水和人工灌溉水引起地下水位升高,土体液化翻浆,阻碍交通畅通。⑥冻融:高山区冬季寒冷易引起路基冻胀或路面冻裂;夏季冻土融化致使道路泥泞。⑦雪害:在额敏老风口,布尔津、吉木乃,天山拉尔敦、艾肯达坂等地道路风吹雪灾害频繁发生;在伊犁果子沟、巩乃斯雪崩站等地,雪崩阻碍或中断公路交通时有发生。如1985年2月15日,巩乃斯雪崩站3号沟发生雪崩,公路被埋长20m,路面积雪厚达6m;1996年12月27日至翌年1月3日,北疆连降大雪,平原区积雪厚40cm,山区达1~2m,雪害严重,216,217国道受阻车辆达450余辆,3800名旅客被困,县、乡道路交通全部中断;2010年1月17日,伊犁果子沟原国道312线K4741km+200m处发生雪崩,摧毁果(子沟)-霍(城)高速公路第七标段预制厂工房,3名看守工地工人被埋,一名遇难,18日K4741~4752km处又发生13处雪崩,公路交通中断;26日,新源县境内距218国道与217国道交会处发生雪崩,一辆吉普车被埋致使5人死亡。2010年阿勒泰、塔城地区连降大雪,公路道路交通大多中断。⑧地震:区内新构造运动活跃,有主要活动断层34条,历史上曾在富蕴、玛纳斯等地发生过Ms≥8级以上地震,2001年11月昆仑山无人区发生8.1级地震,2002年2月24日,巴楚-伽师发生6.8级地震,致使公路路面断裂,交通受阻。破坏性地震偶发,但破坏性大,还可引起滑坡、崩塌、水库溃坝发生洪水泥石流灾害等并发性灾害,对公路破坏性很大。⑨沙尘暴:在新疆,特别是南疆地区,一年的春、秋季节多有发生,其对公路交通影响较大。如2007年5月8日,和田地区遭遇沙尘暴,315国道于田至和田路段,能见度不足10m,车辆无一例外都开着大灯,小心翼翼地慢速行驶;2010年9月5日,喀什出现沙尘暴,市区能见度仅100m左右,车辆只能缓慢行使。

表9-1 新疆道路病害类型及其特征

①灾害次数尚缺少2000年度数据,且有些资料不全,故仅为粗略统计。

西藏阿里地区噶尔县人口密度大吗

2010年喀什地区年平均气温偏高、年总降水量偏多、有效积温偏少;阶段性低温、大风、沙尘、暴雨、冰雹等重大天气气候频繁出现,对棉花生产和杏子产量影响较大,造成了较为严重的经济损失。

1 重大天气气候对棉花生产的影响评估

2010年喀什棉花出苗以后气象条件较差,灾害性天气频发,对棉花生长发育影响极大。蕾期的气象灾害主要有:阶段性低温冷害、沙尘、冰雹、局地暴雨和洪水等。受低温和≥20℃积温减少影响,喀什棉花生育期推迟,长势偏弱,伏前桃大幅度减少,造成棉花减产。

1.1阶段性低温冷害

2010年5-6月低温多雨,棉花生长发育进程缓慢,出现了阶段性延迟型冷害。据气象资料统计,2010年棉花苗期出现两次阶段性低温冷害:第一次是5月5日-9日,气温大幅度下降,最低气温降到9℃;第二次是6月6日-11日,气温再次下降,最低气温降到11℃,低温造成棉花长势差、苗弱、发育迟缓,6月10日,棉花进入现蕾期(比历年偏晚7天),7月上旬进入开花期,没有达到5月蕾6月花的高密度栽培模式的技术指标。

1.2沙尘天气

棉花苗期沙尘天气持续时间长,其中4月沙尘天气在12~18天,光照时间减少了17-50小时。沙尘天气造成棉花光合作用减弱,棉苗生长受到严重影响,长势较差。

1.3冰雹天气

2010年5-7月,伽师县、岳普湖县、英吉沙县、巴楚县、叶城县、疏附县、麦盖提县等多处遭受冰雹灾害,其中伽师县、岳普湖县、英吉沙县多次出现冰雹灾害性天气,棉花受灾严重,损失较大。

1.4局地暴雨洪水

2010年5月-7月,伽师县、岳普湖县、英吉沙县、巴楚县、叶城县、疏附县、麦盖提县、泽普县遭受局地暴雨、洪水等灾害,其中7月29日提孜那甫河发生特大洪水,致使麦盖提县、泽普县棉花成灾面积达到1.4万(667m2)。

1.5≥20℃积温偏少,伏前桃锐减

气温偏低、热量不足、生育期推迟。据统计。花铃期温度偏低1~2℃,≥20℃积温比历年同期减少250d?℃,比2009年减少580d?℃,使20℃有效热量天数比历年和2009年分别减少12天、29天,造成棉花生育期比历年偏晚7天,比2009年偏晚15天,全区平均伏前桃数为0.4个,比历年减少1.3个,有相当部分棉田棉花伏前桃数为0。

对此,我们走访了部分种棉大户,他们反映的意见比较一致,主要认为是气温低、下雨多、气象灾害多原因,造成棉花长势不好,籽棉产量比2009年减少50~100kg/667m2。

2010年,在棉花生长发育的关键期4月-7月,上述不利的天气气候,对喀什地区棉花生产造成了难以弥补的损失,说明在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接连不断发生的重大天气气候对喀什地区棉花产业带来了很大影响,应当引起有关部门的关注,要积极取措施来应对不利天气气候因素对棉花生产的影响。

2 重大天气气候对杏树影响评估

2.1大雨

2010年3月22日-24日,除偏东的巴楚无降水外,偏北和偏南地区普遍出现中量以上降雨,其中喀什市降水量9.5mm、疏附县12.3mm、疏勒县9.9mm、英吉沙县13.2mm、岳普湖县9.7mm、莎车县6.4mm、泽普县7.7mm、叶城县8.3mm。大雨把部分花朵打落。

2.2大风

2010年3月28日,新疆偏北、偏东各地普遍出现了7~8级大风天气,个别地方风口风力达到9~10级,偏南各地风力为5级。强大风天气造成部分花朵被吹落。

2.3低温霜冻

杏树开花期间平均气温在10℃左右,比去年同期偏低3℃左右,3月19日平原各地平均气温尚在20℃以上,23日平均气温降至4℃左右,低温天气(平均气温在4~8℃)持续了3天,3月28日出现强冷空气入侵,全区普遍出现大风天气,29日凌晨英吉沙县、岳普湖县、莎车县、麦盖提县出现降温霜冻天气,最低气温分别降到-0.2℃、-0.2℃、-1.3℃、-1.5℃,3月30日平均气温才恢复到10℃以上。低温、霜冻直接影响到杏树花粉的活力和质量,造成花粉发育不良,授粉能力和授粉率下降。

2.4沙尘天气

3月29日出现强沙尘天气,至4月5日平原各地维持浮尘天气,杏树开花、授粉期间浮尘天气日数达到8天,授粉期间日照时数比去年同期减少13~17小时,花蕾、花柱受强沙尘的污染也直接影响到花粉的活力和质量。

降雨、低温、大风、霜冻和沙尘相继在杏树花期接连出现,严重影响到杏树开花、花粉的发育和授粉,杏子座果率有较大幅度的下降,一般在30%~50%,最大降幅在60%以上,导致了喀什地区2010年杏子大幅度减产。

3 应对措施

2010年的重大天气气候对喀什的两个重要产业棉花和杏子都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面对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要积极主动地去应对,特别是在极端的天气、灾害频繁发生的时候。怎么样提高防御能力,就显得至关重要。

(1)加强极端天气的监测预报预测能力,提高重大气象灾害预报的准确率和时效性。

(2)完善气象应急体系,推进气象灾害和极端天气预警信息发布能力建设。

(3)认真研究气候变暖对主要经济作物的生产能力和波动性的影响,最大限度的减少气象灾害给农业生产带来的经济损失。

怎么在新疆找到外贸工作。

人口:约1万人

人口密度:1人/km2

219国道

噶尔县地处西藏最西部、沿森格藏布和噶尔藏布流域,是西藏18个边境县之一。面积171平方公里。耕面积0.89万亩。总人口0.98万。辖4个区,1个镇,11个乡,36个村民委员会。

噶尔县是西藏阿里地区行署的所在地,海拔4350米,因位于狮泉河畔而得此名。也叫“狮泉河镇”,藏意为“兵营、帐篷”,因清派蒙古族将领甘登次旺率军攻退了敌军,当时清军曾在此扎营,由此而得名。

噶尔县在一大片红柳滩上新建起的西部高原的交通枢纽,虽然它在来自都市人的眼中只能算一座小城,但往北到叶城,往东到日喀则,二三千里内都没有比它更大的城市。

对它的第一印象是“发展迅猛的小城'。在陕西、河北两省的援建下,其基础设施发展得很快。它可以给旅行者们所提供的条件已经超出了旅人的想象。在阿里的荒原上奔波颠簸数天之后来到这里简直就像到了天堂。高高矗立的电视和通信发射塔及迎宾馆和对面的电信宾馆都是当地最醒目的建筑。迎宾馆后门出去就是阿里地区行署,当年孔繁森工作的地方,很宽敞气派的大院子。

在离行署不远的路口,就是狮镇最繁华的十字路口了。有连绵的川味和清真饭馆、录像厅、厅和发廊、屋、歌舞厅。

这里的电讯已十分发达,可打手机也可上网,网吧集中在大十字路口附近,3元/小时。街头有很多IC卡电话。农行和邮政储蓄在这是全国联网的。

该县经济以牧业为主、农牧业相结合。种植业主要是青稞、春小麦和豌豆。主要饲养牦牛、犏牛、黄牛、马、驴、骡、山羊和绵羊。

民族手工业仅为少量家庭作坊,主要生产氆氇、木碗等。

特产主要有多种高原畜产品、裂腹鱼、裸裂尻鱼、锥吻唇鱼等。

狮泉河镇,即是阿里地委、行署的机关驻地,也是噶尔县府驻地,镇区建筑总面积为11336平方米。行政、文教、邮电、通讯、电力、照明、给水等基本设施虽然简陋,但大体齐备。

流传在民间的音乐、舞蹈、神话、传说等,近年来得到挖掘和整理。

自然地理

噶尔县地处西藏最西部、沿森格藏布和噶尔藏布流域,是西藏18个边境县之一。面积171平方公里。该县四周环山,中部低平,平均海拔4350米左右,最高海拔为6554米。县境共有大小湖泊12个,其中较大的有朗久湖、心噶湖。

西部有伊拉日居山山脉,中部有西北是东南走向的冈斯山山脉,北部有则木日山,海拔高6051米,拉梅拉山,海拔高4828米。中部有日赛田山,海拔高4802米,阿弄拉山,海拔高6018米。西南部有拉加山,海拔高6261米。东部有罗布山,海拔高5603米。

县境共有大小湖泊12个,其中较大的有朗久湖、心噶湖。

狮泉河又名森格藏布,系印度河的上游。流经藏西北干旱高寒区,全长430公里,流域面积2.7万平方公里,年径流量约7亿立方米。发源于冈仁波齐峰北侧,源头海拔5164米,为冰缘地带,下游流入荒漠区。途经革吉、狮泉河镇等地,在扎西岗与支流噶尔藏布汇合。出境进入克什米尔后称印度河。是西藏降雨量最少的地区,年降水量仅在50-80毫米之间。沿岸以宽谷地形为主,有沼泽和温泉分布。温泉多为火成岩裂隙中涌出的潜水,不但补给了河流,也提高了河水的温度,使一些河段冬季很少封冻。由于地处干旱区,狮泉河水系不甚发育,平均径流深仅为25毫米,年径流量约7亿立方米,是西藏外流河中径流量最小的河流。尽管如此,它仍然是气候干燥、淡水稀少的高原腹地的宝贵水源。

属高原亚寒带干旱气候区。干燥寒冷,太阳辐射强,日照时数长。年平均气温为0.2℃。最低气温-34.6℃。每年除7、8两个月份外,其它月份都有不同程度的霜冻出现。年降水量73毫米。自然灾害主要有雪灾、旱灾、洪水、泥石流、滑坡、霜冻、风沙等。且灾害频繁,给农牧业生产和人民群众的生活造成很大的困难。

狮泉河镇冬季极端最低气温-41度,夏季极端最高气温21度,昼夜温差相当大,年温差小,气温随海拔高度呈垂直变化,一年四季可降雪;冬季偶有降雪,但由于交通闭塞,人口居住分散,易形成重度雪灾,其中近年来以1998年和2002年最为严重,2002年灾雪最厚达三米,由于交通中断,普兰、札达两县断粮达一周左右,人员、牲畜饿死、冻死现象严重,同时疫情泛滥;夏季降水十分集中,基本上从六月份一直持续到八月底,山洪、泥石流大规模暴发,河水猛涨,道路、桥梁冲毁,年年都有不同程度的水灾,其中近年来以2000年夏季最为严重,狮泉河、佳木河大堤两天内五处决口,噶尔县城一片汪洋,房屋大面积倒塌,二千多万元的防洪工程被冲得无影无踪,由于道路全部中断,在无任何外援的情况下,当地群众、驻军在大堤上连续奋战五昼夜,终于保住了狮泉河镇。大风天气达180天以上,是西藏自治区生存条件最恶劣、自然灾害最频繁的地区。

历史沿革

噶尔藏语意为“账篷、兵营”。原西藏地主在抗击什米的森巴(锡克族)军队入侵时,蒙古人甘登次旺率兵打败森巴军队后曾在此扎营,由此得名。

1959年10月8日成立噶尔县。以噶尔宗设噶尔县(驻雅沙)。1966年阿里专署由噶尔县迁驻噶尔县狮泉河,噶尔县由雅沙迁驻昆沙(因民主改革时在昆沙设噶尔新乡乡,故昆沙又称噶尔新村)。县驻地曾几度迁移,1988年9月迁到狮泉河镇至今。

经济概况

2004年上半年,噶尔县农作物播种总面积达6911.75亩。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914.8亩,油菜播种面积532.85亩,饲草饲料播种面积3464.1亩。牲畜存栏总数达2.6383万头(只、匹),其中牦牛1.2639万头,马2561匹,山羊15.3075万只,绵羊9.55只,黄牛55头_末期牲畜存栏总数达33.5994万头(只、匹),其中牦牛1.4259万头,马2680匹,山羊19.2778万只,绵羊12.62只,黄牛77头_适龄母畜12.149万头(只、匹),幼畜繁殖数10.7328万头(只、匹),幼畜成活率达79.3%,繁殖成活率70.1%,牲畜总增率达到30%。

噶尔县狮泉河镇是阿里地区的中心城镇。围绕如何发挥区域优势,加快经济发展,县长普布仓决告诉记者,噶尔县委、县制定了围绕狮泉河镇发展“菜篮子”、“肉篮子”、“奶瓶子”工程,以城镇经济辐射和带动县域经济发展;围绕219国道沿线,做好农牧区、农牧民、农牧业工作,切实提高沿线广大农牧民生产生活水平;围绕狮泉河、噶尔河流域,加强牧业基础地位建设。一年来的实践证明,这些思路符合噶尔县实际,具有前瞻性和科学性,是该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行动指南。在劳务创收上,2003年噶尔县达到473.95万元,全县劳动力人均创收1335.45元。

行政区划

狮泉河镇 _ 总人口7731人。

左左乡

总人口1255人。

昆莎乡

总人口1705人。

门士乡

总人口1944人。

扎西岗乡

总人口729人。

2021年1月,2020年乡村振兴传播影响力县区排名发布,噶尔县位列第228名。

2021年1月,中央文明办确定2021—2023年创建周期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名单,噶尔县上榜。

2020年6月,噶尔县列入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西藏片区)。

2019年8月,2019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名单出炉,噶尔县在列。

2017年2月21日,噶尔县上榜2016年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名单。

2016年12月20日,国家民委命名噶尔县为第四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单位。

乔戈里峰的高度和位置

喀什地区处在中亚腹部,受地理环境的制约,属暖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带。境内四季分明、光照长、气温年和日变化大,降水稀少,蒸发旺盛。

00夏季炎热,但酷暑期短;冬无严寒,但低温期长;春夏多大风、沙暴、浮尘天气。因地形复杂,气候差异较大,大体可分为5个区:

00一、喀什平原气候区。包括喀什北部、中部广大冲积平原地区,年平均气温在11.4℃~11.7℃,年降水量39~664毫米,春夏秋冬四季分明。气温年变化和日变化大,降水变化显著。日照长,蒸发强,气候干燥。冬季低温期长,夏季长而炎热。春季升温快,常有倒春寒;秋季短促,降温迅速。春季多大风、沙暴。浮尘日数频繁。

00二、沙漠荒漠气候区。喀什南部、麦盖提东部和叶城东北部,属塔克拉玛干沙漠荒漠区。大陆性气候极显著,年平均气温在1113以上,冬季寒冷,夏季酷热,冷暖变化剧烈。降水稀少,气候干燥,年降水量在40毫米以下。风沙多,日照强。

00三、山地丘陵气候区。叶城中部,巴楚和伽师北部,疏附、英吉沙和莎车西部海拔 1500~3 000米处山区丘陵地带。年平均气温在11℃以下,冬季较长,夏季短促,年降水量在70毫米以上,主要集中在夏季,时有大雨甚至暴雨山洪发生。山区河谷地带气候适宜,夏季温热,冬季偏暖。

00四、帕米尔高原气候区。主要是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年平均气温在5℃以下,冬季漫长寒冷,夏季温和。降水较少,主要集中在春夏两季。大风日数多,光照充足,辐射强,天气晴朗。

00五、昆仑山气候区。主要包括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南部和叶城县南部。年平均气温在5℃以下,山峰终年积雪,气候严寒,空气干燥,低压缺氧,风大雪多,天气多变。全年可分为冷暖两季。

有谁知道新疆8月的天气

“乔戈里”,塔吉克语,意为“高大雄伟”。乔戈里峰海拔86ll米,它是喀喇昆仑山脉的主峰,也是世界上第二高峰,国外又称K2峰。乔戈里峰位于东经76.5°,北纬35.9°,座落在喀喇昆仑山的中段。属中国的一侧,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叶城县境内。喀喇昆仑山脉绵延数干公里,呈西北一东南走向,一般海拔在6000米以上。山脉上高峰密集,包括乔戈里峰在内,这里紧密相连地排列着4座8000米以上的世界级著名高峰:乔戈里峰东侧为布洛阿特峰,海拔8051米;依次还有加舒尔布鲁木山,海拔8080米;加舒尔布鲁木I峰,海拔8028米。世界上l4座8000米以上的高峰,在这里就占了近三分之一 。7000米以上的高峰有20多座,北侧的斯克洋坎力峰,海拔7545米,西侧的斯潘德峰,海拔7385米;往下还有峰,海拔7295米。因此,这里就成了世界登山家们瞩目的第二个登山中心。乔戈里山峰主要有6条山脊,西北一东南山脊为喀喇昆仑山脉主脊线,同时也是中国、巴基斯坦的国境线。其它还有北山脊、西山脊、西北山脊、西南山脊。峰额呈金字塔形,冰崖壁立,山势险峻。在陡峭的坡壁上布满了雪崩的溜槽痕迹。山峰顶部是一个由北向南微微升起的冰坡,面积较大。北侧如同刀削斧劈,平均坡度达45°以上。从北侧大本营到顶峰,垂直高差竞达4700米,是世界上8000 米以上高峰垂直高差最大的山峰。北侧的冰川叫乔戈里冰川,地形复杂多变。冰川表面破碎,明暗冰裂缝纵横交错。冰川西侧山谷为陡峭岩壁,滚石、冰崩、雪崩频繁。乔戈里峰两侧,就是长达44公里的音苏盖提冰川。乔戈里峰地区不仅地形险恶,而且气候也十分恶劣。每年5月至9月,西南季风送来暖湿的气流,化雨而降,是本地区的雨季。9月中旬以后至翌年4月中旬,强劲的西风凛冽而至,带来严酷的寒冬。峰顶的最低气 温可达—50℃,最大风速可达25米/秒以上,是登山的气候禁区。在5月一 9月间,由于升温融雪和降水,往往造成河谷水位猛涨,进山困难,因此,登山活动的最佳时机应安排在5月一6月初进山,其时河水虽涨,但不太严重;7月一9月,山顶气温稍高,好天气持续时间较长,是登顶的好时间。  乔戈里峰进山路线是我国目前开放山峰中最长的路线。从南疆重镇叶城乘汽车沿新藏公路到麻扎,再沿简易公路行25公里到达麻扎达拉。从这里开始步行6天,行程90公里方能到达乔戈里峰登山大本营(海拔3924米的音红滩)。这段路要翻过海拔4800米的阿格勒达坟进入克勒青河谷,要避免7、8月克勒青河河水的暴涨,此时人畜均无法通过。  1902年,英国登山队首次攀登乔戈里峰以失败告终。以后的50多年里,人类多次尝试也未成功。直到1954年7月31日,意大利登山队的日勒·拉切捷利和闷·康比奥氏2人,从巴基斯坦一例沿东南山脊才开创首次登顶的纪录,费时将近l00天。

2005年西藏登山队登顶

2008年秋季气温(8月~10月)全新疆大部偏高,北疆偏高幅度高于南疆,南疆西部地区偏高幅度最小。初霜期、入冬期,全疆大部分地区偏晚。秋季降水量,北疆大部分地区偏少;南疆大部分地区偏多,其中南疆西部、巴州南部部分地区异常偏多。秋季出现的气象灾害主要有局地暴雨洪水及衍生的地质灾害、霜冻、大风沙尘、寒潮等。

秋季是新疆棉花裂铃吐絮及摘的关键阶段。全疆棉花于9月下旬初全部进入裂铃普遍期。裂铃后,大部分棉区温高少雨,光照充足,气象条件对全疆棉花的裂铃吐絮以及摘有利。但10月上旬,全疆大部棉区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降水降温天气过程,绝大部棉区气温明显下降,致使北疆棉区、哈密棉区及南疆部分棉区出现不同程度的霜冻,致使北疆大部、哈密、和硕、尉犁、拜城、阿克陶、喀什、叶城等地棉花提早停止生长。中、下旬,全疆大部棉区气温回升且偏高,降水偏少,光照充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