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天气资讯 天气资讯
全球气候行动峰会_全球气候变化峰会
tamoadmin 2024-06-19 人已围观
简介1.气候峰会讲话材料2.气候峰会 中国立场内容是什么?3.联合国气候峰会的美国态度4.坎昆世界气候大会的相关报道5.哥本哈根气候大会究竟是怎么回事? 为什么引起很大争议?6.我们为什么要开气候大会中国措施: 一是加强节能、提高能效工作,争取到2020年中国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40%~45%。 二是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核能,争取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性能源消费比重达
1.气候峰会讲话材料
2.气候峰会 中国立场内容是什么?
3.联合国气候峰会的美国态度
4.坎昆世界气候大会的相关报道
5.哥本哈根气候大会究竟是怎么回事? 为什么引起很大争议?
6.我们为什么要开气候大会
中国措施: 一是加强节能、提高能效工作,争取到2020年中国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40%~45%。
二是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核能,争取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性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左右。
三是大力增加森林碳汇,争取到2020年森林面积比2005年增加4000万公顷,森林蓄积量比2005年增加13亿立方米。
四是大力发展绿色经济,积极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研发和推广气候友好技术。为此,中国需要:1继续加强植树造林,严格保护森林,减少毁林,防止森林退化,不断增加森林资源,确保到2020年森林面积比2005年增加4000万公顷,森林蓄积比2005年增加13亿立方米。 2调整能源结构,2020年中国风电装机达到1.5亿千瓦,每年可产生3千多亿千瓦时的清洁电力,可减排二氧化碳2亿多吨。 到2020年,中国核电装机有望达到7500万千瓦。继续在可开发的水能资源方面加以利用。 大力推进清洁煤燃烧技术,包括煤炭气化发电、循环流化床等技术,降低对大气的排放。同时,大力淘汰老旧机组,包括今后要推行在所有的电厂都加装脱硫装置。 3寻求与美,欧进行清洁能源技术合作,当然,还是要多看我们自己。哥本哈根峰会议题:1,发达国家中期减碳的目标,争议点是2020年。发展中国家要求富国在2020年减碳25%到40%,但少有富国愿意承诺这种减碳水平。 2,发展中国家的“排碳缓和”作法。 3,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资金援助与技术转移。 4,减碳架构的签约方式。发展中国家坚持以1992年签署的京都议定书,作为新公约 基础,而美方表明绝不接受京都议定书。新的国际条约还牵涉到主权问题,美方坚持要由政府自行提出减碳目标,而非写进国际条约。
气候峰会讲话材料
潘基文说:“迫切需要采取紧急联合行动拯救地球,采取集体联合行动是应对气候变化的核心;请各国领导联手推动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以利达成协议,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有关气候协议应是发展的协议,给予更多注意,减少灾害风险,促进生态系统生存。”
潘基文呼吁发达国家迈出第一步:“如果你们这样做了,其它国家也会采取积极措施。”潘基文还引述 联合国科学家的悲观预测,称气候变化将使全人类陷入危机。而各国要使这一变化开始逆转,必须在10内做到,否则就会太迟;后世的命运,以及上10亿当代人的生活如何,取决于各国的抉择。
联合国气候变化事务主管德博埃尔对美联社说:“中国和印度都已宣布雄心勃勃的 (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中国方案的雄心大到足可令其成为对抗气候变化的先行者。”
气候峰会 中国立场内容是什么?
气候峰会讲话材料
人类应该以自然为根,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不尊重自然,违背自然规律,只会遭到自然报复。自然遭到系统性破坏,人类生存发展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资料,提供参考,欢迎你的阅读。
尊敬的xx,
尊敬的各位同事:
很高兴在?世界地球日?到来之际出席***气候峰会,感谢xx的邀请。借此机会,我愿同大家就气候变化问题深入交换意见,共商应对气候变化挑战之策,共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道。
人类进入工业文明时代以来,在创造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加速了对自然资源的攫取,打破了地球生态系统平衡,人与自然深层次矛盾日益显现。近年来,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荒漠化加剧、极端气候事件频发,给人类生存和发展带来严峻挑战。新冠肺炎疫情持续蔓延,使各国经济社会发展雪上加霜。面对全球环境治理前所未有的困难,国际社会要以前所未有的雄心和行动,勇于担当,勠力同心,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大自然是包括人在内一切生物的摇篮,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大自然孕育抚养了人类,人类应该以自然为根,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不尊重自然,违背自然规律,只会遭到自然报复。自然遭到系统性破坏,人类生存发展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我们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自然和生态环境,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格局。
坚持绿色发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这是朴素的真理。我们要摒弃损害甚至破坏生态环境的发展模式,摒弃以牺牲环境换取一时发展的短视做法。要顺应当代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大方向,抓住绿色转型带来的巨大发展机遇,以创新为驱动,大力推进经济、能源、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全球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支撑。
坚持系统治理。山水林田湖草沙是不可分割的生态系统。保护生态环境,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我们要按照生态系统的内在规律,统筹考虑自然生态各要素,从而达到增强生态系统循环能力、维护生态平衡的目标。
坚持以人为本。生态环境关系各国人民的福祉,我们必须充分考虑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优良环境的期待、对子孙后代的责任,探索保护环境和发展经济、创造就业、消除贫困的协同增效,在绿色转型过程中努力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增加各国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坚持多边主义。我们要坚持以国际法为基础、以公平正义为要旨、以有效行动为导向,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遵循《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巴黎协定》的目标和原则,努力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强化自身行动,深化伙伴关系,提升合作水平,在实现全球碳中和新征程中互学互鉴、互利共赢。要携手合作,不要相互指责;要持之以恒,不要朝令夕改;要重信守诺,不要言而无信。
中方欢迎美方重返多边气候治理进程。中美刚刚共同发布了《应对气候危机联合声明》,中方期待同包括美方在内的国际社会一道,共同为推进全球环境治理而努力。
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是全球气候治理的基石。发展中国家面临抗击疫情、发展经济、应对气候变化等多重挑战。我们要充分肯定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所作贡献,照顾其特殊困难和关切。发达国家应该展现更大雄心和行动,同时切实帮助发展中国家提高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和韧性,为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技术、能力建设等方面支持,避免设置绿色贸易壁垒,帮助他们加速绿色低碳转型。
(二)各位同事!
中华文明历来崇尚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国将生态文明理念和生态文明建设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中国以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贯彻新发展理念,以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为引领,以能源绿色低碳发展为关键,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发展道路。
去年,我正式宣布中国将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是中国基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担当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中国承诺实现从碳达峰到碳中和的时间,远远短于发达国家所用时间,需要中方付出艰苦努力。中国将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正在制定碳达峰行动计划,广泛深入开展碳达峰行动,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和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率先达峰。中国将严控煤电项目,?十四五?时期严控煤炭消费增长、?十五五?时期逐步减少。此外,中国已决定接受《〈xx议定书〉基加利修正案》,加强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管控,还将启动全国碳市场上线交易。
作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中国坚定践行多边主义,努力推动构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环境治理体系。中方将在今年xx月承办《xx》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同各方一道推动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迈上新台阶,支持《xx公约》第二十六次缔约方会议取得积极成果。中方秉持?授人以渔?理念,通过多种形式的南南务实合作,尽己所能帮助发展中国家提高应对气候变化能力。从非洲的气候遥感卫星,到东南亚的低碳示范区,再到小岛国的节能灯,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成果看得见、摸得着、有实效。中方还将生态文明领域合作作为共建?一带一路?重点内容,发起了系列绿色行动倡议,采取绿色基建、绿色能源、绿色交通、绿色金融等一系列举措,持续造福参与共建?一带一路?的各国人民。
各位同事!
?众力并,则万钧不足举也。?气候变化带给人类的挑战是现实的、严峻的、长远的。但是,我坚信,只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同舟共济、守望相助,人类必将能够应对好全球气候环境挑战,把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留给子孙后代。
谢谢大家。
?
联合国气候峰会的美国态度
原则: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分别应当承担的义务和采取的行动。
立场:中国愿意同各方一道,以哥本哈根会议为新的起点,切实履行承诺,加强合作,尽早完成“巴厘路线图”谈判,推动气候变化国际合作不断取得新进展,为人类应对气候变化作出应有贡献。
坎昆世界气候大会的相关报道
说:发达国家有责任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起表率作用——美国决心就全球变暖采取行动。
他说:“我们明白气候威胁的严重性。我们决心要采取行动,我们将履行对未来时代的责任。”
上台后,大幅修订美国在气候变化问题上的政策,这也是他上任九个月来首次在联合国讲台上宣布把全球变暖作为优先处理问题。
宣布,要在2020年或之前把温室气体排放量下降到1990年的水平。
美国气候变化特使斯特恩说:美国正朝着协助草拟全球气候协议的方向前进。
哥本哈根气候大会究竟是怎么回事? 为什么引起很大争议?
英国路透社29日报道称,人道救援机构乐施会29日发布报告称,今年前9个月中,气象类灾害导致全球2.1万人死亡,是2009年的两倍多。
报告特意赶在墨西哥坎昆气候大会开始之际出炉,它以巴基斯坦洪灾、俄罗斯火灾与热浪、太平洋岛国图瓦卢不断上升的海平面等为例,阐述气候变化的严重后果。
新一轮联合国气候谈判把探讨的问题锁定在穷富国家存有分歧的几项议题,如气候援助资金、雨林保护、迎接气候变暖等问题。此次谈判还欲将现行减排目标正式确定下来。
不过,乐施会公布该份报告是为了敦促各国需要尽快行动,来减缓并适应气候变化。
英国《金融时报》则刊文称,坎昆会谈或难获突破。
报道称,去年哥本哈根气候峰会可以说是一场“史上最牛”的会议,但期望越大,失望也越大。最终哥本哈根气候峰会以惨败收场的时候,全世界对全球气候谈判的前景瞬间转为暗淡。在这种暗淡的期许中,《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6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第6次缔约方坎昆会议将继续着乏味的焦灼。
即使一年过去了,在坎昆气候大会上要想取得非常大的进展,挑战依然是巨大的。造成哥本哈根气候峰会惨败的各种要素依旧存在:中国为首的基础四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旗手欧盟;以及美国为头的伞形国家集团依旧是坎昆气候大会的主导者。坎昆气候大会还是三国演义,小岛屿国家联盟等组织依旧被边缘化。
再深入说,因为去年哥本哈根气候峰会的惨败,见证了欧盟话语权的逐渐弱势。全球气候谈判最核心的谈判主体,无疑是中美。一方面两者是目前全球排名前两位的碳排放国,二则是由两者在国际舞台上的综合实力决定。
联合国希望避开去年年底哥本哈根气候峰会混乱与剑拔弩张的情景,以维持谈判进程的继续进行,最终于明年在南非的一场关键会议上签署一份关于全球变暖的新协议。
英国能源与环境大臣克里斯·休恩警告:“我们并不指望在(坎昆)达成最终协定。此次会议的目标是重启谈判。如果能推动各国接近达成协议,维持谈判的继续进行,在林业、金融与减排承诺等领域取得实质性进展,那么此次会议就算取得了成功。”
即使联合国自己也承认,坎昆会议不会达成最终协议。 南都讯 特派记者杨传敏 发自坎昆
“中国希望在坎昆至少把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确定下来,但按照目前的谈判进程看,甚至连这个都很困难.”,昨天,中国代表团团长解振华与国内外NGO代表见面,沟通谈判进程,表达了中国的谈判立场。这也是中国高级别官员第一次在气候大会上与国内外NGO沟通,他说,“但是不管谈判结果怎么样,中国自主减排适应气候变化不会变”。
坎昆气候谈判进入到最后一天,在月亮宫的一两间小型会议室里,高级别的部长会谈接连不断,全是闭门谈判。中国代表团团长解振华和中外N G O的见面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始,在天津会议上,解振华就曾与中国N G O见面。
昨天参加解振华见面会的国际N G O包括第三世界网络、气候行动网络、地球之友、绿色和平等,提问大多集中于中国政府在气候谈判中的立场,和中国政府期望发挥的作用。解振华重申了中国政府的立场,也透露了目前谈判的进程。
见面会里解振华作为此次中国参与谈判级别最高的官员,也向在场媒体透露了一些重要信息。
一是,中国会通过南南合作向最脆弱国家提供气候援助。解振华说,他最近为了了解非洲国家的需求,去了埃塞俄比亚和非盟,看到了气候变化给非洲荒漠化带来的影响。
二是,在透明度的问题上,因为有的国家还对发展中国家的透明度有意见,解振华说,中国同意对自主减排接受国际磋商与分析,并且在目标、行动和原则上都作出规定,也希望在坎昆至少把原则定下来,就是进步。
三是,关于京都议定书,气候变化谈判进程是否前进,中国认为,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能不能继续是一个重要标志。所以,中国希望在坎昆把京都议定书延续第二承诺期定下来,但解振华说,“这一点要看来非常困难”。
四是,不管谈判进展如何,中国自己要在国内采取行动,完成碳强度减排40%-45%的目标。解振华举了两组数字作为对比,“十五”期间,中国用年均10.4%的能源增长,支持了年均9.8%的GDP增长;而在“十一五”期间,中国用6.8%的年均能源增长,支持了10.2%的GDP增长。这说明,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同时,新能源领域的投资在增长,能源效率也在提高。
中国声音:
强调“捍卫”《京都议定书》
本报墨西哥坎昆电 (特派记者毛玉西、薛松)
当地时间9日下午5时,中国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坎昆气候大会中国代表团团长解振华再次强调了中国坚定捍卫《京都议定书》的立场。这场见面会吸引了众多中国媒体聆听,希望从中“嗅出”谈判进展的有关信息。
奔赴坎昆之前,解振华表示:“《京都议定书》是国际社会长期努力而达成的法律文件,它在历史上发挥过作用,没有道理否定它。中国希望《京都议定书》在新形势下继续发挥作用,在发展中不断完善《京都议定书》。
他表示,之所以要求必须捍卫《京都议定书》,是因为必须在坚持《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的基础上,才能谈怎么样进一步加大减排力度。如果要抛弃现有《京都议定书》框架搞新的,无疑会把所有的时间都耗掉。他强调说,《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能否继续下去,是检验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谈判进程能否成功的一个重要标志 北京时间12月4日,有关墨西哥“秘密文本”的传闻在坎昆气候大会上激起强烈反响。各方对此紧急表态。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间的分歧仍是大会最主要矛盾。发展中国家要求在减排指标方面与发达国家区别对待,同时发达国家应为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技术支持。但在具体谈判中,发达国家千方百计模糊“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并且以资金为筹码提出种种限制。
减缓气候变化,发达国家的中短期量化大幅减排是关键。但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避而不谈自身,却坚持要求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同步减排。欧盟甚至宣布,向发展中国家提供的22亿欧元“快速启动”资金中一半是贷款,并非无偿援助。结果招致环境保护人士一致批评。
各方僵持之际,突然有非政府组织爆料,称墨西哥方面在搞“秘密文本”,允许发达国家承担较少责任,而发展中国家则面临更严厉标准。据说,墨西哥“秘密文本”内容包括:用无法律约束力的《哥本哈根协议》替换《京都议定书》;不继续《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的义务;气温控制上限大幅提高到5摄氏度。不过中国、日本和欧盟谈判代表均否认存在“秘密文本”。 12月9日,也就是坎昆气候大会离结束倒数第二日的冲刺日,会场上仍没有任何协议达成的迹象。部分国家的***以及各国主管环境事务的高级别官员还在纷纷发言,阐述各国立场。主要非政府组织已将美国列为阻碍大会达成成果的罪魁祸首。
美国扯后腿
主要非政府组织盘点的美国“罪行”主要有四点:首先,美国在拒绝提高本国减排目标、置身于议定书之外、也无国内立法的情况下,大肆指责其他国家做得不够,阻碍关键问题达成协议。
其次,在外界之前普遍认为能够取得成果的气候资金问题上,也遭遇到了来自美国的阻挠。美国主要是想争夺这笔资金的“发言权”,拒绝将资金置于联合国系统的框架下。
再次,在技术转让问题上,美国的态度也有很大保留,和发展中国家的预期有不小差距。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的矛盾因美国而扩大。
最后,因美国的不作为,坎昆会议未能重建COP15后“队伍散了”急需的各方信任机制。
这当然并非COP16各方“歧视”美国。考虑到大会议程第二天日本代表团就提出了反对《京都议定书》继续存在的明确表态,美国如果只是希望承诺2020年温室气体排放量在2005年基础上减少17%,当然难获各方欣赏。
专家推算,美国的减排目标仅相当于1990年排放基础上减少4%。如此裹足不前,纵使美国代表团团长乔纳森·潘兴坎昆会议期间多次组织NGO(非政府组织)吹风会,有些吹风会还仅对美国NGO开放,以力图营造正面舆论、维护美国形象,但美国代表团实际上地位“尴尬”、 乔纳森·潘兴公关举措收效甚微,当属意料之中。
与乔纳森·潘兴的“努力”相比,美国能源部长朱棣文的表现更是差强人意。
12月6日,朱棣文在美国中心发表演讲。他以碳在生物圈中的运行轨迹开始,谈到各类新奇的新能源技术,仿佛是给与会者讲一堂环保课,置自身的政府官员身份于九霄云外,对美国眼下采取哪些措施落实其承诺的碳减排目标避而不谈,王顾左右而言他。
就此,一位不愿署名的分析人士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朱棣文们的“难言之隐”在于,当今美国缺乏有力的新能源鼓励政策,美国国会特别是参议院难逃其咎。
该人士认为,政府在民主党议员占多数席位的大好时机下,都未能一鼓作气通过气候法案,可见美国保守势力之强大。而华盛顿中期选举之后,情况更是不容乐观:共和党赢得了更多席位,而共和党一向以保护煤炭及石油产业利益、反对环保政策著称。
“可能很少有人关注过,超过一半的共和党议员没有护照,这意味着他们从来没有出过国,因此,很难想象这些议员能有足够的国际视野,来妥善处理气候变化国际谈判这样的问题。”该分析人士称,共和党议员大多是保守派和气候变化怀疑论者,有些甚至根本不相信气候科学。在此基础上,“碳税”简直成了美国的“禁区”。“不是讨论能否推行的问题,而是敏感到任何官员都不敢触碰,参选党派只要提到任何增加环境税的构想,选举中必输无疑。”上述人士因此说。 中新社坎昆12月4日电 题:墨西哥将气候大会办成嘉年华 各界评价两极。
坎昆联合国气候大会行将过半,主办国墨西哥安排了众多精彩活动,把本届气候大会搞得像一场嘉年华,很多活动也与气候变化并不相关,各界对此评价两极。
墨西哥政府当地时间3日举行了一场名为“气候变化交流论坛”的活动。活动也没有安排在官方酒店,而是安排在和会场距离较远的一个度假村进行。
论坛在当天晚间结束后,主办方又为与会者举行了“墨西哥之夜”活动,四处歌舞升平,人们都陶醉在眼前的美景、美酒、美人之中,与会场的紧张和枯燥的气氛形成鲜明对比。
早在大会开幕当晚,本届大会主席、墨西哥外长埃斯皮诺萨就为所有与会者安排了欢迎晚宴,非政府组织人士和媒体记者都可以参加。晚宴上也安排了盛大的传统歌舞表演。
在所有与会者的必经之路坎昆展览馆(Cancun Messe),墨方还专门设立了传统商品市场,推销墨西哥当地土特产,如陶器、辣椒油、可可粉等。但由于售价偏高,买家寥寥。
尽管如此,市场还是吸引了很多与会者的注意力。一南非谈判代表招呼记者去品尝那里免费提供的可可饮料。有年轻小贩用流利的英语向记者推销手工制品,记者注意到会议主办方也为小贩们制作了特别通行证。
很多人也纷纷与市场中摆放的艺术骷髅合影留念。售卖的骷髅瓷器售价也不菲。在墨西哥,亡灵艺术是一种很独特的艺术形式,但对一些外国人来说,可能一时还难于接受。
有非政府组织与会者对本社记者表示,墨西哥似乎要改变上届哥本哈根峰会时的“冰冷印象”。哥本哈根峰会几乎完全集中于谈判,代表在会场内神经时刻紧绷,在会场外又得面对北欧严冬的疾风苦雨,对会议进程确实有些不利影响。
墨西哥政府此次试图通过多种途径让各国代表在一个相对轻松的环境下进行谈判,也不失为是解决之道。据记者了解,谈判代表除了对路程遥远有些不悦外,对其他会议安排还算满意,特别是这次他们不会遭遇被非政府组织纠缠的尴尬。
然而,会场外的批评之声却不绝于耳。巴西总统卢拉本周炮轰此次会议“不会有任何结果”,他本人也撤销了参加会议的计划。另外,可能是由于语言问题,不少与会者和主办方沟通不畅,一些活动的时间地点更改频繁,引发了争议。
墨西哥高级官员回应说,本届气候大会至少能达成两项成果,即资金和技术方面能取得一些突破。墨方每天都举行记者会和媒体进行积极沟通,和上届会议相比也算是不小的进步。然而,又是由于语言障碍,记者会的听众并不多。
据记者观察,墨方还想通过此次气候大会实现大规模的招商引资,并为本地企业寻找机会,就如同在上海世博会所做的那样。坎昆展览馆内的正中央位置就是占地面积最大的墨西哥展馆,被一片茂盛的热带植物包围。展馆每天都会进行商务活动,其中环保企业的活动又展绝大多数。
下周,气候大会的高级别会议就将开幕。届时,墨西哥政府将继续举办多场嘉年华式的活动,会场内外对有关活动的不同声音也会持续。(完)
我们为什么要开气候大会
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全称《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5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第5次缔约方会议,于2009年12月7-18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来自192个国家的谈判代表召开峰会,商讨《京都议定书》一期承诺到期后的后续方案,即2012年至2020年的全球减排协议,就未来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行动签署新的协议。
这是继《京都议定书》后又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全球气候协议书,毫无疑问,对地球今后的气候变化走向产生决定性的影响。这是一次被喻为“拯救人类的最后一次机会”的会议。会议在现代化的Bella中心举行,为期两周。 根据2007年在印尼巴厘岛举行的第13次缔约方会议通过的《巴厘路线图》的规定,2009年末在哥本哈根召开的第15次会议将努力通过一份新的《哥本哈根议定书》,以代替2012年即将到期的《京都议定书》。考虑到协议的实施操作环节所耗费的时间,如果《哥本哈根议定书》不能在2009年的缔约方会议上达成共识并获得通过,那么在2012年《京都议定书》第一承诺期到期后,全球将没有一个共同文件来约束温室气体的排放。会导致遏制全球变暖的行动遭到重大挫折。因此,很大程度上,此次会议被视为全人类联合遏制全球变暖行动一次很重要的努力。 基于现实困境,各国政府、非政府组织、学者、媒体和民众都非常关注本次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哥本哈根的议题在近一年来一直是各大国际外交场合的重点议题。美国总统以及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已经多次就此话题表态。而中美两国对气候变化议题的态度一直都是全球媒体的最佳关注重点。
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全称《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5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第5次缔约方会议,于2009年12月7-18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来自192个国家的谈判代表召开峰会,商讨《京都议定书》壹期承诺到期後的後续方案,即2012年至2020年的全球减排协议。 全称:《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15次会议
日程:2009年12月7日—18日
地点:丹麦首都哥本哈根Bella中心
参与人员:超过85个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192个国家的环境部长出席
焦点:主要问题集中在责任共担
目的:商讨《京都议定书》壹期承诺到期後的後续方案,就未来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行动签署新的协议。
结构和成员国:到目前为止已有192个国家批准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合作夥伴:与全球环境基金合作,向穷困国家转让资金,支援它们减排。
宗旨及预期目标:
官员们将达成壹个新的应对气候变化的协议,并以此作为2012年《京都议定书》第壹阶段结束後的後续方案。根据UNFCCC秘书长德波尔的表述,在此次会议上,国际社会需就以下四点达成协议:
地球变暖1.工业化国家的温室气体减排额是多少?
2.像中国、印度这样的主要发展中国家应如何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
3.如何资助发展中国家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适应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
4.如何管理这笔资金?
焦点问题
焦点问题主要问题集中在“责任共担”。
气候科学家们表示全球必须停止增加温室气体排放,并且在2015到2020年间开始减少排放。科学家们预计想要防止全球平均气温再上升2℃,到2050年,全球的温室气体减排量需达到1990年水平的80%。
但是哪些国家应该减少排放?该减排多少呢?比如,经济高速增长的中国最近已经超过美国成为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国(译注,链接文章中的图见下,卫报)。但在历史上,美国排放的温室气体最多,远超过中国。而且,中国的人均排放量仅为美国的四分之壹左右。
中国政府[2]争辩说,从道义上讲,中国有权力发展经济、继续增长,增加碳排放将不可避免。而且工业化国家将碳排放“外包”给了发展中国家——中国替西方购买者进行著大量碳密集型的的生产制造。作为消费者的国家应该对制造产品过程中产生的碳排放负责,而不是出口这些产品的国家。
诸如此类的问题都将影响到COP15能否成功。同时,还有人怀疑现在采取的任何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可能都显得微不足道、为时已晚。卫报的壹份问卷调查显示,近9成的气候学家不相信通过政治手段能避免全球平均气温再上升2℃。根据欧盟定义的级别,2℃,意味著“危险”。
在呼吁人们为控制全球变暖行动起来的“气候危机”全球演唱会在2007年7月7日举行,人类首次登顶珠峰的新西兰人埃德蒙·希拉裏的後代彼得·希拉裏和尼泊尔向导丹增·诺盖的後代杰姆林·诺盖前日说,全球变暖正迅速改变世界第壹高峰珠穆朗玛峰的面目,以致他们几乎无法认出。
希拉裏爵士的儿子彼得·希拉裏曾两次登顶珠峰,他说:“气候变化正在发生,这是事实。(登顶)大本营过去在5320米处,今年这个高度已经降到5280米,这都是因为冰川从上而下在融化。大本营的高度每年还在下降。”
也曾登顶珠峰的杰姆林·诺盖说,发生在珠穆朗玛峰的变化,正是气候变化改变地球的先兆。
1953年5月29日,希拉裏爵士和诺盖首次登上珠峰,他们曾搭设过帐篷的冰川在过去20年裏已倒退3英裏。科学家们相信,未来50年,如果目前的融化速度不变,那些长度在半英裏至3英裏之间的喜马拉雅冰川将会融化为壹块壹块的雪块。
更糟的是,冰川融化将给居住在喜马拉雅山下印度和中国的居民带来影响。壹方面是山川地貌改变;另壹方面,大量冰川融水在当地形成大型湖泊,并形成潜在的洪水威胁。联合国的调查显示,在喜马拉雅地区约9000个冰川湖泊中,有200多个存在爆发洪水的危险。科学家们估计,今天洪水的威力比1985年造成灾难的洪水大20倍。
不开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