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天气资讯 天气资讯
气候与环境研究影响因子_气候与环境研究是sci吗为什么
tamoadmin 2024-08-09 人已围观
简介1.文献计量学与国内外地学期刊统计分析2.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mbedded systems 是sci检索吗3.丁仲礼的学术贡献4.生态学专业考研方向有哪些?5.西南师范大学环境科学学院本人是华东师范大学生态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因此看到这个提问就忍不住手痒,来简单回答一下~生态学专业考研方向对于各个院校来说并不是完全相同的,不过分类也并不相差太多,考验方向主要集中在
1.文献计量学与国内外地学期刊统计分析
2.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mbedded systems 是sci检索吗
3.丁仲礼的学术贡献
4.生态学专业考研方向有哪些?
5.西南师范大学环境科学学院
本人是华东师范大学生态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因此看到这个提问就忍不住手痒,来简单回答一下~
生态学专业考研方向对于各个院校来说并不是完全相同的,不过分类也并不相差太多,考验方向主要集中在:生态学、环境科学、植物学,下面的内容是各专业介绍:
生态学专业考研方向1:生态学
生态学原本是研究生物界动态平衡的过程、机制和制约条件,以生物为主要研究对象,属于生物系的一个学科。随着本世纪70年代以来,保护环境、保护野生动物的呼声越来越高,生态学更注重研究动物、植物、生态系统的环境协调性。生态学逐渐发展成为生物学与环境工程相结合的学科。
生态学专业是一门新兴的、多学科交叉渗透形成的、与人类、生物生存现代工业发展和城市建设息息相关的前沿学科,其知识体系涉及现代科学的各个领域,在21世纪的科技、工业、社会、自然和经济发展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生态学专业考研推荐院校:兰州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浙江大学、东北林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复旦大学、云南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厦门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中山大学、中南林学院、福建农林大学。
生态学专业考研方向2:环境科学
环境科学是一级学科环境科学与工程下设的二级学科,是研究人类生存的环境质量及其保护与改善的科学。
环境科学专业,设环境规划与管理和生态工程两个培养方向。培养掌握环境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从事环境规划、环境监测、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管理和生态工程等方面工作能力的高级复合型人才。
近年来,世界各国均把环保作为国家发展的一个重要部分,中国也不例外,灌输及加强市民的环保意识,并实行各种措施改善空气质量、生活环境及节约能源等各种环保问题,因此,未来环境科学也将成为热门与重点学科。
生态学专业考研方向3:植物学
植物学是生物学的分支学科。研究植物的形态、分类、生理、生态、分布、发生、遗传、进化等。目的在于开发、利用、改造和保护植物,让植物为人类提仅供更多的食物、纤维、药物、建筑材料等。随科学的发展,人们开始把对植物的知识系统化,并且记录下来成为植物学。
毕业研究生可以从事科研、技术开发、教学、管理等方面的工作,本专业毕业研究生质量普遍反映好就业。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啦,希望能够对你有帮助哈~? 也祝愿你能够考研成功。早日上岸!
文献计量学与国内外地学期刊统计分析
1. 气候动力学研究
局部气候和气候变化模拟;
气候异常的动力学和可预报性;
大气-海洋-陆地相互作用;
ENSO动力学;
大气的季度波动;
东亚季风的年度和季度变化分析和模拟;
2. 中尺度灾害性天气研究
中尺度天气过程的观测、诊断和数值模拟研究;
华南对流和锋生;
云系对大尺度环境的影响;
四维数据同化;
边界层过程和中尺度系统的发展;
天气系统监测和信息发布的研究;
多普勒天气雷达数据处理和图形显示系统;
3. 全球变化研究
地球系统的理解和模式发展;
未来20-50年中国生态环境趋势的预报研究;
生态系统动力学以及它和气候系统的相互作用;
4. 大气化学和大气环境研究
污染城市大气悬浮物描述;
酸雨的时空变化;
边界层结构和大气污染;
环境承受力和区域环境控制研究
5. 灾害预防研究
灾害的形成和发展机制;
灾害变化和灾害链;
灾害预报;
防灾、减灾措施; 建有“中尺度灾害性天气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京大学气候与全球变化研究院”、“灾害性天气气候研究所”、“南京大学大气环境研究中心”、“全球变化研究中心”和“自然灾害研究中心”等研究机构。近五年来,主持和承担了50余项国家级科研项目、40余项横向科研项目的研究,共获得科研经费9000余万元。其中,主持3项目2项、3项目课题9个、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项目6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8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0余项。在国内外主要核心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500余篇,其中国际SCI论文120余篇。获省部级科技奖励12项,其中,教育部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一等奖3项。在中尺度天气、边界层气象、大气环流与季风、短期气候变率与预测、海洋大气相互作用、气候变化和数值模拟、大气物理和大气环境及大气探测等领域取得了具有创新并具有国际影响的研究成果。已形成浓厚活跃的学术气氛,开展了广泛的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通过合作研究、派出留学与进修、接收外国留学生及联合培养研究生等形式同国内外诸多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紧密的交流合作关系。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mbedded systems 是sci检索吗
1.文献计量学的理论
中国早在数年前就提出“科教兴国”的战略口号,同志也说“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更是强调“***人必须是先进文化的代表”,而学术期刊是科技及先进文化的载体,面对世界经济日趋一体化的趋势,面对信息通讯技术及信息处理现代化方式日臻完善的今天,作为载体的学术期刊就应先行一步,高瞻远瞩这是形势使然。
科学技术研究的最终结果主要表现在发表科技论文、科技成果获奖和取得社会与经济效益三个方面。科技论文一般指在专业学术刊物上公开发表、具有一定学术水平的研究性论文,它是科技活动和科技成果的主要表现形式,是科学研究最直接产出形式之一。科技论文的数量和质量,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科学研究的成果和效率,特别是论文的水平,是评价一个国家、一个单位以及科研人员科技能力和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通过对科技论文的定量分析进而对科技产出能力和科技水平进行整体评价,国内外管理人员进行了许多有益的研究和尝试,如利用模糊数学模型分析等方法。其中,文献计量学分析方法是近年来广泛应用的定量分析方法之一。
文献计量学是一门新兴学科。它从定量的角度出发,用数学、统计学等计量方法,通过对文献特征的统计分析,来研究文献体系的分布、结构、数量关系和定量管理,进而探讨文献的变化规律和科学管理。近几年来,文献计量学的研究成果被广泛应用于情报学以外的科学技术领域中,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将文献计量学指标用于科学技术生产效率的评价,使决策者可以对科技研究进行有效的定量化管理。简单的文献计量学指标,例如出版著作数、发表论文数、被引用次数等等,已经被广泛应用于部门中作为考核、奖惩、晋升职工的评估依据。这些简单指标的组合,就可以评价大学、研究所、工业公司以至整个国家的科技水平与影响能力。在近10年中,文献计量学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取得了许多成果,各方面更趋成熟,研究层次更趋深入,定量化描述的手段与方法也日益改善。同时寻求更系统全面的数据集合,更现代化的文献数据处理手段,最终有效地指导文献情报工作。
近几年来,文献计量学的应用范围不断拓宽,应用研究的力度明显加大,特别是在科技管理与决策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有关领导部门和研究者的重视。国外对此十分重视,例如,美国、英国、匈牙利、印度等许多国家不仅把文献计量指标作为科学计量学指标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还从管理的高度,认为它是衡量一个国家科学文化水平乃至综合国力的一种重要途径和有效方法。早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就开始编制《科学引文索引》(SCI)。这一大型索引的出版和发行,为文献计量学研究提供了一种多功能的有力工具,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文献计量学应用所必需的大量数据,有效地推动了文献计量学的全面发展,被誉为文献计量学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研究成果。可以说,没有SCI就没有现代的文献计量学。我国著名学者赵红洲、蒋国华等人曾经利用文献计量方法,排出了我国主要大学发表论文的名次,并以“学术榜”的名义在报纸上公布后,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并受到国家科委、中国科学院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领导的高度重视。从1987年起,国家科委为了从一个侧面评价我国学科发展、科技投入产出情况及科研机构和科技人员的成就,委托中国科技情报研究所(今改名为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利用ISI的三套出版物,对我国学者从1983年以来发表的论文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接着,国家科委专门下达资助课题,要求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进行更大范围、更系统的文献信息统计分析,对我国科技水平在世界上所处的地位以及主要大学、科研院、所的科学生产能力和学术水平作出客观评价,并逐步形成制度,每年召开一次新闻发布会,公布有关统计结果。中国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从1998年起也逐年出版《中国科学计量指标:论文与引文统计》(简称《指标集》)。集内有100多项统计指标,运用科学计量学和文献计量学的有关方法,对我国科技论文的产出力和影响力及其分布情况从总体上进行了客观的描述。该书的内容包括:统计源概貌,机构研究计量统计,国家重点实验室和部门开放实验室研究计量指标,地区研究计量指标,科技基金计量指标,合作研究计量指标,人才研究计量指标,文献评价计量指标。近几年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连续资助了6项文献计量学和科学计量学方面的研究课题,促使其研究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从而有力地推动了文献计量学的深入发展。由于文献计量指标的评价功能与其它社会评价指标的功能是一致的,而且其研究成果和计量数据可以为有关部门的管理和决策提供定量依据与支持,因而越来越受到有关领导和管理部门的广泛重视。这一重要进展表明,文献计量学的某些内容和方法正在由课题研究向事业化方向发展,成为国家科技文化事业的一个组成部分。这有利于文献计量学冲破传统的局限,增强其渗透力和辐射力,大步进入“科技圈”、“管理圈”、“决策圈”,在更大的范围内充分发挥其作用,从而进一步得到社会各界的承认和重视。这是90年代以来文献计量学研究和应用发展的显著特点与趋势之一。
2.国内外地学文献统计分析系统
国内外地学文献统计分析系统建立的背景
文献计量学的应用是建立在大量数据的基础上的,因此必须利用计算机等现代化手段建立正规的文献信息计量工具,为应用提供大规模数据的获取渠道和来源,必须依托较为适宜的文献数据库才能进行。目前国内文献计量学研究大多利用SCI为数据源进行统计研究,但在本研究进行项目调研中发现SCI创建时间较短,在可追溯性方面不如一些历史悠久的传统检索工具(如地质学方面有200多年收录史的GeoRef),虽然SCI收录5000多种期刊,但由于其专业覆盖面很广,故每个学科的收录数量都不够。并且SCI对各学科的重视程度不同,所以各科学间的数据不具备可比性。此外SCI中没有“分类号”一项,不能按学科进行分类检索,因此用它进行某学科的统计就很困难,一些文献统计项目为了用SCI进行各学科综合统计研究不得不花费大量人力对原始数据重新进行分类等加工、录入,这一点可反映出数据源选定的是否得当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统计工作的结果和效率。可以认为利用SCI对国内外地球科学进行分学科和领域论文分布及其变化趋势分析,论文使用的分析测试方法统计分析,论文研究的区域分布统计分析,论文提出的新理论和新方法无法满足要求,因此,本项目组自行设计并完成了国内外地学文献统计分析系统。
国内外地学文献统计分析系统
国内外地学文献统计分析系统应用数据库技术和公共查询系统技术实现对地学文献数据的存储、查询、分析、输出,实现地学文献的信息化管理。
(1)系统运行环境:
a.服务器:WINDOWS NT及其以上平台,PIII 800、RAM/256M、Disk/20G;
b.客户机:DINDWOS 9X或WINDOWS NT及其以上平台,PII 350、RAM/64M、Disk/9G;
c.网络:互联网;
d.数据库:MS-SQL 2000。
(2)系统结构:
国内外地学期刊统计分析系统的设计用了B/S体系结构,三层结构包括客户机、应用服务器、Web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这种方式又称瘦客户机系统,在客户机端没有或者有很少的应用代码。客户机负责数据结果的显示和用户请求的提交。应用服务器和Web服务器负责响应和处理用户的请求。而数据库服务器负责数据的管理工作。所有的空间数据和应用程序都放在服务器端,客户端只是提出请求,所有的响应都在服务器端完成。其中,Web服务器位于系统的中间,是原型系统的枢纽与核心部分,是系统设计和实现的关键。系统结构如图1所示。系统前端是Client/Brower,中间是Web Server,后端是Sql Server。
图1 国内外地学文献统计分析系统应用的结构图
(3)系统总体功能:
a.数据库管理:实现数据输入与维护、查询、显示输出等,系统也提供Web环境下的数据管理,数据信息可在远程或本地进行编辑、浏览、维护。
b.系统可进行文献计量统计初评估、总评估:依据文献查询结果进行学科、主题、作者、研究单位、研究区域等相关度的统计和分析。
c.数据交换功能:系统可通过转换工具将数据转换为其它标准格式,如2709等国标数据。
d.系统具有完整的桌面管理和帮助系统。
(4)系统构成框图(图2)与主要功能图(图3)。
图2 国内外地学文献统计分析系统的构成框图
(5)系统的开发和应用环境:在中文WIN2000下利用SQL2000、ULTRADEV、VBSCRIPT进行开发。
国内外地学文献统计分析系统数据源选定
国内外地学期刊统计分析系统建库主要收集和利用《GeoRef检索系统》(以下简称GeoRef)、《中国地质文献库及检索系统》(以下简称GDS)作为数据源,GeoRef是中国地质图书馆在1982年开始引进的美国地质调查所信息中心所建的地学文献数据库,该数据库收录了北美地区自1785 年以来的和世界上其它地区自1933年以来的地质文献,包含了地球科学领域国际上公认的5000余种期刊、会议资料等,总共约220万余条,其收录范围覆盖了地球科学近40 个类目,是目前国际最权威的地质学文献检索数据库。GDS由中国地质图书馆所建,收录1985 年至今的400 余种期刊、专著、论文集和国际会议中文资料,累积文献量达20 余万条,收录范围基本覆盖了地球科学、土地科学等40个类目,是我国地球科学和土地科学研究领域最大型的检索系统,是国内最权威的地质学文献数据库。选取上述两个数据库作为本系统数据源的主要原因是:①GDS的基本结构和选刊原则等诸多方面与GeoRef接轨,建库依据了文献计量学的结果;②两种数据库均有较为严格选刊标准,收录文献的种类较多,即将国家级单位主持的地球科学类专业杂志悉数收录,也将一些地方主办、流通区域有限因而影响较小的地球科学杂志收录;③两种数据库收录时间较长,GeoRef已有200年数据,GDS的数据年限已有近19年,非常适合于我们对多年来地球科学论文情况进行分析;④两种数据库的分类系统设立既遵循了地球科学的学科分类,又是从检索文献的实际需要出发,并且GDS是参考了GeoRef的类目名(表1、表2)。所以根据GeoRef和GDS得到的分析结果应该是代表国内外地球科学研究水平。不足之处是两种数据库都缺少引文分析。
图3 国内外地学期刊统计分析系统的主要功能示意图
表1 GeoRef数据各学科使用代码列表
表2 GDS数据各学科使用代码列表
续表
3.国内外地学期刊统计分析实例
国内外地学期刊统计分析是利用国内外地学文献统计分析系统,检索提取科技人员和研究机构发表论文数量的统计数据,进行科技人员群落及研究机构的学术榜的测定;检索提取分类统计数据,进行相关学科的学科体系演变和发展趋势分析。
国内研究机构论文数量的统计分析
国内外地学期刊统计分析系统框架结构中的选项有:题目、作者/单位、刊名、出版社、出版年、卷、页、文献索取号、语言、载体形态、关键词、分类号、文献识别号、记录状态、文献类型、目录级别、文献载体、ISSN号、ISBN号、会议、版次。如想了解我国近年来各研究机构发表论文的情况,通过系统选择框架结构中“出版年”,输入“年代(19、1998、…2001)”,检索出各年代收录的全部文献,再选择系统框架结构中的“作者/单位”输入、并通过Excel运算处理,即可得到如下的统计数据(表3)。
表3 国内外地学期刊统计分析系统19~2001年收录国内研究机构论文数量
国内外学科结构统计分析
利用国内外文献统计分析系统对GeoRef数据库100年、GDS数据库15年期刊论文进行学科的统计分析,数据集的方法是利用分析系统框架结构中的“分类号”进行检索,GeoRef数据库的检索式:分类号的字段代码、GDS数据库的检索式:选择检索系统框架结构中的“分类号”,输入分类代码,用上述方法我们集了国外100年、国内15年的分类数据,编制了国际地质科学体系学科结构的百年演变图及国内地质学科体系学科结构近20年演变图(详见第一章)。
中外综合性期刊地学论文对比研究
(1)《科学通报》、《中国科学(D辑)》、《Nature》和《Science》的地学学科结构的统计分析
《Nature》和《Science》分别是英国和美国主办的世界顶尖的综合性科学杂志,所发表的地学文章一般都反映了地质科学研究的一些重要进展。而《中国科学(D辑)》、《科学通报》也可以算是我国顶尖的综合性科学杂志,4种杂志的学科结构,反映了近年来地质科学基础和前沿研究领域及其变化趋势。
比较4种期刊可知,第四纪地质学方面的论文数都居于其它学科之上,说明近年来对第四纪地质与全球变化科学研究日趋重视。词频统计结果也表明与其相关的术语出现最多,如“第四纪”、“新生代”、“全新世”等。因为第四纪从时间上离人类活动的历史最近,因此研究第四纪地质、环境、气候变化等,无不与我们人类的生存这个重大问题密切相关。《Science》和《Nature》上关于宇宙地质(或球外地质)的论文排名在前5位,比在《中国科学》《科学通报》上的排名要靠前。球外地质实际上也是一个涉及到未来人类居住环境的重要科学问题,当然它还反映了我们对地球起源等根本问题的不懈探索。之所以国内这方面的论文还比较少,其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主要可能与国家经济实力、技术设备水平有关,其次是对人类环境问题的关注程度。另一方面,从统计结果中可以清楚地看出,在国外两著名期刊上关于经济地质(包括矿产、能源等)方面的论文数量较少,而国内两大期刊在油气地质、金属矿床两类论文数量均名列前茅,这与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对矿产、能源的需求量大有关。另外,地质找矿仍然在我国地质工作中占相当大比重,这方面的成果(论文)也就很多。
(2)《Nature》和《Science》国别分布的统计分析
从表4、表5可看出,前10位除中国之外都是当今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尤其是美国更是遥遥领先,英、法、德为第二梯队,明显落后于美国。这表明只有经济上相对强大了,科技的发展才能得到有力支持。中国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发展较快,也很重视科技对社会生产力的推动作用,因而加大了对科技的投入,之所以能够跻身前10强,说明我国在地学领域已取得了一些领先水平的研究成果。
表4 在《Science》1996~2001年发表地学论文数前10位的国家
图4反映了过去20多年以来我国在国际著名期刊上发表地学论文的情况,论文数量总体上呈上升趋势,尤其近6年以来迅速攀升,表明我国地学研究在某些方面已经受到国际上的重视。
表5 在《Nature》1996~2001年发表地学论文数前10位的国家
图4 近年来我国学者在《Science》、《Nature》上发表的地学论文数量变化曲线
(3)《中国科学(D辑)》、《科学通报》、《Nature》和《Science》机构分布的统计分析
对《中国科学(D辑)》、《科学通报》、《Nature》和《Science》4种期刊1996~2001年每一年不同单位发表论文数的多少进行了排序,从图5、图6看,在《Nature》上大学、研究所、国际组织、公司和其他分别占58%、28%、15%、11%、0.2%;《Science》上大学、研究所、国际组织、公司和其他分别占47%、27%、0.4%、0.05%、24%,大学所占比重最大,其次为研究所。这与《中国科学(D辑)》、《科学通报》情况完全相反(表6、表7)。
从表6、表7中可以看出,我国发表地学论文最多的单位是研究所,其次才是大学或学院。按发表论文的多少进行排序的结果表明,中科院地质所、地球物理所及其所属各实验室发表论文数最多,其次为地科院、地震局、海洋局等所属研究所。中科院论文数遥遥领先于其它研究所。大学中学术论文数量较多的是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南京大学、北京大学、西北大学、同济大学(排名未分先后)。
图5《Nature》1996~2001年发表地学论文机构分布
图6《Science》1996~2001年发表地学论文机构分布
表6《中国科学D辑》1996~2001年发表论文作者单位分类统计
表7《科学通报》1996~2001年发表论文作者单位分类统计
中外期刊地学论文研究领域的对析
根据选定的国内外地学期刊统计分析系统数据源,集和分析了16000多个数据,从而对矿物学、地球化学、岩石学、古生物地史学及地层学、构造地质学、矿床地质学、地球物理学、第四纪地质学与全球变化、环境地质学、工程地质学、能源地质学、行星与宇宙地质学、海洋地质学、地质年代学、地质观测技术等研究学科和领域进行了专题调研,反映了研究领域的变化趋势(详见学科分述部分)。
丁仲礼的学术贡献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mbedded systems指的是国际嵌入式系统期刊,不是SCI检索。它是独立刊发的,在SCI中并不能检索到。
SCI(《科学引文索引》,英文全称是Science Citation Index)是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出版的一个世界著名的期刊文献检索工具。
它收录全世界出版的数、理、化、农、林、医、生命科学、天文、地理、环境、材料、工程技术等自然科学各学科的核心期刊3700多种。通过其严格的选刊标准和评估程序来挑选刊源,使得SCI收录的文献能够全面覆盖全世界最重要和最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
SCI从来源期刊数量划分为SCI和SCI-E。SCI指来源刊为3700多种的SCI印刷版和SCI光盘版(SCI Compact Disc Edition, 简称SCI CDE),SCI-E(SCI Expanded)是SCI的扩展库,收录了5600多种来源期刊,可通过国际联机或因特网进行检索。截止至2006年6月,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领域SCI期刊共收录30种,其中核心期刊(印刷版/光盘版)16种。被耳鼻喉科专业这30种SCI-E杂志收录都可以称作被SCI收录。
生态学专业考研方向有哪些?
国际第四纪研究联合会第三纪/第四纪界限工作组成员。第一作者发表论文近百篇,其中SCI论文约30篇,有关成果被SCI刊物引用800余次。主要从事新生代地质与环境研究,重要成果包括:
1、详细划分了中国黄土地层并对其古气候记录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成果分别发表在Paleoceanography、QSR和QI等杂志上,并得到广泛引用。他进一步将五个黄土剖面的古气候曲线综合在一起,给出2.6Ma以来中国黄土古气候变化的代表性曲线,这项成果被《Paleoceanography》的审稿专家誉为这是迄今为止最好、最连续的陆相第四纪沉积气候变化记录。
2、东亚古季风演变动力机制研究,从理论上提出晚更新世时期东亚古季风变化的全球冰量驱动观点,并在QR和AnnualReviewofEarthandPlanetarySciences发表。
3、黄土高原第三纪红粘土成因及古气候记录研究,提供了红粘土为风成成因的大量新证据,初步恢复了晚第三纪时期黄土高原的气候演变历史,受到国内外同行的广泛关注。
丁仲礼研究员已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其中在国际刊物上发表论文30多篇,被国际SCI收录的论文引用达800余次。19年获中国科学院青年科学家一等奖、同年获中国第四纪研究委员会优秀科学家奖、1999年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九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负责人;国家重点基础科研规划项目3课题负责人
详细划分了中国黄土地层并对其古气候记录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进一步将五个黄土剖面的古气候曲线综合在一起,给出2.6Ma以来中国黄土古气候变化的代表性曲线,这项成果被《Paleoceanography》的审稿专家誉为这是迄今为止最好、最连续的陆相第四纪沉积气候变化记录;黄土高原第三纪红粘土成因及古气候记录研究,
主要从事第四纪地质与古环境研究。利用中国北方的第四纪黄土、晚第三纪红粘土等风成沉积重建古气候演变历史及其与全球变化的关系,较为系统地研究了黄土与红粘土地层及年代框架,获得了一系列表征古气候变迁的记录,并分析了古气候记录的周期性、相位特征以及与全球气候变化的关系,提出全球冰量在第四纪时期的变化对东亚古气候变化的控制作用等新认识。在证明黄土高原第三纪红粘土为风成成因上做了较系统的工作,并正在黄土沉积与沙漠演变、古气候长期演变与构造变动等方面做探索性的工作。丁仲礼博士主要是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下成长的,从1991年获得青年基金起,他分别参加及主持八o五、九o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994年获优秀中青年基金,1995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并在19年得到延续资助。现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院知识创新项目,3项目的二级课题等。研究成果被SCI论文引用近1000次以上。
西南师范大学环境科学学院
你好,我是南昌大学生态学的研究生,我来给你解释一下生态学的考研方向吧。
生态学是一门研究无机环境与生物群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能量、物质与信息流动)的科学。
首先土壤研究是生态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物质的循环和能量流动,水分的循环和微生物的代谢,全球温度变化和CO2的浓度,局部污染,氮沉降这些过程中土壤生态系统都至关重要。此外植物根系发育,动物捕食模型,全球气候模拟,乃至火星探险的水源寻找中都有考虑土壤的角色。这方向可以说非常硬核了。
那么哪些方向不用考虑土呢 有很多,深海生态系统应该考虑的少,大型哺乳动物的动态也是,进化生物学特别是系统发育方向可以很专。能想到的暂时这些。
湿地是近年来的热门,因为有国家政策在支持(湿地保有率8%)。
工业生态学,绿色循环经济固然是个前景广阔的方向,不过但凡“前景广阔”之物,其基础一般都很薄弱。考虑到即插即用,我觉得你还是考环境工程、农业、烟草、植保、森林、以及管理等一系列带“管理”字眼的相关专业吧。偏社科的方向可以考虑规划、区域经济等。
植物方向没灵魂就去动物方向,土壤方向,再不然转环保方向,这样都是相同的,还有微生物,分子生化,生态信息方向都可以,多了解一下,说不定会有兴趣。
学校隶属关系:教育部 电话:023-68252370
学校所在地:重庆市北碚区天生路2号 传真:023-68254191
邮政编码:400715 网址:://.swnu.edu.cn
西南师大环境科学学院系1950年由原国立女子师范学院和四川省立教育学院相关专业合并组建而成,后又相继有川大、昆师、贵师部分师生并入。盛叙功、赵廷鉴、陈平章、王钟山、杨宗干、杨定中、穆桂春等知名专家长期在此执教。改革开放以来,学院更加注重学科建设和队伍建设。一批硕士、博士先后来系工作,一批中青年骨干教师迅速成长,特别是著名岩溶地质与环境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博士研究生导师袁道先教授的到来,使得学院有了德高望重的国际一流的学术带头人,将学科建设和发展推进到了新的历史时期。
西南师大环境科学学院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强调学生全面发展,已为国家培养输送地理与环境类专门人才3000多名,其中研究生200余名。
一、地质类专业设置
西南师范大学环境科学学院下设地理科学和城镇与环境科学两个系,包括人文地理教研室、自然地理教研室、GIS教研室、实验室和图书资料室。另有校办科学研究机构8个、环境研究中心、岩溶环境与石漠化防治研究所、灾害防治研究中心三峡研究中心、亚热带生物地理研究所(与生命科学学院合办)、西亚研究所(与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合办)和地图应用研究所。
目前设置专业有:自然地理学博士点及博士后流动站,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第四纪地质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土地管理、区域经济6个硕士点;地理科学(师范专业)和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学(非师范专业)、地理信息系统(非师范专业)和土地管理(非师范专业)4个本科专业;还有其他不同学制、学位的成人教育招生专业。学院每年招收博士生8人,硕士生80人,全日制本科生330人。本科毕业生目前一次性的平均就业率为88.7%。
二、地质类师资队伍建设
目前学院拥有在岗教授11名,分别是中国科学院院士袁道先教授(岩溶环境学)、况明生教授(地貌学与环境信息系统)、王建力教授(自然地理学与第四纪环境学)、谢世友教授(应用地貌学)、刁承泰教授(城市地貌学)、徐刚教授(灾害地貌与环境)、石辉教授(水土保持学)、张明举教授(区域经济学)、杨兴礼教授(世界经济地理学)、陈年教授(区域可持续发展)、黄京鸿教授(地理教学法);副教授有24名,讲师12名,助教及其他教辅行政人员20余名。教师中11人拥有博士学位,95%的人拥有硕士以上学位;现有各类在册学生1000名,其中本科生650人、专科生100人、函授生200人,研究生105人,是西南地区高校中规模最大的地理与环境类院系之一。现任院长由王建力教授担任。
三、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
资环学院重视科学研究,科研活动活跃。本学科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就展开了我国西南自然环境及其开发治理方面的科学研究。目前,本学科为我国西南地区惟一的一个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地理学学科,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较强的研究力量,学科点内梯队结构合理,学历层次普遍较高,且年富力强,教学科研实力雄厚,成果颇丰。在国际科学研究方面,本学科与南斯拉夫、奥地利、美国、俄罗斯等国有长期的合作关系,并连续三次承担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IGCP项目。在国内科学研究方面,本学科点通过承担大量的岩溶环境及其治理、山地灾害防治和环境管理等方面的课题,使本学科点成为了我国西南的具有代表性的一个自然环境形成与开发保护研究方面的研究基地。
本学科自1982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以来,至今已培养硕士研究生200余人。本学科点带头人袁道先院士自1991年就开始承担了博士研究生的培养工作,至今已培养博士研究生5届,共9人。目前本学科点毕业的研究生大都在我国的科研、管理和高校等部门工作,他们中间有的成为我国的跨世纪人才,有的已成为地方管理部门的领导,为我国西部大开发和四化建设发挥着重要作用。
自2000年以来,本学科的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已经投入200万元建设经费的基础上,将继续按每年固定投入100万元的规模用于本学科的建设和发展。
本学科在最近5年内取得了很大的科研成果,公开发表论文534篇,在国内外公开学术期刊发表论文425篇,被SCI、EI、ISTP收录的论文5篇,出版专著13部,获国家级三等奖的1项,获省部级奖励的9项。
本学科各具特色,现分述如下。
1.岩溶环境学
近二十多年来,岩溶环境学研究在解决岩溶地区的各种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生态环境和区域发展等问题的过程中,围绕许多国内、国际的重大课题展开了工作,已初步形成了以下研究特色,部分成果达到国际领先地位。
1)岩溶动力系统及其生态效应。研究西南岩溶动力系统的运行机制、分类和碳循环,阐明岩溶山区生态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响应机制和耐受能力。建立西南地区岩溶石漠化地区地理信息系统;通过石漠化地区、良性生态区与过渡区的对比研究,探索石漠化的驱动因子;建立了石漠化分类评价体系与专家系统,阐明了岩溶地区生态环境演化趋势并为治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2)岩溶地区的水循环过程与水可持续利用。阐明不同类型岩溶系统水循环的主要过程与演化特征,揭示人类活动特别是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对水循环过程的影响及其带来的生态后果;探讨不同水文、地质条件下岩溶山区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对环境的影响及响应。
目前已经将岩溶动力系统同全球变化相结合,并由此对全球碳酸盐岩通过岩溶作用对大气CO2浓度的影响做出了恰当的评估,这一成就对完善人类的地球科学观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尤其是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本研究方向的学术带头人先后三次担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UNESCO/IGCP)项目,使我国的岩溶环境学研究一直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岩溶地区占据世界陆地面积的15%,居住着10亿以上的人口。我国的西南岩溶地区达50多万平方公里,是世界上岩溶生态环境脆弱带中连片分布面积最大、岩溶地貌发育最复杂、岩溶生态问题十分突出的区域,历来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现又正值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我国西南部大面积的岩溶石山地区因其具有特殊的生态环境,因而必须对其展开深入的研究。可以说岩溶环境中的生态系统的开发与重建是西部开发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本研究方向在进一步展开岩溶环境学的研究过程中,一定能够为解决岩溶环境问题和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发挥应有的作用,培养出所需的合格人才,同时也一定能够为完善本学科的科学体系和推进人类地球环境科学观的更新做出必不可少的贡献。
2.地貌与第四纪地质学
自20世纪70年代末期开始,本专业围绕我国西南区域地貌、地貌分类与制图、地貌发育演变、水土保持等内容展开了研究,集中了大量的研究人员对四川盆地特别是三峡库区周围的山地灾害进行了系统研究,在地质构造变动、地貌演化致灾机理、灾害防治以及水土流失防治等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已经形成了第四纪环境变迁、灾害地貌与东亚季风演化、水土保持三个稳定的研究方向,并取得了大量成果。1998年以来,共主持各类基金课题5项,SCI收录论文3篇。
1)第四纪环境变迁。自1996年以来,主要从事长江三峡及青藏高原东北部地区的地貌与环境演化研究。主持了教育部项目“长江三峡河谷地貌演化与环境变迁”研究,参与国家“八五攀登”青藏高原形成演化、环境变迁及生态系统演变研究,参加了国家“九五攀登”和中科院重大基金项目“青藏高原环境变化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第二课题“青藏高原隆起和环境变化重大研究”项目的研究工作,发表论文20余篇。
2)灾害地貌与东亚季风演化。基本摸清了重庆地区山地灾害类型及发生原因,为三峡工程的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自20世纪70年代末期以来,先后完成了《中国1∶100万地貌图(成都幅)》和《四川省1∶100万地貌图》及其文字说明书的研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1项。近十余年来,结合我国青藏高原形成过程这一重大研究项目的实施,本专业在联系西南季风的形成演变的基础上,相继展开了对西南地区的泥石流堆积地层、冰碛地层、气候地层和地貌地层以及第四纪年代学(包括ESR测年、南方红壤发育年龄测定等技术)等项内容的系统研究,获取了关于西南地区环境演变过程的较为完整的沉积学、生物学和物理、化学的客观记录。在此基础上,对西南地区的地貌发育过程,环境演变规律以及泥石流发育史、山地灾害系统的成灾过程形成了一些新的认识,取得了许多研究成果。
3.水土保持研究
主要从事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发生机理、防治对策等方面的研究。主持或参与研究各类课题4项,发表论文20余篇。对不同植被覆盖条件下、不同降水条件下的土壤侵蚀模数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目前研究的重点是长江三峡的水土流失防治。
由于西南地区是我国西南季风活动的主要区域,又有三峡库区,并同青藏高原相连,因此,本研究方向的进一步发展必将为完善我国自然地理科学观做出必要的贡献;同时,亦可为西南山地灾害防治、环境治理等方向培养出具有较高理论基础的合格人才。
水土保持工程研究。现正承担“巫溪县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程研究”和“璧山县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程研究”项目。另外,我们还与荷兰乌德勒支大学威尔格教授长期合作,承担荷兰基金项目多项。近三年来,共有科研经费102.3万元,平均每年34.1万元。
4.经济地理
经济地理学是人文地理的核心组成部分。经济地理学以马克思的劳动地域分工理论为指导,通过对经济地域差异形成和发展条件、劳动地域分工与专门化特点、区域经济联系、区域产业结构、经济地域运动变化规律的研究,探讨生产要素优化配置与产业各部门合理布局的科学途径,实现人类经济活动的最佳效益,推动经济地域系统的不断进步。经济地理学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其对产业布局、国土开发与整治、区域规划、工业地理、农业地理、交通地理、第三产业地理、城市经济地理等领域的研究成果直接为经济建设服务。
西南师范大学环境科学学院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即在老一辈地理学家盛叙功、刘清泉、刘惠君等的带领下开展经济地理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年第二批获得经济地理(人文地理)硕士学位授予权,至今为止共培养硕士115人(其中已有35人考上博士)。在科研领域突出与地方经济联系的特色,以区域产业布局、区域规划、国土综合开发、城市地理、旅游地理、中国经济地理、世界经济地理为研究重点。20年来出版了教材、专著50余部,发表论文340多篇,获得各种奖项70余项,研究成果直接为经济建设服务,学术水平在国内有重要影响,在西南地区居领先地位。
四、国际合作与交流
国际交往方面,现已同美国、日本、英国、罗马尼亚、澳大利亚、德国及中国香港地区等建立有学术联系,并积极派出访问学者与留学生。
(撰稿:王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