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天气资讯 天气资讯

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及危害高中地理_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是什么?解决问题的措施怎样?

tamoadmin 2024-08-28 人已围观

简介1.厄尔尼诺现象原因及影响2.高中地理必修2知识点小结3.问一道高中地理题目,希望尽快得到答复,且不要从别处复制?4.求高中地理知识点,能快速记起的 知识真是一件很奇妙的东西。你只是你只是浅尝辄止,那么只会觉得枯燥乏味,像对待任务似的应付学习。下面我给大家分享一些高中地理会考知识点 总结 ,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高中地理会考知识点1 城市空间结构与城市化 一、城市的空

1.厄尔尼诺现象原因及影响

2.高中地理必修2知识点小结

3.问一道高中地理题目,希望尽快得到答复,且不要从别处复制?

4.求高中地理知识点,能快速记起的

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及危害高中地理_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是什么?解决问题的措施怎样?

知识真是一件很奇妙的东西。你只是你只是浅尝辄止,那么只会觉得枯燥乏味,像对待任务似的应付学习。下面我给大家分享一些高中地理会考知识点 总结 ,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高中地理会考知识点1

城市空间结构与城市化

一、城市的空间结构

1.城市功能分区相同的城市用地类型(土地利用)发生集聚(1)商业区:位于城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交通便利,通信发达,人流量大;付租能力强。★中心商务区(CBD):建筑密集、高楼林立、交通便捷——面积有限,但需求量大 (2)工业区:一般分布在城市边缘,交通便利,大多有河流或铁路、公路经过。(3)住宅区:是城市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4) 文化 区:一般要求环境优美,远离工业区和商业区。城市建设要注意保护文物古迹。

2.城市地域功能分区形成的原因历史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行政因素

3. 城市规模与地域结构、服务范围★小城市:地域结构的分化不明显,提供的服务种类少、级别低,服务范围小。★大城市:地域结构的分化明显,提供的服务种类多、级别高,服务范围大。

二、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

1.自然方面(1)地形——平原地区城市密度大(2)气候——气候温暖湿润的地区城市密度大(3)河流—— 河流的供水和运输功能决定城市区位。

2.社会经济方面 (1)农业基础(2)交通条件:沿海、沿江、沿铁路线、沿高速公路可以形成城市轴线。北方城市大都在大道汇合处。 ★交通线的变化,会给城市发展带来影响。(如扬州:运河通航时—兴,运河淤塞后—衰)。 (3)政治(如行政中心)、军事防卫、宗教、科技、旅游等也能促进城市的形成和壮大。

高中地理会考知识点2

城市化

1.城市化的标志①城市人口增加②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③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其中最重要的指标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

2.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城市化特点①大城市发展速度超过小城市;②大城市数目不断增多;③100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发展快。——大城市化趋势

3.发达国家的城市化① 特点:起步早,水平高,速度慢,出现逆城市化现象。② 逆城市化的原因: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提高,以及乡村地区和小城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4.发展中国家城市化①特点:起步晚,水平低,速度快,大城市化趋势明显。②我国城市化落后于工业化。③城市发展不合理:大城市迅速膨胀,中小城市发展缓慢,人口集聚于少数大城市。

5.城市化的一般规律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

城市化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1.城市化对自然环境的影响(1)对气候的影响:热岛效应、大气污染严重(2)对水文的影响:对地下水——下渗量减少、地下水漏斗区范围和深度增大。对河流水——坡面流水的流速加快,河流汇水时间缩短,更易形成洪峰。 对水质——城市工业废水、生活污水造成城市水源的污染。 (3)对生物的影响:草坪和人工林品种单一;破坏生物栖息地,生物的多样性减少。

2.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生态城市”(1)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分散城市职能。(2)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环境。扩宽主干道,建环城公路,建高架公路、地铁、轻轨交通。 (3)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大力加强绿化建设。

高中地理会考知识点3

人类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

一.农业区位因素

1.自然因素(光热、水源、地形、土壤):改造——温室农业、梯田、施肥、浇水。

2.社会经济因素(市场、交通、地租、政策、劳动力) ★市场决定着农业的类型和规模。★交通条件(特别是保鲜和冷藏技术)的发展,使市场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在地域上扩展。

3.技术因素(育种、机械、化肥、农药)

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

1.商品谷物农业(1)分布:主要分布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阿根廷、俄罗斯等国。 (2)主要品种:小麦、玉米(旱地作物,便于机械化生产)。 (3)形成条件★自然条件:地势平坦,耕地广阔,地广人稀。★社会经济条件:交通发达,技术水平高(机械化程度高)(4)特征: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家庭农场为主

2.水稻 种植 业(季风水田农业)分布:东亚、东南亚、南亚季风区 典型地域:亚洲区位条件:气候:季风气候,雨热同期,适合水稻生长地形:河流下游平原或河口三角洲,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利于耕作 劳动力:属劳动密集型农业,人口密集,劳动力丰富,利于精耕细作特点:小农经营以家庭为单位;单产高,商品率低;机械化水平低科技水平低;水利工程量大。

3.混合农业主要牲畜和谷物的混合农业。珠江三角洲的基塘生产主要是渔业与林业的混合农业。

高中地理会考知识点4

传统工业区

1.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传统工业区多在丰富的煤、铁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我国鞍钢发展的条件:煤铁丰富、交通便利★我国宝钢发展条件:交通便利、市场广阔(铁矿石主要从澳大利亚、印度等国进口)

2.存在的问题(1)以重工业为主,生产结构单一;(2)原料、能源消耗量大,运输量大,经济效益下滑;(3)环境污染严重等。

3.解决 措施 (以德国鲁尔区为例)(1)调整经济结构: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改造煤炭和钢铁工业,促进经济结构多样化(2)发展科技:发展科技,促进旅游,繁荣经济,促进可持续发展(3)优化环境:消除污染,植树造林,美化环境

新兴工业区

1.主要新兴工业区:美国“硅谷”、日本“硅岛”等。

2.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科技发达、交通便利(高速公路和机场)、环境优美

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对大气的影响:工业废气的任意排放造成大气污染。(1)全球气候变暖:大量燃烧矿物燃料,大量砍伐森林,使大气中CO2浓度升高(2)酸雨:燃烧煤炭排出大量SO2所致。我国——硫酸型酸雨,发达国家——硝酸型酸雨(3)臭氧层破坏:厂矿企业、家庭等使用冰箱、制冷设备等,排出大量氟氯烃。(4)光化学烟雾:汽车尾气排放出的碳氢化合物、氮氧化合物等在紫外线的作用下,会发生光化学反应。★ 治理思路: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量——①改善能源消费构成:开发利用水能等清洁能源;开发利用太阳能、核能等新能源。②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进行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③减少有害物质排放:综合利用,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寻找替代品

2.水污染:工业废水的任意排放造成水体污染——重金属污染、水体的富营养化

3.固体废弃物污染

高中地理会考知识点5

生产活动中的地域联系

包括交通运输、通信、商业贸易等

1.重要性沟通不同地域之间的联系,促进人流、物流、信息流动。(1)政治意义——有利于人民的交往和文化交流,促进民族团结;有利于巩固国防安全。(2)经济意义——促进开发,变优势为经济优势;促进商品生产和流通,促进经济发展。

2.主要运输方式铁路、公路、水路、航空和管道

3.通信包括邮政(传递信件、物品等)和电信(传递声、像、图等,包括电报、电话、互联网)。

4.商业中心形成的条件(1)稳定的商品来源区(2)稳定的销售区(3)交通发达

交通运输布局

1.主要区位因素经济因素;自然因素(地形、河流、自然灾害等);技术因素★ 线路的总体走向决定于经济因素,而某一段的具体走向可能取决于地形、地质或技术条件。

2.区位因素变化过去自然因素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随着科技进步,经济因素越来越重要。

3.上海港的主要区位因素水域条件(航行条件,停泊条件),陆域条件(筑港条件,腹地条件,以城市为依托)

4.机场建设(1)要有平坦开阔、坡度适当的地形,以保证排水;(2)要有良好的地质条件,以保证地基稳定;(3)要避开低湿地点;(4)与城市保持适当距离:用地广、城市有烟幕等。

5.公路建设(1)平原地区:避开沼泽地,处理好与农田水利设施和城镇发展的关系。(2)山区:在陡坡上成“之”字形弯曲,山谷中的道路应避开陡坡。充分利用自然条件,避开地形、地质、水文条件复杂的地段。

高中地理会考知识点总结相关 文章 :

★ 2019高中地理会考知识点

★ 高中地理会考知识点总结:人文地理

★ 高中地理会考知识点总结:自然地理

★ 高中地理会考知识点总结:城市空间结构与城市化

★ 高中地理会考知识点总结:区域地理

★ 地理高中会考知识点

★ 2018高中会考地理知识点总结

★ 高中地理会考知识点

★ 2017地理会考必考知识点总结总结

★ 高二地理大题必背知识点

厄尔尼诺现象原因及影响

1.气候变暖冰雪融化,海平面上升,造成

北冰洋的面积扩大

2.地理环境的改变破坏了原有生物的生存环境,引起生物的死亡、灭绝

3.冰川面积的缩小,下垫面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作用加强,进一步加剧了全球气温的上升

4.气候变暖,冰川融化可能引起细菌的繁殖,进而引起全球生物的灭绝

高中地理必修2知识点小结

一、原因

东南信风减弱,当南半球赤道附近吹的东南信风减弱后,太平洋地区的冷水上泛会减少或停止,从而形成大范围海水温度异常增暖,传统赤道洋流和大气环流发生异常,导致太平洋沿岸一些地区迎来反常降水,另一些地方则干旱严重。

当地球自转减速时,“刹车效应”使赤道带大气和海水获得一个向东惯性,赤道洋流和信风减弱,西太平洋暖水向东流动,东太平洋冷水上翻受阻,因暖水堆积而发生海水增温、海面抬高的厄尔尼诺现象。

二、影响:厄尔尼诺易导致暖冬,南方易出现暴雨洪涝,北方易出现高温干旱,东北易出现冷夏。比起单纯的气温变化,极端天气更容易引发危险。

1、台风减少。西太平洋热带风暴(台风)的产生次数及在我国沿海登陆次数均较正常年份少。

2、夏季风较弱,季风雨带偏南,位于中国中部或长江以南地区。北方地区夏季容易出现干旱、高温,南方易发生低温、洪涝。近百年来我国的严重洪水,如1931年、1954年和1998年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洪水,都发生在厄尔尼诺现象出现的次年。

3、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后的冬季,我国北方地区容易出现暖冬。

扩展资料:

2015年出现史上最强的厄尔尼诺现象,全球升温不可逆转,2015年的圣诞节,不但南半球,连北半球亦异常地迎来了一个温暖圣诞。褪色冬日圣诞过后,正当人们写意地享受新年伊始的暖意之际,极端寒潮却不期而至,席卷大半个北半球。

12月,于大西洋形成的飓风一路向北推进,挟带了低气压地区的暖空气。该股温暖气流掠过英伦、美国及冰岛,到达寒冷的北极地区上空。来势汹汹、气势如虹的暖空气源源不绝地输入北极地区,连当地的冷空气也要退避三舍,不敢撄其锋。

此时,北极地区的气温突由摄氏零下30度升至1度。这是有记录以来第二次,北极地区的气温高于摄氏0度。虽然为时短暂,但由于外界暖空气的大量入侵,令原本稳定的极地涡旋陡然分裂,形成了多股南下的寒流。美国东部首当其冲,十数个州分迎来了暴风雪、龙卷风及强风等极端天气。北半球中低纬度地区的和煦暖冬,霎时被朔风扑脸的严冬所取代,连一向四季和暖的琉球群岛都下雪。

百度百科-厄尔尼诺现象

问一道高中地理题目,希望尽快得到答复,且不要从别处复制?

 学习虽然也包含有好工作,有素质,别人看的有 文化 这种成分,但目的绝对不能设为这些微不足道的“微量元素”,向我上面说的,学习主要目的是为了追求高尚,完美。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中地理必修二知识点小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中地理必修二知识点1

第四章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一、工业区位因素

1、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

(1)自然因素:矿产、土地、水源、气候等。

(2)经济因素——接近原料、燃料(如有色金属冶炼、重化工基地)、市场——节省运费。

(3)劳力和技术:需要大量劳动力的工业,工资在产品成本中的比例较高(劳动密集型工业),工厂要布局在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地方。技术密集型工业要靠近高等 教育 和科技发达的地方。

(4)工农业基础和协作条件:包括生产协作和社会协作。

(5)环境:工业布局要注意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工业布局中的环境因素:

①风向,分为三种情况:有大气污染的工厂应位于居民区主导风的下风向、季风对吹风向的垂直方向、最小风频的上风向。

②水源:有水污染应的位于居民区的下游,生产中对水质要求高的应位于居民区的上游。

③离城市距离:有污染的不能在城区内,有大气污染的应位于城市热力环流圈以外。

2、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1)原料地对工厂的影响逐渐减弱,市场对工厂区位的影响在逐渐加强。原因:工业所用的原料范围越来越广,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

(2)交通运输:沿海沿江的港口、铁路枢纽、高速公路沿线地区,对工业具有很大的吸引力(近年来,一些发达国家交通运输已相当完善,交通运输不再成为他们考虑的主要因素)。

(3)信息通信网络的通达性作为工业区位因素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

(4)劳动力素质的影响逐渐增强。

3、工业区位指向类型

(1)原料指向型:

①工业特点:原料不便长距离运输或运输原料成本高。②区位选择原则:接近原料产地。③主要工业部门:掘工业、制糖业、水产品加工业、水果加工业等。

(2)动力指向型:

①工业特点:需消耗大量能源。②区位选择原则:接近能源基地。③主要工业部门:有色金属冶炼厂。

(3)市场指向型:

①工业特点:产品不便远距离运输或运输产品成本高。②区位选择原则:接近产品的消费市场。③主要工业部门:瓶装饮料业、家具制造业、印刷、石油加工业等。

(4)劳动力指向型:

①工业特点:需投入大量劳动力。②区位选择原则:接近有大量廉价劳动力地区。③主要工业部门:普通的服装、电子装配、包带、制伞、制鞋工业等。

(5)技术指向型:

①工业特点:技术要求高。②区位选择原则:接近高等教育和科技发达地区。③主要工业部门:集成电路(微电子)、精密仪器等。

二、工业地域的形成

工业联系:①生产上的联系。②空间上的联系。③信息上的联系。

1、工业集聚和工业地域的形成

(1)导致集聚的主导因素:道路、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廉价劳动力;和能源分布等。

(2)集聚的效益(作用)——规模效益(降低成本,提高利润)

①可以加强企业间的信息交流和技术协作。

②降低中间产品的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

③共同利用工业区的道路、供水、供电、通信等基础设施,节约生产建设投资。

④有利于集中处理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

2、工业分散和工业地域联系

(1)工业分散的原因:为了充分发挥不同地方的区位优势(如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寻找最佳区位)。

(2)工业分散的两种类型:

①产品轻、小、价格贵,

②产品极其复杂,如飞机。

(2)工业分散的条件:

①现代化的交通运输方式——方便、快捷、廉价;

②现代化的通信技术和手段——世界的“同时性”。

三、主要工业区

1、传统工业区

(1)概况:

①分布:德国鲁尔区、英国中部工业区、美国东北部工业区、我国辽中南工业区。

②形成条件:丰富的煤、铁。

③工业部门:纺织、煤炭、钢铁、机械、化工。

④兴盛时间:第一次工业革命后到二战结束。

⑤特点:生产规模大,消耗大,环境污染严重。

(2)德国鲁尔区的区位条件:

①丰富的煤炭。

②充沛的水源。

③便捷的交通。

④广阔的市场。

(3)鲁尔区衰落原因:

①生产结构单一。

②煤炭能源地位下降。

③世界性钢铁过剩。

④新技术革命的冲击。

⑤环境污染严重。

(4)鲁尔区整治 措施 :

①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

②调整工业布局。

③拓展交通。

④发展科技。

⑤消除污染,美化环境。

2、新兴工业区——意大利工业小区

(1)生产特点:

①以中小型企业、轻工业为主。

②生产过程分散。

③资本集中程度低。

④分散在农村或小城镇。

(2)生产模式:中小企业集聚的工业小区模式,形成了机构完善,功能齐全的生产——销售——服务——信息网络。

3、新兴工业区——美国“硅谷”(高新技术工业区)

(1)高新技术工业的特点:

①从业人员知识技能水平高。

②产品更新换代周期短。

③研究开发费用高。

④产品面向世界市场。

(2)“硅谷”区位条件:

①位置优越。

②环境优美,气候宜人。

③有高等院校。

④交通便利。

⑤军事订货(美国特有)。

高中地理必修二知识点2

第五章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

一、主要交通运输方式

1、铁路运输:运量大,速度快,运费较低,爱自然因素影响较小,连续性较好,但造价高,占地广,耗费金属材料多。适宜大量、远距离运输。

2、公路运输:机动灵活,对自然条件适应范围广,周转快,装卸方便,但运量小,成本较高,运费较贵。适宜小量、近距离运输。

3、水运(包括河运和海运):运量大,成本低,但速度最慢灵活性和连续性差,受自然条件影响大。适宜大量、远距离运输。

4、航空运输:速度最快,但投资大,运量小,运费最高。适宜运输急需,贵重且运量不大的物品。

5、管道运输:损耗小,连续性好,运量大,但投资大,灵活性差。适宜气态和液态运输。

二、交通运输布局

1、主要区位因素:经济因素;自然因素(地形、河流、自然灾害等);技术因素。

2、区位因素变化:过去自然因素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随着科技进步,经济因素越来越重要。

3、上海港的主要区位因素:

①水域条件(航行条件,停泊条件),

②陆域条件(筑港条件,腹地条件,以城市为依托)。

4、机场建设:

①要有平坦开阔、坡度适当的地形,以保证排水;

②要有良好的地质条件,以保证地基稳定;

③要避开低湿地区;

④与城市保持适当距离:用地广、城市有烟幕等。

5、铁路建设:

①区位因素:合理布局交通网;促进沿线经济发展;促进地区稳定繁荣;先进科技是保障。

②意义:促进工业生产;加速区域开发;加强工农业城乡联系;促进文化科技交流;促进民族融合与交流;有利于政治统一、国家安全,巩固边防等。

6、公路的选线原则:

①平原地区:少占好地,避开沼泽地,处理好与农田水利设施和城镇发展的关系。

②山区:在陡坡上成“之”字形弯曲,山谷中的道路应避开陡坡。充分利用自然条件,避开地形、地质、水文条件复杂的地段。

线路的总体走向决定于经济因素,而某一段的具体走向可能取决于地形、地质或技术条件。

三、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和商业网点的影响

1、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的影响

(1)交通运输与聚落的形成:交通便利的地方有利于开展商贸活动,通常会形成较大的居民点。

(2)交通运输与聚落空间布局

①运输方式对聚落空间布局的影响:南方以水路交通为主,聚落临水布局;北方以陆路交通为主,聚落多靠近大路等交通要道。

②不同环境对聚落空间布局的影响:北方地势平坦开阔,聚落多呈团块状,形态比较规则,道路呈棋盘式。南方河流密集的平原地区,聚落沿河流、铁路、公路分布,布局形态呈带状。

(3)交通运输与城镇分布:河流航运的起点、终点、与其他交通线的交点处常形成城镇。

(4)交通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的影响:如运河航运地位的变化与扬州的兴衰、城市中心的迁移。

2、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商业网点的影响

(1)交通运输对商业网点的影响:交通便捷,有利于人流和物流的集散。

(2)交通运输和布局的变化对商业网点的影响

随着高速公路的发展,许多商业集聚在高速公路和城市结合部。

随着交通运输和现代物流业发展,在城市边缘交通便利处出现各种类型的专业化市场、大型超市等。

随着城市交通的改善,人们出行范围扩大,一些多功能的大型购物休闲中心诞生。

电子计算机、 网络技术 的发展,网上购物、电子商务、无人售货等得到发展。

高中地理必修二知识点3

第六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一、人地关系思想发展的历史演变:

1、崇拜自然——猎文明——人与自然是恐惧与依赖的关系;

2、改造自然——农业文明——人对自然的依附性大大减弱,对抗性增强;

3、征服自然——工业文明——人地关系全面呈现不协调,人地矛盾迅速激化;

4、谋求人地协调——当今社会——人口、、环境和谐发展

二、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1、环境问题——原生环境问题和次生环境问题

的合理开发利用:

①可再生:关键在于“合理开发”——控制开发强度,保护和促进更新

②非可再生:关键在于“合理利用”——节约和综合利用,寻找新的代替品

2、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①人口压力、②的不合理利用、③片面追求经济的增长。

(1)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消耗的速度超过其再生速度;

(2)人类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

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比发达国家严重,原因是:①环境承受着发展和人口的双重压力;②经济技术水平低,没有足够的能力进行环境保护;③发达国家将污染严重的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三)主要环境问题——环境污染、生态破坏

1、环境污染:

(1)大气污染:全球气候变暖、酸雨、臭氧层破坏——污染源:工业生产、家庭生活、交通工具

①全球气候变暖——由大量燃烧矿物性燃料引起

主要温室气体有CO2、CH4、N2O、O3等。火山灰、植树造林能减弱气候变暖的趋势。

危害:沿海——冰川融化,海面上升,淹没沿海低地,耕地减少,风暴潮和盐碱化加剧。

中纬度地区——蒸发量增大,耕地和草原退化,沙漠化扩大,农业 种植 面积缩小。

②酸雨(雾、雪)——由大量燃烧矿物性燃料引起,pH值小于5.6的大气降水。

危害:对水体,对土壤,对生物,对建筑物的影响。

③臭氧层破坏——由制冷剂氯氟烃化合物引起。

(2)水污染:工业废水;农业污水(来自农药、化肥);生活污水(各种洗涤水,包括氮、磷等)

(3)土壤污染:

(4)固体废弃物污染:工业垃圾、农业垃圾、建筑垃圾和城市生活垃圾

危害:污染大气、污染水源、污染土壤、影响卫生传播疾病

处理:分类回收、综合利用;填埋;堆肥(发酵、高温杀菌);焚烧(发电)等

2、生态破坏:

破坏生态平衡——生物物种减少、森林和草原破坏、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等。

(1)生物物种锐减

①现状: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的程度越来越快。(大规模的物种灭绝发生在热带雨林)。

生物的作用:①经济方面—为人类提供食物、木材、工业原料等。

②生态方面—促进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构成生命支持系统。

②原因:乱砍滥伐、过度捕猎、环境污染。(外来生物入侵也能导致物种灭绝)

③危害:生物多样性破坏,食物链断裂,使生态平衡失调。

(2)森林破坏——森林被称为“地球之肺”,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

森林面积减少的原因:砍伐、开荒、开矿、薪柴集、放牧和空气污染

(3)湿地减少——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

①湿地的作用:经济作用——提供食物、水源,航运、养殖、旅游、灌溉等

生态作用——保护生物多样性,涵养水源、蓄洪防旱、调节气候(湿地中的泥炭含有大量未分解的有机物,不参与大气CO2的循环,成为炭库,可缓解“温室效应”)

②湿地减少的原因:水土流失导致泥沙沉积;引水灌溉导致入湖(沼泽)水量减少;围湖(海)造田,使湖泊、滩涂面积缩小;水体富营养化,使湿地功能减弱甚至丧失。

(4)土地荒漠化

①沙漠化的表现:耕地、林地、草地、湿地缩小而引起的土地沙化、石漠化和次生盐渍化。

②主要分布地区:干旱、半干旱、半湿润地区。

③西北沙漠化的成因:

自然原因:气候干旱,植被稀疏,土壤疏松;多风(暴雨、鼠害等)。

人为原因:人口激增导致过度农垦、过度樵、过度放牧、水的不合理利用。

④防治的主要措施:

Ⅰ.控制人口数量:有利于缓解人地矛盾,建立人口、、环境协调发展的生态系统

Ⅱ.生态恢复和建设:

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防风固沙

◇绿洲地区:封沙育草();植树造林(前沿);建立农田防护林网(内部)。

◇在缺乏水源的地区:利用柴草等材料,在流沙地区设置沙障,固阻流沙。

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合理配置农林牧业:植树种草,合理放牧,退耕还林还草

多途径解决能源问题:如开发新能源,营造薪炭林、兴建沼气池、推广省柴灶等。

Ⅲ.合理利用水:改善耕作和灌溉技术,推广节水农业;合理分配河流上中下游水,既考虑上、中游的开发,又考虑下游的生态保护。

(5)土壤次生盐渍化

①分布(我国):华北平原、东北平原以及绿洲上(有水源灌溉的荒漠地区)。

②次生盐渍化的成因:人为方面:耕作技术落后,不合理灌溉(大水漫灌)。自然方面:气候干旱,蒸发旺盛,盐分易在地表聚集。

三、可持续发展

(1)可持续发展概念: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2)可持续发展内涵——生态(基础)、经济(条件)、社会(目的)的可持续发展

(3)可持续发展需要遵循的原则:

①公平性原则:同代人之间、代际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公平。

②持续性原则: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必须保持在和环境的承载能力之内。

③共同性原则:地球是一个整体,地区性环境问题往往会转化为全球性问题。地区的决策和行动,应有助于实现全球整体的协调。

(4)措施:发展循环经济

①工业方面发展清洁生产:评估产品对环境影响的传统 方法 只把焦点放在末端处理上。清洁生产则从原料开——生产——消费——废弃物处理的全过程来评估产品对环境的影响程度。

②农业方面发展生态农业,如混合农业,基塘农业,立体农业等。

四、中国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1、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要性:

①庞大的人口压力:

②短缺令人担忧:人口压力大、经济迅速发展和利用率低。

③深刻的环境危机:环境污染从城市迅速向农村蔓延,生态破坏范围仍在扩大。生态极危机区分布于东部地区,这里人口密集、经济发达,人类活动频繁。

2、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框架:1994年3月,院发布了《中国21世纪议程》

3、生态农业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留民营村建设生态农业的措施:

①调整农业结构:由单一的种植业调整为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

②开展综合利用:以农畜产品为中心,发展饲料加工厂和食品加工厂。

③广开源流,开发利用新能源:沼气的利用——原料来源于秸秆、人畜粪尿,沼液、沼渣还田或养鱼。

高中地理必修2知识点小结相关 文章 :

★ 高中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归纳整理

★ 2020高中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 高一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 高一地理必修2重要知识点

★ 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三章知识点总结

★ 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 高中一年级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归纳整理

★ 高三年级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 地理高一必修2知识点

★ 高一必修2地理知识点复习

求高中地理知识点,能快速记起的

首先,全球气候变暖不会导致亚洲高压增强,只会导致亚洲高压变弱。(参考文献:龚道溢, 王绍武. 西伯利亚高压的长期变化及全球变暖可能影响的研究[J]. 地理学报, 1999, 54(2): 125-133.报)。

再次,我们从亚洲高压形成的原因来分析气候变暖如何影响亚洲高压。

亚洲高压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造成的。亚洲东部面临世界上最大的海洋,背靠世界上最大的陆地,由于海洋的比热容要大于陆地,获得热量和失去热量比陆地要慢。 一月份,陆地会迅速降温,气流下沉形成高压。而蒙古-西伯利亚这个地方又受大陆的影响,所以更形成了强大的高压。

分析:冬季,本来大陆降温快,但是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大陆降温没有原来那么快,所以气流没有原来下沉的的激烈,形成的高压自然就弱了。

最后,全球气候变暖,北极冰川融化,北极地区的冷空气下沉变缓,极地高气压带减弱,由于风是气压差导致,所以极地东风带减弱。

综上所述,全球气候变暖,极地高气压带减弱,极地东风带减弱,亚洲高压变弱。

高中地理?必修1?复习提纲 注:加粗黑体字,为课标要求

★课标:描述地球所处宇宙环境,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1、(1)天体系统的级别:『填空』

(2)太阳系八大行星的由里向外的顺序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类地行星)、木星、土星(巨行星)、天王星、海王星(远日行星);其中小行星带是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

(3)地球是太阳系中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其特殊性在于是目前已知的宇宙中唯一有生物,特别是存在着高智慧生物的天体,其原因是①稳定安全的宇宙环境:太阳稳定的光照条件、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补干扰;②地球自身的条件:日地距离适中,自转周期适中,原始海洋形成,质量和体积适宜,绿色生命对大气的改造,大气的保温作用

★课标:阐述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2、(1)太阳主要成分是氢和氦,太阳能量的来源是:核聚变反映;其能量以电磁波的形式释放出来。太阳辐射能由赤道向两极递减。太阳辐射能丰富区:青藏高原区,西北内陆,典型城市 拉萨,太阳辐射能贫乏区:四川盆地,典型城市成都。

(2)太阳活动最主要的类型是黑子和耀斑。它们是太阳活动的重要标志,分别出现在太阳大气层的光球层和色球层,其活动周期为11年,它们同步起落体现了太阳活动的周期性。

(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主要有:①影响地球气候黑子的数量变化的年周期与降水的年际变化有相关性、②扰乱地球电离层,无线电短波通信受阻、③干扰地球磁场、④产生极光。

★课标: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3、(1)比较自转公转

方向 周期 角速度 线速度

自转 自西向东

北逆南顺 一个恒星日

一个太阳日 除 两极点外,

都是15°/小时 规律:从赤道向两极递减,南北纬60°的线速度是赤道线速度的1/2

公转 自西向东

北逆南顺 一个恒星年

回归年 大约1°/天。 大约30km/s

规律:近日点(1月初)较快,

远日点(7月初)较慢

(2)晨昏线:昼夜半球的分界线。

在此线上太阳高度是0度。在太阳直射点上正午太阳高度是90度。

晨昏线的判断方法: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夜半球进入昼半球所经过的晨昏线部分为晨线;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昼半球进入夜半球所经过的晨昏线部分为昏线。

(3)时间计算:东加西减。(加减) 地方时:经度每相差1度,时间相差4min 。

时区:为了统一标准,国际上把经度每隔15°划分为一个时区,全球划分为24个时区。

区时:各时区的都已本区的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全区使用的时刻,

相邻时区相差1小时。

(4)地转偏向力的规律:南半球左偏,北半球右偏。

(5)地球自转的平面叫赤道面如3(选填1、2、3)

地球公转的平面叫黄道面。如2 黄赤交角为23°26′。如b(选填a、b)

地轴与黄道平面的交角为66°34′,如a

(6)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原因:黄赤交角的存在,地球的公转和自转(自转或公转)运动。

节气 时间(前后) 直射点位置 移动方向 对应点

春分 3月21日 赤 道 向北 B

夏至 6月22日 北回归线 向南 C

秋分 9月23日 赤 道 向南 A

冬至 12月22日 南回归线 向北 D

(7)各节气的特点研究

夏至日 冬至日 春分或秋分日

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 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全年最大值;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达到全年最小值 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全年最大值;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达到全年最小值 由赤道向南北两侧

递减 赤道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全年最大值

昼夜长短 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

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 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

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 全球昼夜等长

出现极昼范围 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 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出现极昼 全球昼夜等长

(8)天文四季的划分依据: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角季节变化,

气候划分:3、4、5月为春季、6、7、8月为夏季、9、10、11月为秋季、12、1、2月为冬季。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反向与昼夜长短 变化 趋势关系

时间 太阳直射点方向 昼夜长短的变化趋势

北半球 南半球

12月22日至次年

6月22日 向北移动 昼渐长,夜渐短,6月22日

北半球各地昼最长,夜最短 昼渐短,夜渐长,6月22日

南半球各地昼最短,夜最长

6月22日至

12月22日 向南移动 昼渐短,夜渐长,12月22日

南半球各地昼最短,夜最长 昼渐长,夜渐短,12月22日

北半球各地昼最长,夜最短

3月21日

9月23日 全球昼夜平分

★课标:说出地球的圈层结构,概括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外部圈层:位于地表以上,包括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地球圈层结构

内部圈层:位于地表以下,包括地壳、地幔、地核

岩石圈:包括地壳全部、软流层以上的地幔部分(上地幔顶部)

★课标:运用示意图说明地壳内部物质循环过程

 如右图2所示,①冷却凝固②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③变质作用④重融再生。

  岩浆岩:由于岩浆活动岩浆喷出地表或停留在地壳中冷凝成岩浆岩。(内力作用)

沉积岩:露出地表的岩石经过外力作用(风化、侵蚀使其成碎屑,搬运到较低区域沉积压实,固结成岩)形成沉积岩。(外力作用)

变质岩:岩石在地下高温高压经变质作用成变质岩。(内力作用)

★课标: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

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见图3)

引起地表形态发生改变的力量包括来自地球内部的内力和来自太阳的外力,我们统称为地质作用。内力和外力是一对矛盾,内力形成高生低谷,而外力削低高山填平低谷,二者总是同时作用。

  

褶皱:形成的地貌是高山、谷地,绝大部分山脉是褶皱山脉;喜马拉雅山

地堑:地貌常呈狭长的凹陷地带 如:渭河平原、东非大裂谷

地垒:地貌形成块状山地 如:华山、庐山、泰山

风力和流水的侵蚀、沉积形成的主要地貌形态:

风力侵蚀:风蚀蘑菇、风蚀洼地、风蚀沟谷、戈壁、裸岩荒漠

风力沉积:沙丘、沙垄、黄土高原的黄土堆积

流水侵蚀: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流水使沟谷加宽加深、瀑布、峡谷、科斯特地貌

流水沉积:山前冲积扇、河流中下游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

★课标:运用图表说明大气受热过程

1、(1)太阳辐射是地球大气的最重要的能量来源,地面辐射是近地面大气的最主要、直接的热源。

(2)与大气的保温作用有关的现象

现象 成因

白天多云时气温比晴天低 多云时云层反射作用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少

夜晚多云时气温比晴天高 夜晚多云时大气逆辐射强,地面散失热量少

人造烟雾的防冻效果 可增强大气逆辐射,提高地面温度

晚秋或寒秋,霜冻出现在晴朗夜晚

及“十雾九晴” 晴朗夜晚,大气逆辐射低,气温低,易出现霜冻及雾等天气现象

吸收作用:臭氧和氧原子吸收紫外线、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

(3)大气运动

(4)热力环流:由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

垂直方向规律:受热的地方垂直(运动),高空(近地面或高空)形成高压,

受冷的地方水平(运动),近地面(近地面或高空)形成高压。

水平方向规律:在同一水平面上,总是由高压流向低压。

(5)风形成的直接原因:大气的水平运动。

高空大气风向是地转偏向力和水平气压剃度力的共同作用的结果,风向最终与等压线平行 。

近地面大气风向是摩擦力、地转偏向力和水平气压剃度力的共同作用的结果,风向最终与等压线斜交。

风向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课标: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说出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1)大气环流:使高低纬度之间海路分布之间的水分和热量得到交换,调整了全球的水热分布。

(2)三圈环流所对应的地面气压带风带:(注:风向指南北半球的风向)

低纬环流:副热带高气压带-赤道低气压带:低纬信风带(风向:北半球 东北风、南半球 东南风)

中纬环流: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中纬西风带(风向:北半球 西南风、南半球 西北风)

高纬环流:极地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极地东风带(风向:北半球 东北风、南半球 东南风)

全球共有7个气压带,6个风带,其中有3个低气压带。

由于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气压带和风带在一年内也做周期性季节移动。

就北半球来说,大致是夏季(7月)北移,冬季(1月)南移。

(3)夏季,大陆增温比海洋快,大陆上形成热低压,切割副热带高气压带

冬季,大陆降温比海洋快,大陆上形成冷高压,切割副极地低气压带

分别写出名称:7月份亚欧大陆上形成亚洲低压;太平洋上形成夏威夷高压;1月份亚欧大陆上形成亚洲高压;太平洋上形成阿留申低压。

(4)季风环流

东亚季风:范围:我国东部,朝鲜半岛和日本等地区。

风向:冬季西北风,夏季东南风。

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南亚季风:范围:印度地区,我国的西南地区。

风向:冬季东北风,夏季西南风。

成因: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②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

(5)大气环流对气候的影响

地区 气压带和风带 气候特点 气候类型

赤道附近 赤道低气压带 气流上升 终年高温多雨 热带雨林气候

南北回归线至纬度30?之间的地区 副热带高气压带 气流下沉 炎热干燥 热带沙漠气候

纬度30?~40?之间的大陆西岸 夏季:副热带高气压带 气流下沉 炎热少雨 地中海气候

冬季:西风带

西南风(北半球)

西北风(南半球) 温和多雨

纬度40?~60?之间的大陆西岸 西风带 西南风(北半球)

西北风(南半球) 终年温和湿润 温带海洋气候

气候类型 成因 分布规律 气候特征

热带雨

林气候 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 赤道附近 全年终年高温多雨

地中海

气候 受副热带高气压带

和西风带交替控制 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 夏季炎热少雨

冬季温和多雨

温带海洋气候 西风带控制 纬度40?~60?之间的大陆西岸 终年温和湿润

亚热带

季风气候 冬、夏季风交替控制 南北纬25?~35?大陆东岸 夏季高温多雨

冬季低温少雨

温带季

风气候 冬、夏季风交替控制 南北纬35?~55?大陆东岸 夏季高温多雨

冬季寒冷干燥

气压带风带

气压带 分布 成因 性质影响

赤道低气压带 赤道附近 强烈的太阳辐射不断加热地表,暖空气稳定上升 热低压;

湿热

副热带高气压带 南北纬30度附近 赤道地区上升的暖空气向南北流去,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发生偏转,在30度附近上空积聚被迫下沉而成 暖高压;

干热

副极地低气压带 南北纬60度附近 南北两股气流相遇,暖空气上升而成 冷低压,

湿冷

极地高气压带 两极地区 气温低,空气冷却收缩下沉,积聚在低空,形成高压区 冷高压,

干冷

风带 分布 风向 成因 性质

纬度位置 气压带之间 北半球 南半球

低纬信风带 南北纬30°与赤道之间 副热带高气压带-赤道低气压带 东北风 东南风 由副热带高气压带流向赤道低气压带的风,受地偏力的影响偏转而成

干热

中纬西风带 南北纬30°~60°之间 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 西南风 西北风 由副热带高气压带流向副极地低气压带的风,受地偏力的影响偏转而成

温热

极地东风带 南北纬60°~90°之间 极地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 东北风 东南风 极地高压的下沉气流在低空向低纬度地区运行,受地偏力影响偏转为偏东风

干冷

★ 课标:运用简易天气图,简要分析峰面、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

3、(1)锋面

锋面 概念 图示 过境前 过境时 过境后 实例

冷锋 冷气团主动向

暖气团进攻

单一暖气团控制,温暖晴朗 暖气团被冷气团抬升,常出现阴天、下雨、刮风、降温天气。 冷气团替代了原来暖气团的位置,气压升高、气温骤降、天气转晴。 我国大多数降水天气,北方夏季的暴雨,冬春季节的大风、沙暴、寒潮

暖锋 暖气团主动向

冷气团进攻

单一冷气团控制,低温晴朗 连续性降雨,降水在锋前(前、后) 气压下降、气温上升、天气转晴。 一场春雨一场暖

准静止峰 冷暖气团实力相当 单一气团控制,天气晴朗 降水强度小,持续时间长,阴雨连绵 单一气团控制,天气晴朗 江淮地区的梅雨季节;冬半年贵阳多阴雨冷湿天气

(2)气压系统

中心气压 垂直方向 水平运动方向 天气状况

气旋 低气压 上升 北逆南顺 多阴雨天气

反气旋 高气压 下降 北顺南逆 天气晴朗

★课标: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4、 (1)认识水循环的各个环节的名称。

组成内陆循环的各环节 蒸发、植物蒸腾、凝结、降水(4个)

组成海陆间循环的各环节蒸发、凝结、水气输送、降水、下渗、径流(地表、地下)(6个)

组成海上内循环的是蒸发、凝结。降水(3个)

台风登陆属水气输送环节,江河入海属径流环节,它们都属于海陆间循环。塔里木河只参与内陆循环。

(2)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联系各圈层,进行水分的联系,同时进行物质迁徙能量交换,使自然地理过程延续。使人类赖以生存的淡水不断得到更新,并能持续利用。水循环还能塑造地表形态。

★课标: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四大渔场的成因。

北海渔场位于北大西洋暖流和东格陵兰寒流交汇处

北海道渔场位于日本暖流和千岛寒流交汇处

纽芬兰渔场位于拉布拉多寒流和墨西哥湾暖流交汇处

秘鲁渔场形成的原因:秘鲁海区冷海水上泛 。

★课标:举例说明某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

1.不同的气候特点,影响地表形态的主要作用不同,进而形成不同地表形态:

干旱半干旱气候区:流水作用弱,而风力作用(风力侵蚀、搬运、沉积作用)强。地表形态:蘑菇岩、风蚀城堡、沙丘、戈壁等

湿润地区:流水作用(流水侵蚀、搬运、沉积作用)强。地表形态:“V”型谷、河谷、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等。

2.气候影响河流的流量及其季节变化:

若河水的来源主要是天气降水,则河流的流量与降水量相关:降水多少,影响流量大小;降水的季节分布不均,影响流量的季节变化。如:地中海气候区的河流,冬季流量大;我国东部季风区的河流,夏季流量大。

若河水的来源主要是融水,则河流的流量与气温相关。

★课标:举例说明自然地理各要素的相互作用,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1.地理环境要素包括:地形、气候、水文、生物、土壤。

2.在任何地理地域五种自然要素都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制约,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在某地域环境特征的形成中,地形、气候往往起主导作用。

3.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一般指地带性分布规律与非地带性分布规律,

全球范围内存在着自低纬到高纬的纬度地域分异规律;

中纬度地区存在着自沿海到内陆的经度地域分异规律;

高山地区存在着自山麓到山顶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因海陆分布、地形、河湖等引起的非地带性地域分异规律。

★课标:运用地图分析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课标:举例说明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1.聚落包括:乡村和城市

2.世界城市多分布在水热条件好适宜的平原地区、热带的高原地区、山区的谷地。

城市建设最好的地貌条件是大片地形平坦,地势稍高的区域;因为其利于建筑减少投资;周围平坦的地区农耕活动的农产品满足城市居民的需求。因此,平原是建城的理想地形。

热带地区:聚落往往分布在高原上(因为低地过热,不宜居住)

山区河谷:聚落发展空间常受到地形条件的制约,形态往往成为狭长形地带

3.平坦地区利于铁路公路等交通线的建设;地表形态影响交通线的走向、密度、建设投资、技术难度。

★课标:根据有关资料,说明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气候变化的表现:冷暖干湿交替。

2.近代(近一、二百年)气候变化的整体趋势:变暖,(但幅度大小不同,有些的方可能降低)。

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大量温室气体的排放,植被的破坏

3.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

农业:高纬度收益(升温幅度加大,生长期延长,产量增加);中纬度受损(水分亏缺);病虫害爆发受害范围扩大;农作物分布范围扩大;粮食生产总体下降。

工业:高纬度供暖耗能减少、低纬度制冷耗能加大,影响能源工业;产生温室气体的工业压力大,节水节能、耐寒耐热的培育技术市场广阔。

人类健康:对人类健康的威胁会增加,疾病发病率和传播范围加大。

海平面和海岸带:导致海平面的上升;部分沿海地区被淹;地下水位抬高、土壤盐渍化,影响农业;港口设备和建筑物受损影响航运;影响水产养殖等。

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受影响大,某些渔场消失或扩大;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土地荒漠化。

★课标:以某种自然为例(水、土地、矿产),说明在不同生产力条件下,自然的数量、质量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

自然概念:人类从自然界直接获得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和能量。

包括:矿产、土地、气候、水和生物。

分类:可再生、非可再生

水: 人类较易开发利用的水,主要 河流水、 湖泊水、 浅层地下水。

水分布:世界水的分布有明显的 地域差异,其根本原因是 降水量的空间分布不平衡。

特征:时空分布的不均匀性

——时间分布特点:降水量和径流量具有明显的 季节 和 年际 变化。

——空间分布差异显著

与人类的关系:水的环境价值是调节和改善局部 气候和 环境 。

★课标:以某种自然灾害为例(如寒潮、沙尘暴、地震等),简述其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1.

寒潮的多发季节在 冬半年 ;主要天气特征是 大风、降温、雨雪、冻害 。

寒潮的危害 春季 和 秋季 寒潮对农作物危害最大。

2.寒潮产生的原因

3.寒潮多发季节:冬春

4.寒潮的危害和防治措施:

(1)寒潮带来的危害

大风:造成海上翻船事故;

大雪、冰冻:使交通堵塞,电信、电力中断;

急剧降温:造成霜冻、冰冻等冻害,危害农作物;尤其是春季和秋季的寒潮。

(2)寒潮的影响范围大

(3)寒潮的益处

①有助于地球表面热量交换;

②能带来雨雪天气,是风调雨顺的保证;

③低温是“天然的杀虫剂”;

④带来风力;

(4)寒潮的防御:发布准确的信息和警报;做好防寒、防风准备,减少损失。